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温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冷风扇。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通过冷媒换热系统提供冷量的制冷冷风扇已普及,相关技术中的制冷冷风扇一般为蒸发式制冷冷风扇,俗称空调扇,一般包括壳体和水箱,壳体的前侧设有出风口,壳体的后侧设有进风口,壳体内从前到后依次安装有风扇、电机和湿帘,水箱设置在壳体的下端且与壳体固定。制冷冷风扇运转时,水箱内的水由水泵和输送管道抽至湿帘的上部,并且将湿帘淋湿,一部分水蒸发为气体,另一部分水再次流回到水箱内,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从进风口将热空气吸入壳体并传至湿帘,由于湿帘上的水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热空气中的热量被吸收之后变成冷空气从出风口排出,达到降温制冷的效果;并且空气经过湿帘,水可以将空气中的粉尘携带走一部分,且水分的蒸发可以加大室内的湿度,但为满足可移动、小尺寸等需求,制冷冷风扇的制冷性能较差,以至于制冷冷风扇无法满足用户的制冷需求。
3.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可攻克上述技术缺陷的制冷风扇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风扇。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制冷风扇,制冷风扇包括:壳体,包括第一风道;蒸发器,设于第一风道内;冷端湿帘,与壳体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降温。
7.本技术限定了一种制冷风扇,制冷风扇能够生成低温气流,并将低温气流排放至用户所在区域,以满足用户的制冷需求。具体地,制冷风扇包括壳体、蒸发器和冷凝器。壳体为制冷风扇的框架结构和外轮廓结构,用于支撑定位制冷风扇上的其他结构,还用于遮挡和保护制冷设备内部工作结构,具体壳体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蒸发器设置在第一风道内部。工作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以使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降温,其后将此气流定向排出即可形成制冷用的冷气流。
8.针对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置了冷端湿帘,冷端湿帘与壳体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进行降温,以配合蒸发器降低第一风道所排出的冷气流的温度。具体地,冷端湿帘能够设置在第一风道外部,且与第一风道的进出口相对设置,从而降低流入第一风道的气流的温度,或降低由第一风道排出的气体的温度。冷端湿帘还能够设置在第一风道内部,用于降低由第一风道入口流向蒸发器的气流的温度,或用于降低流向第一风道出口的气流的温度。由此可见,将冷端湿帘设置在蒸发器的上风侧或下风侧均能降低最终排出的制冷用的冷气流的温度,从而提升制冷风扇的制冷性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制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风扇结构,提升制冷风扇性能,提升
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9.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制冷风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在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流向上,冷端湿帘位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
11.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冷端湿帘的位置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一进风口以及连通第一风道的第一出风口,气流由第一进风口流入第一风道,并最终由第一出风口排出第一风道。在此基础上,冷端湿帘设置在第一风道内部,气流由第一进风口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方向为第一流道内的第一气流流向,在该第一流向上冷端湿帘介于第一进风口和第一出风口之间,从而确保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能够在冷端湿帘的作用下降温。并且,将冷端湿帘设置在第一风道内,可以避免冷端湿帘受到壳体外部环境的干扰,从而提升冷端湿帘的降温效果。
1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还包括:定位部,设于壳体上,位于第一进风口和蒸发器之间;冷端湿帘包括:第一湿帘,与定位部相连,且覆盖第一进风口。
13.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冷端湿帘的第一种可选安装方式,根据安装位置,冷端湿帘包括第一湿帘。具体地,壳体上设置有定位部,定位部位于第一风道内,且与第一进风口相接。第一湿帘安装在定位部上,以将第一湿帘固定在第一进风口的内侧,在完成第一湿帘的安装后,第一湿帘能够在第一进风口的内测覆盖第一进风口,以保证由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体均能在第一湿帘中执行降温处理。该结构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流入第一风道的气流进行制冷,从而快速得到低于室外温度的低温气流,该低温气流在与蒸发器进行换热后进一步降温,从而使制冷风扇最终输出的制冷气流的温度得以降低。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另外,设置在第一进风口处的第一湿帘还能够避免外部高温气体干扰蒸发器等冷端结构的正常工作,从而提升制冷风扇的可靠性。
1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还包括:第一贯流风机,设于第一风道内,蒸发器绕设于第一贯流风机周侧,且第一出风口位于第一贯流风机背离蒸发器的一侧。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上还设置有第一贯流风机,第一贯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且第一贯流风机位于蒸发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第一贯流风机由多个轴向布置的叶片围合而成,以形成筒状风轮结构。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贯流风机对应设置,第一出风口的形状与第一贯流风机的外轮廓形状相对应,且第一出风口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贯流风机的尺寸。
16.工作过程中第一贯流风机转动,蒸发器附近的低温气体先流入转动的第一贯流风机,后经由第一出风口排出第一风道。相较于直接将蒸发器附近的低温气体由第一出风口排出的技术方案来说,设置第一贯流风机能够在蒸发器和第一出风口之间构造出贯流风道,以通过该贯流风道扩大经由第一出风口流出的低温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在不削减总输出冷量的基础上降低输出气流的降温幅度(具体可将降温幅度缩小至6摄氏度上下),以在不损失制冷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上述排出气流降幅过大、直吹用户易造成用户不适、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风扇结构,提升用户体感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冷端湿帘还包括:第二湿帘,设于蒸发器朝向第一贯流风
机的一侧,和/或第三湿帘,设于蒸发器背向第一贯流风机的一侧。
18.在该技术方案中,冷端湿帘还包括第二湿帘,第二湿帘对应蒸发器设置,位于蒸发器朝向第一贯流风机的一侧。具体地,第二湿帘可以贴设在蒸发器朝向第一贯流风机的表面上,还可以与蒸发器朝向第一贯流风机的表面留有间隔,对此该技术方案中不做硬性限定。通过设置第二湿帘,可使气流在与蒸发器完成换热降温后,流入湿帘进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此部分气流的温度值,提高最终输出气流所携带的冷量。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19.冷端湿帘还包括第三湿帘,第三湿帘对应蒸发器设置,位于蒸发器背向第一贯流风机的一侧。具体地,第三湿帘可以贴设在蒸发器背向第一贯流风机的表面上,还可以与蒸发器背向第一贯流风机的表面留有间隔,对此该技术方案中不做硬性限定。通过设置第三湿帘,可使气流在经过湿帘的降温后,流入蒸发器进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此部分气流的温度值,提高最终输出气流所携带的冷量。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20.具体地,在制冷风扇中,可选择设置第一湿帘、第二湿帘和第三湿帘中的其中一者,以通过单个湿帘对流经第一风道的气流进行降温。还可以同时设置上述三种湿帘或任意两种湿帘的组合对气流进行降温,以增强降温效果。
2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第二风道,制冷风扇还包括:冷凝器,设于第二风道内,与蒸发器相连。
22.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内还形成有第二风道,且第二风道中还设置有冷凝器,第二风道和冷凝器对应于制冷风扇的热端,第一风道和蒸发器对应于制冷风扇的冷端。具体地,蒸发器和冷凝器的进出口首尾相接,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中蒸发吸热,以使第一风道中的气流降温,其后将此部分气流定向排出即可形成制冷用的冷气流。对应地,冷媒在冷凝器中冷凝放热,以使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升温,其后将此部分气体定向排出即可实现对冷凝器的散热,以保证制冷性能不受影响。
23.其中,壳体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二风道的第而进风口以及连通第二风道的第二出风口,气流由第二进风口流入第二风道,并在完成对冷凝器的散热后由第二出风口排出第二风道。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还包括:热端湿帘,与壳体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二风道的气流降温。
25.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还包括热端湿帘,热端湿帘与壳体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二风道的气流进行降温,以配合冷凝器工作。具体地,热端湿帘能够设置在第二风道外部,且与第二风道的进出口相对设置,从而降低流入第二风道的气流的温度,或降低由第二风道排出的气体的温度。热端湿帘还能够设置在第二风道内部,用于降低由第二风道入口流向冷凝器的气流的温度,或用于降低流向第二风道出口的气流的温度。
26.具体地,根据热端湿帘的设置位置,热端湿帘包括第五湿帘和/或第六湿帘,第五湿帘设置在冷凝器的上风侧,由第二进风口流入的气流先流入第五湿帘,并在第五湿帘内降温后再流向冷凝器,从而为冷凝器提供温度更低的散热气流,以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27.第六湿帘设置在冷凝器的下风侧,由冷凝器排向第二出风口的气流先流入第六湿
帘,并再第六湿帘中降温后经由第二出风口排出至外部。通过设置第六湿帘能够降低最终输出的散热气流的温度,从而降低散热气流对环境制冷效果的影响,从而变相提升制冷风扇的制冷性能。同时,设置第六湿帘还能避免高温散热气流误吹到用户体表,从而提升制冷风扇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还包括连通第二风道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制冷风扇还包括:第二贯流风机,设于第二风道内,第二贯流风机位于冷凝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
29.在该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上还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第二贯流风机设置在壳体内,且第二流风机位于冷凝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第二贯流风机由多个轴向布置的叶片围合而成,以形成筒状的风轮。第二出风口与第二贯流风机对应设置,第二出风口的形状与第二贯流风机的外轮廓形状相对应,且第二出风口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贯流风机的尺寸。
30.工作过程中第二贯流风机转动,冷凝器附近的高温气体先流入转动的第二贯流风机,后经由第二出风口排出第二风道。相较于直接将冷凝器附近的高温气体由第二出风口排出的技术方案来说,设置第二贯流风机能够在冷凝器和第二出风口之间构造出贯流风道,该贯流风道一方面可以扩大经由第二出风口流出的高温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通过扩大出风面积来缩小所排出气流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升温幅度,以在制热功能下提升用户的体感舒适度。另一方面,该贯流风道能够提升冷凝器附近的气流流速和气流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使冷媒可以在冷凝器中快速放热,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制冷、制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3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壳体呈柱状,第一贯流风机的轴线方向和第二贯流风机的轴线方向均与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32.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制冷风扇的形状和第一贯流风机、第二贯流风机的布置方式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呈柱状,柱状壳体的轴线方向与制冷风扇的高度方向一致。通过将壳体设置为柱状一方面可以降低制冷风扇在水平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使制冷风扇可以布置在狭长的空间中,以降低制冷风扇的布置难度。另一方面,将壳体设置为柱状有助于提高出风口的高度,便于在室内环境中形成环绕式气流,以提升温度调节速率。
33.在此基础上,第一贯流风机竖直设置,即第一贯流风机的轴线方向与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其中,第一出风口对应第一贯流风机设置,相较于常规横向布置贯流风机的技术方案来说,在柱状壳体上竖直设置第一贯流风机有助于提升第一贯流风机的总长以及扩大第一出风口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第一出风口所排出气流的覆盖面积,缩小排出冷气流的降温幅度。
34.第二贯流风机竖直设置,即第二贯流风机的轴线方向与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其中,第二出风口对应第二贯流风机设置,相较于常规横向布置贯流风机的技术方案来说,在柱状壳体上竖直设置第二贯流风机有助于提升第二贯流风机的总长以及扩大第二出风口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第二出风口所排出气流的覆盖面积,缩小排出热气流的升温幅度。进而实现提升用户体感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35.同时,该结构有利于增大冷凝器的有效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冷凝器的散热效果,进而强化制冷风扇的制冷、制热效果。
3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制冷风扇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37.在该技术方案中,蒸发器和冷凝器在制冷风扇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即蒸发器和冷凝器分别布置在不同高度上,以形成塔式结构布局。在高度方向上错位布置蒸发器和冷凝器可以延长制冷风扇冷端和热端之间的距离,避免蒸发器和冷凝器相互干扰,保证制冷风扇的制冷、制热性能。同时,该结构下制冷风扇在不同高度上分别输出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可以降低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冷风扇的制冷、制热性能。
3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蒸发器位于冷凝器上方。
39.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进一步细化制冷风扇的结构布局。具体地,冷凝器布置在蒸发器下方,对应第一出风口设置在第二出风口上方。
40.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相背。
41.在该技术方案中,与蒸发器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口朝向壳体前侧,与冷凝器相对设置的第二出风口朝向壳体后侧。该结构布局使制冷风扇具备更加独立的制冷、制热功能,便于用户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饮的制冷、制热功能。
42.具体地,制冷风扇还包括转座,转座设置在壳体下方,壳体与转座转动连接。当需要通过制冷风扇制冷时,转动壳体使第一出风口对准用户所处区域,使第二出风口背向用户所处区域,从而借助第一出风口所输出的冷风降低用户体感温度。对应地,当需要通过制冷风扇制热时,转动壳体使第二出风口对准用户所处区域,使第一出风口背向用户所处区域,从而借助第二出风口所输出的热风提升用户体感温度。
4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进风口与第一出风口相背;第二进风口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口分别设于第二出风口的左右两侧。
44.在该技术方案中,承接前述技术方案,对进风口的数目和位置做出说明。具体地,蒸发器布置在冷凝器上方,对应蒸发器设置的第一进风口布置在冷凝器背离第一出风口的一侧。其中,第一出风口朝向壳体前侧,第一进风口朝向壳体后侧。第二出风口朝向壳体后侧,两个第二进风口分别朝向壳体的左右两侧。工作过程中,外部气流从壳体的后侧灌入第一风道,从壳体的左右两侧灌入第二风道,在完成换热后由壳体的前后端排出,该左右进风前后出风的布局方式有利于提升蒸发器和冷凝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升制冷风扇的制冷、制热效果。
4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制冷风扇还包括:压缩机,连接蒸发器和冷凝器,以形成循环流路。
46.在该技术方案中,冷媒换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压缩机设置在壳体中,一端与冷凝器相连接,另一端与蒸发器相连接,以配合蒸发器和冷凝器形成闭合的冷媒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中,压缩机压缩冷媒,以向循环回路输出高温高压冷媒。其中,压缩机设置在壳体下半部区域,位于蒸发器和第一贯流风机下方,将压缩机设置在下方能够降低制冷风扇的重心,以提升制冷风扇的稳定性。
4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48.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49.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50.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制冷风扇在a-a方向上的剖视图;
51.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制冷风扇在b-b方向上的剖视图;
52.图4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制冷风扇在c-c方向上的剖视图;
53.图5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54.图6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55.图7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56.图8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五;
57.图9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六;
58.图10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七;
59.图11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八;
60.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的结构示意图之九。
61.其中,图1至图1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62.100制冷风扇,110壳体,112第一风道,1122第一进风口,1124第一出风口,114第二风道,1142第二进风口,1144第二出风口,120蒸发器,130冷端湿帘,132第一湿帘,134第二湿帘,136第三湿帘,140定位部,150第一贯流风机,160冷凝器,170压缩机,180第二贯流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6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65.下面参照图1至图12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制冷风扇。
66.实施例一:
6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风扇100,制冷风扇100包括:壳体110,包括第一风道112;蒸发器120,设于第一风道112内;冷端湿帘130,与壳体110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一风道112的气流降温。
68.本技术限定了一种制冷风扇100,制冷风扇100能够生成低温气流,并将低温气流排放至用户所在区域,以满足用户的制冷需求。具体地,制冷风扇 100包括壳体110、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壳体110为制冷风扇100的框架结构和外轮廓结构,用于支撑定位制冷风扇100上的其他结构,还用于遮挡和保护制冷设备内部工作结构,具体壳体110内部形成有第一风道112,蒸发器120设置在第一风道112内部。工作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120中蒸发吸热,以使流经第一风道112的气流降温,其后将此气流定向排出即可形成制冷用的冷气流。
69.针对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设置了冷端湿帘130,冷端湿帘130与壳体110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一风道112的气流进行降温,以配合蒸发器120降低第一风道112所排出的冷气流的温度。具体地,冷端湿帘130能够设置在第一风道112外部,且与第一风道112的进出口相对设置,从而降低流入第一风道112的气流的温度,或降低由第一风道112排出的气体的温度。冷端湿帘130还能够设置在第一风道112内部,用于降低由第一风道112入口流向蒸发器120的气流的温度,或用于降低流向第一风道112出口的气流的温度。由此可见,将冷端湿帘130设置在蒸发器120的上风侧或下风侧均能降低最终排出的制冷用的冷气流的温度,从而提升制冷风扇100的制冷性能,解决相关技术中所存在的制冷效果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风扇100结构,提升制冷风扇100性能,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70.实施例二:
71.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连通第一风道112的第一进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在第一风道112内的气流流向上,冷端湿帘130位于第一进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之间。
72.在该实施例中,对冷端湿帘130的位置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110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一风道112的第一进风口1122以及连通第一风道112的第一出风口1124,气流由第一进风口1122流入第一风道112,并最终由第一出风口 1124排出第一风道112。在此基础上,冷端湿帘130设置在第一风道112内部,气流由第一进风口1122流向第一出风口1124的方向为第一流道内的第一气流流向,在该第一流向上冷端湿帘130介于第一进风口1122和第一出风口1124 之间,从而确保流经第一风道112的气流能够在冷端湿帘130的作用下降温。并且,将冷端湿帘130设置在第一风道112内,可以避免冷端湿帘130受到壳体110外部环境的干扰,从而提升冷端湿帘130的降温效果。
73.实施例三:
74.如图5所示,在本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还包括:定位部 140,设于壳体110上,位于第一进风口1122和蒸发器120之间;冷端湿帘130包括:第一湿帘132,与定位部140相连,且覆盖第一进风口1122。
75.在该实施例中,限定了冷端湿帘130的第一种可选安装方式,根据安装位置,冷端湿帘130包括第一湿帘132。具体地,壳体110上设置有定位部140,定位部140位于第一风道112内,且与第一进风口1122相接。第一湿帘132 安装在定位部140上,以将第一湿帘132固定在第一进风口1122的内侧,在完成第一湿帘132的安装后,第一湿帘132能够在第一进风口1122的内测覆盖第一进风口1122,以保证由第一进风口1122流入的气体均能在第一湿帘132 中执行降温处理。该结构能够在第一时间对流入第一风道112的气流进行制冷,从而快速得到低于室外温度的低温气流,该低温气流在与蒸发器120进行换热后进一步降温,从而使制冷风扇100最终输出的制冷气流的温度得以降低。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另外,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122处的第一湿帘132还能够避免外部高温气体干扰蒸发器120等冷端结构的正常工作,从而提升制冷风扇100的可靠性。
76.具体地,定位部140为定位筋,定位筋设置在第一进风口1122内侧,且定位筋环绕第一进风口1122设置,以围合出定位槽。其中,定位槽的形状与第一湿帘132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将第一湿帘132嵌入定位槽即可完成第一湿帘132的装配。该结构具备复杂度低,装
配难度小的优点,有利于降低制冷风扇100的成本。
77.如图1和图3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还包括:第一贯流风机150,设于第一风道112内,蒸发器120绕设于第一贯流风机150周侧,且第一出风口1124位于第一贯流风机150背离蒸发器120的一侧。
78.在该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上还设置有第一贯流风机150,第一贯流风机150设置在壳体110内,且第一贯流风机150位于蒸发器120和第一出风口 1124之间。第一贯流风机150由多个轴向布置的叶片围合而成,以形成筒状风轮结构。第一出风口1124与第一贯流风机150对应设置,第一出风口1124 的形状与第一贯流风机150的外轮廓形状相对应,且第一出风口1124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贯流风机150的尺寸。
79.工作过程中第一贯流风机150转动,蒸发器120附近的低温气体先流入转动的第一贯流风机150,后经由第一出风口1124排出第一风道112。相较于直接将蒸发器120附近的低温气体由第一出风口1124排出的实施例来说,设置第一贯流风机150能够在蒸发器120和第一出风口1124之间构造出贯流风道,以通过该贯流风道扩大经由第一出风口1124流出的低温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在不削减总输出冷量的基础上降低输出气流的降温幅度具体可将降温幅度缩小至6摄氏度上下,以在不损失制冷性能的情况下,解决上述排出气流降幅过大、直吹用户易造成用户不适、用户使用体验较差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优化制冷风扇100结构,提升用户体感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80.如图5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冷端湿帘130还包括:第二湿帘134,设于蒸发器120朝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一侧,和/或第三湿帘136,设于蒸发器120背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一侧。
81.如图6和图7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冷端湿帘130还包括第二湿帘134,第二湿帘134对应蒸发器120设置,位于蒸发器120朝向第一贯流风机150 的一侧。具体地,第二湿帘134可以贴设在蒸发器120朝向第一贯流风机150 的表面上,还可以与蒸发器120朝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表面留有间隔,对此该实施例中不做硬性限定。通过设置第二湿帘134,可使气流在与蒸发器120 完成换热降温后,流入第二湿帘134进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此部分气流的温度值,提高最终输出气流所携带的冷量。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100 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82.冷端湿帘130还包括第三湿帘136,第三湿帘136对应蒸发器120设置,位于蒸发器120背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一侧。具体地,第三湿帘136可以贴设在蒸发器120背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表面上,还可以与蒸发器120背向第一贯流风机150的表面留有间隔,对此该实施例中不做硬性限定。通过设置第三湿帘136,可使气流在经过湿帘的降温后,流入蒸发器120进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此部分气流的温度值,提高最终输出气流所携带的冷量。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83.具体地,在制冷风扇100中,可选择设置第一湿帘132、第二湿帘134和第三湿帘136中的其中一者,以通过单个冷端湿帘130对流经第一风道112的气流进行降温。还可以同时设置上述三种冷端湿帘130或任意两种冷端湿帘 130的组合对气流进行降温,以增强降温效果。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冷端湿帘130包括:第四湿帘,与壳体110相连,在第一出风口1124的内侧覆盖第一出风口1124。
84.在该实施例中,具体地,壳体110上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位于第一风道 112内,且
与第一出风口1124相接。第四湿帘安装在安装部上,以将第四湿帘固定在第一出风口1124的内侧,在完成第四湿帘的安装后,第四湿帘能够在第一出风口1124的内测覆盖第一出风口1124,以保证由第一出风口1124 流出的气体均能在第四湿帘中执行降温处理。使气流在与蒸发器120完成换热降温后,流入第四湿帘进而二次降温,从而进一步降低此部分气流的温度值,提高最终输出气流所携带的冷量。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85.具体地,安装部为定位筋,定位筋设置在第一出风口1124内侧,且定位筋环绕第一出风口1124设置,以围合出安装槽。其中,安装槽的形状与第四湿帘的外轮廓形状相适配,将第四湿帘嵌入安装槽即可完成第四湿帘的装配。该结构具备复杂度低,装配难度小的优点,有利于降低制冷风扇100的成本。
86.具体地,制冷风扇100上可设置第一湿帘132、第二湿帘134、第三湿帘 136和第四湿帘中的其中一者,还可以选择一湿帘、第二湿帘134、第三湿帘 136和第四湿帘的任一一种组合设置,配合设置多种冷端湿帘130能够进一步强化制冷风扇100的制冷能力。对此本技术不对冷端湿帘130的具体形式做出硬性限定,满足增强制冷性能这一需求即可。
87.实施例四:
88.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第四方面实施例中,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第二风道114,制冷风扇100还包括:冷凝器160,设于第二风道114内,与蒸发器120相连。
89.在该实施例中,壳体110内还形成有第二风道114,且第二风道114中还设置有冷凝器160,第二风道114和冷凝器160对应于制冷风扇100的热端,第一风道112和蒸发器120对应于制冷风扇100的冷端。具体地,蒸发器120 和冷凝器160的进出口首尾相接,以构成冷媒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中,冷媒在蒸发器120中蒸发吸热,以使第一风道112中的气流降温,其后将此部分气流定向排出即可形成制冷用的冷气流。对应地,冷媒在冷凝器160中冷凝放热,以使第二流道中的气流升温,其后将此部分气体定向排出即可实现对冷凝器 160的散热,以保证制冷性能不受影响。
90.其中,壳体110上还设置有连通第二风道114的第而进风口以及连通第二风道114的第二出风口1144,气流由第二进风口1142流入第二风道114,并在完成对冷凝器160的散热后由第二出风口1144排出第二风道114。
91.实施例五:
92.在本技术第五方面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还包括:热端湿帘,与壳体 110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二风道114的气流降温。
93.在该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还包括热端湿帘,热端湿帘与壳体110相连,用于对流经第二风道114的气流进行降温,以配合冷凝器160工作。具体地,热端湿帘能够设置在第二风道114外部,且与第二风道114的进出口相对设置,从而降低流入第二风道114的气流的温度,或降低由第二风道114排出的气体的温度。热端湿帘还能够设置在第二风道114内部,用于降低由第二风道114 入口流向冷凝器160的气流的温度,或用于降低流向第二风道114出口的气流的温度。
94.具体地,根据热端湿帘的设置位置,热端湿帘包括第五湿帘和/或第六湿帘,第五湿帘设置在冷凝器160的上风侧,由第二进风口1142流入的气流先流入第五湿帘,并在第五
湿帘内降温后再流向冷凝器160,从而为冷凝器160 提供温度更低的散热气流,以提升冷凝器160的散热效果,进而实现提升制冷风扇100制冷性能的技术效果。
95.第六湿帘设置在冷凝器160的下风侧,由冷凝器160排向第二出风口1144 的气流先流入第六湿帘,并再第六湿帘中降温后经由第二出风口1144排出至外部。通过设置第六湿帘能够降低最终输出的散热气流的温度,从而降低散热气流对环境制冷效果的影响,从而变相提升制冷风扇100的制冷性能。同时,设置第六湿帘还能避免高温散热气流误吹到用户体表,从而提升制冷风扇100 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96.具体地,第五湿帘和第六湿帘可以择一使用,也可以同时设置,对此本技术不做硬性限定。
97.实施例六:
9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在本技术第六方面实施例中,壳体110还包括连通第二风道114的第二进风口1142和第二出风口1144,制冷风扇100还包括:第二贯流风机180,设于第二风道114内,第二贯流风机180位于冷凝器 160和第二出风口1144之间。
99.在该实施例中,制冷设备100上还设置有第二贯流风机180,第二贯流风机180设置在壳体110内,且第二流风机位于冷凝器160和第二出风口1144 之间。第二贯流风机180由多个轴向布置的叶片围合而成,以形成筒状的风轮。第二出风口1144与第二贯流风机180对应设置,第二出风口1144的形状与第二贯流风机180的外轮廓形状相对应,且第二出风口1144的尺寸等于或略大于第一贯流风机150的尺寸。
100.工作过程中第二贯流风机180转动,冷凝器160附近的高温气体先流入转动的第二贯流风机180,后经由第二出风口1144排出第二风道114。相较于直接将冷凝器160附近的高温气体由第二出风口1144排出的实施例来说,设置第二贯流风机180能够在冷凝器160和第二出风口1144之间构造出贯流风道,该贯流风道一方面可以扩大经由第二出风口1144流出的高温气流的覆盖范围,从而通过扩大出风面积来缩小所排出气流相对于环境温度的升温幅度,以在制热功能下提升用户的体感舒适度。另一方面,该贯流风道能够提升冷凝器 160附近的气流流速和气流均匀性,从而提升冷凝器160的散热效果,使冷媒可以在冷凝器160中快速放热,进而实现提升制冷设备100制冷、制热效率的技术效果。
101.实施例七:
102.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第七方面实施例中,壳体110呈柱状,第一贯流风机150的轴线方向和第二贯流风机180的轴线方向均与壳体110的轴线方向一致。
103.在该实施例中,对制冷设备100的形状和第一贯流风机150、第二贯流风机180的布置方式做出限定。具体地,壳体110呈柱状,柱状壳体110的轴线方向与制冷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一致。通过将壳体110设置为柱状一方面可以降低制冷设备100在水平方向上所占用的空间,使制冷设备100可以布置在狭长的空间中,以降低制冷设备100的布置难度。另一方面,将壳体110设置为柱状有助于提高出风口的高度,便于在室内环境中形成环绕式气流,以提升温度调节速率。
104.在此基础上,第一贯流风机150竖直设置,即第一贯流风机150的轴线方向与壳体110的轴线方向一致。其中,第一出风口1124对应第一贯流风机150 设置,相较于常规横向布置贯流风机的实施例来说,在柱状壳体110上竖直设置第一贯流风机150有助于提升第一贯流风机150的总长以及扩大第一出风口1124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第一出风口1124所
排出气流的覆盖面积,缩小排出冷气流的降温幅度。
105.第二贯流风机180竖直设置,即第二贯流风机180的轴线方向与壳体110 的轴线方向一致。其中,第二出风口1144对应第二贯流风机180设置,相较于常规横向布置贯流风机的实施例来说,在柱状壳体110上竖直设置第二贯流风机180有助于提升第二贯流风机180的总长以及扩大第二出风口1144的面积,从而进一步扩大第二出风口1144所排出气流的覆盖面积,缩小排出热气流的升温幅度。进而实现提升用户体感舒适度,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
106.同时,该结构有利于增大冷凝器160的有效换热面积,从而提升冷凝器 160的散热效果,进而强化制冷设备100的制冷、制热效果。
107.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在制冷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
108.在该实施例中,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在制冷设备100的高度方向上错位设置,即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分别布置在不同高度上,以形成塔式结构布局。在高度方向上错位布置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可以延长制冷设备100 冷端和热端之间的距离,避免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相互干扰,保证制冷设备100的制冷、制热性能。同时,该结构下制冷设备100在不同高度上分别输出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可以降低低温气流和高温气流相互干扰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制冷设备100的制冷、制热性能。
109.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蒸发器120位于冷凝器160上方。
110.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前述实施例,进一步细化制冷设备100的结构布局。具体地,冷凝器160布置在蒸发器120下方,对应第一出风口1124设置在第二出风口1144上方。
111.实施例八:
112.如图9、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技术第八三方面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 1124和第二出风口1144相背。
113.在该实施例中,与蒸发器120相对设置的第一出风口1124朝向壳体110 前侧,与冷凝器160相对设置的第二出风口1144朝向壳体110后侧。该结构布局使制冷设备100具备更加独立的制冷、制热功能,便于用户根据应用场景选择对饮的制冷、制热功能。
114.具体地,制冷设备100还包括转座,转座设置在壳体110下方,壳体110 与转座转动连接。当需要通过制冷设备100制冷时,转动壳体110使第一出风口1124对准用户所处区域,使第二出风口1144背向用户所处区域,从而借助第一出风口1124所输出的冷风降低用户体感温度。对应地,当需要通过制冷设备100制热时,转动壳体110使第二出风口1144对准用户所处区域,使第一出风口1124背向用户所处区域,从而借助第二出风口1144所输出的热风提升用户体感温度。
115.如图8、图9和图12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122与第一出风口1124相背;第二进风口1142为两个,两个第二进风口1142分别设于第二出风口1144的左右两侧。
116.在该实施例中,承接前述实施例,对进风口的数目和位置做出说明。具体地,蒸发器120布置在冷凝器160上方,对应蒸发器120设置的第一进风口 1122布置在冷凝器160背离第一出风口1124的一侧。其中,第一出风口1124 朝向壳体110前侧,第一进风口1122朝向壳体110后侧。第二出风口1144朝向壳体110后侧,两个第二进风口1142分别朝向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工作过程中,外部气流从壳体110的后侧灌入第一风道112,从壳体110的左右两
侧灌入第二风道114,在完成换热后由壳体110的前后端排出,该左右进风前后出风的布局方式有利于提升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的换热效率,从而提升制冷设备100的制冷、制热效果。
117.实施例九:
118.如图2所示,在本技术第九方面实施例中,制冷风扇100还包括:压缩机 170,连接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以形成循环流路。
119.在该实施例中,冷媒换热组件还包括压缩机170,压缩机170设置在壳体 110内,一端与冷凝器160相连接,另一端与蒸发器120相连接,以配合蒸发器120和冷凝器160形成闭合的冷媒循环回路。工作过程中,压缩机170压缩冷媒,以向循环回路输出高温高压冷媒。其中,压缩机170设置在壳体110下半部区域,位于蒸发器120和第一贯流风机150下方,将压缩机170设置在下方能够降低制冷设备100的重心,以提升制冷设备100的稳定性。
120.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21.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2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1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