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92118发布日期:2022-11-15 22:22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中频炉炉口是散发粉尘气体的主要烟尘源,铁水浇包的过程中同样也会产生大量烟尘气体,因此,需要同时收集炉口散发的粉尘气体以及铁水浇包过程中产生的烟尘气体并对其除尘,可以改善工作环境和减少烟尘对大气的污染有重要作用。
3.在已有技术中,通过在中频炉的炉口增设粉尘气体捕集装置收集铁水浇包过程中产生粉尘气体,但是该装置只能捕捉烟气的80%~85%左右,依然还是会有部分烟气散发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对散发到空气中的部分烟气进行二次捕集装置,提高烟气的捕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铁水浇包过程中产生的烟气进行二次捕捉,提高捕捉效率,以及更环保的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设在中频炉基台上的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以及前侧设有前板,所述顶板、侧板和前板围成架设在中频炉上方的内腔,
6.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方便行车吊装机构进入内腔吊装铁水浇包的门,所述门的一侧与顶板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设在机架上的开合机构控制门的开合,
7.所述机架的内腔且靠近顶部设有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上设有吸气孔,以及与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相连通的捕捉管。
8.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开合机构包括支架、定滑轮和手摇器,所述支架设在机架的顶部并与顶板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装在支架上,所述手摇器设在机架的中下部,且手摇器的拉绳的一端固定在门的另一侧。
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的内腔且靠近顶部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相互贯通的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是由背板和吸烟板围合构成,所述吸烟板上设有吸气孔。
1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气孔是腰圆形通孔或者是圆形通孔。
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的前板上设有用来方便铁水浇包进出的门洞。
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与除尘设备相连通的烟气输送管,所述烟气输送管与捕捉管相连通。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机架包括连为一体的基座和支腿,所述支腿支撑在中频炉基台上并位于中频炉的外周,所述基座的顶部设有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以及前侧设有前板。
14.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积极效果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
装置后,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设在中频炉基台上的机架,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顶板,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以及前侧设有前板,所述顶部、侧板和前板围成架设在中频炉上方的内腔,
15.所述机架的顶部设有方便行车吊装机构进入内腔吊装铁水浇包的门,所述门的一侧与顶板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设在机架上的开合机构控制门的开合,
16.所述机架的内腔且靠近顶部设有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上设有吸气孔,以及与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相连通的捕捉管,
17.使用时,将所述捕捉管与除尘设备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机架设在中频炉基台上,并且中频炉的外周被笼罩在机架的内腔中,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位于中频炉炉口的上方,
18.在铁水浇包过程中,预先由在中频炉炉口增设的粉尘气体捕集装置进行第一次烟气收集,而溢出的烟气会通过吸气孔进入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最后送入除尘设备的进气口进行除尘,
19.本实用新型可对中频炉在铁水浇包过程中进行二次烟气捕捉,使得烟气捕捉效率提升到90%~96%,不仅提高烟气的捕捉效率,而且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结构示意图;
22.图3是图1去掉前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状态示意图;
24.图5是图4的另一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以及给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
26.如图1、2、3、4、5所示,一种铁水浇包粉尘气体二次捕捉装置,包括设在中频炉基台上的机架1,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有顶板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3,以及前侧设有前板4,所述顶板2、侧板3和前板4围成架设在中频炉上方的内腔,
27.所述机架1的顶部设有方便行车吊装机构进入内腔吊装铁水浇包的门5,所述门5的一侧与顶板2铰接连接,另一侧通过设在机架1上的开合机构6控制门5的开合,
28.所述机架1的内腔且靠近顶部设有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上设有吸气孔71,以及与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相连通的捕捉管8。
29.如图1、3所示,为了便于方便控制门的开合状态,所述开合机构6包括支架61、定滑轮62和手摇器63,所述支架61设在机架1的顶部并与顶板2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62装在支架61上,所述手摇器63设在机架1的中下部,且手摇器63的拉绳631的一端固定在门5的另一侧。使用时,转动手摇器63的摇手,对手摇器63的拉绳631放卷或收卷,实现门5的开或合。
30.如图2、3所示,为了使得结构更合理,便于二次捕集烟尘气体,所述机架 1的内腔且靠近顶部的左右两侧以及后侧设有相互贯通的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所述粉尘气体
二次捕捉气道7是由背板72和吸烟板73围合构成,所述吸烟板73上设有吸气孔71。
31.如图2、3所示,为了进一步提高捕集效果,所述吸气孔71是腰圆形通孔或者是圆形通孔。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吸气孔71优先是腰圆形通孔,减小截面面积增加截面风速,实现更好的补给烟气的效果。
32.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将铁水浇包进行转运,所述机架1的前板4上设有用来方便铁水浇包进出的门洞41和方便行车吊装机构水平移动的避让缺口42。具体过程是:所述手摇器63控制门5为打开状态,行车的吊钩通过钢丝绳的放卷从机架1的顶部开口进入并勾住铁水浇包,所述钢丝绳从避让缺口42移出,铁水浇包提升后从门洞41移出实施转运。
33.当然,本实用新型结构并不局限于此,铁水浇包可以从机架1的顶部运出,或者预先在前板4上设有与其滑动配合的移门,或是拉门,通过操控移门或拉门,方便铁水浇包从前板4进出。
34.如图1、3、4所示,为了方便将捕捉管与除尘设备的进气口相连通,还包括与除尘设备相连通的烟气输送管9,所述烟气输送管9与捕捉管8相连通。
35.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安装侧板或盖板,以及便于支撑在中频炉基台上,所述机架1包括连为一体的基座11和支腿12,所述支腿12支撑在中频炉基台上并位于中频炉的外周,所述基座11的顶部设有顶板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板3,以及前侧设有前板4。
36.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与捕捉管8连接的烟气输送管9与除尘设备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机架1设在中频炉基台101上,并且中频炉102 的外周被笼罩在机架1的内腔中,所述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位于中频炉炉口的上方,
37.在铁水浇包过程中,预先由在中频炉炉口增设的粉尘气体捕集装置进行第一次烟气收集,而溢出的烟气会通过吸气孔71进入粉尘气体二次捕捉气道7,最后送入除尘设备的进气口进行除尘,
38.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使用方便,可对中频炉在铁水浇包过程中进行二次烟气捕捉,使得烟气捕捉效率提升到90%~96%,不仅提高烟气的捕捉效率,而且也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39.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