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17418发布日期:2022-10-14 22:36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2.洁净室不同于一般的舒适性空调房间,洁净室对温湿度要求精度较高。例如,按照生产工艺的要求,药厂的生产车间一般要求温度在20℃-24℃,相对湿度在45%-65%。
3.现在不少空调都有独立的除湿功能,主要是通过空调主机内的表冷器达到除湿目的的,具体是:先将湿度较大的新风输送到表冷器;在表冷器的水温较低时,新风中的部分水汽在表冷器上遇冷凝结,从而降低新风的湿度,达到除湿目的,最后并将除湿后的新风输送到送风区域。
4.但是,当新风的湿度很大时,仅靠空调主机中的表冷器进行除湿时,除湿效率较低,这样的空调机组无法兼顾生产用洁净室对湿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仅靠空调主机中的表冷器进行除湿时,除湿效率较低,难以达到洁净室湿度要求,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机组。
6.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7.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机组,包括:
8.沿新风进入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管路、空调主机和出风管路;
9.其中,所述进风管路包括第一进风管路和第二进风管路,所述第二进风管路上设置有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二进风管路的风进行除湿;所述第一进风管路和所述第二进风管路远离所述空调主机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管路进风流量的第一调节阀;
10.湿度检测装置:安装在送风区域,所述送风区域位于所述出风管路的出口端;
11.控制器: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12.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所述送风区域和所述空调主机的回风管路,所述回风管路与所述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位于空调主机中的表冷器与风机之间,所述第一进风管路和所述第二进风管路的出口端连通并延伸于所述空调主机,所述第一进风管路和所述第二进风管路的出口端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调节阀;
13.所述第二调节阀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除湿装置两侧设置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二进风管路的风进行过滤预处理。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为高效过滤器、或者由高效过滤器与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而成。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管路与所述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所述出风管路与所述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所述回风管路与所述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
第三连接处;
17.所述空调主机包括风机和表冷器,第一连接处与所述表冷器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表冷器的出风侧,第一连接处与所述风机的出风侧位于同一侧。
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所述初效过滤器位于第一连接处与所述表冷器之间的区域,所述中效过滤器位于第二连接处与所述风机之间的区域,所述表冷器位于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之间之间的区域。
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主机还包括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置于第二连接处与所述中效过滤器之间的区域。
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过滤器还包括高效过滤器,所述第二连接处与所述加热器之间的区域设置有所述高效过滤器。
2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处、所述第二连接处和所述第三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以实现管路与所述空调主机之间密封连通。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为plc或单片机;所述第一调节阀、所述第二调节阀均为电磁阀,所述湿度检测装置为湿度传感器。
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构建第二进风管路和除湿装置,能够实现在空调主机外提前对新风进行除湿,使进入空调主机的新风湿度降低,提高空调机组的除湿效率;进一步通过在送风区域安装的湿度检测装置,可实现监测送风区域环境湿度,以及在送风区域的湿度超标时能从第一进风管路切换到安装有除湿装置的第二进风管路,能够加快了空调机组的除湿效率;进一步通过在送风区域与空调主机之间构建回风管路,由于回风管路进入空调机组的回风已经净化和除湿,能够实现送风区域内空气循环的同时又能达到节能和降低空调过滤器能耗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在进风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调节阀,调节新风进入量以控制新风和回风比例,能够在保证新风量的同时降低空调能耗和过滤装置的损耗。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又一种空调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根据本技术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空调机组的工作示意图。
28.图示说明:
29.其中,1、出风管路,2、第一进风管路,3、第二进风管路,4、除湿装置,5、湿度检测装置,6、第一调节阀,7、控制器,8、回风管路,9、第二调节阀,10、风机,11、表冷器,12、过滤器,13、过滤装置,14、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实施方式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
中的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3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对于术语的简要说明,仅是为了方便理解接下来描述的实施方式,而不是意图限定本技术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说明,这些术语应当按照其普通和通常的含义理解。
32.本技术中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或同类的对象或实体,而不必然意味着限定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除非另外注明。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用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
33.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但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件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所有组件,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组件。
34.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5.图1示例性示出了一种空调机组。
36.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空调机组包括:沿新风进入方向依次连接的进风管路、空调主机和出风管路1。
37.进风管路包括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第二进风管路3上设置有除湿装置4,除湿装置4用于对进入第二进风管路3的风进行除湿;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远离空调主机的一端均设置有用于调节进风管路进风流量的第一调节阀6。
38.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还包括湿度检测装置5:安装在送风区域,送风区域位于出风管路1的出口端。
39.本实施例中的空调机组还包括控制器7,第一调节阀6、湿度检测装置5分别与控制器7通信连接。
40.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机组还包括过滤装置13,除湿装置4两侧设置有过滤装置13,过滤装置13用于对进入第二进风管路3的风进行过滤预处理。
41.过滤装置13为高效过滤器、或者由高效过滤器与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合而成。
42.在第二进风管路3加装过滤装置13,过滤装置13能够新风在未进入到空调主机前进行首次净化,经首次净化后的新风再进入空调主机,空调主机中的空调三级净化装置进行再次净化,能够实现在雾霾天或沙尘天时保证送风区域的风的净化程度,满足用户的净化需求。
43.图2示出了又一种空调机组。
44.如图2所示,该空调机组还包括连接送风区域和空调主机的回风管路8,回风管路8与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位于空调主机中的表冷器11与风机10之间,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的出口端连通并延伸于空调主机,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的出口端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调节阀9,第二调节阀9与控制器7通信连接。
45.在送风区域有回风进入空调主机时,需要通过第二调节阀9,控制新风进入空调主机的风量,以进一步控制空调主机的出风量。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路与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出风管路与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第二连接处,回风管路与空调主机的连接处为第三连接处。
47.空调主机包括风机10和表冷器11,第一连接处与表冷器11的进风侧处于同一侧,风机10位于表冷器11的出风侧,第一连接处与风机10的出风侧位于同一侧。
48.空调主机还包括过滤器12,过滤器12包括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初效过滤器位于第一连接处与表冷器11之间的区域,中效过滤器位于第二连接处与风机10之间的区域,表冷器11位于进风管路和出风管路1之间之间的区域。
49.空调主机还包括加热器14,加热器14置于第二连接处与中效过滤器之间的区域。
50.过滤器12还包括高效过滤器,第二连接处与加热器14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高效过滤器。
51.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新风传送过程中,各管路与空调主机的连接密闭性,在第一连接处、第二连接处和第三连接处设置有橡胶圈,以实现管路与空调主机之间密封连通。
52.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7为plc或单片机,第一调节阀6、第二调节阀9均为电磁阀,湿度检测装置5为湿度传感器。
53.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机组的工作示意图。
54.如图3所示,空调机组中的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第二进风管路3中设置有除湿装置4和过滤装置13)均连通空调主机的进风侧,空调主机的出风侧连接出风管路1的进口端,出风管路1的出口端连接送风区域的进口,送风区域的出口连接回风管路8一端,回风管路8另一端连接空调主机。
55.在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的进口端设置有第一调节阀6,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的出口端连通并延伸至空调主机的进风侧,在第一进风管路2和第二进风管路3的出口端连通处设置有第二调节阀9。图中的箭头用于表示风的流动方向。
56.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检测送风区域中的湿度,当送风区域中的湿度满足空气湿度范围时,第一送风管路的第一调节阀6开通,第二调节阀9开通,新风通过第一送风管路进入空调主机;空调主机中的初效过滤器、表冷器11、风机10、和中效过滤器、加热器14、高效过滤器对新风进行净化、除湿、加热后,通过出风管路1将新风送入送风区域。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检测装置检测送风区域中的湿度,当送风区域中的湿度大于空气湿度范围时,第一送风管路的第一调节阀6关闭、第二送风管路中的第一调节阀6开通,第二调节阀9开通,新风进入第二送风管路;第二新风管路中的除湿装置4和过滤装置13对新风进行除湿和净化后,再将新风送入空调主机;空调主机中的初效过滤器、表冷器11、风机10和中效过滤器、加热器14、高效过滤器对新风进行净化、除湿、加热后,通过出风管路1将新风送入送风区域。
58.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节能和降低空调主机中过滤器的损耗,将送风区域中的回风通过回风管路8输送到空调主机中,实现送风区域内空气循环。由于新风区域中的回风已经过净化、除湿等,无需在对回风进行除湿,因此将回风管路8安装在表冷器11的出风侧。
59.需要说明的是,在通过回风管路8进行送风区域内空气循环时,通过第二调节阀9的开通程度来控制新风的输送量,进而调节新风和回风的比例,保证新风量的同时,对回风进行循环利用,能够降低空调能耗和空调主机内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的
损耗。
60.通过构建第二进风管路和除湿装置,能够实现在空调主机外提前对新风进行除湿,使进入空调主机的新风湿度降低,提高空调机组的除湿效率;进一步通过在送风区域安装的湿度检测装置,可实现监测送风区域环境湿度,以及在送风区域的湿度超标时能从第一进风管路切换到安装有除湿装置的第二进风管路,能够加快了空调机组的除湿效率;进一步通过在送风区域与空调主机之间构建回风管路,由于回风管路进入空调机组的回风已经净化和除湿,能够实现送风区域内空气循环的同时又能达到节能和降低空调过滤器能耗的效果;进一步通过在进风管路上还设有第二调节阀,调节新风进入量以控制新风和回风比例,能够在保证新风量的同时降低空调能耗和过滤装置的损耗。
61.为了方便解释,已经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行了上述说明。但是,上述在一些实施例中讨论不是意图穷尽或者将实施方式限定到上述公开的具体形式。根据上述的教导,可以得到多种修改和变形。上述实施方式的选择和描述是为了更好解释原理以及实际的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使用实施方式以及适于具体使用考虑的各种不同的变形的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