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9513发布日期:2022-12-28 03:14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


背景技术:

2.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
3.在现有技术中,大多数的企业使用锅炉进行工业生产时,锅炉产生的热尾气都是直接通过烟囱排进大气中,而锅炉产生的热尾气温度相当高,直接排入大气中,造成了严重的热能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达到了对热能资源进行高效利用的效果。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6.炉体,所述炉体包括炉壁、加热室以及热水室,所述炉壁内设有加水腔和吸热片;
7.水箱,所述水箱设于炉体一侧,且与炉壁内的加水腔相连接;
8.余热回收装置,所述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壳体、进气管、排气管、进水管、出水管、流体管以及若干隔板,所述隔板上设有切口和若干通孔;
9.其中,进气管的一端连接加热室,进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壳体底部,壳体的顶部连接出气管,进水管连接水箱与流体管,出水管连接流体管与炉体,流体管呈螺旋结构放置于壳体内,且流体管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与出水管,隔板设于流体管的螺旋间隙中。
10.在本技术方案中,水箱通过炉壁的加水腔往热水室内加水,加热室内燃烧对热水室的水进行加热,同时炉壁内的吸热片也会吸收加热室产生的热量,为后续流入加水腔的水进行预热加工处理,使得进入热水室的水能够更快地煮沸完成,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烧水的效率。
11.余热回收装置的进气管连接加热室与壳体,加热室燃烧产生的热气会通过进气管流进壳体内,壳体内设有螺旋结构的流体管,水箱里的水会通过抽水泵流进进水管然后再流进流体管内,当热气通过壳体内部时会与流体管接触,由于存在温度差,流体管内的冷水会吸收热气的热量,降低热气的温度,同时流体管内的冷水吸收热量实现预热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出水管流入热水室,预热后的温水能够更快地煮沸完成,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烧水的效率,且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对加热室产生的热气进行利用,有效地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12.在余热回收装置内还有设有隔板,隔板通过自身的切口结构卡接在螺旋结构的流体管上,然后在隔板上设有通孔结构,通过设计带有通孔的隔板能够延长热气在壳体内的流动时间,加长流体管内流体与热气的接触时间,使流体与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管的螺旋结构呈沙漏形状,流体管整体结构的横向间距从下侧到中央逐渐减小,从中央到上侧逐渐增大。
14.在本技术方案中,流体管的螺旋结构呈沙漏形状,流体管整体结构的横向间距从下侧到中央逐渐减小,从中央到上侧逐渐增大,设计沙漏状的螺旋结构流体管,使流体管与壳体的中央空间增大,上下两端的空间减小,当加热室的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壳体内部时,由下往上进行流通,中央的空间增大,上端的空间减小,让热气滞留在壳体内的时间大大地增长,从而加长了流体管内的流体与热气的接触时间,使流体与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隔板的通孔错位排布。
16.在本技术方案中,设于流体管上各个相邻隔板的通孔错位排布,在热气通过通孔进去两个隔板之间的空间后,会受到隔板的阻碍,对热气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进行扰乱,加长了热气在壳体的流动时间,从而加强了流体与热气之间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17.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装置还包括:
18.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有第一控制阀;
19.蓄水箱,所述蓄水箱设于壳体的下方;
20.其中,排水管一端连接壳体底部,排水管的另一端连接蓄水箱。
21.在本技术方案中,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下端设有排水管,排水管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壳体和蓄水箱,加热室产生的热气通过进气管进入壳体内,在壳体内热气与流体管接触会在流体管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当冷凝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落在壳体底部汇集,然后打开第一控制阀通过排水管将积累的冷凝水排进蓄水箱,利用蓄水箱对冷凝水进行储存方便再次利用,有效地加强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2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管状凸起,管状凸起连通进气管。
2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壳体的底部设计管状凸起,会使壳体内的底部形成环状凹槽,当热气与流体管接触然后在流体管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增多会沿着倾斜的流体管汇集最后落在壳体底部,利用壳体底部的环状凹槽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凝水落入进气管无法收集,有效地加强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节能效果。
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上设有第二控制阀。
25.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出水管上设置第二控制阀,能够控制流体在流体管内的滞留时间,使得流体与高温热气的热交换时间更长,能够更好地将热气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7.1.设有余热回收装置连接锅炉,余热回收装置内含有螺旋结构的流体管与隔板,通过设计带有通孔的隔板能够延长热气在壳体内的流动时间,加长流体管内流体与热气的接触时间,使流体与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28.2.将螺栓结构的流体管设计成沙漏形状,且在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内设置若干挡板,能够有效地延长高温热气滞留在壳体内的时间,加长了高温热气与流体管内冷水的热
交换时间,提高了热交换效率,加强了节能效果。
29.3.在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底部设有排水管,排水管连接蓄水箱,当高温热气和余热回收装置内的流体管接触时,由于温度差,会在流体管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落在壳体底部通过排水管进入蓄水箱,能够将冷凝水收集进行利用,加强了节能效果。
附图说明
3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立体图;
3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2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33.图4是本实用新型锅炉热气在壳体内的流动示意图;
34.图5是本实用新型隔板的结构俯视图;
35.图中标记表示为:
36.1、炉体;11、炉壁;12、加热室;13、热水室;111、加水腔;112、吸热片;2、水箱;3、余热回收装置;31、壳体;311、管状凸起;32、进气管;33、排气管;34、流体管;35、隔板;36、通孔;37、排水管;38、蓄水箱;39、第一控制阀;4、进水管;41、抽水泵;5、出水管;51、第二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3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技术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4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42.实施例1:
4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包括:
44.炉体1,所述炉体1包括炉壁11、加热室12以及热水室13,所述炉壁11 内设有加水腔111和吸热片112;
45.水箱2,所述水箱2设于炉体1一侧,且与炉壁11内的加水腔111相连接;
46.余热回收装置3,所述余热回收装置3包括壳体31、进气管32、排气管33、抽水泵41、进水管4、出水管5、流体管34以及若干隔板35,所述隔板35上设有切口和若干通孔36;
47.其中,进气管32的一端连接加热室12,进气管32的另一端连接壳体31底部,壳体31的顶部连接出气管,抽水泵41设于进水管4上,进水管4连接水箱2与流体管34,出水管5连接流体管34与炉体1,流体管34呈螺旋结构放置于壳体31内,且流体管34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水管4与出水管5,隔板35设于流体管34的螺旋间隙中。
48.在本技术方案中,水箱2通过炉壁11的加水腔111往热水室13内加水,加热室12内燃烧对热水室13的水进行加热,同时炉壁11内的吸热片112也会吸收加热室12产生的热量,为后续流入加水腔111的水进行预热加工处理,使得进入热水室13的水能够更快地煮沸完成,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烧水的效率。
49.余热回收装置3的进气管32连接加热室12与壳体31,加热室12燃烧产生的热气会通过进气管32流进壳体31内,壳体31内设有螺旋结构的流体管34,水箱2里的水会通过抽水泵41流进进水管4然后再流进流体管34内,当热气通过壳体31内部时会与流体管34接触,由于存在温度差,流体管34内的冷水会吸收热气的热量,降低热气的温度,同时流体管34内的冷水吸收热量实现预热加工处理,然后通过出水管5流入热水室13,预热后的温水能够更快地煮沸完成,有效地提高了锅炉烧水的效率,且通过余热回收装置3对加热室12产生的热气进行利用,有效地提升了能源的利用效率。
50.在余热回收装置3内还有设有隔板35,隔板35通过自身的切口结构卡接在螺旋结构的流体管34上,然后在隔板35上设有通孔36结构,通过设计带有通孔36的隔板35能够延长热气在壳体31内的流动时间,加长流体管34内流体与热气的接触时间,使流体与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3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51.实施例2:
5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
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53.进一步的,所述流体管34的螺旋结构呈沙漏形状,流体管34整体结构的横向间距从下侧到中央逐渐减小,从中央到上侧逐渐增大。
54.在本技术方案中,流体管34的螺旋结构呈沙漏形状,流体管34整体结构的横向间距从下侧到中央逐渐减小,从中央到上侧逐渐增大,设计沙漏状的螺旋结构流体管34,使流体管34与壳体31的中央空间增大,上下两端的空间减小,当加热室12的热气通过进气管32进入壳体31内部时,由下往上进行流通,中央的空间增大,上端的空间减小,让热气滞留在壳体31内的时间大大地增长,从而加长了流体管34内的流体与热气的接触时间,使流体与热气能够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3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55.实施例3:
5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57.进一步的,所述相邻隔板35的通孔36错位排布。
58.在本技术方案中,设于流体管34上各个相邻隔板35的通孔36错位排布,在热气通过通孔36进去两个隔板35之间的空间后,会受到隔板35的阻碍,对热气的流动方向进一步地进行扰乱,加长了热气在壳体31的流动时间,从而加强了流体与热气之间的热交换,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回收装置3的热交换效率,加强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59.实施例4:
60.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1.进一步的,所述余热回收装置3还包括:
62.排水管37,所述排水管37上设有第一控制阀39;
63.蓄水箱38,所述蓄水箱38设于壳体31的下方;
64.其中,排水管37一端连接壳体31底部,排水管37的另一端连接蓄水箱38。
65.在本技术方案中,余热回收装置3的壳体31下端设有排水管37,排水管 37的两端分别连接着壳体31和蓄水箱38,加热室12产生的热气通过进气管32 进入壳体31内,在壳体31内热气与流体管34接触会在流体管34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当冷凝水积累到一定程度会落在壳体31底部汇集,然后打开第一控制阀39通过排水管37将积累的冷凝水排进蓄水箱38,利用蓄水箱38对冷凝水进行储存方便再次利用,有效地加强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锅炉的节能性能。
66.实施例5:
67.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6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31的底部设有管状凸起311,管状凸起311连通进气管32。
69.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壳体31的底部设计管状凸起311,会使壳体31内的底部形成环状凹槽,当热气与流体管34接触然后在流体管34的表面产生冷凝水,冷凝水增多会沿着倾斜的流体管34汇集最后落在壳体31底部,利用壳体31底部的环状凹槽能够对冷凝水进行收集,避免冷凝水落入进气管32无法收集,有效地加强了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了节能效果。
70.实施例6:
7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余热回收节能锅炉,除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外,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72.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5上设有第二控制阀51。
73.在本技术方案中,在出水管5上设置第二控制阀51,能够控制流体在流体管34内的滞留时间,使得流体与高温热气的热交换时间更长,能够更好地将热气内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有效地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
74.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是可以相互组合的,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