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恒温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0281发布日期:2022-12-07 07:1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具有恒温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快速加热、恒温出水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2.本技术人较早前申请的申请号为cn201820172881.9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恒温快热式电热水器,其外壳体内设有铸铝加热器、继电器、控制主板和控制显示板,铸铝加热器包括有铸铝换热体和电热管,铸铝换热体设于外壳体内上部、其底端两侧具有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进水管部连接通进水防电管,进水防电管上靠近进水管部设有水流开关、靠近其进水口端内设有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管部连接通出水防电管,出水防电管靠近其出水口端内设有出水温度传感器;继电器靠近电热管的电极端、与电热管串联;控制主板靠近继电器下方;控制显示板设于控制主板正面上;控制显示板、继电器的控制端、水流开关、进水温度传感器、出水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信号线接到控制主板。这种电热水器整体结构简单、布局紧凑合理,但是其采用两相电电路结构、加热功率有限,因此有必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其具有控温范围宽、恒温效果稳定、用户使用舒适的特点,还能够实现进、出水管的隐藏式安装,能够兼顾目前消费者对产品外形的新需求和使用效果的高要求。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5.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其包括有电加热器、三相电源线、热断路器和主板模块,所述电加热器内设有第一发热管组、第二发热管组和第三发热管组,第一发热管组、第二发热管组、第三发热管组分别由1根发热管构成、或分别由多根发热管并联构成,第一发热管组串联有第一可控硅构成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发热管组串联有第二可控硅构成第二发热单元,第三发热管组串联有第三可控硅构成第三发热单元,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发热单元、第三发热单元采用三角形的三相电路连接,热断路器串接于三相电源线的3根火线上,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分别电连接至主板模块。
6.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连接至主板模块的流量传感器。
7.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连接至主板模块的进水温度传感器、和/或出水温度传感器。
8.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电连接至主板模块的显示板。
9.优化方案,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由面板和背壳对扣连接成的外壳体,电加热器、热断路器和主板模块设于外壳体内;电加热器为铸铝式电加热器结构、还包括有铸铝发热体和设于铸铝发热体内的换热管,第一发热管组、第二发热管组和第三发热管组设于铸铝发热体内、其电极端穿出铸铝发热体,铸铝发热体上具有连接通换热腔的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进水管部连接通有电热水器进水管,出水管部连接通有电热水器出水管,电热水器进水
管的末端具有电热水器进水口,电热水器出水管的末端具有电热水器出水口,第一可控硅、第二可控硅、第三可控硅设于进水管部或电热水器进水管的外壁上。
10.进一步,所述背壳具有背板部和位于背板部四周的环形边框部、其正面内具有安装内腔,所述电加热器的铸铝发热体为矩形块状结构、其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内腔的上部,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分别设于铸铝发热体的底端两侧,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沿安装内腔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安装内腔内靠近底部附近具有横向支撑板,横向支撑板的两端附近分别具有支撑穿孔,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的末端对应穿出横向支撑板的2个支撑穿孔,背板部上位于横向支撑板与环形边框部之间具有背板穿口。
11.再进一步,所述背壳的背板部上位于横向支撑板的上方具有电源线穿孔使三相电源线的末端穿出。
12.又进一步,所述背板穿口的中部具有竖向支撑板,竖向支撑板的背面具有底挂孔,背板部的背面上部具有对称设置的2个顶挂孔。
13.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14.1、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发热单元、第三发热单元采用三角形的三相电路连接,具有加热功率高的特点;另外,三组发热单元的三组可控硅同时工作来调控各个发热管组的加热效率,具有温度调控范围更宽、且调控更加精准可靠的特点,进而满足不同用水需求及确保热水输出更加恒温高效。
15.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利用面板将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隐藏于外壳体内,以及通过背板穿口实现外壳体对墙面安装位的罩盖功能,进而实现进、出水管的隐藏式安装,具有安装美观简洁的特点。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状态示意图。
17.图2为图1状态下背壳内各部件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状态示意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的电气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
22.参考图1至图4,一种具有恒温功能的三相电热水器,其包括有外壳体40、电加热器1、三相电源线、热断路器2和主板模块3。
23.外壳体40由面板4和背壳41对扣连接成,背壳41具有背板部42和位于背板部42四周的环形边框部43、其正面内具有安装内腔。
24.电加热器1、热断路器2和主板模块3设于外壳体40内。
25.电加热器1为铸铝式电加热器结构、其包括有矩形块状结构的铸铝发热体10和设于铸铝发热体10内的换热管,铸铝发热体10内还设有第一发热管组11、第二发热管组12和第三发热管组13,第一发热管组11、第二发热管组12和第三发热管组13分别由多根发热管并联构成,其电极端穿出铸铝发热体10。
26.电加热器1的铸铝发热体1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内腔的上部、其上具有连接通换热腔的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进水管部和出水管部分别设于铸铝发热体10的底端两侧,进水管部连接通有电热水器进水管,出水管部连接通有电热水器出水管6,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6沿安装内腔的下部两侧对称设置,电热水器进水管的末端具有电热水器进水口,电热水器出水管6的末端具有电热水器出水口。
27.安装内腔内靠近底部附近具有横向支撑板44,横向支撑板44的两端附近分别具有支撑穿孔,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6的末端对应穿出横向支撑板44的2个支撑穿孔,背板部42上位于横向支撑板44与环形边框部43之间具有背板穿口45。
28.背壳41的背板部42上位于横向支撑板44的上方具有电源线穿孔46使三相电源线的末端穿出。
29.背板穿口45的中部具有竖向支撑板47,竖向支撑板47的背面具有底挂孔48,背板部42的背面上部具有对称设置的2个顶挂孔49,底挂孔48与顶挂孔49用于三相电热水器与安装位的定位安装。
30.具体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三相电热水器还包括有电连接至主板模块3的流量传感器14、进水温度传感器15、出水温度传感器16和显示板17。流量传感器14及进水温度传感器15安装于电热水器进水管上,出水温度传感器16安装于电热水器出水管6上。
31.第一发热管组11串联有第一可控硅101构成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发热管组12串联有第二可控硅102构成第二发热单元,第三发热管组13串联有第三可控硅103构成第三发热单元,第一可控硅101、第二可控硅102、第三可控硅103设于电加热器1的进水管部的外壁上。
32.第一发热单元、第二发热单元、第三发热单元采用三角形的三相电路连接。热断路器2串接于三相电源线的3根火线l1、l2、l3上,第一可控硅101、第二可控硅102、第三可控硅103分别电连接至主板模块3。
33.三相电源线上还安装有零序互感器用于漏电保护功能,当热水器出现漏电故障时,可在0.1s内断停止加热,防止发生触电危险。
34.本实施例的三相电热水器采用三组可控硅同时工作来调节三组发热管组的加热功率,实现三组发热管组的无级调控,进而产生更宽的温度调控范围,满足不同加热需求、提高用户使用舒适度。另外,在安装使用时,墙面安装位上已经预埋有用于向热水器内输入冷水的进水接头、和用于输出热水的出水接头(图中未示),可将外壳体40的面板4先拆下来,然后将背壳41的背板穿口45正对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将电热水器进水管和电热水器出水管6分别与进水接头和出水接头对齐连通,之后在安装上面板4将对接的管路罩盖,进而实现进、出水管的隐藏式安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