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98673发布日期:2022-11-08 22:11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油菜籽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2.菜籽油是世界三大食用油之一,2019到2020年全球产量接近2800万公吨,占全球食用油贸易的10%以上,仅次于而棕榈油和大豆油,年产分别为7318和5792万吨。浓香菜籽油是将油菜籽经过炒籽和压榨,精炼程度不高具有浓郁香味的成品菜籽油。浓香菜籽香气浓郁,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19年浓香菜籽油产量占据全国菜籽油总产量近30%,成为菜籽油市场深受青睐的产品。浓香型菜籽油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炒籽、压榨和脱胶等工序,其中炒籽对菜籽油强化增香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研究浓香菜籽油风味的构成、风味形成的过程及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最大化地增强浓香型菜籽油的香气和风味,拥有一套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生产设备,是浓香菜籽油生产技术和产品开发的重要领域之一。
3.现有技术中油菜籽在加工时都是烘干和炒籽分开的进行加工的,进而导致加工工序较多,同时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油菜籽的干燥效果不够均匀,存在一些油菜籽烘干完成之后,依旧存留在烘干设备内部,容易使得油菜籽发生焦糊,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后期的菜籽油的质量。
4.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有必要研发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以解决油菜籽的干燥效果不够均匀,存在一些油菜籽烘干完成之后,依旧存留在烘干设备内部,容易使得油菜籽发生焦糊,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后期的菜籽油的质量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炒籽机构,所述炒籽机构设于烘干机构底部;
8.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设于筒体底部并延伸入筒体内部,所述转动杆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筒体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顶部设有两个烘干组件,所述筒体内部设有圆板,所述圆板设于连接板顶部,所述圆板外部与筒体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所述圆板内部固定设有齿条,所述筒体内部设有辅助组件。
9.优选的,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设于连接板顶部并与连接板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竖杆外部固定设有齿轮,所述齿轮设于齿条一侧并与齿条相啮合。
10.优选的,所述竖杆外部固定设有多个扇叶,多个所述扇叶均设于齿轮顶部,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所述筒体内壁上镶嵌有加热板,所述竖杆顶部与支撑板通过轴承连接。
11.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设于筒体一侧并延伸入筒体内部,所述筒体内部固定设有网板。
12.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横板,所述横板固定设于转动杆一侧,所述横板底部固定设有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底部固定设有毛刷,所述毛刷与网板顶部相接触。
13.优选的,所述炒籽机构包括加热底座,所述加热底座设于筒体内腔底部,所述加热底座设于转动杆外部,所述加热底座顶部固定设有炒籽铁板。
14.优选的,所述转动杆外部固定设有两个搅动板,两个所述搅动板底部均与炒籽铁板顶部相接触。
15.优选的,所述炒籽铁板顶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外部设有电磁阀。
16.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框,所述电机固定设于支撑框内部。
17.优选的,所述筒体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底座。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烘干机构的设计,可以通过热风对油菜籽进行烘干,同时通过毛刷对油菜籽进行搅动,通过热风的设计,可以使得烘干完成后的油菜籽直接进入到网板的底部进行炒籽,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一些烘干完成之后的油菜籽依旧留在烘干设备的内部进行烘干的问题,进而也可有效的避免油菜籽会发生焦糊的问题,保证了油菜籽后期制作成菜籽油的质量。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烘干机构和炒籽结构的相互结合,可以减少油菜籽的加工工序,节省了加工时间,同时由于烘干好的油菜籽直接进行炒籽工序,也可以减少需要再次对油菜籽进行加热的问题,节省了能耗,便于生产者的使用。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2.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剖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中:1、筒体;2、电机;3、转动杆;4、连接板;5、圆板;6、固定块;7、齿条;8、竖杆;9、齿轮;10、扇叶;11、支撑板;12、加热板;13、进料斗;14、网板;15、横板;16、衔接板;17、毛刷;18、加热底座;19、炒籽铁板;20、搅动板;21、出料管;22、支撑框;23、支撑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9.参见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菜籽烘干和炒籽一体化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烘干机构,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炒籽机构,所述炒籽机构设于烘干机构底部;
30.所述烘干机构包括电机2,所述电机2通过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3,所述转动杆3设于筒体1底部并延伸入筒体1内部,所述转动杆3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筒体1顶部和底部通过轴承连接,所述转动杆3外部固定设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顶部设有两个烘干组件,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圆板5,所述圆板5设于连接板4顶部,所述圆板5外部与筒体1之间固定设有多个固定块6,所述圆板5内部固定设有齿条7,所述筒体1内部设有辅助组件。
31.其中,为了解决对油菜籽进行烘干的问题,所述烘干组件包括竖杆8,所述竖杆8设于连接板4顶部并与连接板4通过轴承连接,所述竖杆8外部固定设有齿轮9,所述齿轮9设于齿条7一侧并与齿条7相啮合。
32.其中,为了解决对油菜籽进行烘干的问题,所述竖杆8外部固定设有多个扇叶10,多个所述扇叶10均设于齿轮9顶部,所述连接板4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11,所述筒体1内壁上镶嵌有加热板12,所述竖杆8顶部与支撑板11通过轴承连接。
33.其中,为了解决进料的问题,所述辅助组件包括进料斗13,所述进料斗13设于筒体1一侧并延伸入筒体1内部,所述筒体1内部固定设有网板14。
34.其中,为了解决搅动网板14上的油菜籽的问题,所述辅助组件还包括横板15,所述横板15固定设于转动杆3一侧,所述横板15底部固定设有衔接板16,所述衔接板16底部固定设有毛刷17,所述毛刷17与网板14顶部相接触。
35.其中,为了解决对油菜籽进行炒籽的问题,所述炒籽机构包括加热底座18,所述加热底座18设于筒体1内腔底部,所述加热底座18设于转动杆3外部,所述加热底座18顶部固定设有炒籽铁板19。
36.其中,为了解决对油菜籽进行炒籽的问题,所述转动杆3外部固定设有两个搅动板20,两个所述搅动板20底部均与炒籽铁板19顶部相接触。
37.其中,为了解决出料的问题,所述炒籽铁板19顶部设有出料管21,所述出料管21外部设有电磁阀。
38.其中,为了解决对电机2进行支撑的问题,所述筒体1底部固定设有支撑框22,所述电机2固定设于支撑框22内部。
39.其中,为了解决筒体1支撑的问题,所述筒体1底部两侧均固定设有支撑底座23。
40.工作原理:首先本实用新型连接外部电源,将需要加工的油菜籽放置于进料斗13内部,使其通过进料斗13进入到筒体1内部,同时启动电机2,电机2工作带动转动杆3转动,转动杆3转动带动连接板4转动,连接板4转动带动齿轮9等结构转动,使得齿轮9沿着转动杆3的中心转动,因为齿轮9与齿条7相啮合,所以齿轮9移动会带动齿轮9转动,齿轮9转动从而带动竖杆8转动,竖杆8转动带动扇叶10转动,同时启动加热板12,加热板12工作可以对加热
板12周围空气进行加热,扇叶10工作可以将加热后的空气传送到网板14上,通过热空气对网板14上的油菜籽进行烘干,转动杆3转动的同时还会带动横板15转动,横板15转动带动衔接板16转动,衔接板16转动带动毛刷17转动,通过毛刷17的转动可以带动网板14上的油菜籽移动,当网板14上的油菜籽烘干后,由于烘干后的油菜籽质量较轻,扇叶10会将油菜籽的吹动,使得烘干好的油菜籽可以通过网板14中心的空处掉落到炒籽铁板19上,同时加热底座18也会工作,加热底座18工作可以对炒籽铁板19进行工作,同时转动杆3也会带动搅动板20工作,通过搅动板20的工资可以对油菜籽进行翻炒,翻炒完成后可以打开电磁阀,使得油菜籽通过出料管21排出。
41.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