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热管端盖及发热管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水质卫生,家庭配备饮水设备已成为一个趋势,为了实现净水和加热一体化,部分净水机具有加热功能,此类净水机内部通常会安装有发热管对净化后的水进行加热处理。
3.现有净水机与发热管进行连接的进水管或出水管,通常采用硅胶管,通过硅胶管撑开形变后套设在管端的方式进行连接,例如,发热管的出水端与净水机最终出水嘴采用硅胶管进行连接。然而,硅胶管容易吸附异味以及滋生细菌,在长期使用后,将会导致净水机出水水质变差,影响用户饮水健康,另一方面,硅胶管连接处容易松脱,造成净水机漏水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热管端盖及发热管连接结构,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与发热管连接的硅胶管容易吸附异味以及滋生细菌导致净水机出水水质变差、硅胶管连接处容易松脱造成净水机漏水风险的问题。
5.为达上述之一或部分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热管端盖,包括端盖体、若干密封圈和快接头组件;
6.所述端盖体上设置有发热管连接端和水管连接端;
7.所述发热管连接端开设有第一进出口,所述水管连接端开设有第二进出口,所述端盖体内部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进出口和第二进出口;
8.若干所述密封圈均塞置在所述第二进出口内部,以供外部的水管插入所述第二进出口内时,所述密封圈密封所述第二进出口内壁面与水管外表面之间的缝隙;
9.所述快接头组件盖设在所述第二进出口上,用于卡持水管。
1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出口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以供水管的末端插入并对水管的末端进行径向限位。
11.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水流通道与所述第二进出口的连接处的内壁面上径向突出若干限位块,若干所述限位块呈圆周排列,圆周中心处预留有通槽,所述通槽即为所述限位槽。
1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端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进出口处,用于测量流经所述第一进出口的水体温度。
1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连接端凹设有发热管插槽,所述发热管插槽呈环形槽。
14.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快接头组件包括盖板和卡爪;
15.所述盖板盖设在所述第二进出口上,所述盖板上开设通孔,所述卡爪滑动连接在所述盖板的通孔内,所述卡爪中空,以供水管穿入。
16.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卡爪底部设有若干爪体,相邻的两个所述爪体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爪体可发生弹性形变。
1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爪体朝向所述盖板的一侧设有凸块,所述凸块朝所述盖板的方向凸出;
18.所述盖板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斜壁,所述导向斜壁从下往上逐渐往所述卡爪的方向倾斜。
19.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发热管连接结构,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发热管端盖,还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所述进水端和/或所述出水端上设置有所述发热管端盖。
20.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发热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水管,所述水管插设在所述第二进出口内,所述密封圈的内圈与所述水管的外表面过盈配合,所述密封圈的外圈与所述第二进出口的内壁面过盈配合,所述快接头组件卡持所述水管。
21.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发热管端盖,与发热管适配以供发热管与水管进行连接,发热管端盖与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进行密封,防止漏水,设置有快接头组件对水管进行卡持,防止水管脱出,该发热管端盖的结构可适配于更多种类材质的水管,无需采用可形变的硅胶水管来进行连接,减少净水机异味产生和减少细菌滋生,保证出水水质以及用户饮水健康,避免水管松脱,降低净水机漏水风险。
23.解决了与发热管连接的硅胶管容易吸附异味以及滋生细菌导致净水机出水水质变差、硅胶管连接处容易松脱造成净水机漏水风险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其中:
26.图1为一可选实施例发热管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27.图2为一可选实施例发热管连接结构剖面图;
28.图3为一可选实施例端盖体半剖状态的立体图;
29.图4为一可选实施例发热管连接结构剖面图。
30.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端盖体;11-发热管连接端;111-第一进出口;112-发热管插槽;12-水管连接端;121-第二进出口;122-限位槽;123-限位块;13-水流通道;2-密封圈;3-快接头组件;31-盖板;311-导向斜壁;32-卡爪;321-爪体;322-凸块;4-温度传感器;5-发热管;51-进水端;52-出水端;6-水管;61-进水管;62-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现有净水机与发热管进行连接的进水管或出水管,通常采用具有弹力的硅胶管,通过硅胶管撑开形变后套设在管端的方式进行连接,可参考图2,发热管5的进水端51上盖设一通用端盖,该通用端盖向下延伸一管段,该管段的管端外套设连接硅胶管作为进水管。然而,硅胶管容易吸附异味以及滋生细菌,在长期使用后,将会导致净水机出水水质变差,影响用户饮水健康,另一方面,硅胶管连接处容易松脱,造成净水机漏水风险。因此,本使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发热管端盖,可以适配于不同材质的水管,例如pe水管等,无需使用到硅胶的弹性形变功能即可插接水管。
33.请综合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一种发热管端盖,包括端盖体1、若干密封圈2和快接头组件3。端盖体1上设置有发热管连接端11和水管连接端12。
34.发热管连接端11开设有第一进出口111,水管连接端12开设有第二进出口121,端盖体1内部开设有水流通道13,水流通道1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进出口111和第二进出口121。作为一示例,端盖体1呈现弯折状,第一进出口111的轴线与第二进出口12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或者直角,作为另一示例,端盖体1呈现直管状,第一进出口111与第二进出口121位于同一轴线上。
35.若干密封圈2均塞置在第二进出口121内部,以供外部的水管6插入第二进出口121内时,密封圈2密封第二进出口121内壁面与水管6外表面之间的缝隙。快接头组件3盖设在第二进出口121上,用于卡持水管6。
36.如图3中所示,端盖体1内部的水流通道13与第二进出口121的连接处设置有限位槽122,以供水管6的末端插入并对水管6的末端进行径向限位。作为一可选实施例,水流通道13与第二进出口121的连接处的内壁面上径向突出若干限位块123,若干限位块123呈圆周排列,圆周中心处预留有通槽,通槽即为限位槽122。呈圆周排列的一圈限位块123配合对水管6的末端进行径向限位,以保证插入的水管6的管口能正确对准水流通道13的通道口,避免水管6偏移正确位置导致水流受阻。
37.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密封圈2可以设置在限位块123的顶部或者上方,密封圈2往水流通道13内移动时顶压限位块123上表面。限位块123即对水管6具有限位作用,又对密封圈2具有限位作用,防止密封圈2错位进入水流通道13。快接头组件3可用于防止密封圈2往上掉出,快接头组件3与密封圈2配合对密封圈2进行轴向两侧的限位,以保持密封圈2在第二进出口121内的正确位置。
38.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发热管端盖还包括温度传感器4,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第一进出口111处,或者,温度传感器4设置在第一进出口111与水流通道13的连接处,用于测量流经第一进出口111的水体温度。参考图4,当发热管端盖设置在发热管5的进水端51时,温度传感器4测量的则为进入的冷水温度,当发热管端盖设置在发热管5的出水端52时,温度传感器4测量的则为热水温度。
39.请综合参阅图2和图3,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发热管连接端11凹设有发热管插槽
112,发热管插槽112呈环形槽。发热管插槽112用于插入发热管5的进水端51或出水端52,进水端51或出水端52与发热管插槽112之间可以为硬密封,也可设置密封圈等进行软密封,或者可涂布防水材料进行密封。
40.请综合参阅图1和图2,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快接头组件3包括盖板31和卡爪32,用于配合卡持水管6,同时具有快速拆接功能。盖板31盖设在第二进出口121上,盖板31上开设通孔,卡爪32滑动连接在盖板31的通孔内,卡爪32中空,以供水管6穿入。示例的,卡爪32底部设有若干爪体321,相邻的两个爪体321之间留有间隔,爪体321可发生弹性形变。爪体321朝向盖板31的一侧设有凸块322,凸块322朝盖板31的方向凸出;凸块322顶部宽底部窄,凸块322截面可呈倒三角形或倒梯形状。盖板31的通孔内设置有导向斜壁311,导向斜壁311从下往上逐渐往卡爪32的方向倾斜,如图2中所示,导向斜壁311从下往上逐渐往内倾斜,导向斜壁311呈环形面,类似圆台的侧面。
41.盖板31和卡爪32的工作过程为:
42.安装水管6过程:当外界的水管6插入卡爪32内时,水管6的外表面与卡爪32的内壁面接触,相对滑动时产生轴向的摩擦力,卡爪32受该摩擦力作用往插入方向移动,卡爪32的凸块322位于导向斜壁311的底部,即一个较为宽松的位置,导向斜壁311底部不会阻止爪体321朝外周发生形变,因此水管6可轻松穿过卡爪32插入第二进出口121内部;
43.水管6防松脱过程:当水管6受到往外拔出的力时,水管6的外表面与卡爪32的内壁面接触,相对滑动时产生轴向的摩擦力,卡爪32受该摩擦力作用往拔出方向移动,此时凸块322往上移动,进入导向斜壁311的顶部,即一个较为压紧的状态,导向斜壁311的顶部对凸块322进行顶压,迫使爪体321往水管6方向发生形变,若干爪体321配合抓紧水管6,防止水管6脱出。
44.水管6拆卸过程:在拆卸时,用户只需一直手摁压卡爪32的顶面,使得凸块322保持在导向斜壁311的底部,即一个较为宽松的位置,另一只手拉向上拽水管6,即可方便快速的拔出水管6。
45.请综合参阅图2和图4,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一种发热管连接结构,包括以上任一所述的发热管端盖,还包括发热管5,发热管5两端分别为进水端51和出水端52,进水端51和/或出水端52上设置有发热管端盖。
46.发热管连接结构还包括水管6,水管6插设在第二进出口121内,密封圈2的内圈与水管6的外表面过盈配合,密封圈2的外圈与第二进出口121的内壁面过盈配合,快接头组件3卡持水管6。
47.当进水端51和出水端52两端均盖设有发热管端盖时,如图4中所示,连接在图4中下方的发热管端盖的水管6为进水管61,连接在图4中上方的发热管端盖的水管6为出水管62。
4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发热管端盖,与发热管5适配以供发热管5与水管6进行连接,发热管端盖与水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2进行密封,防止漏水,设置有快接头组件3对水管6进行卡持,防止水管脱出,该发热管端盖的结构可适配于更多种类材质的水管6,无需采用可形变的硅胶水管来进行连接,减少净水机异味产生和减少细菌滋生,保证出水水质以及用户饮水健康,避免水管6松脱,降低净水机漏水风险。解决了与发热管5连接的硅胶管容易吸附异味以及滋生细菌导致净水机出水水质变差、硅胶管连接处容易松脱造
成净水机漏水风险的问题。
49.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方式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方式,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