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排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
背景技术:2.现阶段工业焚烧炉余热锅炉会不可避免的落下大量积灰,卸灰装置在卸灰时会产生大量的粉尘扬尘,由于国家及人民群众对于环保意识的加强,老式的下灰槽盖板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人们试图对老旧的技术方案进行改进,改造完成的防尘排气装置一般能控制好落差高度较低灰量较小的卸灰需求。但是该方案仍然存在不足,该装置只能满足卸灰落差高度较小的情况,一般不能很好地控制由于落差高度较大、灰量较多而产生的较大粉尘扬尘。其原因是该装置没有排气孔,当卸灰落差高度较大、灰量较大时飞灰下降产生的冲击力较大,集灰槽不能很好地化解此冲击力。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来解决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不能很好地控制较大粉尘扬尘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灰槽,所述储灰槽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灰槽盖板,所述灰槽盖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落灰孔,所述灰槽盖板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孔,所述灰槽盖板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台,所述凸台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风帽,所述灰槽盖板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观察筒,所述灰槽盖板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孔。
5.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在灰槽盖板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所述凸台在灰槽盖板的顶端呈对称设置,所述凸台分别和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相连通。
6.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在灰槽盖板的内部呈对称设置,所述凸台在灰槽盖板的顶端呈对称设置,所述凸台分别和第二排气孔和第一排气孔相连通。
7.优选的,所述风帽分别呈圆锥形,所述风帽内侧的两侧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端分别和凸台的顶端固定连接。
8.优选的,所述观察筒外部的顶端套接有安装套,所述观察筒外部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
9.优选的,所述安装套的内部侧壁设置有和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安装套内部侧壁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板。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不仅实现了能很好地控制较大粉尘扬尘,实现了防止雨水经由排气孔倒灌,而且实现了便于工作人员对灰尘料位进行观察;
11.(1)通过在灰槽盖板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孔,在使用时在灰槽盖板内部的
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锅炉运行产生的飞灰通过落灰孔中落下进入储灰槽的内部,并产生冲击气体,由于灰槽盖板的存在使气体无法排出,此时通过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即可使气体可以顺利排出,并通过由防火材质制成的布袋可以在保证透气的前提下耐高温和阻止灰尘逸出,同时通过支撑龙骨对布袋进行支撑,并通过凸台可以防止飞灰过多堵塞布袋,从而可以缓解落差高度较大、灰量较大时飞灰下降产生的冲击力;
12.(2)通过在凸台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风帽,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杆可将风帽分别固定连接在凸台的顶端,以此可将风帽分别安装在第一排气孔和第二排气孔的顶部,通过风帽可以在保证排气正常的情况下防止雨水的进入使布袋板结,确保排气效果,可实施性强;
13.(3)通过在灰槽盖板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观察筒,在使用时将安装套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观察筒的外部,以此可将透明观察板固定连接在观察筒的顶部,通过透明观察板和观察筒可以观察储灰槽内的料位,方便工作人员对储灰槽内部的灰尘进行定期清理,并且还可便于将透明观察板进行拆卸进行清理确保观察小伙,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凸台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灰槽盖板正视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板;2、储灰槽;3、灰槽盖板;4、凸台;5、落灰孔;6、观察筒;7、第一排气孔;8、风帽;9、布袋;10、支撑龙骨;11、第二排气孔;12、固定杆;13、安装套;14、透明观察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实施例1:请参阅图1-4,一种锅炉下灰槽防尘排气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储灰槽2,储灰槽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灰槽盖板3,灰槽盖板3顶端的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落灰孔5,灰槽盖板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排气孔7,灰槽盖板3顶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凸台4,凸台4的顶端分别设置有风帽8,灰槽盖板3顶端一侧的中间位置处插接有观察筒6,灰槽盖板3内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排气孔11;
21.第二排气孔11和第一排气孔7在灰槽盖板3的内部呈对称设置,凸台4在灰槽盖板3的顶端呈对称设置,凸台4分别和第二排气孔11和第一排气孔7相连通,第二排气孔11和第一排气孔7在灰槽盖板3的内部呈对称设置,凸台4在灰槽盖板3的顶端呈对称设置,凸台4分别和第二排气孔11和第一排气孔7相连通;
2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使用时在灰槽盖板3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锅炉运行产生的飞灰通过落灰孔5中落下进入储灰槽2的内部,并产生冲击气体,由于灰槽盖板3的存在使气体无法排出,此时通过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即可使气体可以顺利排出,并通过由防火材质制成的布袋9可以在保证透气的前提下耐高温
和阻止灰尘逸出,同时通过支撑龙骨10对布袋9进行支撑,并通过凸台4可以防止飞灰过多堵塞布袋9,从而可以缓解落差高度较大、灰量较大时飞灰下降产生的冲击力。
23.实施例2:风帽8分别呈圆锥形,风帽8内侧的两侧和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的底端分别和凸台4的顶端固定连接;
24.具体地,如图1和图3所示,在使用时通过固定杆12可将风帽8分别固定连接在凸台4的顶端,以此可将风帽8分别安装在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的顶部,通过风帽8可以在保证排气正常的情况下防止雨水的进入使布袋9板结,确保排气效果,可实施性强。
25.实施例3:观察筒6外部的顶端套接有安装套13,观察筒6外部的顶端设置有外螺纹,安装套13的内部侧壁设置有和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安装套13内部侧壁之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透明观察板14;
26.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在使用时将安装套1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观察筒6的外部,以此可将透明观察板14固定连接在观察筒6的顶部,通过透明观察板14和观察筒6可以观察储灰槽2内的料位,方便工作人员对储灰槽2内部的灰尘进行定期清理,并且还可便于将透明观察板14进行拆卸进行清理确保观察小伙,可操作性强。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首先在灰槽盖板3内部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锅炉运行产生的飞灰通过落灰孔5中落下进入储灰槽2的内部,并产生冲击气体,由于灰槽盖板3的存在使气体无法排出,此时通过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即可使气体可以顺利排出,并通过由防火材质制成的布袋9可以在保证透气的前提下耐高温和阻止灰尘逸出,同时通过支撑龙骨10对布袋9进行支撑,并通过凸台4可以防止飞灰过多堵塞布袋9,通过固定杆12可将风帽8分别固定连接在凸台4的顶端,以此可将风帽8分别安装在第一排气孔7和第二排气孔11的顶部,通过风帽8可以在保证排气正常的情况下防止雨水的进入使布袋9板结,并且将安装套13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在观察筒6的外部,以此可将透明观察板14固定连接在观察筒6的顶部,通过透明观察板14和观察筒6可以观察储灰槽2内的料位。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