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15857发布日期:2022-12-02 22:1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烘干炉是采用红外灯管进行加热已达到烘干效果,具有烘干效率低,烘干耗能大的缺点。微波加热是指频率在300mhz到300kmhz的电磁波,该电磁波直接作用于被加热物体,使被加热物体产生分子运动和相互摩擦效应从而产生热量。此时交变电磁场的场能转化为被加热物体的热动能,使被加热物体温度不断升高。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对太阳能硅片进行微波加热干燥的装置,用于提高烘干效率,节省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3.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硅片微波干燥加热装置,使用微波加热代替现有的红外灯管加热,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红外加热烘干效率低,烘干能耗大的问题。
5.2.技术方案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其包括,烘干炉,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炉体与下炉体;所述上炉体包括反射腔体,反射腔体上安装有微波发生器和测温装置;所述下炉体上设有传动系统;所述烘干炉两端设有出入口,硅片从一端进入被加热并通过传动系统从另一端输出。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波发生器包括专用电源、冷却风扇、磁控管,所述磁控管一端通向所述反射腔体,另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冷却风扇安装在所述开口上,所述冷却风扇和磁控管均由控制器控制并通过专用电源供电。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测温装置采用红外微波探头,其竖直安装在所述反射腔体上端,测温装置的温度信号闭环反馈给所述微波发生器的控制器。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波发生器与所述测温装置均设有若干,二者均匀且交错地分布在所述反射腔体上。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反射腔体采用镜面不锈钢材质且内外整体形状均匀平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传动系统包括陶瓷辊、磁力轮、电机,所述下炉体两侧均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反射腔体的侧壁之间具有空隙,所述陶瓷辊两端的轴承位于所述空隙中;所述陶瓷辊两端的轴穿过限位板并安装有第一磁力轮,所述下炉体两侧还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安装若干第二磁力轮,所述转动杆上的第二磁力轮与所述陶瓷辊上的第一磁力轮相互垂直;所述转动杆由所述电机驱动。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电机与所述转动杆之间为带式传动。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转动杆设有多根,每根转动杆分别由一个电机驱动,不同电机的转速相同使得多根转动杆转速相同。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限位板包括主板和封板,所述主板上设有u形缺口,所述封板安装在u形缺口上并形成u形孔,所述陶瓷辊的轴穿过u形孔。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下炉体的两端设有缺口,所述上炉体安装在下炉体上形成所述出入口。
16.3.有益效果
1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采用微波加热代替传统的红外加热方式,通过反射系统使得微波更均匀地作用在被加热物体了,缩短了加热时间,大大提高了硅片的加热烘干效率,且相较于传统的烘干方式,能量的利用率更高,降低了能耗;其传统系统采用磁力轮带动陶瓷辊,具有超低音的效果,和更高的干净整洁性。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微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系统结构示意图。
22.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23.100、烘干炉;110、上炉体;120、下炉体;111、反射腔体;100a、出入口;a、硅片; 121、限位板;121a、u形孔;122、转动杆;
24.200、微波发生器;210、专用电源;220、冷却风扇;230、磁控管;231、开口;
25.300、测温装置;400、传动装置;410、陶瓷辊;420、磁力轮;430、电机;421、第一磁力轮;422、第二磁力轮。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27.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28.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硅片的微波干燥加热装置,参照图1,其包括,
29.烘干炉100,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上炉体110与下炉体120;上炉体110包括反射腔体111,反射腔体上安装有微波发生器200和测温装置300;下炉体120上设有传动系统400;烘干炉 100两端设有出入口100a,硅片a从一端进入被加热并通过传动系统400从另一端输出。
30.具体的,参照图2,微波发生器200包括专用电源210、冷却风扇220、磁控管230,磁
控管230一端通向反射腔体111,另一端设有开口231,冷却风扇220安装在开口231上,冷却风扇220和磁控管230均由控制器控制并通过专用电源210供电。其中,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真空器件。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能量,从而达到产生微波能的目的。通过冷却风扇220对磁控管230等元件进行冷却。
31.进一步的,测温装置300采用红外微波探头,其竖直安装在反射腔体111上端,即测温端以竖直的方式安装在炉膛腔体中,测温装置的温度信号闭环反馈给微波发生器200的控制器。通过测温装置测得的温度信号,控制器再控制微波发生器输出相应的功率。
32.较优的,微波发生器200与测温装置300均设有若干,二者均匀且交错地分布在反射腔体111上,使得微波可以均匀地作用在被加热物体上,测温装置300也可以准确地测得温度。反射腔体111采用镜面不锈钢材质且内外整体形状均匀平整,此外也可采用其他全反射微波材料,均匀且光滑的形状更加有利于微波发生器200发出的微波更均匀地作用在被加热物体上。
33.再进一步的,参照图3,传动系统400包括陶瓷辊410、磁力轮420、电机430,下炉体 120两侧均设有限位板121,限位板121与反射腔体111的侧壁之间具有空隙,陶瓷辊410两端的轴承位于空隙中;陶瓷辊410两端的轴穿过限位板并安装有第一磁力轮421,下炉体120 两侧还设有转动杆122,转动杆122上安装若干第二磁力轮422,转动杆122上的第二磁力轮 422与陶瓷辊410上的第一磁力轮421相互垂直;转动杆122由电机430驱动。其中,磁力轮120即磁力传动轮,是利用磁铁的吸力和斥力相互作用的原理,非接触的动力传递装置。利用磁力,在非接触状态下,可以利用扭力传送,其具有在以往的齿轮和传送带等传送机器中,无法想象的超低音效果。可以提供干净整洁的生产坏境;若产生非正常负荷,两个磁齿轮就会各自转动,实现转矩极限功能。另外,因为是非接触环境,无机械磨损,因些比以往的齿轮等传送工具使用寿命更长久,不用因为磨损更换零件,实现了降低经营成本。因为即使反复进行真空待机,也完全不会对性能产生任何影响,因此,不需要以往复杂的设计和较高的成本费用。磁路设计在磁环内部,增加了弱磁部分,以此增强了磁环外部的磁力。
34.优选的,电机430与转动杆122之间为带式传动。采用带式传动不易产生磨损,在产生故障时也不会像齿轮传动一样卡死碰撞,带式传动也更容易维修更换。
35.此外,转动杆122设有多根,每根转动杆122分别由一个电机驱动,不同电机的转速相同使得多根转动杆122的转速相同,在传送工件时保持速率一致,传送稳定。设置多个可以降低电机的负载,且在一环出现故障时,对于接下来的流程影响较小,维修更换也更快。
36.优选的,限位板121包括主板和封板,主板上设有u形缺口,封板安装在u形缺口上并形成u形孔121a,陶瓷辊410的轴穿过u形孔121a。u形孔可以避免陶瓷辊410的轴产生偏移,通过主板与封板的分体式安装,也有利于陶瓷辊410的更换安装。
37.较优的,下炉体120的两端设有缺口,上炉体110安装在下炉体120上形成出入口100a。
38.在该实施例中,微波加热是使被加热物体本身成为发热体,称之为整体加热方式,不需要热传导的过程,因此能在短时间内达到均匀加热。这一特点可使热传导较差的物质在短时间内得到加热烘干,能量的利用率得到提高。同时,当被加热物体在微波电磁波作用
下,物体整体温度上升。由于物体表面水分蒸发,导致表面温度降低,从而造成一个内高外低的温度梯度,这个梯度的方向正好和水分蒸发的方向一致,所以效率极高。而现有的是采用红外灯管的加热方法,热量是通过先加热空气,空气的温度在通过热传导到硅片表面,能量会有很多损失,所以说微波的加热方式更节能。
39.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