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73676发布日期:2023-03-24 16:2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用户不仅期望空调具有更快的制冷和制热速度,还越来越关注空调的舒适性能。
3.然而,为了实现更加快速地制冷和制热,难免需要进行大风量送风。但是,当风速过大的冷风或热风直吹人体时,必然会引起人体的不适。人体长期被冷风直吹还会引发空调病。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空调室内机,能够解决气流直吹人体时,引起人体不适的技术问题,达到根据环境及人体需要,随时手动调节风向和风量的效果。
5.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6.壳体,所述壳体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所述壳体的底表面的前端具有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边缘处于下边缘的前上方;
7.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处;
8.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处;所述第二导风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的送风孔,以在所述第二导风板将所述第二出风口关闭时,气流通过所述送风孔流出。
9.可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的旋转轴线临近其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处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侧。
10.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11.送风风道,所述送风风道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送风风道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连通;
12.引流板,所述引流板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送风风道内;在所述引流板的上端转动到与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接触时,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处于下端的后上侧,所述引流板的上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上方,所述引流板的下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前边缘的上方或前上方,所述引流板的倾斜角度为60
°
至85
°

13.可选地,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包括从外向内的依次设置的第一区段和第二区段;
14.所述第二区段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所述第一区段的后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前端,所述第一区段的前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边缘;所述第一区段呈前高后低的弧形面状;
15.所述送风风道的底壁包括第三区段,所述第三区段的前端为所述送风风道的底壁的前端,所述第三区段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所述第三区段的前端处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
后边缘的上方;所述第三区段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区段的倾斜角度,所述第三区段的倾斜角度为25
°
至50
°
;所述第三区段的延长面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后半部分交叉。
16.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
17.两个滑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所述滑道内;
18.齿条,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齿条的前端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下端转动连接;所述齿条的前端低于所述齿条的后端,所述齿条的倾斜角度为5
°
至10
°
;和
19.齿轮,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以通过所述齿条驱使所述第一导风板运动,进而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
20.可选地,所述壳体包括骨架;
21.所述骨架上限定有齿轮槽和与齿轮槽连通的滑槽;所述齿轮位于所述齿轮槽内,所述齿条位于所述滑槽内。
22.可选地,所述滑槽包括容纳槽以及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底部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宽度向下逐渐变大;
23.所述齿条包括直条部、设置在所述直条部上侧的齿牙部,以及设置于所述直条部下侧的限位条;所述直条部在所述容纳槽内滑动,所述限位条在所述限位槽内滑动。
24.可选地,所述送风孔的直径在2mm至3mm之间,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开孔率在60%至90%之间。
25.可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或者所述壳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的分隔条。
26.可选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贯流风轮,设置于所述送风风道内;
27.所述送风风道的顶壁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二区段的蜗舌段;
28.所述送风风道的底壁为蜗壳,所述第三区段为所述蜗壳的一部分。
29.本实用新型的空调室内机中,由于在壳体的前侧面的底端设置第一出风口,在壳体的底表面的前端设置第二出风口,第一导风板、第二导风板分别可转动安装在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处。在应用时,若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没有人员,则将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同步打开,双风道同时出风,使该空间快速预冷或预热。若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有人员,则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关闭,气流被第二导风板上的送风孔打散后向下流动。如果用户感觉风量不够或是空间内制冷或制热速度慢,可以将第二导风板手动开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第二导风板的转动幅度,进而调整通过第二出风口流动的气流的流量,以改变空间内制冷或制热的速度。
30.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空调室内机中,在送风风道装有引流板,在第一导风板将第一出风口关闭之后,引流板旋转至其上端与送风风道的顶壁接触。此时,处于倾斜状态的引流板的的上端处于第二出风口的上方、下端处于第二出风口的前边缘的上方或前上方,将从送风风道后方的流入的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流出。而且,在第一出风口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通过转动引流板,对流向第一出风口的气流导向。
31.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3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33.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34.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中第二导风板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35.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36.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局部结构图;
37.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
38.图6是图5中a部分的的示意性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9.下面参照图1至图6来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也即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当某个特征“包括或者包含”某个或某些其涵盖的特征时,除非另外特别地描述,这指示不排除其它特征和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特征。
40.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耦合”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1.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也即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或“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42.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3.图1是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至图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其包括壳体100、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壳体100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110,壳体100的底表面的前
端具有第二出风口120,第一出风口110的上边缘处于下边缘的前上方。第一导风板200安装于第一出风口110处。第二导风板300可转动地安装于第二出风口120处。第二导风板300上开设有多个贯穿其的送风孔310,以在第二导风板300将第二出风口120关闭时,气流通过送风孔310流出。
44.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前侧面的底端具有第一出风口110,第一出风口110能够将气流向前方、前上方和/或前下方吹送。壳体100的底表面的前端具有第二出风口120,第二出风口120能够将气流向下方吹送。在应用时,若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没有人员,则将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同步打开,双风道同时出风,风量可以增加一倍,使该空间快速预冷或预热,用户进入该空间即可享受凉意或暖意。若空调室内机所在空间有人员,则第一导风板200和第二导风板300均关闭,气流被第二导风板300上的送风孔310打散后向下流动,使得气流的冲击力大幅降低,让用户在感受不到气流流动的情况下即可享受凉意或暖意。如果用户感觉风量不够或是空间内制冷或制热速度慢,可以将第二导风板300手动开启,根据需要手动调节第二导风板300的转动幅度,进而调整通过第二出风口120流动的气流的流量,以改变空间内制冷或制热的速度。
4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第二导风板300的旋转轴线临近其宽度方向的中部,且处于第二导风板300的上侧。进一步地,第二导风板300的开孔率在60%至90%之间,送风孔310的直径在2mm至3mm之间。在该孔径范围内,气流能够被均匀打散,若孔径低于该孔径范围,容易导致气流流动过慢,换热效果不好。若孔径高于该孔径范围,则气流被打散的效果不好。
4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送风风道400和引流板500。送风风道400位于壳体100内,送风风道400与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120均连通。引流板500可转动地安装在壳体100上,且位于送风风道400内。在引流板500的上端转动到与送风风道400的顶壁接触时,引流板500的上端处于下端的后上侧,引流板500的上端处于第二出风口120的上方,引流板500的下端处于第二出风口120的前边缘的上方或前上方,引流板500的倾斜角度为60
°
至85
°

47.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导风板200将第一出风口110关闭之后,引流板500旋转至其上端与送风风道400的顶壁接触。此时,处于倾斜状态的引流板500的的上端处于第二出风口120的上方、下端处于第二出风口120的前边缘的上方或前上方,将从送风风道400后方的流入的气流引导至第二出风口120流出。而且,在第一出风口110处于打开状态时,可以通过转动引流板500,对流向第一出风口110的气流导向。
4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道400的顶壁包括从外向内的依次设置的第一区段410和第二区段420。第二区段420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第一区段410的后端连接于第二区段420的前端,第一区段410的前端连接于第一出风口110的上边缘。第一区段410呈前高后低的弧形面状。在第一出风口110打开时,由于第二区段420倾斜设置以及第一区段410呈前高后低的弧形面状,使得部分气流在康达效应(当流体与它流过的物体表面之间存在表面摩擦时,只要曲率不大,流体就会顺着该物体表面流动)的作用下,沿送风风道400的顶壁逐渐上扬,便于将气流向上吹出,达到最高点或触及顶壁后向下散落,避免直吹向人体。
4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送风风道400的底壁包括第三区段431,第三区段
431的前端为送风风道400的底壁的前端,第三区段431呈前低后高的平面状。第三区段431的前端处于第二出风口120的后边缘的上方;第三区段431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区段420的倾斜角度,第三区段431的倾斜角度为25
°
至50
°
。第三区段431的延长面与第二出风口120的后半部分交叉。本实施例在应用时,转动第二导风板300即可使第二导风板300与第三区段431处于同一面,部分气流沿送风风道400的底壁向下流动,从第二出风口120流出,使该空间快速预冷或预热。或者,转动第二导风板300使第三区段431的延长面与第二导风板300交叉,以阻碍或减缓气流从送风风道400向第二出风口120流动,使得气流的冲击力降低,进而降低人体的不适。
50.进一步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贯流风轮,设置于送风风道400内。送风风道400的顶壁还包括连接于第二区段420的蜗舌段440。送风风道400的底壁为蜗壳430,第三区段431为蜗壳430的一部分。
5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室内机还包括两个滑道610、齿条620和齿轮630。两个滑道610设置于壳体100上,第一导风板20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且可滑动地设置于两个滑道610内。齿条620可移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齿条620的前端与第一导风板200的下端转动连接。齿条620的前端低于齿条620的后端,齿条620的倾斜角度为5
°
至10
°
。齿轮630可转动地设置于壳体100上齿轮630与齿条620啮合,以通过齿条620驱使第一导风板200运动,进而打开或关闭第一出风口110。齿轮630与动力机构的输出端连接。
52.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导风板200的两端可转动地且可滑动地设置于壳体100的滑道610内。在第一出风口110需要开启或关闭时,动力机构驱动齿轮630转动并带动齿条620沿倾斜方向移动,进而将第一导风板200的下端向后拉动或向前推动,使得第一导风板200的两端在滑道610内滑动且转动,将第一出风口110打开或关闭。
5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6所示,壳体100包括骨架130,骨架130上限定有齿轮槽131和与齿轮槽131连通的滑槽132。齿轮630位于齿轮槽131内,齿条620位于滑槽132内。进一步地,滑槽132包括容纳槽1321以及设置于容纳槽1321底部的限位槽1322,限位槽1322的宽度向下逐渐变大。齿条620包括直条部621、设置在直条部621上侧的齿牙部622,以及设置于直条部621下侧的限位条623。齿牙部622与齿轮630啮合,直条部621在容纳槽1321内滑动,限位条623在限位槽1322内滑动。由于在容纳槽1321的底部设置了限位槽1322,齿条620具有与限位槽1322配合的限位条623,限制了齿条620仅能够沿滑槽132的延伸方向滑动,避免出现传动不及时或齿轮630、齿条620传动打滑的问题。
5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120连通。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替换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设置于第一出风口110和第二出风口120之间的分隔条。
55.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实用新型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