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式窗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76201发布日期:2022-12-24 03:51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鞍式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式窗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面上的窗式空调器形状多为方形,属于一体式空调,由底盘、罩壳、面板、风道、室内风扇、室外风扇、电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等组成,其安装后遮挡阳光的高度约为窗式空调器的总高度,客户无法享受充足的阳光;由于窗式空调器的室外部分与室内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室外部分产生的噪音也会传到室内,导致噪音非常大,影响客户的舒适度,无法适用于对噪音敏感的客户。
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马鞍式空调器应运而生,其主要包括室内部分和室外部分,将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分离,将室内与室外分离,有效的降低了室内噪音。室内部分与室外部分通过鞍桥结构连接。室内部分主要包括面板、罩壳、底盘、室内换热器、贯流风扇、电机、风道、电控组件等部件。室外部分主要包括罩壳、底盘、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管路、电机、电机支架、轴流风扇等部件。
4.为了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现有鞍桥结构可以伸缩的窗机,为了适配鞍桥结构的拉伸,其内置的冷媒管路设计为大u型结构或者卷缩成蛇形结构,其具有以下缺点:一是需采用超大型u型或蛇形结构的冷媒管来增大横向抽拉伸缩距离,增加了保温耗材及冷媒管耗材,生产成本较高;二是冷媒管路长度增加,无效热损失增大,能效低;三是回气管路较长且温度低,容易结露。
5.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马鞍式窗机,鞍桥结构内的冷媒管路设计为可伸缩管路,以适应鞍桥结构的拉伸,有效避免因冷媒管路太长所导致的耗材成本高、能效低、回气管路容易凝露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马鞍式窗机,包括:
9.室内机,位于室内侧;
10.室外机,位于室外侧;
11.鞍桥结构,其用于连接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所述鞍桥结构可以伸缩;
12.冷媒管路,其延伸于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之间,所述冷媒管路穿经所述鞍桥结构,所述冷媒管路在位于所述鞍桥结构的部分具有伸缩段,所述伸缩段包括外套管和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可移动地套设于所述内套管的外侧,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之间设有密封部。
13.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包括移动密封圈,所述内套管的外周壁上设有
第一环状凹槽,所述移动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第一环状凹槽内,所述移动密封圈同时与所述外套管的内周壁紧密贴靠。
14.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密封圈具有两个,两个所述移动密封圈间隔地设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
15.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密封部还包括固定密封圈,所述外套管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环状凹槽,所述固定密封圈卡设于所述第二环状凹槽内,所述固定密封圈同时与所述内套管的外周壁紧密贴靠,所述固定密封圈设有外套管的一端。
16.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冷媒由所述内套管的一侧流向所述外套管的一侧。
17.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段靠近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中的一边侧延伸设置。
18.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中设有电器盒,所述电器盒与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中的一边侧之间具有走管间隙,所述伸缩段穿经所述走管间隙。
19.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包括内鞍桥壳和外鞍桥壳,所述外鞍桥壳套设于所述内鞍桥壳的外侧,所述内鞍桥壳与所述外鞍桥壳可以相对运动,所述内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中的一者连接,所述外鞍桥壳的一端与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中的另一者连接;
20.所述内鞍桥壳的内腔与所述外鞍桥壳的内腔贯通,形成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所述冷媒管路穿经所述鞍桥结构的内腔。
21.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内鞍桥壳和所述外鞍桥壳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竖向部,所述竖向部构成所述室内机和所述室外机的后背板。
22.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鞍桥结构还包括鞍桥罩壳,所述内鞍桥壳与所述外鞍桥壳相互远离运动时,所述鞍桥罩壳将所述内鞍桥壳遮挡。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24.本技术所公开的马鞍式窗机包括室内机、室外机以及可以伸缩的鞍桥结构,冷媒管路通过设置伸缩段来满足鞍桥结构伸缩的需求,冷媒管路可以直接横跨鞍桥结构,以较短的管路即可满足要求,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在鞍桥结构内设置较大的u型冷媒管路或蛇形蜷缩的冷媒管路,从根本上解决冷媒管路超长所导致的耗材成本高、能效低、回气管路容易凝露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超长冷媒管路因多次挤压或拉伸导致冷媒管路折断造成冷媒泄露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25.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7.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窗机从室内侧观察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28.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窗机从室外侧观察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29.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马鞍式窗机的鞍桥结构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为图3所示结构省略罩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31.图5为根据实施例的鞍桥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根据实施例的冷媒管路位于鞍桥结构内的伸缩段的结构示意图;
33.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内鞍桥壳与外鞍桥壳之间的滑动结构示意图;
34.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35.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内鞍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图9所示结构从q1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1为根据实施例的内鞍桥壳的爆炸图;
38.图12为根据实施例的外鞍桥壳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3为图12所示结构从q2向观察到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4为根据实施例的外鞍桥壳的爆炸图;
41.附图标记:
42.100-室内机;
43.111-室内顶出风口,112-室内前进风口,113-室内后进风口;
44.200-室外机;
45.211-室外前出风口,212-室外侧进风口,213-室外后进风口,214-室外顶进风口;
46.300-鞍桥结构;
47.310-内鞍桥壳,311-内鞍桥l型底板,3111-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2-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2-内鞍桥盖板,313-第一贯通腔,314-内鞍桥加强板,315-缓冲密封部;
48.320-外鞍桥壳,321-外鞍桥l型底板,3211-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12-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2-外鞍桥盖板,323-第二贯通腔,324-外鞍桥加强板;
49.330-鞍桥罩壳,331-鞍桥罩壳的顶板,332-鞍桥罩壳的侧板,3321-鞍桥罩壳的侧板横向部,3322-鞍桥罩壳的侧板竖向部,333-凸起部;
50.340-滑轨,341-外轨,342-内轨;
51.400-冷媒管路,410-外套管,420-内套管,430-移动密封圈,440-固定密封圈;
52.500-排水泵,510-排水管路;
53.600-电器盒。
具体实施方式
5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6.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59.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实用新型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60.[马鞍式窗机]
[0061]
本实施例公开一种马鞍式空调器,参照图1,其包括位于室内侧的室内机100、位于室外侧的室外机200、以及连接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的鞍桥结构300。
[0062]
该马鞍式空调器为n型结构,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分别设于鞍桥结构300的两端、且位于鞍桥结构300的同侧。
[0063]
将马鞍式空调器安装至窗口上时,鞍桥结构300直接坐落在窗口上,室内机100位于室内侧,室外机200位于室外侧。
[0064]
由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均位于窗口的下方,所以该马鞍式空调器解决了现有一体式窗机安装后遮挡阳光的问题。
[0065]
通过鞍桥结构300将室内机100与室外机200分离,有助于避免室外机200的噪音传到室内侧,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
[0066]
鞍桥结构300可以伸缩,通过鞍桥结构300长度的调节,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墙体。图1和图2所示为鞍桥结构300未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为鞍桥结构300拉伸后的结构示意图。
[0067]
鞍桥结构300可以设置多个伸缩档位,便于调节和使用。
[0068]
室内机100主要包括机壳、室内换热器、接水盘、贯流风扇、风道等部件。
[0069]
室外机200主要包括机壳、室外换热器、轴流风扇、压缩机等部件。
[0070]
[可伸缩冷媒管路]
[007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冷媒管路400延伸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之间,冷媒管路400穿经鞍桥结构300,冷媒管路400在位于鞍桥结构300的部分具有伸缩段,再参照图6,伸缩段包括外套管410和内套管420,外套管410可移动地套设于内套管420的外侧,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之间设有密封部。
[0072]
鞍桥结构300伸缩时,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适应鞍桥结构300的伸缩。鞍桥结构300拉伸时,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相互远离,冷媒管路加长;鞍桥结构300收缩时,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相互靠近,冷媒管路缩短。
[0073]
密封部保证了冷媒管路400在伸缩段处的密封,避免冷媒外泄。
[0074]
冷媒管路400通过设置伸缩段来满足鞍桥结构300伸缩的需求,冷媒管路400可以直接横跨鞍桥结构300,以较短的管路即可满足要求,无需像现有技术中那样通过在鞍桥结构内设置较大的u型冷媒管路或蛇形蜷缩的冷媒管路,从根本上解决冷媒管路超长所导致的耗材成本高、能效低、回气管路容易凝露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超长冷媒管路因多次挤压或拉伸导致冷媒管路折断造成冷媒泄露的风险,提高了安全性。
[007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密封部包括移动密封圈430,内套管420的外周壁上设有第一环状凹槽,移动密封圈430卡设于第一环状凹槽内,移动密封圈430同时与外套管410的内周壁紧密贴靠,移动密封圈430可以随外套管410滑动,同时通过移动密封圈430保证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之间的密封性,避免冷媒泄露。
[0076]
移动密封圈430具有两个,两个移动密封圈430间隔地设于内套管420的一端,进一步提高密封。
[0077]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密封部还包括固定密封圈440,外套管410的内周壁上设有第二环状凹槽,固定密封圈440卡设于第二环状凹槽内,固定密封圈440同时与内套管420的外周壁紧密贴靠,固定密封圈440设有外套管410的一端。
[0078]
固定密封圈440固定设于外套管410的出口侧内壁,一方面起到限位作用,放置内套管420拉出外套管410外,另一方面起到二次加强密封的作用,避免冷媒泄露。
[0079]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冷媒由内套管420的一侧流向外套管410的一侧,若冷媒逆向流动,冷媒更易流入外套管410与内套管420的间隙中,所以按照图6所示方向进行流动,有助于提高冷媒密封性。
[0080]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伸缩段靠近鞍桥结构300的内腔中的一边侧延伸设置,冷媒管路400以最短的距离横跨穿经鞍桥结构300,同时不影响鞍桥结构300内其他部件的布局设置。
[0081]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鞍桥结构300的内腔中设有电器盒600,电器盒600与鞍桥结构300的内腔中的一边侧之间具有走管间隙,伸缩段穿经走管间隙。
[0082]
室外机200中设有排水泵500,室内机100的室内换热器的底部设有接水盘,排水泵500与接水盘之间连接排水管路510,排水管路510沿室外机200的内腔、鞍桥结构300的内腔及室内机100的内腔延伸。
[0083]
鞍桥结构300不仅起到了连接室内机100与室外机200的作用,还起到了安装电器盒600、走管、走线的作用,多功能集成,结构更为紧凑。
[0084]
[鞍桥结构]
[008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鞍桥结构300包括内鞍桥壳310和外鞍桥壳
320,外鞍桥壳320套设于内鞍桥壳310的外侧,内鞍桥壳310与外鞍桥壳320可以相对运动,以实现鞍桥结构300的伸缩。
[0086]
内鞍桥壳310的一端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中的一者连接,外鞍桥壳320的一端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中的另一者连接,以通过鞍桥结构300将室内机100与室外机200连接在一起。
[0087]
内鞍桥壳310的内腔与外鞍桥壳320的内腔贯通,形成鞍桥结构300的内腔,冷媒管路400穿经鞍桥结构300的内腔,实现冷媒管路400的走管。
[0088]
图9至图11所示为内鞍桥壳310的结构示意图,图12至图14所示为外鞍桥壳320的结构示意图,图1至图4所示结构中,内鞍桥壳310与室内机100连接,外鞍桥壳320与室外机200连接。
[0089]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内鞍桥壳310与外鞍桥壳320之间设有滑动部,以使内鞍桥壳310与外鞍桥壳320之间的滑动运动更为可靠、顺畅。
[0090]
滑动部可以为滑轨结构,也可以为设于二者之间的滑道、滑块结构等。
[0091]
滑动部采用滑轨340时,参照图7,滑轨的外轨341与外鞍桥壳320的内壁固定连接,滑轨的内轨342与内鞍桥壳310的外壁固定连接。
[0092]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内鞍桥壳310和外鞍桥壳320分别具有向下延伸的竖向部,竖向部构成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的后背板。
[0093]
鞍桥结构300通过两个竖向部分别与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固定连接,有助于提高室内机100、室外机200及鞍桥结构300三者之间的结构稳固性。
[0094]
鞍桥结构300能够承载一部分室内机100和室外机200的重量,通过鞍桥结构300将重量转移到窗口上,有助于提高马鞍式空调器整机安装后的安全性,减小坠机风险。
[009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4,鞍桥结构300还包括鞍桥罩壳330,内鞍桥壳310与外鞍桥壳320相互远离运动时,鞍桥罩壳330将露出的内鞍桥壳310遮挡。
[0096]
[鞍桥结构-内鞍桥壳]
[0097]
对于内鞍桥壳31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9至图11,内鞍桥壳310包括内鞍桥l型底板311和内鞍桥盖板312,内鞍桥盖板312设于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1的顶部,围成第一贯通腔313。
[0098]
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12构成室内机100的后背板,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12与室内机100的底板固定连接。
[0099]
内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112上设有通风口,该通风口即为室内后进风口113。
[0100]
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1与竖向部3112的转接位置处设有内鞍桥加强板314,进一步提高内鞍桥l型底板3111的结构强度。
[0101]
[鞍桥结构-外鞍桥壳]
[0102]
对于外鞍桥壳32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2至图14,外鞍桥壳320包括外鞍桥l型底板321和外鞍桥盖板322,外鞍桥盖板322设于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21的顶部,围成第二贯通腔323。
[0103]
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12构成室外机200的后背板,参照图14,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12与室外机200的底板固定连接。
[0104]
外鞍桥l型底板的竖向部3212上设有通风口,该通风口即为室外后进风口213。
[0105]
外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221与竖向部3222的转接位置处设有外鞍桥加强板324,进一步提高外鞍桥l型底板321的结构强度。
[0106]
[鞍桥结构-鞍桥罩壳]
[0107]
对于鞍桥罩壳330的具体结构,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8,鞍桥罩壳330包括鞍桥罩壳顶板331和鞍桥罩壳侧板332,鞍桥罩壳顶板331将鞍桥结构300的顶部遮挡,鞍桥罩壳侧板332将鞍桥结构300的侧面遮挡。
[0108]
鞍桥罩壳侧板332为l型结构,鞍桥罩壳侧板的横向部3321将鞍桥结构300的侧面遮挡,鞍桥罩壳侧板的竖向部3322与室内机100的侧板固定连接,构成室内机100侧面的一部分,同时实现鞍桥罩壳330在室内机100上的固定安装。
[0109]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和图8,鞍桥罩壳侧板的横向部3321上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起部333,凸起部333与外鞍桥壳320通过连接件(比如螺钉)固定连接,实现内鞍桥壳310与外鞍桥壳320相对运动至所需位置后的定位。
[0110]
鞍桥结构300拉伸到位后,鞍桥罩壳330与外鞍桥壳320固定连接,由于内鞍桥壳310和鞍桥罩壳330均与室内机100固定连接,而外鞍桥壳320与室外机200固定连接,从而实现鞍桥结构300在固定位置处的止位固定。
[0111]
凸起部333的设置,使得在鞍桥罩壳330的外侧面上形成凹陷,螺钉嵌入凹陷结构内,避免螺钉的外端面外凸于鞍桥罩壳330而划伤用户。
[0112]
[鞍桥结构-电器盒安装]
[0113]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电器盒600固定设于内鞍桥l型底板的横向部3111上,电器盒600顶部敞口,便于内部电器件的安装,利用内鞍桥盖板312对电器盒600的顶部敞口进行封堵。
[0114]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内鞍桥盖板312的内侧设有缓冲密封部315,密封缓冲部315与电器盒600的顶部贴合密封抵靠,并将电器盒600的顶部敞口全部覆盖。
[0115]
缓冲密封部315一方面起到减振作用,另一方面可避免凝结在鞍桥结构300内壁上的冷凝水滴落在电器盒600的内部,提高电器盒600的防水性能。
[0116]
[室内机-室内侧进出风]
[0117]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侧墙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0118]
室内机100的进出风方式为:参照图2,室内机100的前侧和背侧进风,顶部出风。具体为,室内机100的前侧板上设有室内前进风口112,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上设有室内后进风口113,室内机100的顶部设有室内顶出风口111。
[0119]
室内空气从室内前进风口112和室内后进风口113流入室内机100的内腔中,经室内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内顶出风口111流出。
[0120]
室内机100的后背板与室内侧墙体之间的间隙为室内机100的背侧进风提供了可能性。
[0121]
室内机100的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相较于现有窗机,进风量显著增加,有助于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整机换热效率。
[0122]
前侧和背侧同时进风的方式,在保证足够进风量的同时,取消底部进风,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内机底部进风所导致的接水盘增大风阻、冷凝水溢出滴落的问题。
[0123]
由于不需要在室内机底部开设进风口,也就不需要在室内机的底板与接水盘之间
预留太大的空间,有助于减小室内机的整体高度,减小室内占用空间。
[0124] [室外机-室外侧进出风]
[0125]
本技术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侧墙体之间具有一定间隙。
[0126]
室外机200的进出风方式为:参照图1,室外机200的左右两侧、顶部及背侧分别进风,前侧出风。具体为,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上设有室外后进风口213,室外机200的左右两侧板上分别设有室外侧进风口212,室外机200的顶板上设有室外顶进风口214,室外机200的前侧板上设有室外前出风口211。
[0127]
室外空气从室外后进风口213、室外侧进风口212、室外顶进风口214流入室外机200的内腔中,经室外换热器换热后,从室外前出风口211流出。
[0128]
室外机200的后背板与室外侧墙体之间的间隙为室外机200的背侧进风提供了可能性。
[0129]
室外机200采用四面进风的方式,增大进风量,有助于提高室外换热器的散热效率,提高整机的换热效率。
[0130]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13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