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玻璃窑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67734发布日期:2022-12-07 06:00阅读:84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窑烟气余热利用发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新型玻璃窑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2.在工业生产中,余热能源普遍存在,由于能源短缺,节能变得极为重要,从节能降耗角度来说,余热发电是对玻璃窑排放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可以提高对一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率,而且可以降低余热对环境造成污染;余热发电主要包括余热锅炉、汽轮机、发电机、除氧器等装置,其中余热锅炉吸收烟气的余热产生出过热蒸汽,将过热蒸汽送入汽轮机做功,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3.现有技术中的玻璃窖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如图1所示,汽封加热器的出口连接除氧器的第一入口,余热锅炉的第三蒸发器的出口连接除氧器的第二入口,除氧器的第一出口、第二出口分别连接省煤器的入口、第三蒸发器的入口;该种结构除氧器温度加热过高,使得给水泵的使用温度过高,容易导致给水泵损坏,进而影响整个玻璃窖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
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玻璃窑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其设有副蒸汽出口通过低压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的副蒸汽入口,及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和给水泵之间通过高压加热器连接;使得热力除氧器的运行温度降低,进而降低给水泵的使用温度,提高给水泵的使用寿命。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7.一种新型玻璃窑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包括余热锅炉、高压汽包、给水泵、热力除氧器、汽轮机、发电机、凝汽器、凝结水泵、汽封加热器;所述余热锅炉连接高压汽包,所述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通过给水泵连接热力除氧器的出口,所述余热锅炉的主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的主蒸汽入口,所述汽轮机的出口分别连接发电机、凝汽器;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依次通过凝结水泵和汽封加热器连接热力除氧器的第一入口;
8.所述余热锅炉具有副蒸汽出口,所述副蒸汽出口通过低压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的副蒸汽入口,所述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和给水泵之间通过高压加热器连接,所述高压加热器的第一入口连接给水泵的出口,所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分别连接低压汽包和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所述低压汽包的第一出口还分别连接高压加热器的第二入口、热力除氧器的第二入口,使得热力除氧器的运行温度降低,进而降低给水泵的使用温度,提高给水泵的使用寿命。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余热锅炉包括锅炉一段、锅炉二段;所述锅炉一段具有第一气体通道,所述第一气体通道设有依次布置的玻璃窖烟道入口、过热器、第一蒸发器、烟
气出口;所述锅炉二段具有第二气体通道,所述第二气体通道设有依次布置的烟气入口、第二蒸发器、省煤器、第三蒸发器和排烟口;所述烟气出口通过烟气净化装置衔接烟气入口;
10.所述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出口分别连接于高压汽包的两个汽水混合物入口,所述高压汽包的出水口分别连接于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的入口,所述高压汽包的蒸汽出口连接过热器的蒸汽入口,所述主蒸汽出口设于过热器上;所述省煤器的出水口连接高压汽包的进水口;所述给水入口设于省煤器上;
11.所述副蒸汽出口设于第三蒸发器上,所述低压汽包的第二出口连接第三蒸发器的入口。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排烟口处连接有引风机。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高压加热器的出口连接低压汽包、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的管道上均设有安全阀。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凝汽器的冷却水入口依次连接有循环冷却水泵、冷却塔的水池;所述凝汽器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塔的上部相连。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6.其主要是,其设有副蒸汽出口通过低压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的副蒸汽入口,及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和给水泵之间通过高压加热器连接;使得热力除氧器的运行温度降低,进而降低给水泵的使用温度,提高给水泵的使用寿命。
1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8.图1是现有的玻璃窖烟气余热利用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余热锅炉结构放大示意图。
21.附图标识说明:
22.1、余热锅炉
ꢀꢀꢀꢀꢀꢀꢀꢀꢀꢀꢀꢀꢀꢀꢀꢀ
101、锅炉一段
23.1011、第一气体通道
ꢀꢀꢀꢀꢀꢀꢀꢀꢀ
1012、玻璃窖烟道入口
24.1013、过热器
ꢀꢀꢀꢀꢀꢀꢀꢀꢀꢀꢀꢀꢀꢀꢀ
1014、第一蒸发器
25.1015、烟气出口
ꢀꢀꢀꢀꢀꢀꢀꢀꢀꢀꢀꢀꢀ
102、锅炉二段
26.1021、第二气体通道
ꢀꢀꢀꢀꢀꢀꢀꢀꢀ
1022、烟气入口
27.1023、第二蒸发器
ꢀꢀꢀꢀꢀꢀꢀꢀꢀꢀꢀ
1024、省煤器
28.1025、第三蒸发器
ꢀꢀꢀꢀꢀꢀꢀꢀꢀꢀꢀ
1026、排烟口
29.2、高压汽包
ꢀꢀꢀꢀꢀꢀꢀꢀꢀꢀꢀꢀꢀꢀꢀꢀ
3、汽轮机
30.4、发电机
ꢀꢀꢀꢀꢀꢀꢀꢀꢀꢀꢀꢀꢀꢀꢀꢀꢀꢀ
5、凝汽器
31.501、循环冷却水泵
ꢀꢀꢀꢀꢀꢀꢀꢀꢀꢀ
502、冷却塔
32.6、凝结水泵
ꢀꢀꢀꢀꢀꢀꢀꢀꢀꢀꢀꢀꢀꢀꢀꢀ
7、汽封加热器
33.8、热力除氧器
ꢀꢀꢀꢀꢀꢀꢀꢀꢀꢀꢀꢀꢀꢀ
9、给水泵
34.10、高压加热器
ꢀꢀꢀꢀꢀꢀꢀꢀꢀꢀꢀꢀꢀ
11、低压汽包
35.12、烟气净化装置
ꢀꢀꢀꢀꢀꢀꢀꢀꢀꢀꢀ
13、引风机
36.14、安全阀。
具体实施方式
37.请参照图2-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余热锅炉1、高压汽包2、汽轮机3、发电机4、凝汽器5、凝结水泵6、汽封加热器7、热力除氧器8、给水泵9、高压加热器10、低压汽包11。
38.所述余热锅炉1包括锅炉一段101、锅炉二段102;所述锅炉一段101具有第一气体通道1011,所述第一气体通道1011设有依次布置的玻璃窖烟道入口1012、过热器1013、第一蒸发器1014、烟气出口1015;所述锅炉二段102具有第二气体通道1021,所述第二气体通道1021设有依次布置的烟气入口1022、第二蒸发器1023、省煤器1024、第三蒸发器1025和排烟口1026;所述烟气出口1015通过烟气净化装置12衔接烟气入口1022;所述排烟口1026处连接有引风机13。
39.所述过热器1013的主蒸汽出口(即余热锅炉1的主蒸汽出口)连接汽轮机3的主蒸汽入口,所述第一蒸发器1014、第二蒸发器1023的出口分别连接于高压汽包2的两个汽水混合物入口,所述高压汽包2的出水口分别连接于第一蒸发器1014、第二蒸发器1023的入口,所述高压汽包2的蒸汽出口连接过热器1013的蒸汽入口,所述省煤器1024的出水口连接高压汽包2的进水口。
40.所述汽轮机3的出口分别连接发电机4、凝汽器5;所述发电机4用于发电,所述凝汽器5的冷却水入口依次连接有循环冷却水泵501、冷却塔502的水池,所述凝汽器5的冷却水出口与冷却塔502的上部相连,所述凝汽器5的凝结水出口依次通过凝结水泵6和汽封加热器7连接热力除氧器8的第一入口;所述热力除氧器8的出口连接给水泵9的入口,所述给水泵9的出口连接高压加热器10的第一入口,所述高压加热器10的出口分别连接低压汽包11的第一入口和省煤器1024的给水入口(即余热锅炉1的给水入口),所述高压加热器10的出口连接低压汽包11的第一入口、余热锅炉1的给水入口的管道上均设有安全阀14。
41.所述低压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3的副蒸汽入口,所述低压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还分别连接高压加热器10的第二入口、热力除氧器8的第二入口;所述第三蒸发器1025的副蒸汽出口(即余热锅炉1的余热锅炉1副蒸汽出口)连接低压汽包11的第二入口,进而通过低压汽包11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3的副蒸汽入口;所述低压汽包11的第二出口连接第三蒸发器1025的入口。
42.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43.余热锅炉1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3做功,带动发电机4发电;汽轮机3做功后产生的乏汽进入凝汽器5,凝汽器5内通过冷却循环水换热冷却成凝结水,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6打入热力除氧器8除氧,除氧后通过给水泵9打入锅炉换热,换热后产生蒸汽,形成循环。
44.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45.其主要是,其设有副蒸汽出口通过低压汽包的第一出口连接汽轮机的副蒸汽入口,及余热锅炉的给水入口和给水泵之间通过高压加热器连接;使得热力除氧器的运行温度降低,进而降低给水泵的使用温度,提高给水泵的使用寿命。
4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
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