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3645发布日期:2022-12-14 06:0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能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


背景技术:

2.许多单位对蒸汽的需求是必不可少的,且天然气价格居高不下,尽量少的使用天然气,充分利用低谷电的电价优势,已是热能利用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蒸汽发生器都是以单种能源的产品,多种能源耦合利用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有效地解决了天然气使用的问题,具有多种能源耦合、天然气使用量更少的特点。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5.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包括
6.第一水箱;
7.第二水箱;
8.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与所述第一水箱相连通;
9.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与所述第二水箱相连通;
10.燃气蒸发器,所述燃气蒸发器的蒸发腔与所述第一水泵相连通;
11.电热蒸发器,所述电热蒸发器的蒸发腔与所述第二水泵相连通;
12.燃烧器,所述燃烧器设置在所述燃气蒸发器的燃烧腔内,用于对所述燃气蒸发器加热;和
13.分汽缸,所述分汽缸同时与所述燃气蒸发器的蒸发腔、电热蒸发器的蒸发腔相连通,所述分汽缸具有蒸汽出口。
14.优选的,还包括冷凝器、循环水泵和排气管路,所述冷凝器具有管道和鳍片,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管道一端相连通,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泵相连通,所述循环水泵与所述第一水箱相连通,所述排气管路与所述鳍片固定相连,所述排气管路一端与所述燃气蒸发器的燃烧腔相连,所述排气管路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界。
15.优选的,所述第一水箱与所述第二水箱相连通且位于所述第二水箱的上方,所述第二水箱为储热水箱。
16.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箱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器。
17.优选的,还包括软水器,所述软水器与所述第一水箱相连通。
18.优选的,所述电热蒸发器为一种工作压力≤0.8mpa、水容积≤30l以电能为热源产生蒸汽的模块式设备。
19.优选的,所述燃气蒸发器为一种工作压力≤0.8mpa、且水容积≤50l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蒸汽的设备。
20.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架,所述第一水箱、第二水箱、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燃气蒸发器、电热蒸发器、燃烧器、分汽缸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谷电时段用谷电,既供蒸汽,又能将谷电转换成热水,储存在l型储热水箱中,在非谷电时可用于采暖或提供卫生热水,非谷电时段,使用天然气为热源,提供蒸汽。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的立面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燃气蒸发器、节能器、冷凝器、电热蒸发器给水泵、分汽缸等装配示意图。
25.图中,1、第一水箱;2、第二水箱;3、第一水泵;4、第二水泵;5、燃气蒸发器;6、电热蒸发器;7、燃烧器;8、分汽缸;9、排气管路;10、冷凝器;11、循环水泵;12、辅助电加热器;13、软水器;14、固定架;15、电控系统;16、节能器;17、管道;18、鳍片。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包括第一水箱1,第二水箱2;第一水泵3,第一水泵3与第一水箱1相连通;第二水泵4,第二水泵4与第二水箱2相连通;燃气蒸发器5,燃气蒸发器5的蒸发腔与第一水泵3相连通;电热蒸发器6,电热蒸发器6的蒸发腔与第二水泵4相连通。
28.第一水泵3的一端与燃气蒸发器5相连,另一端与第一水箱1的出水口相连,从第一水箱1的出水口中取水,向燃气蒸发器5供水,水经加热后,注入燃气蒸发器5;第二水泵的一端4从第二水箱2的出水口中取水,向电热蒸发器6供水。
29.燃气蒸发器5具有蒸发腔和燃烧腔。
30.具体而言,如图1和图3所示,燃烧器7为一种燃气燃烧器7,燃气燃烧器7设置在燃气蒸发器5下方且位于燃气蒸发器5的燃烧腔内,用于对燃气蒸发器5加热。分汽缸8同时与燃气蒸发器5的蒸发腔、电热蒸发器6的蒸发腔相连通。分汽缸8具有两个进口和一个蒸汽出口,两个进口分别和燃气蒸发器5的蒸发腔、电热蒸发器6的蒸发腔相连通,蒸汽出口用于向本系统外输出蒸汽。分汽缸8的设置,可以根据需求输出蒸汽:在谷电时段时,以电热形式的低谷电为热源,同时产生蒸汽和热水,蒸汽经过分汽缸8向系统外供汽,热水存储在第二水箱2内;非谷电时可作为空调热水或卫生热水使用。非谷电时段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蒸汽和热水,蒸汽经过分汽缸8向系统外供汽。充分利用谷电时段,减少天然气的使用频率。
31.如图1所示,还包括冷凝器10、循环水泵11和排气管路9,冷凝器10具有管道17和鳍片18,第一水箱1与管道17一端相连通,管道17的另一端与循环水泵11相连,循环水泵11与第一水箱1相连通,排气管路9与鳍片18固定相连,排气管路9一端与燃气蒸发器5的燃烧腔
相连,排气管路9另一端用于连接外界。
32.燃气蒸发器5运行时,循环水泵11运行,循环水泵11、冷凝器10、第一水箱1三者形成一个循环回路,可将经过冷凝器10的烟气温度降低到60℃左右,冷凝器10的循环冷却水存储在第一水箱1中,实现烟气冷凝排放,循环冷却水也能够在经过冷凝器10时,吸热升温,在降低烟气温度的同时,能够使热量转移至冷却水内,提高热量的利用率。
33.如图1所示,第一水箱1与第二水箱2相连通且位于第二水箱2的上方,第二水箱2为储热水箱。在环冷却水也能够在经过冷凝器10时,吸热升温后,第一水箱1内的水温上升,热水存储在第一水箱1中,然后第一水箱1中的温水可通过控制在重力作用下可流向第二水箱2,供谷电时利用。
34.在第一水泵3和燃气蒸发器5之间连接有节能器16,节能器16与排气管路9相连。在第一水泵3将谁送入燃气蒸发器5之前,会经过节能器16,节能器16与排气管路9相连,以使排气管路9内烟气的部分热量能够转移至节能器16的水中,对该部分水进行加热。从而使燃气蒸发器5内水能够使用更少的天然气就可以使该部分水蒸发。
35.值得注意的是,如图1所示,第二水箱2内设置有辅助电加热器12,辅助电加热器12的设置,使第二水箱2在谷电时段进行加热,不需要进行燃气的加热和使用,减低了天然气的使用。
36.如图1所示,还包括软水器13,软水器13与第一水箱1相连通。软水器13由盐桶和树脂罐组成,软水器13向该一体化气电耦合多用供热机组提供软化水,提高了循环水的质量。
37.具体而言,电热蒸发器6为一种工作压力≤0.8mpa、水容积≤30l以电能为热源产生蒸汽的模块式设备。其承压模块正常水位线下承压框内的水容积≤30l。
38.燃气蒸发器5为一种工作压力≤0.8mpa、且水容积≤50l以天然气为燃料产生蒸汽的设备,且燃气蒸发器5正常水位线下承压框内的水容积≤50l。其安装和运行可免除监督检验。
39.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固定架14,第一水箱1、第二水箱2、第一水泵3、第二水泵4、燃气蒸发器5、电热蒸发器6、燃烧器7、分汽缸8固定在固定架14上。能同时提供蒸汽和热水,所有设备均组合在一个货柜中,作为一体化设备整装出厂。
40.如图1所示,固定架14内还包括电控系统15,电控系统15包括弱电柜和强电柜,弱电柜用于整个系统的运行控制,强电柜用于电热蒸发器6和辅助电加热器12电源输入控制,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多种能源的耦合,提高了天然气的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了天然气的使用,
41.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2.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同时,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
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3.以上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技术领域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
4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