1.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智能电器应用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例如加湿器,加湿器是一种增加房间湿度的家用电器,可以给指定房间加湿,也可以与锅炉或中央空调系统相连给整栋建筑加湿。
3.传统加湿器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水箱中的水进行加热,并与湿帘相结合,然后对湿帘进行吹风,从而带走湿帘上的水蒸气,并结合uv灯对水蒸气进行杀菌;第二种形式是:通过加热装置直接将水加热成水蒸气,水蒸气升腾到加湿空间内进行加湿。
4.第一种形式的加湿器,设置的湿帘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滋生较多细菌,且容易产生异味,即使采用uv灯对水蒸气进行杀菌,杀菌效果也较差,且无法清除异味;第二种形式的加湿器,靠水蒸气升腾作用,热水与加湿器的进风无法充分接触,导致加湿效率低,热效率较低,能耗大。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供一种加湿效率高,且不易产生异味的加湿器,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送水装置连通布施空间;
6.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水箱内的水加热,或者,对送水装置内的水加热;
7.所述送水装置末端设置有布施装置,所述布施装置处于所述布施空间内,以向所述布施空间提供分散的水滴;
8.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施空间的风道,以提供吹入或吸入所述布施空间的自然风,并通过所述自然风携带水蒸气排出或吹出所述布施空间。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送水装置包括输送管道以及设置在输送管道上的水泵;
10.所述水泵连通所述水箱,所述输送管道连接所述布施装置。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上,且处于所述水泵与所述布施装置之间。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外部,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水箱。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内部,且所述水泵的进水口靠近所述水箱的底部。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布施装置包括与所述旋转电机同轴连接旋转叶轮和分水盘。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旋转电机,所述布施装置与所述旋转电机同轴连接,所述布施装置为中空的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上设置有密集的出水孔。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施空间下部的进风口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施空间上部的出风口;所述布施空间上方靠近所述出风口还设置有风扇。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布施空间下方还设置有滤芯和/或连通所述水箱的集水器。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布施空间对应的壳体为透明壳体。
19.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器,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的水箱,所述水箱通过送水装置连通布施空间;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水箱内的水加热,或者,对送水装置内的水加热;所述送水装置末端设置有布施装置,所述布施装置处于所述布施空间内,以向所述布施空间提供分散的水滴;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施空间的风道,以提供吹入或吸入所述布施空间的自然风,并通过所述自然风携带水蒸气排出或吹出所述布施空间。
20.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加热装置对进入所述布施空间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增加水蒸气的产生量,且通过高温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的消除水箱内可能存在的异味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布施装置,将热水流打散成细小水滴,细小水滴进布施空间后,水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进入布施空间的自然风能够从细小水滴表面带走更多的水蒸气,从而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性能。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加湿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加湿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加湿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加湿器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壳体,2-水箱,3-送水装置,31-输送管道,32-水泵,4-布施空间,5-加热装置,6-布施装置,7-风道,71-进风口,72-出风口,73-风扇,8-集水器,9-滤芯,10-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2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效率高,且不易产生异味的加湿器。
28.如图1所示,所述加湿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水箱2,所述水箱2通过送水装置3连通布施空间4,所述水箱2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用于对所述水箱2内的水加热,或者,对送水装置3内的水加热。
29.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通过所述加热装置5对所述水箱2内的水加热,或者,所述水箱2内的水进入送水装置3后,被所述加热装置5加热,加热后的水经过送水装置3输送到设置在所述送水装置3末端的布施装置6,所述布施装置6处于所述布施空间4内,以向所述布施空间4提供分散的水滴。所述加湿器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施空间4的风道7,通过风道7向所述布施空间4内吹入或吸入自然风,自然风经过加热的水滴后,携带大量水蒸气排出或吹出所述布施空间4,进入到需要被加湿的空间中。
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通过加热装置5对进入所述布施空间4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增加水蒸气的产生量,且通过高温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的消除水箱2内可能存在的异味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布施装置6,将热水流打散成细小水滴,细小水滴进布施空间4后,水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进入布施空间4的自然风能够从细小水滴表面带走更多的水蒸气,从而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性能,需要说明的是,附图中处于所述布施空间4内的圆圈表示水滴。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提供的加湿器通过加热装置5对进入布施空间4中的水进行加热,起到高温杀菌作用,所述高温仅在加热装置5附近的位置为高温。为了保证加湿器用户的人身安全,可选的,在水箱中设置温控器,当水箱中的水超过预设温度,则加热装置5停止对水加热;所述预设温度可选为45℃,这样随着散热的发生,进入到布施空间的水温保持在45℃以下。
32.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器,所述送水装置3包括输送管道31以及设置在输送管道31上的水泵32;所述水泵32连通所述水箱2,所述输送管道31连接所述布施装置6。
33.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水箱2外部,并通过输送管道31连接所述水箱2,或者,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水箱2内部。
34.其中,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水箱2外部的实施例中,可以将所述加热装置5设置在所述输送管道31上,且处于所述水泵32与所述布施装置6之间,这样可以减少输送热水的距离,减少热损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水泵32的进水口通过输送管道31连接所述水箱2的底部,抽取的水经过所述加热装置5加热后输送到所述布施装置6。
35.其中,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水箱2内部的实施例中,所述水泵32的进水口靠近所述水箱2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水泵32的进水口靠近所述水箱2的底部是指水泵32的进水口距离所述水箱2底部若干毫米的程度,使得所述水泵32尽可能靠近所述水箱2底部的同时,可以从所述水箱2内顺畅的吸水,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按照实际设计需求设置。
36.如图3和图4所示,在所述水泵32设置在所述水箱2内部的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5独立于所述送水装置3,并设置在所述水箱2的底部,以对水箱2内的水进行中进行整体加热,在室温较低的时候,水箱2中的水被加热,散发热量,所述水箱2及布施空间4可以作为暖手炉供用户使用。需要说明的是,在所述壳体1上还设置有电源结构,以为所述加热装置5提供电源。
37.在本技术部分实施例中,所述风道7包括设置在所述布施空间4下部的进风口71以及设置在所述布施空间4上部的出风口72;所述布施空间4上方靠近所述出风口72还设置有风扇73。通过设置在所述布施空间4上方的风扇73,将所述布施空间4内的空气从所述出风口72排出,同时。相对于所述壳体外部,在所述布施空间4内形成负压,使得外部空气从所述进风口71进入所述布施空间4,从而形成流经所述布施空间4的自然风。其中,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旋转电机10,所述旋转电机10的旋转轴连接所述风扇73。
38.为了将所述送水装置3输送的热水流打散为布施空间4内的水滴,如图1和图3所示,还包括旋转电机10,所述布施装置6与所述旋转电机10同轴连接,所述布施装置6为中空的圆盘结构,所述圆盘结构上设置有密集的出水孔。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通过对出水孔的出水角度和孔径设计,在一定的水压下,配合重力条件,所述出水孔喷出的水流喷射到布施空间4中,并在重力的作用下,分散为分布在所述布施空间4内的水滴,从而增加热水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
39.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布施装置6还可以设置同轴连接旋转叶轮和分水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所述旋转叶轮连接所述旋转电机10的旋转轴,所述送水装置3将热水输送至布施装置6后,水流撞击到分水盘后,产生初步的分散,然后经过旋转叶轮的旋转搅动,分散为更多的水滴,并由于离心力的不同,分散至整个布施空间4。
40.为了能够更好的收集所述布施空间4内的水滴,如图1、如2、图3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布施空间4底部还设置有连通所述水箱2的集水器8,由于所述水箱2内会存在一定量的水,在回收所述布施空间4内的水滴时,不宜使水滴直接落入所述水箱2,以避免产生水滴落入水中的滴答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设置集水器8,所述集水器8落水口位于集水器8的外圆周上,且所述集水器8的内壁设置为斜面或者弧面,使水流沿所述集水器8的内壁缓慢流入所述水箱2内。
41.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效果,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布施空间4底部还设置有滤芯9,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所述布施空间4的水滴自然下落后,会打湿所述滤芯9,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风道7的进风口71经过所述滤芯9区域连通所述布施空间4,通过所述进风口71进入的自然风,在经过所述滤芯9时,会携带一定的水蒸气,从而增加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效果。同样的,滤芯9也能阻止水滴直接落入水箱2的水中,产生滴答噪音。本技术实施例中,滤芯9和集水器8可以同时存在,也可以仅存在其一,本实施例中对此不做限定。
4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滤芯9可以明显的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率,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在考虑综合成本,异味等因素状况下,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是否设置所述滤芯9。
43.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1内部的水箱2,所述水箱2通过送水装置3连通布施空间4;所述水箱2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5,所述加热装置5用于对所述水箱2内的水加热,或者,对送水装置3内的水加热;所述送水装置3末端设置有布施装置6,所述布施装置6处于所述布施空间4内,以向所述布施空间4提供分散的水滴;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布施空间4的风道7,以提供吹入或吸入所述布施空间4的自然风,并通过所述自然风携带水蒸气排出或吹出所述布施空间4。
4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施空间4对应的壳体可以是透明的,形成透明可视窗,当布施装置6将水流打散为小水滴时,可以形成类似热带雨淋的效果,透明可视窗可以增加加湿器的观赏性。
4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湿器,通过加热装置5对进入所述布施空间4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增加水蒸气的产生量,且通过高温杀菌作用,可以有效的消除水箱2内可能存在的异味问题,同时,通过设置的布施装置6,将热水流打散成细小水滴,细小水滴进布施空间4后,水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得进入布施空间4的自然风能够从细小水滴表面带走更多的水蒸气,从而提高所述加湿器的加湿性能。
46.以上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