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47989发布日期:2023-03-22 10:13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热能源领域,具体为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2.地热能是赋存于地球内部岩土体、流体和岩浆体中,能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热能,干热岩是一种地热资源之一,是一般温度大于200℃,埋深数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主要被用来提取其内部的热量。
3.开发干热岩资源的原理是从地表往干热岩中打一眼井(注入井),封闭井孔后向井中高压注入温度较低的水,产生了非常高的压力,在距注入井合理的位置处钻几口井并贯通人工热储构造,这些井用来回收高温水、汽称之为生产井;我国创新的重力热管技术,是把一根热管深入到干热岩层段,热管的管壁是一种导热速度极快的材料,热管内装有沸点很低的氨水,在接触到炽热的井壁之后,氨水很快变成氨蒸气,在重力的作用下返回地面。
4.公开号:cn212987686u公开了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通过设置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显示屏、操作面板和控制柜,能够通过压力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检测连接管内的压力和干热岩的流量,并通过显示屏显示出来,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操作面板和控制柜对阀门进行调整,提高管道的输送效率和实用性,通过设置分流管、电磁阀和储存罐,能够通过打开电磁阀,通过分流管对干热岩进行分流,并引流至储存罐内,避免输送管内的压力较大,从而能够避免管道损坏。
5.现有技术中,为缓解管道中流体受热膨胀对管道造成的压力,采用阀门控制和分流的方式的来缓解压力,但阀门控制的方式仅能对流速流量进行调整,且采用压力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会受传感器安装位置的影响,而采用分流的方式时,由于存储罐的内部非为真空环境,存储罐内原有的流体或气体均会对存储罐的容量造成影响,导致缓解效果有限,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包括热管;
8.所述热管的外壁安装有多个调节管,所述调节管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热管的一侧外壁中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安装有垫板,所述垫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管的内部,所述热管的内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隔板和垫板的外圈均设有齿状纹路,所述垫板通过螺杆和电机滑动连接在调节管的内部。
10.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的内部设有与热管内部相连通的开口,所述调节管的内壁形状为圆形。
11.进一步的:述调节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热管的外壁。
12.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垂直与热管的外壁设置。
13.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管的外侧设有与电机一端相连通的散热管道。
14.进一步的:所述螺杆和电机的长度与调节管内壁的长度相适配。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热管内受热膨胀的流体在向热管的内壁施加压力时,隔板受流体施压推动向调节管的内侧移动,并将压力转移至弹簧吸收和缓冲,待流体沸腾蒸发后回到地面时,降低的压力使弹簧推动隔板复位,循环过程中能够缓解热管内部所受压力,且能够即时的随热管内部压力变化来进行活动以降低热管所受压力;
17.2、通过电机的启动,在套管转动时能够使螺杆拉动垫板在调节管的内部横向移动,在使垫板向调节管的内侧移动时,能够扩展调节管内部存储流体的有效空间,适用于调节管的深度足够时,在垫板向热管的一侧移动时,能够弥补弹簧的弹性系数下降带来的影响,使隔板不会在调节管的内部受压力影响随意滑动而快速磨损,能够充分完整地发挥弹簧的效果,降低设备的维护需求,有助于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中热管的外侧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中调节管内部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中调节管侧面示意图。
21.图中:1、热管;2、调节管;3、隔板;4、弹簧;5、垫板;6、螺杆;7、套管;8、电机;9、开口;10、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请参阅图1-3,图为本实用新型中一优选实施方式,一种综合能源站调节装置,包括热管1;
24.热管1的外壁安装有多个调节管2,调节管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隔板3,隔板3远离热管1的一侧外壁中部安装有弹簧4,弹簧4的另一端安装有垫板5,垫板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套管7的内部,热管1的内部安装有电机8,电机8的输出端与套管7的一端固定连接。
25.可以理解的是,热管1内受热膨胀的流体在向热管1的内壁施加压力时,隔板3受流体施压推动向调节管2的内侧移动,并将压力转移至弹簧4吸收和缓冲,待流体沸腾蒸发后回到地面时,降低的压力使弹簧4推动隔板3复位,循环过程中能够缓解热管1内部所受压力,其中,通过电机8的启动,在套管7转动时能够使螺杆6拉动垫板5在调节管2的内部横向移动。
26.具体的,隔板3和垫板5的外圈均设有齿状纹路,使结构更加稳定,垫板5通过螺杆6和电机8滑动连接在调节管2的内部。
27.其中,调节管2的内部设有与热管1内部相连通的开口9,调节管2的内壁形状为圆形。
28.为对调节管2进行支撑,降低地面因素对调节管2的影响,调节管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臂10,支撑臂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热管1的外壁。
29.为方便流体在调节管2内的进出调节管2垂直与热管1的外壁设置。
30.调节管2的外侧设有与电机8一端相连通的散热管道,以在温度升高时供电机8散热。
31.可以理解的是,螺杆6和电机8的长度与调节管2内壁的长度相适配,以充分利用隔板3和弹簧4。
32.需要说明的是,调节管2内部在靠近开口9的一侧设有渐缩段,渐缩段的尺寸小于隔板3的尺寸,以防止隔板3从调节管2中进入热管1内。
33.本实施例中,能源站运行时,热管1内受热膨胀的流体在向热管1的内壁施加压力,隔板3受流体施压推动向调节管2的内侧移动,并将压力转移至弹簧4吸收和缓冲,待流体沸腾蒸发后回到地面时,降低的压力使弹簧4推动隔板3复位,循环过程中能够缓解热管1内部所受压力,其中,通过电机8的启动,在套管7转动时能够使螺杆6拉动垫板5在调节管2的内部横向移动,在使垫板5向调节管2的内侧移动时,能够扩展调节管2内部存储流体的有效空间,适用于调节管2的深度足够时,在垫板5向热管1的一侧移动时,能够弥补弹簧4的弹性系数下降带来的影响,使隔板3不会在调节管2的内部受压力影响随意滑动而快速磨损。
3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的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