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510701发布日期:2022-09-14 11:06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退火设备内的湿度通常为所处环境中的湿度,当需要较高湿度时,需要额外加湿处理,费事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以便于调节退火设备中的温度及湿度。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5.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包括:
6.封闭的退火腔体,所述退火腔体用于待处理件退火;
7.加热板,所述加热板贴附在所述退火腔体的底端端面上,用于加热所述退火腔体,所述加热板上开设有至少1个加热通道;
8.汽液加热循环装置,所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的第一出口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入口连通,所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的入口与所述加热通道的出口连通;
9.设置有开关阀的排汽管,所述排汽管的入口与所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的第二出口连通,所述排汽管的入口与所述退火腔体的入口连通,用于输入所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的蒸汽到所述退火腔体内。
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加热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第一侧,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设置在所述加热板的第二侧。
11.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包括第一直线通道、第一弯曲通道和第二直线通道,所述第一直线通道自所述加热板的第一侧向所述加热板的第二侧的方向延伸预设的长度,所述第一弯曲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弯曲通道呈蛇形弯曲,所述第二直线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一弯曲通道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第二直线通道自与所述第一弯曲通道的连通处延伸至所述加热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直线通道与所述第一直线通道平行设置;
12.所述第二通道包括第三直线通道、第二弯曲通道和第四直线通道,所述第三直线通道自所述加热板的第二侧向所述加热板的第一侧的方向延伸预设的长度,所述第二弯曲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三直线通道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二弯曲通道呈蛇形弯曲,所述第四直线通道的入口与所述第二弯曲通道的出口连通,且所述第四直线通道自与所述第二弯曲通道的连通处延伸至所述加热板的第一侧,所述第四直线通道与所述第三直线通道平行设置;
13.所述第一直线通道的长度与所述第三直线通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二直线通道和所述第四直线通道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弯曲通道和所述第二弯曲通道的宽度及长度均相
等,且所述第二直线通道和所述第四直线通道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弯曲通道和所述第二弯曲通道的两侧。
14.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通道的个数与所述第二通道的个数相等。
15.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退火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加热板上的温度检测装置;
16.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个数至少为1个,当所述温度检测装置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2个时,所述温度检测装置均布在所述加热板的底端。
17.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退火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加湿器;
18.所述加湿器的入口与所述排汽管的出口连通,所述加湿器的出口与所述退火腔体的入口连通。
19.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退火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
20.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安装在所述退火腔体上,用于检测所述退火腔体内的湿度。
21.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退火加热加湿装置还包括负压组件;
22.所述加热板面向所述退火腔体的端面上开设有抽气槽,且所述抽气槽的周向通过密封圈与所述退火腔体的底端端面密封;
23.所述负压组件与所述加热板上的抽气口连通,所述抽气口与所述抽气槽连通。
24.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负压组件包括真空泵和真空管道;
25.所述真空泵与所述抽气口通过所述真空管道连通。
26.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退火腔体包括基底和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密封罩设在所述基底上,所述加热板安装在所述基底的底端;
27.所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上开设有用于注水的第一注水口;
28.所述加湿器上开设有用于注水的第二注水口。
2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方案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组合,这些组合之后所得的实施方案也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一部分。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使用时,启动汽液加热循环装置,使得汽液加热循环装置内的热蒸汽或者热水循环流经加热板,以加热加热板,由于加热板贴附在退火腔体的底端端面上,因此,实现了退火腔体的加热。当退火腔体内的温度达到退火温度时,将待处理件放入退火腔体内进行退火处理。当退火腔体内的湿度达不到退火需求时,将排汽管上的开关阀打开,使得汽液加热循环装置内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汽管进入退火腔体内,在补充退火腔体内湿度的同时,还加速了退火腔体的加热。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便于调节退火所需的温度及湿度。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新颖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板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加热板的结构示意图。
36.其中,图1-图4中:
37.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退火腔体100、加热板200、加热通道201、抽气槽202、密封圈203、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进水管302、出水管303、开关阀500、排汽管400、第一通道201a、第二通道201b、第一直线通道201a-1、第一弯曲通道201a-2、第二直线通道201a-3、第三直线通道201b-1、第二弯曲通道201b-2、第四直线通道201b-3、温度检测装置600、加湿器700、湿度检测装置800、负压组件900、真空泵901、真空管道902、基底101、防护罩102、第一注水口301、第二注水口701。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新颖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面”、“底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成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结合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以便于调节退火设备中的温度及湿度。
41.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包括退火腔体100、加热板200、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及排汽管400,其中,退火腔体100为封闭的腔体,用于待处理件退火。可以理解地,退火腔体100的形状不限,可以是矩形腔体、圆柱腔体或者其它形状的腔体。
42.加热板200贴附在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上,用于加热退火腔体100。需要说明的是,加热板200与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完全贴合。即加热板200的形状与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的形状契合。
43.加热板200上开设有至少1个加热通道201,为了实现加热板200的均匀加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加热板200上的加热通道201的个数为多个,且均布在加热板200上。
44.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第一出口与加热通道201的入口连通,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入口与加热通道201的出口连通,使得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输出的热蒸汽或者热水与加热板200换热后再流入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内。具体地,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入口与加热通道201的出口通过出水管303连通,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第一出口与加热通道201的入口通过进水管302连通。
45.排汽管400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汽管400通断的开关阀500,常态下,开关阀500处于闭合的状态。排汽管400的入口与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第二出口连通,排汽管400的入口与退火腔体100的入口连通,用于输入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的蒸汽到退火腔体100内。
4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使用时,启动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
使得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内的热蒸汽或者热水循环流经加热板200,以加热加热板200,由于加热板200贴附在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上,因此,实现了退火腔体100的加热。当退火腔体100内的温度达到退火温度时,将待处理件放入退火腔体100内进行退火处理。当退火腔体100内的湿度达不到退火需求时,将排汽管400上的开关阀500打开,使得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内的蒸汽能够通过排汽管400进入退火腔体100内,在补充退火腔体100内湿度的同时,还加速了退火腔体100的加热。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便于调节退火所需的温度及湿度。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加热通道201包括第一通道201a和第二通道201b,第一通道201a的进口设置在加热板200的第一侧,第二通道201b的进口设置在加热板200的第二侧。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加热通道201分为进口分别设置在加热板200的两侧的第一通道201a及第二通道201b,实现了加热板200加热的均匀性,避免了热蒸汽或者热水仅从加热板200的一侧进入导致的加热板200一侧温度高,另一侧温度低的情况。
48.如图3所示,第一通道201a包括第一直线通道201a-1、第一弯曲通道201a-2和第二直线通道201a-3,第一直线通道201a-1自加热板200的第一侧向加热板200的第二侧的方向延伸预设的长度,可以理解地,第一直线通道201a-1的设置便于热蒸汽或者热水快速进入第一通道201a内,具体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49.第一弯曲通道201a-2的入口与第一直线通道201a-1的出口连通,第一弯曲通道201a-2呈蛇形弯曲,以增大第一通道201a的总长度,进而增加了热蒸汽或者热水留在第一通道201a内的时长,实现充分加热加热板200。
50.第二直线通道201a-3的入口与第一弯曲通道201a-2的出口连通,且第二直线通道201a-3自与第一弯曲通道201a-2的连通处延伸至加热板200的第二侧,第二直线通道201a-3与第一直线通道201a-1平行设置。第二直线通道201a-3与第一直线通道201a-1均为直线通道,便于热蒸汽或者热水快速流过,热水或者热蒸汽在流经第一直线通道201a-1及第一弯曲通道201a-2后,温度降低,而第二直线通道201a-3设置为直线通道便于将降温后的热水或者热蒸汽迅速排出,便于提高加热板200的加热效率。
51.第二通道201b包括第三直线通道201b-1、第二弯曲通道201b-2和第四直线通道201b-3,第三直线通道201b-1自加热板200的第二侧向加热板200的第一侧的方向延伸预设的长度,可以理解地,第三直线通道201b-1的设置便于热蒸汽或者热水快速进入第二通道201b内,具体长度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定。
52.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入口与第三直线通道201b-1的出口连通,第二弯曲通道201b-2呈蛇形弯曲,以增大第二通道201b的总长度,进而增加了热蒸汽或者热水留在第二通道201b内的时长,实现充分加热加热板200。
53.第四直线通道201b-3的入口与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出口连通,且第四直线通道201b-3自与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连通处延伸至加热板200的第一侧,第四直线通道201b-3与第三直线通道201b-1平行设置。第四直线通道201b-3与第三直线通道201b-1均为直线通道,便于热蒸汽或者热水快速流过,热水或者热蒸汽在流经第三直线通道201b-1及第二弯曲通道201b-2后,温度降低,而第二直线通道201a-3设置为直线通道便于将降温后的热水或者热蒸汽迅速排出,便于提高加热板200的加热效率。
54.第一直线通道201a-1的长度与第三直线通道201b-1的长度相等,第二直线通道
201a-3和第四直线通道201b-3的长度相等,第一弯曲通道201a-2和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宽度及长度均相等,且第二直线通道201a-3和第四直线通道201b-3分别位于第一弯曲通道201a-2和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两侧。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弯曲通道201a-2和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宽度相等,且第一弯曲通道201a-2和第二弯曲通道201b-2的长度也相等,便于加热板200加热均匀。
5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通道201a的个数与第二通道201b的个数相等,进一步实现了加热板200的加热均匀。
56.为了实现对加热板200温度的监控,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还包括安装在加热板200上的温度检测装置600。
57.温度检测装置600的个数至少为1个,当温度检测装置600的个数大于或者等于2个时,温度检测装置600均布在加热板200的底端。
58.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温度检测装置600为测温探头。
59.在一些实施例中,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还包括加湿器700,加湿器700的入口与排汽管400的出口连通,加湿器700的出口与退火腔体100的入口连通。
60.一方面,加湿器700的设置可以在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提供的蒸汽不足以满足退火所需湿度时,给退火腔体100提供足够的蒸汽,以满足湿度需求;另一方面,加湿器700的输出的汽体能够有效对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提供的热蒸汽降温,避免退火腔体100内的温度超出退火所需温度范围。
61.当然,可以理解地是,当不需要加热器的加湿功能时,可以关闭加湿器700,此时,加湿器700仅起到一个通道的作用。
62.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了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800,用于检测退火腔体100内的湿度。
63.具体地,湿度检测装置800安装在退火腔体100上。
64.需要说明的是,湿度检测装置800的个数不限,为了提高检测准确度,可以设置2个或者2个以上的湿度检测装置800。
65.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湿度检测装置800为湿度检测探头。
66.在一些实施例中,退火加热加湿装置1000还包括负压组件900,通过负压吸附实现加热板200固定到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上。
67.具体地,如图4所示,加热板200面向退火腔体100的端面上开设有抽气槽202,且抽气槽202的周向通过密封圈203与退火腔体100的底端端面密封。
68.负压组件900与加热板200上的抽气口连通,抽气口与抽气槽202连通。
69.需要说明的是,不限于通过负压吸附实现加热板200与退火腔体100的连接,在实际用于中,也可以设置螺栓或者卡扣等卡接,当然,也可以设置一体成型连接或者焊接。
7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负压组件900包括真空泵901和真空管道902,真空泵901与抽气口通过真空管道902连通。
71.在一些实施例中,退火腔体100包括基底101和防护罩102,防护罩102密封罩设在基底101上,加热板200安装在基底101的底端。
72.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上开设有用于注水的第一注水口301,以便于通过第一注水口301向汽液加热循环装置300内补充液体。
73.加湿器700上开设有用于注水的第二注水口701,以便于通过第二注水口701向加湿器700内补充液体。
74.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表示方位的词,例如,上下等均是以图1中的方向进行的设定,仅为了表述的方便,并不具有其它特定含义。
75.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76.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7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8.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