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燃料电池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80932发布日期:2022-11-22 23:1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及燃料电池车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车辆装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器及燃料电池车。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对于燃料电池车而言,其发动机对冷却液的电导率有很高的要求,由于冷却液接触的燃料电池双极板上有很高的电压,因此,冷却液的电导率高将导致高压电通过冷却液传导到外部,产生触电危险。这里,冷却液的冷却一般通过散热器完成,因此,目前的散热器有着很高的触电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器,该散热器能够降低自身的触电风险,提高自身的拆装效率,并保证绝缘件安装的稳定性。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外框架以及绝缘件,所述外框架套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的外周缘并包括多个支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架首尾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支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通过所述绝缘件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支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绝缘件在对应的支架的延伸方向上窜动。
5.可选地,所述绝缘件构造为绝缘减振件。
6.可选地,所述外框架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本体横向两侧的且沿垂向延伸的第一支架,所述绝缘件包括第一绝缘分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器本体,所述第一绝缘分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中。
7.可选地,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横向两侧具有安装柱,所述第一绝缘分件朝向所述安装柱的一侧具有弧形槽,该第一绝缘分件通过所述弧形槽贴合于所述安装柱。
8.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分件在所述弧形槽的内侧还形成有减振槽。
9.可选地,所述散热器本体的横向两侧具有安装柱,所述外框架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本体垂向两侧的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架,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安装柱垂向两侧的且沿垂向延伸的连接柱,所述绝缘件包括套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柱且与所述第二支架抵接的第二绝缘分件。
10.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架横向两侧的环形限位凹槽,所述环形限位凹槽与所述连接柱成对设置且所述环形限位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器本体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分件构造为圆柱状,且能够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环形限位凹槽中。
11.可选地,所述第一绝缘分件在横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在横向上的槽深;所述第二绝缘分件在垂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柱在所述垂向上的尺寸。
12.可选地,所述第二绝缘分件具有沿垂向延伸设置的减振孔,所述减振孔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二绝缘分件的周向间隔设置。
13.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散热器中,每个支架与散热器本体通过绝缘件间隔设置,从而能够降低人员触碰到外框架而触电的风险,即降低散热器的触电风险;相邻两个支架首尾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便于外框架的组装和拆卸,进而方便了散热器整体的拆装,另外,通过限位结构能够限制绝缘件沿对应的支架延伸方向窜动,进而能够保证每个绝缘件安装位置基本稳定,进而保证了绝缘件安装的稳定性,防止绝缘件失效,即本公开的散热器能够降低自身的触电风险,提高自身的拆装效率,并保证绝缘件安装的稳定性。
15.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6.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17.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爆炸示意图;
19.图3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示出第一支架和第一绝缘分件;
20.图4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的部分剖视图,其中示出第二支架和第二绝缘分件;
21.图5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第一绝缘分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散热器中第二绝缘分件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散热器本体,11-安装柱,12-连接柱,2-外框架,21-第一支架,211-限位槽,22-第二支架,221-环形限位凹槽,3-绝缘件,31-第一绝缘分件,311-弧形槽,312-减振槽,32-第二绝缘分件,321-减振孔,4-网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26.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横向、垂向”是基于图2中的xz坐标系定义的,具体地,以x方向指代横向,以z方向指代垂向,即指代上下方向。“内、外”是指各零部件自身轮廓的内和外。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是为了区分一个要素和另一个要素,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下面的描述在涉及附图时,不同附图中的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本公开对此不作赘述。
27.根据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散热器,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散热器包括散热器本体1、外框架2以及绝缘件3,所述外框架2套设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的外周缘并包括多个支架,相邻两个所述支架首尾可拆卸地连接在一起,每个所述支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1通过所述绝缘件3间隔设置,并且每个支架与所述散热器本体1之间均设置有限位结构,所
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绝缘件3在对应的支架的延伸方向上窜动。
2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本公开提供的散热器中,每个支架与散热器本体1通过绝缘件3间隔设置,从而能够降低人员触碰到外框架2而触电的风险,即降低散热器的触电风险;相邻两个支架首尾可拆卸地连接,从而便于外框架2的组装和拆卸,进而方便了散热器整体的拆装,另外,通过限位结构能够限制绝缘件3沿对应的支架延伸方向窜动,进而能够保证每个绝缘件3安装位置基本稳定,进而保证了绝缘件3安装的稳定性,防止绝缘件3失效,即本公开的散热器能够降低自身的触电风险,提高自身的拆装效率,并保证绝缘件3安装的稳定性。
2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限位结构用于限制所述绝缘件3在对应的支架的延伸方向上窜动”指的是,当散热器本体1构造为矩形且对应的支架沿横向或者纵向延伸时,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对应的绝缘件3在横向或纵向上窜动;当散热器本体1构造为圆形且对应的支架沿圆周向延伸时,限位结构用于限制对应的绝缘件3在圆周向上窜动,即,这里支架的延伸方向与其布置在散热器本体1上的具体位置以及该具体位置的具体延伸方向相关联。另外,在本公开中,每个支架均可以构造为u形支架,以便于每个支架套设于散热器本体1的外周缘,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0.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参考图2中所示,相邻两个支架中,一个支架的末端可以套设在另一个支架的首端上,这里,相邻的首端和末端可以通过螺栓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当然,相邻两个支架还可以通过卡接的方式可拆卸地连接,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1.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绝缘件3可以构造为绝缘减振件。这样,还能够提高外框架2与散热器本体1之间的减振性能。这里,绝缘件3可以构造为橡胶件,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2.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外框架2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横向两侧的第一支架21,所述绝缘件3包括第一绝缘分件31,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21的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槽211,所述限位槽211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器本体1,所述第一绝缘分件31部分地设置在所述限位槽211中。这样,第一支架21与散热器本体1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分件31,即通过第一绝缘分件31能够降低人员接触到第一支架21而触电的风险,另外,通过将第一绝缘分件31部分地设置在限位槽211中,从而能够限制第一绝缘分件31沿垂向窜动。当然,根据另一些实施方式,第一限位结构可以包括卡扣,卡扣能够与第一绝缘分件31卡接在一起,从而也能够实现防止第一绝缘分件31沿垂向窜动。
33.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散热器本体1的横向两侧可以具有安装柱11,所述第一绝缘分件31朝向所述安装柱11的一侧具有弧形槽311,该第一绝缘分件31通过所述弧形槽311贴合于所述安装柱11。这样,通过弧形槽311一方面能够使第一绝缘分件31贴合设置于所述安装柱11,另一方面能够增大第一绝缘分件31与安装柱11的接触面积,利于提高散热器的绝缘减振性能。这里,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安装柱11可以构造为圆柱,相应地,所述弧形槽311可以构造为圆弧形槽,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4.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5中所示,所述第一绝缘分件31在所述弧形槽311的内侧还形成有减振槽312。这样,减振槽312的设置能够减小同等力的情况下第一绝缘
分件31的横向压缩后的尺寸,从而增加第一绝缘分件31的横向变形程度,进而提高散热器的横向减振性能。这里,减振槽312可以构造为弧形减振槽,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5.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散热器本体1的横向两侧具有安装柱11,所述外框架2包括位于所述散热器本体1垂向两侧的且沿横向延伸的第二支架22,所述限位结构包括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安装柱11垂向两侧的且沿垂向延伸的连接柱12,所述绝缘件3包括套设于每个所述连接柱12且与所述第二支架22抵接的第二绝缘分件32。这样,通过将第二绝缘分件32套设于连接柱12,从而能够限制第二绝缘分件32沿横向窜动,结构简单且易于实现。
36.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可以包括分别设置于每个所述第二支架22横向两侧的环形限位凹槽221,所述环形限位凹槽221与所述连接柱12成对设置且所述环形限位凹槽221的开口朝向所述散热器本体1设置,所述第二绝缘分件32构造为圆柱状,且能够部分地设置在所述环形限位凹槽221中。这样,在对一个第二绝缘分件32进行限位时,可以先将第二绝缘分件32套设于连接柱12上,在将第二绝缘分件32靠近第二支架22的端部设置在对应的环形限位凹槽221中,即实现了对该第二绝缘分件32的横向限位,从而通过所述环形限位凹槽221与所述连接柱12的成对设置能够进一步提高第二绝缘分件32安装后的稳定性。这里,第二支架22上可以设置有环形板,该环形板可以具有上述的环形限位凹槽221,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制。
37.可选择地,参考图2和图3中所示,所述第一绝缘分件31在横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大于所述限位槽211在横向上的槽深,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一支架21与散热器本体1接触,进而增加散热器的触电风险;参考图2和图4中所示,所述第二绝缘分件32在垂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大于所述连接柱12在所述垂向上的尺寸,这样的设置能够防止第二支架22与散热器本体1接触,进而增加散热器的触电风险。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绝缘分件31在横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指的是第一绝缘分件31在横向上经过极限的压缩之后自身所能保持的尺寸,所述第二绝缘分件32在垂向上极限压缩后的尺寸同理,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
38.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6中所示,所述第二绝缘分件32可以具有沿垂向延伸设置的减振孔321,所述减振孔321的数量为多个并沿所述第二绝缘分件32的周向间隔设置。这样,多个减振孔321的设置能够减小同等力的情况下第二绝缘分件32的垂向压缩后的尺寸,从而增加第二绝缘分件32在垂向上的变形程度,进而提高散热器的垂向减振性能。
39.在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中所示,所述散热器包括网板4,所述网板4可以连接于所述外框架2。这样,一方面,网板4的设置能够阻止人员直接接触到散热器本体1,降低了人员触电的风险,另一方面,网板4连接在外框架2上,也能够降低人员接触到网板4而触电的风险。
40.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燃料电池车,该燃料电池车包括如上所述的散热器,并具有其全部的有益效果,本公开在此不作赘述。
41.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42.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43.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