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暖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背景技术:2.取暖型踢脚线是一种放置在墙角的取暖设备,对比传统的取暖设备,它美观且隐藏性好。目前的踢脚线产品覆盖出风口依凸跳温控来保护产品,当凸跳失效或保护不到位时,会有失火可能性,安全性能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3.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稳定且安全性能高的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4.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内设有过风腔,所述壳体组件上设有与所述过风腔连通的安装口;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导风组件能够相对所述壳体组件运动;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导风组件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导风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上升或下降;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升降组件连接;电源装置,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电连接;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电源装置之间的电路通断。
5.本技术公开的风道组件,壳体组件内形成有过风腔,导风组件经壳体组件的安装口设置在壳体组件的过风腔内,且导风组件在驱动装置以及升降组件的作用下可以相对壳体组件上下移动,从而使导风组件能经安装口延伸至壳体组件外。升降组件、驱动装置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上升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置固定。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驱动装置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下降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置固定。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位于设定位置上固定,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组件还包括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触发组件,所述触发组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当所述升降组件相对所述壳体组件移动时;所述触发组件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或,所述触发组件能触发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断开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电连接。
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组件,风机组件以及升降组件均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电连接,从而使风机组件开启,并使风经导风组件输出至壳体组件外。
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的断开连接,从而关闭风机组件。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在相对壳体组件位于设定位置时再启动风机组件,或在导风组件相对壳体组件处于设定位置时关闭风机组件,从而可以防止风机组件的运行正常性,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8.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同时升降组件上设置触发组件,当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并使触发组件与第一控制开关抵接时,促使第一控制开关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连通或断开。通过设置触发组件用于与第一控制开关分别抵接,进而触发电源装置开启或关闭,能够提高控制组件的控制精确性,提高风道组件的安全性能。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发件,所述第一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上升并形成第一位置,当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触发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相抵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源装置与所述风机组件电连接。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第二触发件,所述第二触发件设置在所述升降组件上,所述升降组件能相对所述壳体组件下降并形成第二位置,当所述升降组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触发件与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相抵接,所述第一控制开关控制所述电源装置断开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电连接。
11.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触发组件包括第一触发件和/或第二触发件,且第一触发件和第二触发件分别位于升降组件的不同位置上。
12.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触发件位于升降组件的底部位置,第二触发件位于升降组件的中部位置。升降组件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上移,第一控制开关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线路板,升降组件继续上升,上升到升降组件底部的第一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装置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上升,此时导风组件延伸出壳体组件外,导风组件上的出风口完全打开,壳体组件内部风机组件与电源装置连通,通过风机组件吹风,从而散射至壳体组件外部。在升降组件下降过程中,升降组件底部的第一触发件下移,第一控制开关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升降组件继续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装置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下降,此时导风组件位于壳体组件内,导风组件完全下降,风机组件断电。
13.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驱动电机。当外力导致导风组件受力大于驱动电机扭矩时,驱动电机运转,升降组件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触动第一控制开关,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的线路板,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升降组件停止下降,导风组件完全下降,风机组件断电。上述的风道组件,当导风组件受到外物覆盖时,且覆盖物的重量大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时,驱动电机进行反转,当驱动电机反转到一定程度,风机组件关机停止运行,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多组升降组件和触发组件,多组所述升降组件上分别设置所述触发组件,多组所述触发组件能分别与多组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连接。
15.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设置多组升降组件,多组升降组件分别与导风组件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导风组件上升或下降运动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多组升降组件上均分别设置触发组件,多组触发组件分别与多个第一控制开关连接。当导风组件的某一位置受外物覆盖而使驱动电机反转均能通过其上的第一控制开关控制风机组件停止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道组件的运行安全性。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控制开关和多组触发组件,可以更好地保障控制组件对风机组件的正常控制,减少故障率,提高结构可靠性。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开关为微动开关。
1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控制开关为微动开关,有利于提高控制组件控制的精准性。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开关用于控制强电通断。
19.上述的风道组件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第二控制开关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当产品异常情况下,可以增加切断电源火线,从而满足产品安全。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控制开关为强电翘板开关。
21.上述的风道组件中第二控制开关为强电翘板开关。通过设置强电翘板开关,除可以提高风道组件的安全性能外,还可以提高风道组件的节能效果。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三控制开关,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与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当所述风道组件倾倒时,所述第三控制开关用于断开所述电源装置与电源的电连接。
23.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控制开关,第三控制开关用于与第二控制开关连接后,当风道组件出现倾倒时,第三控制开关能够控制强电翘板开关切断电源火线,从而满足产品安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控制开关为防倾倒开关。
25.一种踢脚线,包括:如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风道组件;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设置在所述风机组件内,所述风机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过风腔内,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风机组件相对设置,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源装置电连接。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通过在壳体组件的过风腔内设置与风机组件相对设置的加热组件。上述的踢脚线产品中,加热组件与电源装置电连接,并且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以及加热组件电连接,从而使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开启,并使热风经导风组件输出至壳体组件外。当驱动装置驱动升降组件相对壳体组件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与风机组件以及加热组件断开连接,从而关闭风机组件和加热组件,从而可以防止热风积聚在壳体组件内并使壳体组件产生过热现象。本技术的踢脚线通过设置上述任意一项的风道组件,可以有效提高踢脚线产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踢脚线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踢脚线分解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踢脚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踢脚线剖视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组件、驱动装置以及控制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32.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升降组件、控制组件以及触发组件分解示意图。
33.其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34.1壳体组件,101过风腔,102安装口;
35.2风机组件;
36.3导风组件;
37.4升降组件;
38.5驱动装置;
39.61第一控制开关,62第二控制开关,63第三控制开关;
40.7触发组件,71第一触发件,72第二触发件;
41.8电源装置;
42.9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4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4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45.下面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风道组件及踢脚线。
46.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风道组件,包括:壳体组件1,壳体组件1内设有过风腔101,壳体组件1上设有与过风腔101连通的安装口102;导风组件3,导风组件3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导风组件3能够相对壳体组件1运动;升降组件4,升降组件4设置在壳体组件1上,升降组件4与导风组件3连接,升降组件4用于驱动导风组件3相对壳体组件1上升或下降;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与升降组件4连接;电源装置8,电源装置8与驱动装置5电连接;控制组件,控制组件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驱动装置5与电源装置8之间的电路通断。
47.本技术公开的风道组件,壳体组件1内形成有过风腔101,导风组件3经壳体组件1的安装口102设置在壳体组件1的过风腔101内,且导风组件3在驱动装置5以及升降组件4的作用下可以相对壳体组件1上下移动,从而使导风组件3能经安装口102延伸至壳体组件1外。升降组件4、驱动装置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驱动装置5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3上升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5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3相对壳体组件1位置固定。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驱动装置5的电连接,从而使导风组件3下降至一定位置后驱动装置5停止驱动并使导风组件3相对壳体组件1位置固定。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3相对壳体组件1位于设定
位置上固定,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48.如图3、图6所示,除上述实施例的特征以外,本实施例进一步限定了:风道组件还包括风机组件2,风机组件2位于壳体组件1内,风机组件2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61,第一控制开关61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风道组件还包括触发组件7,触发组件7设置在升降组件4上,当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时;触发组件7能触发第一控制开关61与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电连接,或,触发组件7能触发第一控制开关61断开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的电连接。
49.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还包括风机组件2,风机组件2以及升降组件4均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电连接,从而使风机组件2开启,并使风经导风组件3输出至壳体组件1外。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的断开连接,从而关闭风机组件2。上述的结构设计可以保证导风组件3在相对壳体组件1位于设定位置时再启动风机组件2,或在导风组件3相对壳体组件1处于设定位置时关闭风机组件2,从而可以防止风机组件2的运行正常性,保证风道组件的结构安全性。
50.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开关,同时升降组件4上设置触发组件7,当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并使触发组件7与第一控制开关61抵接时,促使第一控制开关61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连通或断开。通过设置触发组件7用于与第一控制开关61分别抵接,进而触发电源装置8开启或关闭,能够提高控制组件的控制精确性,提高风道组件的安全性能。
51.如图5、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组件7包括第一触发件71,第一触发件71设置在升降组件4上,升降组件4能相对壳体组件1上升并形成第一位置,当升降组件4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触发件71与第一控制开关61相抵接,第一控制开关61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电连接。
52.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触发组件7包括第二触发件72,第二触发件72设置在升降组件4上,升降组件4能相对壳体组件1下降并形成第二位置,当升降组件4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触发件72与第一控制开关61相抵接,第一控制开关61控制电源装置8断开与风机组件2的电连接。
53.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触发组件7包括第一触发件71和/或第二触发件72,且第一触发件71和第二触发件72分别位于升降组件4的不同位置上。
54.具体地,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触发件71位于升降组件4的底部位置,第二触发件72位于升降组件4的中部位置。升降组件在驱动装置5的作用下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升降组件4中部的第二触发件72上移,第一控制开关61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5线路板,升降组件4继续上升,上升到升降组件4底部的第一触发件71,触动第一控制开关61,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5的线路板,驱动装置5停止运转,升降组件4停止上升,此时导风组件3延伸出壳体组件1外,导风组件3上的出风口完全打开,壳体组件1内部风机组件2与电源装置5连通,通过风机组件2吹风,从而散射至壳体组件1外部。在升降组件4下降过程中,升降组件4底部的第一触发件71下移,第一控制开关61打开,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5的线路板,升降组件4继续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中部的第二触发件72,触动第一控制开关61,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
装置5的线路板,驱动装置停止运转,升降组件4停止下降,此时导风组件3位于壳体组件1内,导风组件3完全下降,风机组件2断电。
55.在某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为驱动电机。当外力导致导风组件3受力大于驱动电机扭矩时,驱动电机运转,升降组件4下降,下降至升降组件4中部的第二触发件72,触动第一控制开关61,二次传递信号给电源装置5的线路板,驱动电机停止运转,升降组件4停止下降,导风组件3完全下降,风机组件2断电。上述的风道组件,当导风组件3受到外物覆盖时,且覆盖物的重量大于驱动电机的驱动力时,驱动电机进行反转,当驱动电机反转到一定程度,风机组件关机停止运行,从而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
56.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开关61的数量为多组,多组第一控制开关61分别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还包括多组升降组件4和触发组件7,多组升降组件4上分别设置触发组件7,多组触发组件7能分别与多组第一控制开关61连接。
57.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设置多组升降组件4,多组升降组件4分别与导风组件3连接,从而有利于提高导风组件3上升或下降运动的稳定性。与此同时,多组升降组件4上均分别设置触发组件7,多组触发组件7分别与多个第一控制开关61连接。当导风组件3的某一位置受外物覆盖而使驱动电机反转均能通过其上的第一控制开关61控制风机组件2停止运动,从而进一步提高风道组件的运行安全性。此外,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控制开关61和多组触发组件7,可以更好地保障控制组件对风机组件2的正常控制,减少故障率,提高结构可靠性。
5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开关61为微动开关。
59.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限定了第一控制开关61为微动开关,有利于提高控制组件控制的精准性。
60.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第二控制开关62,第二控制开关62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第二控制开关62用于控制强电通断。
61.上述的风道组件中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二控制开关62,第二控制开关62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当产品异常情况下,可以增加切断电源火线,从而满足产品安全。
62.如图1、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开关62为强电翘板开关。
63.上述的风道组件中第二控制开关62为强电翘板开关。通过设置强电翘板开关,除可以提高风道组件的安全性能外,还可以提高风道组件的节能效果。
64.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包括第三控制开关63,第三控制开关63与第二控制开关62连接,当风道组件倾倒时,第三控制开关63用于断开电源装置8与电源的电连接。
65.上述的风道组件进一步地控制组件还包括第三控制开关63,第三控制开关63用于与第二控制开关62连接后,当风道组件出现倾倒时,第三控制开关63能够控制强电翘板开关切断电源火线,从而满足产品安全。
66.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三控制开关63为防倾倒开关。
67.一种踢脚线,如图2至图4所示,包括:如前述任意一项风道组件;风机组件2,风机组件2设置在风机组件2内,风机组件2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加热组件9,加热组件9设置在过风腔101内,加热组件9与风机组件2相对设置,加热组件9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
68.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踢脚线,通过在壳体组件1的过风腔101内设置与风机组
件2相对设置的加热组件9。上述的踢脚线产品中,加热组件9与电源装置8电连接,并且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上升至一定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以及加热组件9电连接,从而使风机组件2和加热组件9开启,并使热风经导风组件3输出至壳体组件1外。当驱动装置5驱动升降组件4相对壳体组件1移动下降至另一位置时,控制组件能控制电源装置8与风机组件2以及加热组件9断开连接,从而关闭风机组件2和加热组件9,从而可以防止热风积聚在壳体组件1内并使壳体组件1产生过热现象。本技术的踢脚线通过设置上述任意一项的风道组件,可以有效提高踢脚线产品的安全性。
69.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70.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