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641108发布日期:2022-12-21 03:18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


背景技术:

2.换热水箱是目前热水器行业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承压水箱之一,能够和多热源连接,进行能量交换,储存热水然后给用户提供生活热水的一种热水器,可以连接太阳能集热器、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热泵等组合使用,获取生活热水。目前使用的双盘管换热水箱可以连接两种能源进行换热,下面的换热结构一般连接太阳能、热泵系统等洁净可再生能源,上面的换热结构一般连接燃气锅炉等高温系统。缓冲水箱目前是热泵系统广泛使用的重要部件具有储能保温、节能、缓冲平衡系统压力、保持系统运行平稳等作用。
3.目前,家庭中通常都需要用到换热水箱和缓冲水箱,换热水箱和缓冲水箱占用较大的安装空间,安装管路复杂,不易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可以同时满足热泵系统缓冲作用和生活热水使用,箱结构紧凑,简化管路,便于安装,可以减少安装空间。
5.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换热内胆和缓冲内胆,所述换热内胆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所述缓冲内胆和所述壳体之间均填充有保温层;所述换热内胆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所述壳体的壳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热水出口、回水管口、第二热水出口和进冷水口,所述第一热水出口、所述回水管口、所述第二热水出口和所述进冷水口均与所述换热内胆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热水出口位于所述上换热盘管上方,所述回水管口位于所述上换热盘管和所述下换热盘管之间,所述第二热水出口和所述进冷水口位于所述下换热盘管下方;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进水口和二次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出水口和二次出水口,所述一次进水口和所述二次进水口位于所述一次出水口和所述二次出水口上方,且所述一次进水口、所述二次进水口、所述一次出水口和所述二次出水口均与所述缓冲内胆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缓冲内胆底部和所述壳体之间设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一弧形支撑板与所述缓冲内胆相适配、并用于对所述缓冲内胆进行支撑。
7.优选的,所述缓冲内胆顶部等间隔设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弧形支撑板,所述第二弧形支撑板与所述换热内胆相适配、并用于对所述换热内胆进行支撑。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换热内胆和缓冲内胆,所述换热内胆和所述壳体之间、以及所述缓冲内胆和所述壳体之间均填充有保温层;所述换热内胆
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盘管和下换热盘管,所述壳体的壳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热水出口、回水管口、第二热水出口和进冷水口,所述第一热水出口、所述回水管口、所述第二热水出口和所述进冷水口均与所述换热内胆相连通,其中所述第一热水出口位于所述上换热盘管上方,所述回水管口位于所述上换热盘管和所述下换热盘管之间,所述第二热水出口和所述进冷水口位于所述下换热盘管下方;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进水口和二次进水口,所述壳体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出水口和二次出水口,所述一次进水口和所述二次进水口位于所述一次出水口和所述二次出水口上方,且所述一次进水口、所述二次进水口、所述一次出水口和所述二次出水口均与所述缓冲内胆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将换热内胆和缓冲内胆集成安装于一体,可以同时满足热泵系统缓冲作用和生活热水使用,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结构紧凑,简化管路,便于安装,可以减少安装空间。
9.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上,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1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包括壳体10,壳体10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换热内胆20和缓冲内胆30,换热内胆20和壳体10之间、以及缓冲内胆30和壳体10之间均填充有保温层11;换热内胆20内设有呈上下布置的上换热盘管21和下换热盘管22,壳体10的壳壁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第一热水出口23、回水管口24、第二热水出口25和进冷水口26,第一热水出口23、回水管口24、第二热水出口25和进冷水口26均与换热内胆20相连通,其中第一热水出口23位于上换热盘管21上方,回水管口24位于上换热盘管21和下换热盘管22之间,第二热水出口25和进冷水口26位于下换热盘管22下方;壳体10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进水口31和二次进水口32,壳体10的壳壁上相对应的两侧分别设有一次出水口33和二次出水口34,一次进水口31和二次进水口32位于一次出水口33和二次出水口34上方,且一次进水口31、二次进水口32、一次出水口33和二次出水口34均与缓冲内胆30相连通。
16.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将换热内胆20和缓冲内胆30集成安装于一体,可以同时满足热泵系统缓冲作用和生活热水使用,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结构紧
凑,简化管路,便于安装,可以减少安装空间。
17.壳体10的壳壁上还设有温度传感器27,温度传感器27用于感应换热内胆20内的水温。
18.缓冲内胆30底部和壳体10之间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支撑柱41,多个第一支撑柱41的顶部固定有第一弧形支撑板42,第一弧形支撑板42与缓冲内胆30相适配、并用于对缓冲内胆30进行稳固有效的支撑,可以使得缓冲内胆30稳固有效的安装在壳体10内,使得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结构稳固可靠。
19.第一支撑柱41的底部固定在壳体10的底壁上,第一支撑柱41的顶部与第一弧形支撑板42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本技术领域通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20.缓冲内胆30顶部等间隔设有多个第二支撑柱43,多个第二支撑柱43的顶部固定有第二弧形支撑板44,第二弧形支撑板44与换热内胆20相适配、并用于对换热内胆20进行稳固有效的支撑,可以使得换热内胆20稳固有效的安装在壳体10内,使得本实施例的集成式缓冲换热水箱结构稳固可靠。
21.第二支撑柱43的底部固定在缓冲内胆30的顶部,第二支撑柱43的顶部与第二弧形支撑板44固定连接,固定方式为本技术领域通用的固定连接方式,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22.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下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下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