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49955发布日期:2022-12-14 02:4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2.换热器是用来使热量从热流体传递到冷流体,以满足规定的工艺要求的装置,是对流传热及热传导的一种工业应用,换热器可以按不同的方式分类。按其操作过程可分为间壁式、混合式、蓄热式三大类;按其表面的紧凑程度可分为紧凑式和非紧凑式两类。
3.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变化,人们对于热交换器的使用也变得越来越常见,但是传统的热交换器在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会使得内部被侵蚀,所以需要对于内部进行清理,但是传统的装置不便于拆装,所以就使得对于内部清理较为不便,所以现在市面上急需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来解决上面提到的传统的装置不便于拆装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具备便于拆装等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传统的装置不便于拆装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便于拆装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包括底座装置,所述底座装置外表面上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端设置有盖板装置;
8.所述盖板装置包括装置板,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把手,所述装置板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箱,所述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管,所述装置管一端设置有插杆,所述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按压管,所述按压管一端设置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转管,所述装置管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杆,所述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管,所述辅助管一端设置有限位杆。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杆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连接杆均匀设置于底座装置外表面一侧。
10.优选的,所述装置箱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装置箱均匀设置于装置板外表面一侧。
11.优选的,所述装置管一端与装置箱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外表面另一侧。
12.优选的,所述辅助管一端与装置箱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内,并与装置管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管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管内壁一侧。
13.优选的,所述活动杆一端与辅助管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辅助管外表面一侧,至限位杆外表面一侧,与限位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
14.辅助管外表面一侧设置有上下滑槽,且上下滑槽外表面一侧与辅助管外表面一侧
接触,并贯穿辅助管外表面一侧,至辅助管内壁一侧,且活动杆一端与上下滑槽接触,并贯穿上下滑槽外表面一侧,至限位杆外表面一侧,与限位杆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上下运动时,使得限位杆上下运动;
15.且装置箱内壁一侧设置有辅助杆,且辅助杆一端与装置箱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装置管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且辅助杆贯穿活动杆,从而使得活动杆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
16.且按压管下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一端与装置管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上端与按压管插接,从而使得按压管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活动杆上下运动,且不会晃动;
17.且转管与活动杆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转管与螺纹杆相适配,从而使得转动转管时,使得螺纹杆与转管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位置固定。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盖板装置内的转管,当使得转管转动时,使得转管与螺纹杆脱接,然后再上下运动按压管,使得按压管带动活动杆上下运动,从而使得限位杆上下运动,当限位杆与活动杆脱接时,再使得活动杆与连接杆脱接,从而使得盖板装置可以从底座装置上取下,从而实现了便于拆装的效果。
20.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底座装置外表面上侧的连接杆,且连接杆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杆与盖板装置插接时,使得该装置连接起来更加的稳定。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剖视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盖板装置正视剖视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盖板装置正视剖视局部放大示意图。
24.其中:1、底座装置;2、连接杆;3、盖板装置;301、装置板;302、把手;303、装置箱;304、装置管;305、插杆;306、按压管;307、活动杆;308、转管;309、螺纹杆;310、辅助管;311、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请参阅图1-3,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包括底座装置1;
27.如图1所示,底座装置1外表面上侧设置有连接杆2,连接杆2上端设置有盖板装置3;
28.如图2和图3所示,盖板装置3包括装置板301,装置板3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把手302,装置板301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箱303,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装置管304,装置管304一端设置有插杆305,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按压管306,按压管306一端设置
有活动杆307,活动杆307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转管308,装置管304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螺纹杆309,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设置有辅助管310,辅助管310一端设置有限位杆311。
29.具体的,如图1所示,连接杆2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连接杆2均匀设置于底座装置1外表面一侧。
30.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箱303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装置箱303均匀设置于装置板301外表面一侧。
31.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装置管304一端与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303外表面另一侧。
32.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辅助管310一端与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箱303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箱303内,并与装置管304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装置管304外表面一侧,至装置管304内壁一侧。
33.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活动杆307一端与辅助管310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辅助管310外表面一侧,至限位杆311外表面一侧,与限位杆311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
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辅助管310外表面一侧设置有上下滑槽,且上下滑槽外表面一侧与辅助管310外表面一侧接触,并贯穿辅助管310外表面一侧,至辅助管310内壁一侧,且活动杆307一端与上下滑槽接触,并贯穿上下滑槽外表面一侧,至限位杆311外表面一侧,与限位杆311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307上下运动时,使得限位杆311上下运动;
35.且装置箱303内壁一侧设置有辅助杆,且辅助杆一端与装置箱303内壁一侧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装置管304外表面一侧固定连接,且辅助杆贯穿活动杆307,从而使得活动杆307上下运动时,不会晃动;
36.且按压管306下端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一端与装置管304外表面上侧固定连接,且支撑杆上端与按压管306插接,从而使得按压管306上下运动时,可以带动活动杆307上下运动,且不会晃动;
37.且转管308与活动杆307之间通过转轴连接,且转管308与螺纹杆309相适配,从而使得转动转管308时,使得螺纹杆309与转管308之间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活动杆307位置固定。
38.在使用时,通过使得底座装置1与连接杆2之间固定连接,且连接杆2外表面一侧设置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杆305相适配,从而使得插杆305与连接杆2插接时,使得底座装置1与盖板装置3之间固定连接,且通过转动转管308,使得转管308与螺纹杆309之间脱接,然后再通过上下运动按压管306,使得活动杆307带动限位杆311上下运动,当限位杆311与插杆305脱接时,使得插杆305可以左右运动,当插杆305与连接杆2脱接时,使得盖板装置3可以取下,从而实现了便于对该装置进行拆装的效果。
39.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