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烧结建筑墙板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辊道式干燥器。
背景技术:2.目前,大多辊道干燥器由干燥箱体、辊道装置、供热风装置构成,其中干燥箱体为长方体结构,在干燥箱体上开设有干燥通道,辊道装置设置在干燥通道中,供热风装置向干燥通道中吹热风,并使供热风装置的出风端朝向与干燥通道中产品的输送方向同向(即:热风的流动方向与干燥通道中产品的输送方向同向)。
3.由上述的结构可知,现有辊道干燥器的长度无法随意调节,企业就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对辊道的长短进行增减,且企业无法根据车间实际环境选配合适长度的辊道干燥器,这给企业的使用带来了许多不便。
4.同时,现有的烧结建筑墙板厚度大多很厚(厚度为80mm~300mm),再加上烧结建筑墙板为图1所示的空心结构,在烧结建筑墙板200的端面上会有若干贯穿的通孔201(有35~70%的孔洞)。由于烧结建筑墙板一般是横向布置(即烧结建筑墙板的长度方向与干燥通道中产品的输送方向垂直)在辊道装置上的,这样热量难以快速作用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内侧,从而易导致烧结建筑墙板出现受热不均的情况,进而易影响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质量。虽然可以通过缓慢多供热来达到对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处理,但这不仅会影响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效率,还易导致能耗比较大,从而易影响到烧结建筑墙板的生产效率。
5.因此,十分有必要重新设计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辊道式干燥器。
技术实现要素: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能实现分段控风、控温,再加上是通过在辊道组件输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来实现干燥作业的,这不仅能保证热风能作用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内侧,还能达到快速排走潮气的目的,从而能对烧结建筑墙板达到快速、稳定地干燥处理,这不仅能提高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还能降低能耗;且其长度方向控制比较灵活,能方便企业的使用;其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成本低、干燥质量好、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7.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8.一种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其特点在于包括若干辊道干燥单元,其中辊道干燥单元包括干燥箱体、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所述干燥箱体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干燥腔,所述干燥腔中设置有辊道组件,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与第一侧吸气件都布置在干燥腔中,并使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分别位于辊道组件输送方向的两侧,还使第一侧吹热风件与第一侧吸气件呈相对布置;各辊道干燥单元横向并排布置在一起,并使各辊道干燥单元的干燥腔相串接连通,还使各辊道干燥单元的辊道组件
相输送连接设置。
9.优选地,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第二侧吹热风件、第二侧吸气件,所述第二侧吹热风件与第二侧吸气件都布置在干燥腔中,并使第二侧吹热风件、第二侧吸气件分别位于辊道组件输送方向的两侧,还使第二侧吹热风件与第二侧吸气件呈相对布置,所述第二侧吹热风件与第一侧吸气件位于辊道组件输送方向的同一侧,并使第一侧吸气件、第二侧吹热风件沿着辊道组件输送方向并排布置。
10.优选地,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供热风机,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分别与供热风机的出风端、入风端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侧吸气件与供热风机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侧吸气件相连通的排潮管。
11.优选地,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上吹热风件、下吹热风件、上吸气件、下吸气件,所述上吹热风件布置在辊道组件的上方,所述下吹热风件布置在辊道组件的下方,所述上吸气件布置在辊道组件的上方,所述下吸气件布置在辊道组件的下方。
12.优选地,所述上吹热风件、下吹热风件呈相对布置,所述上吸气件、下吸气件呈相对布置,所述上吹热风件与上吸气件沿着辊道组件的输送方向并排布置。
13.优选地,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供热风机,所述上吹热风件、下吹热风件都与供热风机的出风端对接连通,所述上吸气件、下吸气件都与供热风机的入风端对接连通,所述上吸气件与供热风机之间设置有与上吸气件相连通的排潮管,所述下吸气件与供热风机之间也设置有与下吸气件相连通的排潮管。
14.优选地,所述干燥腔中竖向并排布置有若干辊道组件,各辊道组件的上方都布置有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中,采用了若干辊道干燥单元,且辊道干燥单元包括干燥箱体、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再通过上述的组装结构后,能实现分段控风、控温,且其长度方向控制比较灵活,企业能根据需要对辊道式干燥器的长短进行增减,且企业能根据车间实际环境选配合适长度的辊道式干燥器,从而能方便企业的使用。
16.由于第一侧吹热风件、第一侧吸气件分别位于辊道组件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第一侧吹热风件能便于将热风吹入到烧结建筑墙板的通孔中,通过第一侧吸气件能便于快速吸走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潮湿空气,从而能对烧结建筑墙板达到快速、稳定地干燥处理,这不仅能提高烧结建筑墙板受热的均匀性,还有助于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质量。且这样能便于热量快速作用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内部,从而不用过多的能源用于干燥,这不仅能提高干燥效率,还能降低能耗,进而能便于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生产效率。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成本低、干燥质量好、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附图说明
17.图1为现有烧结建筑墙板端面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主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俯视方向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b-b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包括若干辊道干燥单元1,其中
23.如图2至图4所示,所述辊道干燥单元1包括干燥箱体11、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所述干燥箱体11上开设有横向贯穿的干燥腔111,所述干燥腔111中设置有辊道组件112,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12与第一侧吸气件13都布置在干燥腔111中,并使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分别位于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的两侧,还使第一侧吹热风件12与第一侧吸气件13呈相对布置;
24.如图2与图3所示,各辊道干燥单元1横向并排布置在一起,并使各辊道干燥单元1的干燥腔111相串接连通,还使各辊道干燥单元1的辊道组件112相输送连接设置。
25.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中,采用了若干辊道干燥单元1,且辊道干燥单元1包括干燥箱体11、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再通过上述的组装结构后,能实现分段控风、控温,且其长度方向控制比较灵活,企业能根据需要对辊道式干燥器的长短进行增减,且企业能根据车间实际环境选配合适长度的辊道式干燥器,从而能方便企业的使用。
26.由于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分别位于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的两侧。通过第一侧吹热风件12能便于将热风吹入到烧结建筑墙板的通孔中,通过第一侧吸气件13能便于快速吸走干燥过程中产生的潮湿空气,从而能对烧结建筑墙板达到快速、稳定地干燥处理,这不仅能提高烧结建筑墙板受热的均匀性,还有助于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质量。且这样能便于热量快速作用到烧结建筑墙板的内部,从而不用过多的能源用于干燥,这不仅能提高干燥效率,还能降低能耗,进而能便于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生产效率。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具有干燥速度快、干燥成本低、干燥质量好、可靠性高、适用性强等优点。
27.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包括若干辊道干燥单元1,且各辊道干燥单元1横向并排布置在一起。这不仅能十分方便地构成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能便于搭配合适长度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以及能便于实现统一化、标准化的生产,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适用性十分好。
28.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各辊道干燥单元1的长度可以不用做得太长,其长度在3米左右即可,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制造难度,以及能便于企业搭配。
29.如图3与图5所示,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第二侧吹热风件14、第二侧吸气件15,所述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二侧吸气件15都布置在干燥腔111中,并使第二侧吹热风件14、第二侧吸气件15分别位于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的两侧,还使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二侧吸气件15呈相对布置,所述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一侧吸气件13位于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的同一侧,并使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吹热风件14沿着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并排布置。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烧结建筑墙板两端会交替地吹入热风、排走潮气,这能避免烧结建筑墙板一端受热过量,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烧结建筑墙板受热的均匀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该结构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30.如图3与图4所示,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供热风机16,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分别与供热风机16的出风端、入风端相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侧吸气件13与供热风机16之间设置有与第一侧吸气件13相连通的排潮管17。这样不仅能排走潮湿的空气,还能使部分热风循环起来,从而能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达到十分好的干燥作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
31.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上吸气件110、下吸气件120,所述上吹热风件18布置在辊道组件112的上方,所述下吹热风件19布置在辊道组件112的下方,所述上吸气件110布置在辊道组件112的上方,所述下吸气件120布置在辊道组件112的下方。这样能在烧结建筑墙板的上下吹热风与上下吸走潮湿的空气,从而能便于进一步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
32.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呈相对布置,所述上吸气件110、下吸气件120呈相对布置,所述上吹热风件18与上吸气件110沿着辊道组件112的输送方向并排布置。这样能在辊道组件112上下交替地吹热风、吸潮气,从而能避免干燥腔111内空气湿度过大,进而能便于进一步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该结构的应用能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33.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应用于烧结建筑墙板的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还包括供热风机16,所述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都与供热风机16的出风端对接连通,所述上吸气件110、下吸气件120都与供热风机16的入风端对接连通,所述上吸气件110与供热风机16之间设置有与上吸气件110相连通的排潮管17,所述下吸气件120与供热风机16之间也设置有与下吸气件120相连通的排潮管17。这样不仅能排走潮湿的空气,还能使部分热风循环起来,从而能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达到十分好的干燥作用,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
34.如图3至图5所示,为了减少供热风机16的使用,可以采用以下方式供热:使相邻的第一侧吹热风件12与第二侧吸气件15、相邻的第一侧吸气件13与第二侧吹热风件14、相邻的上吹热风件18与上吸气件110、相邻的下吹热风件19与下吸气件120都对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这里通过一个供热风机16使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吹热风件14、第二侧吸气件15、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上吸气件110与下吸气件120完成工作的结构为一个干燥模块100,每个辊道干燥单元1上设置有一个干燥模块100。
35.如图3至图5所示,在一个干燥模块100中,所述供热风机16的出风端上对接有供热风主管101,所述供热风机16的入风端上对接有入风主管102,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都与供热风主管101对接连通,所述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吸气件15、上吸气件110与下吸气件120都与入风主管102对接连通,所述入风主管102上对接有排潮管17。这样不仅能大大减少供热风机16的使用,还能更好地提供热量与排走潮湿空气,以及能达到十分好的热量循环,这能大大降低能耗。
36.如图3所示,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输送方向一侧的各第一侧吹热风件12与各第二侧吸气件15一一间隔布置;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输送方向另一侧的各第一侧吸气件13与各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一一间隔布置;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上,各上吹热风件18与各上吸气件110一一间隔布置;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上,各下吹热风件19与
各下吸气件120一一间隔布置。这样就能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输送方向的两侧与上下都形成交替的吹热风、吸潮气作用,这能大大提高烧结建筑墙板的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
37.如图3所示,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输送方向上,各干燥模块100中的排潮管17排走的空气量逐渐增大。因前期干燥腔111内空气湿度大,这能达到快速排走水气,从而有助于提高干燥效率与干燥质量。
38.各排潮管17的排气量可通过设置调节阀图中未画来调节,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各排潮管17的排气量,以便能更好地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
39.如图3所示,各干燥模块100中的排潮管17都对接在同一个排潮风机10上。这样不仅能达到十分好的排潮作用,还能降低能耗。
40.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干燥腔111中竖向并排布置有若干辊道组件112,各辊道组件112的上方都布置有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这样能达到多层输送、干燥处理,从而有助于提高干燥量,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适用性。
41.如图3至图5所示,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第一侧吹热风件12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第二侧吹热风件14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第一侧吸气件13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第二侧吸气件15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上吹热风件18与各下吹热风件19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同一竖向位置上的各上吸气件110与各下吸气件120连接在同一个供热风机16上。这样不仅能便于控制供热风机16的使用,还能十分好的吹入热风与排走潮湿空气,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的可靠性与适用性。
4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二侧吸气件15都为管体结构,并使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二侧吸气件15的轴向都与辊道组件112的输送方向同向,在第一侧吹热风件12、第一侧吸气件13、第二侧吹热风件14与第二侧吸气件15朝向辊道组件112中部的侧壁上都开设有若干沿着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通气孔图中未画,这样就能方便侧向的热气排出、潮气吸入,从而能保证干燥的质量十分好。
43.如图4与图5所示,所述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上吸气件110与下吸气件120都为管体结构,并使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上吸气件110与下吸气件120的轴向都垂直于辊道组件112的输送方向,在上吹热风件18、下吹热风件19、上吸气件110与下吸气件120朝向辊道组件112的侧壁上都开设有若干垂直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通气孔图中未画,这样就能方便上下方向的热气排出、潮气吸入,从而能保证干燥的质量十分好。
44.如图5所示,在设置多层辊道组件112时,在相邻辊道组件112之间设置一条出气管,并在出气管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开设出若干垂直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出气孔图中未画,这里的出气管既能构成下吹热风件19、又能构成上吹热风件18。这样就能通过一条出气管分别向上下的辊道组件112吹热风,这样能起到降低制造难度与制造成本的目的。
45.如图4所示,在设置多层辊道组件112时,在相邻辊道组件112之间设置一条吸气管,并在吸气管的上下表面上分别开设出若干垂直辊道组件112输送方向并排布置的吸气孔图中未画,这里的吸气管既能构成下吸气件120、又能构成上吸气件110。这样就能通过一条吸气管分别吸入上下的辊道组件112处的潮气,这样能起到降低制造难度与制造成本的
目的。
46.如图1、图3至图5所示,在干燥带若干通孔201的烧结建筑墙板200时,通过上下同时供热,并使两侧有流动的热风通过,这能使烧结建筑墙板200内外受热十分均匀,能大大减少烧结建筑墙板200出现开裂的情况。同时,通过上下同时排潮,并使两侧有流动性的风通过,能达到烧结建筑墙板200脱水均匀的目的,从而能起到快速干燥的重大作用。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内部有烧结建筑墙板200通过的地方四周都布置风管,排布若干排潮管道和送热风管道,通过风机把热风送进去的同时也把干燥腔111内的潮气排出,对产品的外部、内部同时送热风,使产品受热均匀,这能大大减少产品出现干燥开裂的几率,水分能从16%降至1%,能达到快速干燥的效果,且干燥的质量十分好。该新型快速辊道式干燥器特别适合对厚度为80~300mm、孔洞量为35~70%、长度为1200~3200mm、宽度为400~1200mm的烧结建筑墙板进行干燥,且能保证干燥效率十分高、干燥质量十分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