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69091发布日期:2023-03-24 15:0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能热泵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背景技术:

2.通过压缩机空气制热的新一代热水器,即空气能热泵热水器(简称为空气能热泵),它能从根本上消除了电热水器漏电、干烧以及燃气热水器使用时产生有害气体等安全隐患,克服了太阳能热水器阴雨天不能使用及安装不便等缺点,具有高安全、高节能、寿命长、不排放毒气等诸多优点。
3.但是,目前空气能热泵推广使用较少,通常在居民住宅中家用,一般安装在厨房阳台处。而在医院、学校、宾馆、建筑工地等公共区域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一方面由于空气能热泵的产水温度通常只能在60℃以下,而气候、个人习惯等因素导致的热水使用量波动较大,空气能热泵难以使终端水温始终保持在舒适范围,另一方面,简单增加空气能热泵数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水温,但是易耗费大量能源,空气能热的工作效率和寿命不相匹配,同时,空气能热泵数量增加后,复杂、不合理的管路布局将导致安装、检修和维护难以高效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寿命长、终端水温稳定、结构简单以及易安装、检修和维护的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技术方案如下:
6.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设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的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加热单元;每个加热单元包括第一加热机构、过滤器和水箱;所述第一加热机构包括并联设置的空气能热泵;所述空气热能泵在水箱的侧方呈阵列状间隔排列;进水管道具有与空气热能泵数量适配的进水支管和进水总管;还包括集水罐,所述集水罐上设有与水箱数量适配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与出水管道连接的第一出水口;所述集水罐上设有保温结构。
7.在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中,可以根据用水量控制所需数量的加热单元启停,使空气能热泵在适当的时间运行和休息,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寿命;阵列状分布的空气热能泵使系统的结构更加简单,更便于布管,安装更加快捷;并联设置的加热单元独立运行,检修和维护某一个加热单元时不影响系统的运行;在集水罐上设有保温结构,进一步确保终端水温在所需范围。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空气能热泵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隔排列的支撑台,支撑台之间形成管路安装通道。由此,便于冷凝水的排出,简化现场管路布置。优选地,所述支撑台为水泥基座,空气能热泵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基座上。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加热单元包括至少两组并联设置的第一加热机构和过滤器,水箱上设有与过滤器数量适配的第二进水口以及与集水罐连接的第二出水口。由此,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寿命,且易于安装、检修和维护。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每个加热单元中的多个第一加热机构平行排列。由此,便于布管和安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加热机构还包括产水支管和产水总管,所述产水支管的数量与空气能热泵的数量适配,过滤器设于产水总管上,产水总管、进水总管与空气能热泵平行设置。由此,更加便于布管,显著提升安装效率。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水箱与第一加热机构的间距为1~2.5m;相邻两个第一加热机构的间距为1.5~3m;每个第一加热机构中空气能热泵的的排列间距为0.5~1m。由此,不仅便于布管和安装,占地较小,且空气能热泵之间的运行不会相互影响。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加热单元的间距为2~3m。由此,便于在两个加热单元之间统一布管,进一步减小占地。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于集水罐内的液位计、温度计以及第二加热机构。由此,通过液位计和温度计来选择合理数量的加热单元和第二加热机构进行启停,实现以最小的能耗充分确保水温和水量满足需求。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电加热器和/或太阳能加热器;由此,温度控制效果好。并且/或者,集水罐壳体上设有保温层。由此,节约能耗。
16.可见,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结构简单,易安装、检修和维护,每个空气能热泵的工作效率高、寿命长、能够有效维持终端水温稳定,具有极强的实用性,非常适合于在医院、学校、宾馆、建筑工地等公共区域推广使用。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8.构成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但不构成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21.100-加热单元,110-第一加热机构,120-过滤器,130-水箱,111-空气能热泵,112-产水支管,113-产水总管,200-集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在结合附图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23.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4.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一分部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因此,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25.关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术语和单位: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包含”、“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此外,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中的其他相关术语和单位,均可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相关内容得到合理的解释。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如图1所示,基于空气能热泵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包括进水管道、出水管道以及设于进水管道和出水管道之间的加热组件和集水罐200。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并联设置的两个加热单元100,加热单元100的间距为2~3m;每个加热单元100包括第一加热机构110、过滤器120和水箱130;所述水箱130为膨胀水箱130;所述第一加热机构110包括并联设置的三个空气能热泵111;所述空气热能泵在水箱130的侧方呈阵列状间隔排列;进水管道具有与空气热能泵数量适配的进水支管和进水总管;所述集水罐200上设有与水箱130数量适配的第一进水口以及与出水管道连接的第一出水口;所述集水罐200上设有保温结构。
28.空气能热泵111与地面之间设有间隔排列的支撑台,支撑台为四个且位于空气热能泵底部的四角上,支撑台之间形成管路安装通道。所述支撑台为水泥基座,空气能热泵111用膨胀螺栓固定于水泥基座上。在管路安装通道内设有输送冷凝水的排水管。
29.每个加热单元100包括并联设置的两组第一加热机构110和过滤器120,水箱130上设有与过滤器120数量适配的第二进水口以及与集水罐200连接的第二出水口。每个加热单元100中的多个第一加热机构110平行排列。
30.第一加热机构110还包括产水支管112和产水总管113,所述产水支管112的数量与空气能热泵111的数量适配,过滤器120设于产水总管113上,产水总管113、进水总管与空气能热泵111平行设置;水箱130与第一加热机构110的间距d1为1~2.5m;相邻两个第一加热机构110的间距d2为1.5~3m;每个第一加热机构110中空气能热泵111的的排列间距d3为0.5~1m。
31.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于集水罐200内的液位计、温度计以及第二加热机构,所述第二加热机构为电加热器和/或太阳能加热器;集水罐200壳体上设有保温层。
32.以上对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优选实施方式和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说明书提供的发明创造的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