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48619发布日期:2023-01-06 22:44阅读:28来源:国知局
嵌入式烹饪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电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嵌入式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嵌入是烹饪设备如嵌入式微波炉,炉体开口的底部通常设置有接水槽,用于收集从加热腔内流出的凝结水,然而,在一些嵌入式微波炉中,安装柜中不再预留出风的风道,外界的风主要由炉体的前面进入炉体以进行降温,但由于炉体底部安装有接水槽,接水槽会挡住炉底的进风区域,从而降低了微波炉的散热性能,使得微波炉长期处于高温环境,导致微波炉使用寿命降低,且使用过程中带来一定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嵌入式烹饪设备,具有较高的散热能力,延长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使用安全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能够嵌入于安装柜内包括:
5.炉体,包括外壳以及内壳,所述外壳与所述内壳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电器件的隔腔,所述外壳的底壁与所述安装柜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底壁还设置有第一进风口,以连通所述间隙与所述隔腔;
6.接水结构,包括接水部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所述接水部具有位于所述炉体的炉口下方的储水槽,所述连接部一端连接所述接水部,另一端连接所述底壁,使得所述接水部与所述底壁之间形成风道,以将外界空气导入所述间隙。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8.由于接水部上连接有连接部,连接部连接于炉体的底壁与连接部之间,因此连接部与炉体的底壁之间具有间隙,以形成风道,外界的空气能够通过风道进入炉体的底壁与安装柜的间隙之间,并通过第一进风口进入隔腔中对隔腔中的电器件进行降温,以减小接水结构对第一进风口的进风量的影响,从而提高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性能,以提高嵌入式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由部分所述接水部向上冲压形成。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的后侧壁形成有翻边,所述连接部由部分所述翻边向上冲压形成。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接水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接水结构间隔分布有多个所述连接部,相邻所述连接部之间限定出凹槽,所述风道包括设置于相邻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凹槽。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外界空气通过所述风道的方向,所述凹槽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部分所述翻边向下冲压形成所述储水槽的一部分。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结构还包括第一定位部,所述外壳还具有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一定位部能够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限定所述接水结构与所述外壳的相对位置。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定位部为所述连接部的一部分向上冲压形成的翻边结构,所述第二定位部为所述底壁的定位孔。
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接水结构的长度方向,所述接水结构间隔分布有三个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定位部位于中间的所述连接部上。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竖直向上的方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的横截面逐渐减小。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结构为由板材冲压形成的一体成型件。
1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中炉体与接水结构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26.图6为图1中接水结构的示意图;
27.图7为图5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8.图8为图6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号:
30.炉体1000;
31.外壳100;前面板110;第二进风口111;出风口112;炉口113;后面板120;侧面板130;上面板140;底面板150;第一进风口151;
32.内壳200;加热腔210;
33.接水结构300;接水部310;储水槽311;连接部320;凹槽330;第一定位部340;
34.炉门400;隔腔500;风道600。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38.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传统技术中,嵌入式烹饪设备(如嵌入式微波炉,嵌入式蒸箱等烹饪设备)在炉体的开口的底部设置有接水槽,用于接取炉体内部产生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浸湿安装柜。但为了减小安装柜的体积,一些安装柜中不再预留出风的风道。因此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系统多为,在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进风口,炉体内部设置冷却扇,外界空气经进风口进入炉体,通过冷却风扇形成冷风对电器件进行冷却,随后,经出风口排出。但是,炉体底部的接水槽会挡住底部的进风区域,从而减小进风口的进风量,从而影响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导致嵌入式烹饪设备长期在高温条件下工作,缩短使用寿命,且降低了使用安全性。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炉体与接水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爆炸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嵌入式烹饪设备的结构剖面示意图,图6为图1中接水结构的示意图,参照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能够嵌入于安装柜内,包括炉体1000以及接水结构300。
41.其中,炉体1000包括外壳100以及内壳200,外壳100与内壳200之间限定出用于容纳电器件的隔腔500,外壳100的底壁与安装柜之间具有间隙,底壁还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51,以连通间隙与隔腔500。接水结构300包括接水部310以及至少一个连接部320,接水部310 具有位于炉口113下方的储水槽311,连接部320一端连接接水部310,另一端连接外壳的底壁,使得接水部310与外壳的底壁之间形成风道600,以将外界空气导入间隙。
42.具体的,嵌入式烹饪设备如嵌入式微波炉、烤箱、蒸箱等,包括炉体1000、炉门400以及接水结构300,炉体1000包括外壳100以及内壳200,外壳100由前面板110、后面板120、两个侧面板130、上面板140以及底面板150拼接而成(如图4所示),并在内部形成容置腔,前面板110具有开口,以作为炉体1000的炉口113。炉门400连接于炉体1000(如图1 所示),并能够打开或者遮蔽炉口113。底面板150的下表面(即外壳100的底壁)具有向下凸出的支脚,因此,嵌入式烹饪设备设置于安装柜会与安装柜之间具有间隙。内壳200由上板体、下板体以及两个侧板体拼接而成的前后贯通的筒状结构(如图4所示),并在内部形成加热腔210。内壳200设置于容置腔内,一端与后面板120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前面板110连接,并通过炉口113将加热腔210与外界连通,食材能够通过炉口113放进加热腔 210内,并通过电器件(如磁控管、发热管等)进行加热。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隔腔500(如图5所示),隔腔500用于放置电器件。底面板150的第一进风口151,用于连通隔腔500与间隙(底面板150与安装柜之间的间隙),使得空气能够由间隙进入隔腔500内。前面板110还具有出风口112(如图4所示),用于将隔腔500中的热气排出隔腔500,从而对隔腔500内的电器件进行降温。
43.接水结构300包括接水部310以及连接部320(如图5所示),接水部310具有储水槽 311,储水槽311位于炉口113的下方,用于接取加热腔210中溢流出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浸
湿安装柜。连接部320位于储水槽311的一侧,并凸出于接水部310的上表面(如图5所示),且连接部320的一端连接于接水部310,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或者焊接等方式连接于底面板150,以在接水部310与底面板150之间形成风道600(如图6所示)。隔腔500内还设置有风机,风机能够将外界的空气通过风道600抽吸进底面板150与安装柜之间的间隙,并通过第一进风口151进入隔腔500中,以对电器件进行降温。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接水结构300对第一进风口151的进风量的影响,使得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性能,以提高嵌入式烹饪设备的使用寿命,并提高使用时的安全性。隔腔500内还可以设置有换热器,换热器能够将外界抽进的空气转换为冷空气,用于对电器降温,进一步提高电器件散热性能,以提高本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在使用使得安全性,以及延长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本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的质量。
44.此外,前面板110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11(如图4所示),第二进风口111连通外界与隔腔500,空气还能够由第二进风口111进入隔腔500,提高隔腔500的进风量,从而提高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性。此外,为了使得烹饪设备更加美观,通常炉门400能够遮盖于整个前面板110,且与前面板110之间具有空隙用于出风口112的排气,以及第二进风口 111的进风。且由于第二进风口111位于前面板110的底部,因此,炉门400的底部可以设置避让口,以避让第二进风口111(如图7所示,图7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从而减小炉门400对第二进风口111的进风量的影响,以提高第二进风口111的进风量。
45.需要说明的是,附图5中接水结构300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三个连接部320不能解释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定,根据接水结构300的长度,沿接水结构300的长度方向可以设置一个、两个或者三个等任意数量的连接部320,以确保接水结构300的与炉体1000的连接强度。
46.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部320由部分接水部310向上冲压形成。具体的,冲压工艺适用于较大批量零件制品的生产,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因此,通过将接水部310向上冲压形成凸起的连接部320,能够简化加工工艺,提高加工效率。
47.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储水槽311的后侧壁形成有翻边,连接部320由部分翻边向上冲压形成。即,未向上冲压的翻边连接于储水槽311的后侧壁与连接部320的侧壁之间,从而提高连接部320与储水槽311的后侧壁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接水结构300的整体强度。
48.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接水结构300的长度方向,接水结构300间隔分布有多个连接部320,相邻连接部320之间限定出凹槽330,风道600包括设置于相邻连接部320之间的凹槽330。具体的,凹槽330与底面板150的下表面限定出风道600,各连接部320焊接于底面板150,或者各连接部320设置有连接孔,螺钉穿设于连接孔并连接于底面板150,以提高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的连接强度。
49.此外,沿接水结构300的长度方向,凹槽330设置为长条形槽,进一步增大风道600的进风量,以提高本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性能。
50.参照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沿外界空气通过风道600的方向,凹槽330相对的两侧壁之间的距离逐渐减小。即沿着外界空气通过风道600的方向,风道600的尺寸由大变小,以提高风道600进风端的尺寸,从而提高炉体1000底面板150与安装柜之间的间隙的进风量,以提高本实施例的嵌入式烹饪设备的散热性能。
51.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翻边向下冲压形成储水槽311的一部分,即沿着储
水槽311前侧壁至后侧壁的方向,储水槽311凸出于连接部320的前端部,以增大储水槽311 的宽度,从而提高接水结构300的容积,使得接水结构300能接取更多的冷凝水,防止冷凝水溢出并滴落至安装柜。
52.参照图6和图8,图8为图6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结构300 还包括第一定位部340,外壳100还具有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340能够与第二定位部配合,以限定接水结构300与外壳100的相对位置。第一定位部340可以设置为接水结构300 上的凸起部,第二定位部设置为炉体1000底壁的定位孔,则凸起部能够插接于定位孔内,以限制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的相对位置,提高接水结构300的位置精度,使得储水槽311 位于加热腔210开口的正下方,防止冷凝水流出并洒落至安装柜。此外,接水结构300通常利用螺钉连接或者焊接的方式与炉体1000连接,因此,安装时,通过第一定位部340与第二定位部配合,能够防止在安装时,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发生相对移动,从而提高接水结构300的安装精度。
53.需要说明的是,附图6中,第一定位部340为凸起部不能解释为对本实施例的唯一限定,第一定位部340还可设置为接水结构300上的定位孔,第二定位部设置为炉体1000上的凸起部,只要能够限定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的相对位置即可。
54.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第一定位部340为连接部320的一部分向上冲压形成的翻边结构第二定位部为底壁的定位孔。具体的,通过采用冲压成型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能够保持较高的产品质量。第一定位部340由连接部320上切缝,并冲压形成的一端与连接部320翻边结构(如图8所示)。通过在连接部320上切缝,能够提高第一定位部340 的尺寸精度,从而提高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之间的位置精度。
55.参照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接水结构300的长度方向,接水结构300上间隔分布有三个连接部320,第一定位部340位于中间的连接部320上。具体的,可以理解的是,取放物体时,对物体的施力点越靠近重心位置越省力。因此,在进行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安装时,工人通常握住接水结构300的中部位置。本实施例中的接水结构300的重心大概位于中间的连接部320上。因此,将第一定位部340设置于中间的连接部320时,使得第一定位部340位于接水结构300的重心附近,工人安装时能够更加方便地使第一定位部340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提高安装效率。
56.参照图8,在一些实施例中,沿竖直向上的方向,第一定位部340的横截面逐渐减小。具体的,第一定位部340由底部至顶部,尺寸逐渐减小,以方便第一定位部340插入炉体1000 上的第二定位部内,从而利于接水结构300与炉体1000的安装,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安装时间。
57.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结构300为由板材冲压形成的一体成型件。具体的,冲压工艺适用于较大批量零件制品的生产,便于实现机械化与自动化,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同时,冲压生产能尽可能地减少废料,从而节省制造成。且冲压件与铸件、锻件相比,具有薄、匀、轻、强的特点。因此,本实施例的接水结构300由板材通过冲压一体成型,以提高接水结构300 的强度。
5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