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6162发布日期:2022-11-09 08:15阅读:45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补水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系统中吸收热量并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冷却塔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
3.由于循环水在冷却塔运转当中常常因蒸发、定期排放以及飞溅等因素而损失,因此需要定期给冷却塔水池补水,以保证冷却塔的换热效率。在生产工艺中,冷却塔水箱内的水流失比较严重,需要人工时刻观察水箱内的水量从而适当进行补水,不但没有节约成本,反而浪费人力物力。针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发明了本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时刻观察水箱内的水量从而适当进行补水,不但没有节约成本,反而浪费人力物力的问题。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
6.冷却塔体,其顶端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风罩,两个所述风罩内均设置有轴流风机;
7.所述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还包括:
8.液位检测装置,所述液位检测装置包括浮力球,所述浮力球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所述浮力球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杆,两个所述浮力杆外端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杆,所述冷却塔体前后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冷却塔体左侧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表面设置有拉压力传感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与牵引绳相连接;
9.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包括储水箱,所述冷却塔体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储水箱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拉压力传感器信号发送端与控制器信号接收端连接。
10.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补水装置还包括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固定安装在安装板上表面,所述抽水泵进水口处与储水箱之间设置有进水管,所述抽水泵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底部穿过冷却塔体左侧面并且伸入至冷却塔体内部。
11.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控制阀门。
12.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安装板与冷却塔体左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杆件。
13.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塔体内部设置有填料区。
14.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塔体内部设置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设置在填料区下方,所述过滤板为倾斜设置。
15.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塔体后侧面开设有连接通槽,所述连接通槽内可拆卸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后侧固定安装有把手。
16.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冷却塔体右侧设置有喷淋泵,所述喷淋泵与冷却塔体之间设置有抽水管道,所述喷淋泵出水口处设置有喷淋管道。
17.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喷淋管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喷淋管道顶部穿过冷却塔体右侧面并且伸入至冷却塔体内部,所述喷淋管道顶部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淋头。
18.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的横截面呈凹字形。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液位检测装置和补水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当冷却塔体内部的冷却水总量减少时,浮力球向下偏移,在牵引绳的连接下拉压力传感器检测到浮力球下移时产生的拉力,从而传递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发送信号至抽水泵和控制阀门并控制抽水泵和控制阀门开启,在抽水泵的作用下储水箱内的冷却水沿着进水管和出水管流入冷却塔体内,随着冷却水的流入,浮力球逐渐向上移动,当浮力球向上移动至一定位置时拉压力传感器再次发送信号至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抽水泵和控制阀门关闭,至此完成冷却塔体的自动补水过程,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实现对冷却塔体的自动化补水,不需要人为控制,节省人力物力,降低成本;
2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板、连接通槽和挡板,过滤板能够将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杂质进行拦截,由于过滤板为斜向后侧倾斜设置,因此被过滤板拦截的杂质将会沿着过滤板向后侧移动,在装置不使用时将挡板拆下,从而将过滤板上的杂质清理,便于过滤板能够长时间使用。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剖视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俯视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力球、浮力杆和限位杆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去除挡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
30.1、冷却塔体;2、风罩;3、轴流风机;4、液位检测装置;401、浮力球;402、浮力杆;403、限位杆;404、限位槽;405、固定板;406、拉压力传感器;407、牵引绳;5、补水装置;501、储水箱;502、抽水泵;503、进水管;504、出水管;505、控制阀门;506、加固杆件;6、安装板;7、
控制器;8、填料区;9、过滤板;10、挡板;11、把手;12、喷淋泵;13、抽水管道;14、喷淋管道;15、喷淋头;16、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实施例1
33.参照附图1-图4,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包括冷却塔体1、液位检测装置4和补水装置5。
34.冷却塔体1顶端开设有两个通风口,两个所述通风口内均固定安装有风罩2,两个所述风罩2内均设置有轴流风机3,两个轴流风机3在使用过程中实现冷却塔体1与外界环境空气的置换,所述冷却塔体1内部设置有填料区8,填料区8延长了冷却水停留的时间,增强了散热量。
35.所述液位检测装置4包括浮力球401,所述浮力球401顶部固定连接有牵引绳407,所述浮力球401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浮力杆402,两个所述浮力杆402外端均一体连接有限位杆403,所述冷却塔体1前后两侧内壁面均开设有限位槽404,所述限位槽404的横截面呈凹字形,限位杆403设置在限位槽404内,实现对浮力杆402和浮力球401的限位,所述冷却塔体1左侧内壁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405,所述固定板405上表面设置有拉压力传感器406,拉压力传感器406采用lh-s09a型号,所述拉压力传感器406与牵引绳407相连接。
36.当冷却塔体1内部的冷却水总量减少时,浮力球401将会向下偏移,在牵引绳407的连接下,浮力球401向下偏移时将会产生拉力,此时拉压力传感器406检测到浮力球401产生的拉力,从而传递信号至控制器7。
37.所述补水装置5包括储水箱501,所述冷却塔体1左侧面固定安装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与冷却塔体1左侧面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杆件506,加固杆件506增强了安装板6在使用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所述储水箱501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上,所述安装板6上表面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拉压力传感器406信号发送端与控制器7信号接收端连接,当冷却塔体1内冷却水总量减少时,拉压力传感器406将会发送信号至控制器7。
38.所述补水装置5还包括抽水泵502,所述抽水泵502固定安装在安装板6上表面,所述抽水泵502进水口处与储水箱501之间设置有进水管503,所述抽水泵502出水口处固定安装有出水管504,所述出水管504底部穿过冷却塔体1左侧面并且伸入至冷却塔体1内部,所述出水管504上设置有控制阀门505,所述控制阀门505信号接收端分别与抽水泵502和与控制器7信号发送端连接。
39.控制器7在接收到拉压力传感器406的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抽水泵502和控制阀门505,抽水泵502和控制阀门505开启,在抽水泵502的作用下储水箱501内的冷却水将会沿着进水管503和出水管504进行流动,最后流入冷却塔体1内,随着冷却水的流入,浮力球401将会逐渐向上移动,使得浮力球401产生的拉力逐渐减小,当浮力球401向上移动至一定位置
时,拉压力传感器406再次发送信号至控制器7,控制器7发送信号至抽水泵502和控制阀门505,使得抽水泵502和控制阀门505关闭,即完成冷却塔体1的自动补水过程。
40.所述冷却塔体1右侧设置有喷淋泵12,所述喷淋泵12与冷却塔体1之间设置有抽水管道13,所述喷淋泵12出水口处设置有喷淋管道14,所述喷淋管道14上设置有单向阀16,所述喷淋管道14顶部穿过冷却塔体1右侧面并且伸入至冷却塔体1内部,所述喷淋管道14顶部下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喷淋头15,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启动喷淋泵12,同时打开单向阀16,冷却塔体1底部的冷却水将会沿着抽水管道13流入喷淋管道14内,最后从喷淋头15喷出,喷出的冷却水再次流入冷却塔体1底部,以此来实现冷却水的循环使用。
41.实施例2
42.参照附图5和图6,该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冷却塔的自动补水装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冷却塔体1内部设置有过滤板9,所述过滤板9设置在填料区8下方,所述过滤板9为倾斜设置,所述冷却塔体1后侧面开设有连接通槽,过滤板9上表面与连接通槽底部相连通,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过滤板9为斜向后侧倾斜设置,因此被过滤板9拦截的杂质将会沿着过滤板9向后侧移动,所述连接通槽内可拆卸安装有挡板10,所述挡板10后侧固定安装有把手11,设置把手11,便于工作人员能够快速将挡板10从连接通槽内拆下,便于及时清除过滤板9上表面的杂质。
43.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