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储蓄蓄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15650发布日期:2022-11-09 06:0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余热储蓄蓄热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蓄热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余热储蓄蓄热器。


背景技术:

2.变压蓄热器是一个容积很大的水容器,它能在系统负荷减少时从锅炉吸收多余蒸汽,在系统负荷增加时送出蒸汽。目前采用的主要是变压蓄热器。采用蓄热器或利用设备的蓄热能力是平衡短时尖峰负荷进行供热调节的方法之一。供热调节是在满足用户热负荷要求的前提下,努力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小投资的重要方式。蒸汽蓄热器可对变化的蒸汽负荷进行辅助调节,可保证尖峰时蒸汽供热系统和设备的稳定性和经济性。蓄热器在将蒸汽引入时,由于蒸汽量较大有很大的冲击力,使得蓄热器容易损坏,同时喷头喷出蒸汽不能使得水受热均匀。
3.现有的余热储蓄蓄热器引入蒸汽量较大有很大的冲击力,使得蓄热器容易损坏,同时喷头喷出蒸汽不能使得水受热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余热储蓄蓄热器,具备可以分散蒸汽冲击力,保护装置,同时可以使得水受热均匀的优点,解决了蓄热器在将蒸汽引入时,由于蒸汽量较大有很大的冲击力,使得蓄热器容易损坏,同时喷头喷出蒸汽不能使得水受热均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余热储蓄蓄热器,包括蓄热器本体、进汽管、出汽管和第二管道,所述蓄热器本体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进汽管底端贯穿第一圆孔伸入第二凹槽内,所述进汽管外壁与第一圆孔内壁固定,所述进汽管底端固定有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外壁底端固定有喷头,所述第二管道外壁上端开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喷头外壁下端伸入第二贯穿孔内固定,所述第三凹槽内壁两侧转动连接转杆,所述第二管道外壁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散汽孔。
6.优选的,所述蓄热器本体下表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块,蓄热器本体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三圆孔,出汽管外壁下端伸入第三圆孔内固定。通过固定块可以对蓄热器本体进行支撑,出汽管便于将所需蒸汽排出。
7.优选的,所述蓄热器本体前端固定有控制开关箱,控制开关箱前端从上到下依次嵌合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钮。通过控制开关箱可以控制进汽管和出汽管的导通和关闭。
8.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圆孔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进汽管外壁下端伸入第二圆孔内固定。通过第二圆孔便于进汽管伸入固定。
9.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喷头外壁上端伸入第一贯穿孔内固定。通过第一贯穿孔便于喷头伸入固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进汽管底端固定有第一管道,第一管道外壁底端固定有喷
头,第二管道外壁上端开设有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三凹槽,喷头外壁下端伸入第二贯穿孔内固定,第三凹槽内壁两侧转动连接转杆,第二管道外壁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散汽孔,当需要将蒸汽引入第二凹槽内时,蒸汽通入进汽管进入第一凹槽内,再通过喷头进入第二管道开设的第三凹槽内,带动转杆转动,同时可以通过散汽孔排出,达到了可以分散蒸汽冲击力,保护装置,同时可以使得水受热均匀的效果。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蓄热器本体;2、进汽管;3、出汽管;4、控制开关箱;5、固定块;6、第一管道;7、第一凹槽;8、第一圆孔;9、第二圆孔;10、第三圆孔;11、第二凹槽;12、转杆;13、第三凹槽;14、第二管道;15、散汽孔;16、喷头;17、第一贯穿孔;18、第二贯穿孔。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余热储蓄蓄热器,包括蓄热器本体1、进汽管2、出汽管3和第二管道14,蓄热器本体1上表面开设有第一圆孔8,蓄热器本体1下表面两侧分别固定有固定块5,蓄热器本体1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三圆孔10,出汽管3外壁下端伸入第三圆孔10内固定,蓄热器本体1前端固定有控制开关箱4,控制开关箱4前端从上到下依次嵌合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钮。通过固定块5可以对蓄热器本体1进行支撑,出汽管3便于将所需蒸汽排出,通过控制开关箱4可以控制进汽管2和出汽管3的导通和关闭。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控制开关箱4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21.第一圆孔8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二凹槽11,进汽管2底端贯穿第一圆孔8伸入第二凹
槽11内,进汽管2外壁与第一圆孔8内壁固定,进汽管2底端固定有第一管道6,第一管道6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圆孔9,第二圆孔9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一凹槽7,进汽管2外壁下端伸入第二圆孔9内固定。通过第二圆孔9便于进汽管2伸入固定。
22.第一管道6外壁底端固定有喷头16,第一管道6下表面开设有第一贯穿孔17,喷头16外壁上端伸入第一贯穿孔17内固定。通过第一贯穿孔17便于喷头16伸入固定。
23.第二管道14外壁上端开设有第二贯穿孔18,第二贯穿孔18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三凹槽13,喷头16外壁下端伸入第二贯穿孔18内固定,第三凹槽13内壁两侧转动连接转杆12,转杆12可以减小蒸汽冲击力,第二管道14外壁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散汽孔15,散汽孔15可以对水加热均匀。
24.工作原理:当需要将蒸汽引入第二凹槽11内时,将进汽管2导通,在将蒸汽通入进汽管2内,通过进汽管2进入第一管道6开设的第一凹槽7内,再通过喷头16进入第二管道14开设的第三凹槽13内,冲击转杆12可以使得转杆12转动,减小冲击力,然后通过第二管道14开设的散汽孔15排出。达到了可以分散蒸汽冲击力,保护装置,同时可以使得水受热均匀的效果。
2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