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034463发布日期:2022-11-03 02:51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1.本公开涉及一种家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2.随着空调技术的不断发展,空调器已经成为了人们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家电设备;但空调器使用时需要密闭室内环境,由于长时间不通风,会导致室内的空气质量较差;为了在空调器的使用过程中提升室内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多的空调器具备了新风净化功能。
3.相关技术中,大型空调器(例如柜式空调)通常采用双吸离心进风形式的新风组件,一方面由于新风组件内的风机组件为双侧进风,需要为风机组件配置两个进风管和两个进风组件,以向所述风机组件输送气流,使得新风组件的布局复杂,体积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新风组件的进风管在不扩墙孔时管径较小,为了满足新风组件所需的风量,进风管内气流的流动速度较高;高速气流集中流通至风机组件的过程中,容易在风机组件的进风口造成较大冲击,导致新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新风组件功率下降,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进风组件、新风组件及空调器。
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进风组件,包括:
6.分流组件,所述分流组件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
7.两个间隔设置的进风腔体,所述进风腔体的两端合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连通;
8.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9.入风口,与所述分流组件连接;
10.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靠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内壁,且沿所述进风腔体内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
11.可选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
12.分流腔;
13.分流板,沿所述分流腔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内,用于将所述分流腔分隔为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
14.可选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
15.分流腔;
16.导流锥,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内;
17.所述导流锥,包括:
18.分流段,靠近于所述分流腔的第一进风口,用于对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分
流;
19.导流段,与所述分流段连接,并沿所述分流腔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分流腔分隔为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
20.可选地,所述第一子腔体的过流截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腔体的过流截面的面积相同。
21.可选地,所述分流组件,包括:
22.第一弯管,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另一端朝向一个所述进风腔体弯折,并与所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弯管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一弯管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
23.第二弯管,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体连通,另一端朝向另一个所述进风腔体弯折,并与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弯管内的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二弯管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
24.可选地,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25.挡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二内壁连接,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限制气流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26.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
27.引风部,分别嵌入设置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28.所述引风部,包括:
29.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连通;
30.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预设夹角。
31.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
32.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壳体、所述第二进风壳体内。
33.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包括:
34.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所示的进风组件;
35.出风蜗壳,设置于所述进风组件的两个进风腔体之间;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两个所述进风腔体连通;
36.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组件的两个所述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内。
37.可选地,所述新风组件,包括:
38.过滤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和所述进风腔体之间,用于对所述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内的气流进行过滤。
39.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40.空调室内机;
41.以及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42.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43.本公开实施例第二方面所示的新风组件。
44.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5.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进风组件内设置分流组件,利用所述分流组件内的第一分流
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连通,从而通过分流组件将进风管输入的一股气流分流为两股气流,并分别输入至两个进风腔体内,以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两个第三进风口输入气流;有效减少进风管的数量,优化进风组件的结构,缩小进风组件的体积。
46.另外,由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形成有环流通道,进风管输出的高速气流会随着进风腔体的环流通道进行环向流动,从而使得气流充满整个进风腔体;并利用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将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均匀流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不同位置,减少气流对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的冲击。并且,利用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环流方向,过流截面的面积逐渐缩小的进风腔体,使得随着气流的流动长度的增加,由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越来越显著,从而减少第一出风口不同区域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均匀,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风机组件的功率。
4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4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4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0.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1.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流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52.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53.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4.以上各图中:10,进风组件;11,分流组件;12,进风腔体;13,引风部;12a,入风口;12b,第一出风口;111,分流腔;112,分流板;113,第一弯管;114,第二弯管;115,导流锥;111a,第一子腔体;111b,第二子腔体;115a,分流段;115b,导流段;
55.20,新风组件;21,出风蜗壳;22,过滤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56.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5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进风组件,如图1所示,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进风组件10,包括:
58.分流组件11,所述分流组件11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
59.两个间隔设置的进风腔体12,所述进风腔体12的两端合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所述两个进风腔体12分别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连通;
60.所述进风腔体12,包括:
61.入风口12a,与所述分流组件连接;
62.第一出风口12b,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12靠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内壁,且沿所述进风腔体12内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其中,所述进风腔体12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12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
63.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分流组件和两个进风腔体;
64.其中,所述分流组件内形成有相互独立的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连通,使得气流流经所述分流组件后,一部分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流通至一个进风腔体内;另一部分气流经由第二分流通道流通至另一个进风腔体内。
65.这里,所述进风腔体可为管状腔体,所述进风腔体内部为中空结构,用于供气流在所述进风腔体内流通。
66.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一些大型空调器(例如柜式空调器),为了提高新风组件的进风效率,通常采用双吸式风机组件,即风机组件存在两个进风口,利用两个进风口吸入气流,并从出风口排出。针对于这种双吸式风机组件,需要在所述风机组件的两个进风口分别设置进风组件,以连通所述风机组件和进风管。
67.相关技术中,针对多个进风组件的情况,通常会为所述多个进风组件单独设置进风管,以进行气流的输送,但考虑到设置多个进风管,导致空调器上需要设置多个开口以供所述进风管通过,影响空调器的美观度。
68.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通过设置分流组件,将分流组件连接在所述进风管和所述两个进风腔体之间,利用分流组件,将进风管输动的气流分为两路,并分别输送至两个进风腔体内,从而不需要设置多个进风管,也无需在空调器上开设多个开口。
69.所述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弯曲,并与第二端围合,使得所述进风腔体形成供气流在所述进风腔体内环向流动的环流通道;
70.所述进风腔体的两端围合,在所述进风腔体内侧形成第一容置空间。
71.所述进风腔体,包括:入风口和第一出风口;
72.可以理解的是,气流沿所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流入所述进风腔体内,并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流出。
73.所述入风口与所述分流组件的出风口连接,并与所述第一分流通道或所述第二分流通道连通。
74.这里,所述入风口可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
75.由于所述进风腔体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朝向第二端弯曲,并与第二端围合形成环流通道,所述气流从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所述进风腔体后,沿所述环流通道进行环向流动。
76.可以理解的是,利用环流通道,使得进入所述进风组件内的气流在进风腔体内进行环向流动,并充满整个进风腔体,即气流在所述进风腔体内均匀分布。
77.需要说明的是,相关技术中,进风组件的进风口通常与进风管连接,而出风口通常与风机组件的进风口连通,气流经由所述进风管、进风组件流向所述风机组件。
78.由于所述进风管的管径较小,为了满足新风组件所需的风量,进风管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通常较快;在高速气流流通至所述风机组件的过程中,高速气流不足以在进风
组件内分散,使得气流在进风组件内的部分区域集中,并吹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使得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一部分区域受到较大的冲击,另外一部分区域接收到的气流较少,甚至没有接收到气流;从而导致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风机组件的有效进风面积减小,降低新风组件的功率。
79.所述第一出风口,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内壁为所述进风腔体靠近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侧壁。
80.并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
8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出风口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所述第一出风口的气流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
82.由于流入所述进风组件的气流充满整个进风腔体,利用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的所述第一出风口,将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均匀流出,并流通至所述风机组件;使得进风组件的输出气流在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不同位置上均匀分布,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多个位置均能够接收到进风组件输出的气流,减少气流对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的冲击,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增大风机组件的有效进风面积。
83.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气流在环流通道流动的过程中,气流与进风腔体的内壁碰撞,使得气流会随着流动长度的增加,流动速度逐渐变小;故从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于所述进风腔体第一端的区域流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可能会大于所述第一出风口靠近于所述进风腔体第二端的区域流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即第一出风口的不同区域流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可能不同。
84.考虑到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流入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气流的气流速度不同,会导致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降低新风组件的功率。
85.为了降低第一出风口的不同区域流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之间的差异,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令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
86.这里,可通过调整所述进风腔体内不同位置的内壁之间的间距,或者,所述进风腔体内不同位置的内壁的厚度,实现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
87.可以理解的是,进风腔体内过流截面面积较小的位置,利用内壁限定出的流动空间较小,使得气流更集中于气流中心方向,气流的风力更强劲,从而提升气流的流动速度;即在该位置,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提升气流的流动速度的效果。
88.而对于进风腔体内过流截面面积较大的位置,利用内壁限定出的流动空间较大,气流在该位置处于发散流动的状态,使得在该位置,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较小,甚至无法达到提升气流的流动速度的效果。
89.本公开实施例通过使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使得随着气流的流动长度的增加,由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越来越显著,从而减少第一出风口不同区域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均匀,减少风机组
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组件的功率。
9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体呈螺旋形结构。
9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腔体呈螺旋形结构,使得进风腔体内流动的气流能够贴着所述进风腔体的内表面进行螺旋流动,使得气流均匀有序的分散到进风腔体的各个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多个不同区域均匀输出,从而有效降低风阻,减轻噪声。
92.这里,所述进风腔体可为渐缩螺旋型结构。
93.可以理解的是,利用渐缩螺旋型结构的进风腔体,一方面能够使得进风腔体内流动的气流能够贴着所述进风腔体的内表面进行螺旋流动,使得气流均匀有序的分散到进风腔体的各个区域,并从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多个不同区域均匀输出,从而有效降低风阻,减轻噪声;
94.另一方面,利用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环流方向,过流截面的面积逐渐缩小(即渐缩型)的进风腔体,使得随着气流的流动长度的增加,由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越来越显著,从而减少第一出风口不同区域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均匀,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组件的功率。
95.可选地,如图2所示,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分流组件11,包括:
96.分流腔111;
97.分流板112,沿所述分流腔11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所述分流腔111内,用于将所述分流腔111分隔为第一子腔体111a和第二子腔体111b。
9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流腔和分流板。
99.所述分流腔内形成有中空气流通道,气流从所述分流腔的一端流入所述中空气流通道内,并从所述分流腔的另一端流出。
100.所述分流板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内部,且沿所述分流腔的长度方向安装于所述分流腔内,将所述分流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
101.其中,所述第一子腔体内形成有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子腔体内形成有第二分流通道。
102.可以理解的是,气流从所述分流腔的一端流入,并分别流入所述分流腔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实现分流。
103.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分流组件的分流腔内设置分流板,利用分流板将所述分流腔分隔为相互独立的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将第一子腔体内流通的气流输送至一个进风腔体内,将第二子腔体内流通的气流输送到另一个进风腔体内,实现对所述气流的分流,无需为所述进风腔体设置多个进风管。
104.可选地,如图3所示,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流组件的截面示意图。所述分流组件11,包括:
105.分流腔111;
106.导流锥115,设置于所述分流腔111内;
107.所述导流锥115,包括:
108.分流段115a,靠近于所述分流腔111的第一进风口,用于对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
进行分流;
109.导流段115b,与所述分流段115a连接,并沿所述分流腔111的长度方向延伸,用于将所述分流腔111分隔为第一子腔体111a和第二子腔体111b。
11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组件,包括:分流腔和导流锥;
111.所述分流腔内形成有中空气流通道,气流从所述分流腔的一端流入所述中空气流通道内,并从所述分流腔的另一端流出。
112.导流锥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内,用于将流通至所述分流腔的气流进行分流,并使得分流后的气流分别流入两个所述进风腔体内。
113.所述导流锥,包括:分流段和导流段;
114.其中,分流段靠近于所述分流腔的第一进风口,所述分流段的端部为锥体结构;利用所述锥体结构对所述第一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分流。
115.所述导流段与所述分流段连接,并且所述导流段沿所述分流腔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流段将所述分流腔分隔成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
116.其中,所述第一子腔体与一个所述进风腔体连接,所述第一子腔体内形成有第一分流通道,所述第一分流通道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
117.所述第二子腔体与另一个所述进风腔体连接,所述第二子腔体内形成有第二分流通道,所述第二分流通道与所述进风腔体连通。
118.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分流组件的分流腔内设置导流锥,利用导流锥的分流段对流入分流腔的气流进行分流,利用导流锥的导流段将所述分流腔分割为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使得分流后的气流分别流向第一子腔体和第二子腔体,并经由所述第一子腔体,将气流输送至一个进风腔体内,经由所述第二子腔体,将气流输送到另一个进风腔体内,实现对所述气流的分流,无需为所述进风腔体设置多个进风管。
119.可选地,如图2-3所示,所述第一子腔体111a的过流截面的面积与所述第二子腔体111b的过流截面的面积相同。
12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腔内的第一子腔体的过流截面的面积和第二子腔体的过流截面的面积相同,使得经由所述第一子腔体流通至一个进风腔体的气流的风量和经由所述第二子腔体流通至所述进风腔体的气流的风量相同,从而使得风机组件的两个进风口的输入风量相同,减少风机组件内部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
121.可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分流组件11,包括:
122.第一弯管113,所述第一弯管11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腔体111a连通,另一端朝向一个所述进风腔体12弯折,并与所述进风腔体12的入风口12a连通;所述第一弯管113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一弯管113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
123.第二弯管114,所述第二弯管114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子腔体111b连通,另一端朝向另一个所述进风腔体12弯折,并与所述进风腔体12的入风口12a连通;所述第二弯管114内的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二弯管114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
12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组件,包括: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
125.所述第一弯管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和所述进风腔体之间,并且所述第一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另一端朝向一个所述进风腔体弯折,并与所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子腔体、所述第一弯管流入所述进风腔体内。
126.所述第二弯管,设置于所述分流腔和所述进风腔体之间,并且所述第二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子腔体连通,另一端朝向另一个所述进风腔体弯折,并与所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连通;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过所述第二子腔体、所述第二弯管流入所述进风腔体内。
12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进风管需要经由分流腔向两个所述进风腔体输送气流,两个进风腔体的位置分布的原因,分流腔的出风方向和所述两个进风腔体的进风方向存在预设夹角,导致分流腔输出的气流存在部分气流没有准确流动至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内,分流腔和进风腔体之间存在风量损失。
128.为了减少风量损失,本公开实施例利用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分别连接分流腔和两个所述进风腔体,利用第一弯管引导第一子腔体输出的气流流通至一个进风腔体内,利用第二弯管引导第二子腔体输出的气流流通至另一个进风腔体内。
129.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风组件通过分流组件与进风管连接,由于进风管的管径较小,进风面积较小,进风管输出的气流较集中,流动速度较快;而进风组件的进风腔体的入风口的进风面积较大,在风量相同的情况下,进风腔体的入风口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慢,即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速度差,由于进风腔体内空间有限,使得从进风管输送进来的气流无法均匀分散、流动速度无法得到有效降低。
130.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进风腔体和分流腔之间设置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其中,所述第一弯管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一弯管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所述第二弯管内的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第二弯管内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扩大趋势。
131.可以理解的是,在风量相同的情况下,气流从第一弯管或第二弯管的过流截面的面积较小的位置(流动空间较小)流通至过流截面的面积较大的位置(流动空间较大),能够有效降低气流的气压,使得第一弯管或第二弯管内流动的气流随着流动长度的增加而逐渐分散,从而减缓气流的流动速度,缓解高速气流进入进风腔体后,与所述进风腔体的内壁的碰撞,从而降低进风腔体发生共振或抖动的概率,降低噪声。
132.可选地,所述进风腔体,包括:
133.挡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二内壁连接,用于封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限制气流从所述第一开口流出。
134.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包括:挡风板;
135.所述挡风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且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二内壁连接。
136.这里,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包括: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其中,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对设置,且相互连通。
137.所述第二开口为所述第一容置空间靠近于风机组件的一侧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为第一容置空间远离于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开口。
138.所述第二内壁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二内壁为所述进风腔体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侧壁。
139.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包括两个进风腔体,且风机组件设置于两个进风腔体之间,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两个进风腔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相互靠近的开口为第二开口,所述两个进风腔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相互远离的开口为第一开口;相应地,所
述进风组件包括两个挡风板,分别设置于两个进风腔体的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
140.由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环绕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且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流动;
141.由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具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为了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流通至所述风机组件内,本公开实施例可在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处设置挡风板,并且所述挡风板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二内壁连接,从而利用所述挡风板封闭所述第一容置空间的第一开口。
142.当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的方向流动,并撞击到所述挡风板;在所述挡风板的作用下,气流会发生方向偏转,朝向远离所述挡风板的方向流动,从而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不会从第一开口流失,减少进风组件内的风量损失。
143.可选地,如图4所示,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进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所述进风组件10,包括:
144.引风部13,分别嵌入设置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12的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
145.所述引风部13,包括:
146.第二进风口,与所述进风腔体12的第一出风口连通;
147.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预设夹角。
148.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引风部;
149.引风部嵌入设置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内,用于引导所述进风腔体输出的气流流通至风机组件内。
150.这里,由于所述进风组件内包含有两个进风腔体,故对应有两个引风部,且两个引风部分别嵌入设置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的第一容置空间内。
15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容置空间,为了使得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能够流通至风机组件内,减少气流在进风组件和风机组件之间的混乱流动的情况,可在所述进风组件内设置引风部,通过所述引风部引导所述进风腔体输出的气流流通至风机组件内。
152.所述引风部,包括: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
153.所述第二进风口环绕分布于所述引风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侧壁,并与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使得所述进风腔体内流动的气流,经由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流通至所述引风部内。
154.所述第二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引风部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为所述引风部朝向风机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出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与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气流的流动方向呈预设夹角。
155.可以理解的是,相关技术中,所述进风组件通常与风机组件连接,且所述进风组件的出风口正对于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以便进风组件输出的气流能够流通至风机组件内;但考虑到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环绕分布于所述进风腔体的第一内壁上,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出风方向朝向所述进风腔体环绕形成的第一容置空间,而没有朝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
156.故本公开实施例中利用引风部,所述引风部的第二进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之间形成
导流通道,通过所述导流通道改变进风腔体的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气流能够流通至风机组件内。
157.可选地,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
158.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壳体、所述第二进风壳体内。
159.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进风组件,包括: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
160.这里,所述第一进风壳体和所述第二进风壳体可为塑料材质,并通过一体注塑方式生产完成。所述第一进风壳体和所述第二进风壳体可根据新风组件的外部形状设置成不同形状,例如,可将所述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设置为矩形结构。
161.所述第一进风壳体和所述第二进风壳体内形成第二容置空间,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可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进风壳体、所述第二进风壳体的第二容置空间内。
162.所述进风腔体和进风壳体之间的安装方式可包括:螺丝螺接或卡扣卡接。或者,所述进风腔体与进风壳体可为一体成型件。
163.所述进风壳体设置有新风入口,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进风腔体的入风口连通,所述分流组件的第一弯管或第二弯管与所述进风壳体的新风入口连通,气流通过所述第一弯管或第二弯管流通至所述进风壳体内的进风腔体。
164.所述进风壳体设置有新风出口,所述新风出口与所述引风部的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进风腔体内流通的气流通过所述新风出口流出所述进风壳体。
165.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所述进风腔体为不规则结构,在进风组件安装于新风组件的过程中,为了适配于所述不规则结构的进风腔体,可能需要对新风组件内其他部件(例如过滤组件或出风蜗壳与进风组件之间的连接件)进行适配性的调整,导致进风组件的使用成本增大,适用性较低。
166.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所述两个进风腔体外分别套设一个进风壳体(即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由进风壳体与新风组件内其他部件的形状适配,从而无需对新风组件内其他部件进行适应性调整,降低进风组件的使用成本,提高适用性。
167.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新风组件,如图5所示,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新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新风组件20,包括:
168.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进风组件10;
169.出风蜗壳21,设置于所述进风组件10的两个进风腔体12之间;所述出风蜗壳21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与两个所述进风腔体12连通;
170.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21内,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组件10的两个所述进风腔体12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内。
171.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组件,包括:进风组件和出风蜗壳,所述出风蜗壳设置于所述进风组件的两个进风腔体之间,且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连接。
172.这里,所述出风蜗壳与所述进风组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对出风蜗壳或进风组件内的零部件进行更换和维修。
173.所述出风蜗壳具有第三进风口和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进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朝向所述进风组件的进风腔体的表面上,且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组件的引风部的第二出风口连通。
174.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出风蜗壳上具有两个第三进风口,且所述两个第三进风口设
置于出风蜗壳相对的两个表面上。
175.所述第三出风口一般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的周向位置上,第三出风口设置的位置是根据出风蜗壳的具体形状、风机组件相对于出风蜗壳的位置,以及风机组件的尺寸参数决定的。一般而言只有一个最佳位置能够形成较佳的气流曲线,当具体参数确定后,在出风蜗壳的周向的其他位置上设置开口用于出风时,其出风效果会劣于最佳位置对应的出风效果;并且,原则上距离最佳位置越远的位置对应的出风风量的衰减越大。
176.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第三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的周向位置上,且靠近于所述出风蜗壳的蜗舌。
177.所述出风蜗壳内形成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通过两个所述第三进风口,与所述进风组件的两个引风部的第二出风口连通,实现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两个进风腔体的连通;所述出风通道通过第三出风口与外部环境连通。
178.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分流组件形成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且所述第一分流通道和所述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连通,并且所述进风腔体内形成有环流通道,进风管输出的高速气流会随着进风腔体的环流通道进行环向流动,并充满整个进风腔体,从而使得气流能够均匀分布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另外,利用沿着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将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均匀流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不同位置,减少气流对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的冲击。并且,由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使得随着气流的流动长度的增加,由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越来越显著,从而减少第一出风口不同区域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均匀,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新风组件的功率。
179.所述新风组件,包括:风机组件;
180.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内;所述风机组件用于驱动气流从所述进风组件的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通道内,并经由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三出风口吹出。
181.这里,所述风机组件可为双吸式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具有分流大、风压大、通风时间短等特征,有利于提高新风的换气效率。
182.可以理解的是,出风蜗壳内的风机组件高速运转,使得出风蜗壳内产生负压,从而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流入所述出风蜗壳内,并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三出风口吹出新风,实现新风功能。
183.可选地,如图5所示,所述新风组件20,包括:
184.过滤组件22,设置于所述出风蜗壳21和所述进风腔体12之间,用于对所述进风腔体12流通至所述出风蜗壳21内的气流进行过滤。
185.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新风组件,包括:过滤组件;
186.所述过滤组件设置于进风腔体与所述出风蜗壳之间,以过滤从所述进风腔体流通至所述出风风道的空气。
187.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公开实施例中进风组件包括两个进风腔体,故新风组件内对应设置有两个过滤组件,所述两个过滤组件分别设置于出风蜗壳与所述两个进风腔体之间。
188.由于室外的空气存在一定的灰尘、尘螨、颗粒物等杂质,过滤组件能够将室外的空气进行过滤后再从出风蜗壳的第三出风口吹出,能够进一步提高新风气流的质量,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89.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过滤网和用于固定所述过滤网的安装结构;
190.所述过滤网能够对室外的新鲜空气进行过滤、除尘或消毒等处理,从而提升进入到室内环境的空气的洁净度。
19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过滤网可为静电净化网、高效空气过滤器(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 filter,hepa网)、活性炭过滤网等结构,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192.所述过滤网为可拆卸的结构,过滤网作为耗材,可根据用户的使用需要进行更换,以保证对室外空调的过滤效果。
193.所述安装结构可设置于所述进风组件的第一进风壳体和第二进风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引风部的第二出风口和所述出风蜗壳的与所述第二出风口相互靠近的第三进风口之间。
194.这里,所述安装结构可为设置于所述进风壳体的内壁上的安装槽,用于供所述过滤网插入安装于所述进风壳体内;从而便于过滤网的安装和拆卸,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19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
196.空调室内机;
197.以及与所述空调室内机配合使用的空调室外机;
198.其中,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
199.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新风组件。
200.在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室内机内安装新风组件,利用所述新风组件内的风机组件高速运转,使得出风蜗壳内产生负压,从而驱动室外的气流通过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流入所述出风蜗壳内,并从所述出风蜗壳的第三出风口吹出新风,实现新风功能。
201.为了适应于双吸式的风机组件,本公开实施例在所述进风组件内设置分流组件,利用所述分流组件内的第一分流通道和第二分流通道,分别与所述进风组件内的进风腔体连通,将进风管输入的一股气流分流为两股气流,并分别输入至两个进风腔体内,以向所述风机组件的两个第三进风口输入气流。
202.另外,由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形成有环流通道,进风管输出的高速气流会随着进风腔体的环流通道进行环向流动,并充满整个进风腔体,从而使得气流能够均匀分布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另外,利用沿着所述进风腔体内的气流的环流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出风口,将所述进风腔体内的额气流均匀流向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不同位置,减少气流对风机组件的进风口的部分区域的冲击。并且,由于所述进风腔体内多个不同位置的过流截面的面积沿所述进风腔体内的环流方向呈缩小趋势,使得随着气流的流动长度的增加,由进风腔体本身的结构布局对气流的流动速度提升效果越来越显著,从而减少第一出风口不同区域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的速度差,使得第一出风口输出的气流的流动速度较均匀,减少风机组件和进风组件内的气流流动混乱的情况,提升风机组件的功率。
203.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技术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
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204.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