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86568发布日期:2022-11-05 09:2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铜杆生产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铜杆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上料、真空熔化、连铸连轧、卷取、检验入库。其中,连铸过程中需要使用冷却水进行降温,冷却水在吸收产品热量后,会被循环泵输送到冷却塔进行降温处理,从而循环使用。而冷却塔是利用冷却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的方式,来散去冷却水中的余热。冷却水中的余热直接散失到空气中,未得到充分利用,浪费了大量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其能充分利用铜杆连铸过程中的冷却水余热,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蓄水箱、设于蓄水箱顶部的换热箱;其中,所述换热箱通过第一竖隔板划分为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所述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通过第一竖隔板底端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各自设置一沿螺旋轨迹上下延伸的换热管,两换热管的下部通过横管连通;所述第一竖隔板的第一开口对横管的上侧、前侧及后侧构成限位;所述换热管的上部从换热箱的侧壁穿出,构成换热接口;所述换热箱的左壁上部设有进水接口,并适配进水阀;所述换热箱的右壁通过排水管与蓄水箱的顶部连通,并适配排水阀;所述蓄水箱具有出水接口。
6.可选的,所述右换热区在其换热管与右壁之间设置第二竖隔板,所述第二竖隔板的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排水管连通于换热箱的右壁下部。
7.可选的,所述换热箱的前后内壁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安装第一竖隔板、第二竖隔板的限位槽。
8.可选的,所述蓄水箱适配有水位计。
9.可选的,所述左换热区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
10.可选的,所述蓄水箱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蓄水区与下蓄水区,所述上蓄水区与下蓄水区通过横隔板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出水接口位于上蓄水区的下部;所述下蓄水区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下蓄水区通过回流管与换热箱连通,所述回流管适配有回流阀与回流泵。
11.可选的,所述进水阀、排水阀、回流阀均为电磁阀,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回流泵电连接。
12.可选的,两换热管的其中之一在换热接口处连通向上延伸的加水管,所述加水管适配有加水阀。
13.可选的,所述换热箱的顶部具有敞口,并适配封盖;所述换热箱顶部与所述封盖对应设置限位缺口,对应扣合的限位缺口构成供换热管的换热接口穿出的限位通孔。
1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将右换热区的换热管的换热接口与铜杆连铸机的结晶器的出水口连通,将左换热区的换热管的换热接口与铜杆连铸机的结晶器的进水口连通;在冷却水循环泵的作用下,在结晶器吸热后的冷却水会依次经过右换热区、左换热区进行换热降温。换热箱可通过进水接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通,自来水会依次经过右换热区、左换热区,在吸收冷却水的热量后从排水管流入蓄水箱;蓄水箱内的热自来水可作为驻厂员工的洗漱用水、食堂的清洗用水等进行使用。换热箱可定期进水排水,也可持续不断地、小流量地进水排水。
15.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充分利用铜杆连铸过程中的冷却水余热,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19.图3为换热箱装配换热管的示意图;
20.附图标记:1、蓄水箱;2、换热箱;3、第一竖隔板;4、换热管;5、换热接口;6、进水阀;7、排水阀;8、出水接口;9、第二竖隔板;10、水位计;11、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回流管;14、回流阀;15、回流泵;16、控制器;17、加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1.在下文中,仅简单地描述了某些示例性实施例。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认识到的那样,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通过各种不同方式修改所描述的实施例。因此,附图和描述被认为本质上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4.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
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2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铜杆冷却水的余热回收装置。该余热回收装置包括:蓄水箱1、设于蓄水箱1顶部的换热箱2。其中,所述换热箱2通过第一竖隔板3划分为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所述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通过第一竖隔板3底端的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左换热区与右换热区各自设置一沿螺旋轨迹上下延伸的换热管4,两换热管4的下部通过横管连通。所述第一竖隔板3的第一开口对横管的上侧、前侧及后侧构成限位。所述换热管4的上部从换热箱2的侧壁穿出,构成换热接口5。所述换热箱2的左壁上部设有进水接口,并适配进水阀6。所述换热箱2的右壁通过排水管与蓄水箱1的顶部连通,并适配排水阀7。应当理解的是,换热管4内流动的冷却水通常是工业净化水或软水,蓄水箱1内流动的通常是普通的自来水。所述蓄水箱1具有出水接口8。
27.下面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将右换热区的换热管4的换热接口5与铜杆连铸机的结晶器的出水口连通,将左换热区的换热管4的换热接口5与铜杆连铸机的结晶器的进水口连通;在冷却水循环泵的作用下,在结晶器吸热后的冷却水会依次经过右换热区、左换热区进行换热降温。换热箱2可通过进水接口直接与自来水管连通,自来水会依次经过右换热区、左换热区,在吸收冷却水的热量后从排水管流入蓄水箱1;蓄水箱1内的热自来水可作为驻厂员工的洗漱用水、食堂的清洗用水等进行使用。换热箱2可定期进水排水,也可持续不断地、小流量地进水排水。本实用新型可以充分利用铜杆连铸过程中的冷却水余热,从而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目的。
28.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右换热区在其换热管4与右壁之间设置第二竖隔板9,所述第二竖隔板9的顶部设有溢流口;所述排水管连通于换热箱2的右壁下部。应当理解的是,自来水从换热箱2的左壁上部进入左换热区;接着通过第一竖隔板3底部的第一开口从左换热区进入右换热区;最后从第二竖隔板9顶部的溢流口离开右换热区,并从排水管排出;这样可以使自来水更充分地流经换热箱2内的各区域。
2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箱2的前后内壁设置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安装第一竖隔板3、第二竖隔板9的限位槽。应当理解的是,抽出第二竖隔板9,关闭进水阀6,并打开排水阀7,即可将换热箱2内的自来水完全排出,从而便于对换热箱2进行清理维护,或对换热箱2进行搬运移动。
30.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蓄水箱1适配有水位计10。应当理解的是,可设置与蓄水箱1连通的备用水箱,当蓄水箱1内的水位过高时,可将蓄水箱1内的自来水排到备用水箱。
31.在本技术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左换热区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1。
32.进一步地,所述蓄水箱1通过横隔板划分为上蓄水区与下蓄水区,所述上蓄水区与下蓄水区通过横隔板的第二开口连通;所述出水接口8位于上蓄水区的下部;所述下蓄水区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2;所述下蓄水区通过回流管13与换热箱2连通,所述回流管13适配有回流阀14与回流泵15。应当理解的是,当下蓄水区的自来水水温过低时,可通过回流管13重新注入换热箱2,与换热管4内的冷却水进行换热。
33.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阀6、排水阀7、回流阀14均为电磁阀,且与控制器16电连接;所
述控制器16与第一温度传感器11、第二温度传感器12、回流泵15电连接。应当理解的是,控制器16可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11监测左换热区的水温,当左换热区的水温达到预设的上限阈值时,控制器16会打开进水阀6与排水阀7,向换热箱2内补充低温自来水,并将换热箱2内的高温自来水排到蓄水箱1;当左换热区的水温下降到预设的下限阈值时,控制器16会关闭进水阀6与排水阀7,使换热箱2停止进水、排水。控制器16可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12监测下蓄水区的水温,当下蓄水区的水温下降到下限阈值时,在换热箱2下次进行进水、排水时,第二温度传感器12会打开回流阀14与回流泵15,将下蓄水区的自来水补充到换热箱2。条件触发是控制器16的常用功能,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其结构及原理。
34.进一步地,两换热管4的其中之一在换热接口5处连通向上延伸的加水管17,所述加水管17适配有加水阀。应当理解的是,可通过加水管17向换热管4补充冷却水。
35.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箱2的顶部具有敞口,并适配封盖;所述换热箱2顶部与所述封盖对应设置限位缺口,对应扣合的限位缺口构成供换热管4的换热接口5穿出的限位通孔。应当理解的是,将一体连接的横管与两换热管4放入换热箱2,沿限位槽插入第一竖隔板3,使第一竖隔板3底部的第一开口上部对横管的上半部分构成限位;接着将封盖固接在换热箱2的顶部,使封盖与换热箱2的对应限位缺口组成的限位通孔对换热管4的换热接口5构成卡箍限位;如此,即可实现换热管4的定位与安装,既方便又快捷,后期拆卸也十分方便。
36.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