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50488发布日期:2023-03-22 10:3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2.市场现有多数加湿器产品,其采用的加湿纸模块大多为木浆纸,无纺布,棉布类材料,该材料特性是通过自身将水吸附后,通过气流带走水汽,从而达到加湿效果。而外界空气会携带灰尘和细菌,容易附着在加湿纸模块上,容易导致发霉和滋生细菌,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加湿器,旨在提供解决目前市面上加湿器排出空气携带灰尘和细菌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加湿器,包括:
5.壳体,形成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贯设所述壳体以形成进风口和出风口;
6.加湿模块,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用以加湿所述通风腔内的空气;
7.加压装置,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用以能够在所述通风腔内形成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并自所述出风口排出的气流;以及,
8.加热装置,包括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加湿模块之间,用以加热自所述进风口进入的气流。
9.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和/或,
10.所述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侧端。
11.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包括过气加湿元件,其中:
12.所述过气加湿元件的材质包括塑胶材质;和/或,
13.所述过气加湿元件上设有多个过气孔,多个所述过气孔均匀布设。
14.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模块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
15.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装置包括风扇,和/或,所述加压装置邻近所述出风口设置。
16.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括半导体加热片;和/或,
17.所述加热部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和/或,
18.所述加热部邻近所述进风口设置。
19.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湿器内形成有循环水路,所述循环水路上设有第一水箱,所述加湿模块处于所述循环水路上。
20.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路上设有水泵,用以将所述第一水箱内的水泵送至所述加湿模块。
21.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水箱内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
延伸至所述加湿模块处;和/或,
22.在所述第一水箱的底部设有杀菌装置。
23.优选地,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内还设有第二水箱,所述第二水箱与所述第一水箱之间设有连通管路,在所述连通管路上设有电磁阀。
24.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加湿器的进风口处设置有加热装置,当空气被加压装置吸入后,通过进风口进入会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腔内的加湿模块,加湿模块上附着有大量水滴,水滴随着热空气蒸发成水汽从出风口吹出,从而达到湿润空气的目的。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的一实施例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的一实施例的顶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加湿器的一实施例的底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号说明:
3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加湿器3加湿模块1壳体31过气加湿元件11前壳4第一水箱12出风口41紫外线灯13底座5第二水箱14地脚51水箱盖15电源插座6加热装置16进风口61半导体加热片2加压装置7水泵21风扇支架8电磁阀22风扇9电源控制盒
31.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3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市场现有多数加湿器产品,其采用的加湿纸模块大多为木浆纸,无纺布,棉布类材料,该材料特性是通过自身将水吸附后,通过气流带走水汽,从而达到加湿效果。而外界空气会携带灰尘和细菌,容易附着在加湿纸模块上,容易导致发霉和滋生细菌,从而影响到人体的健康。
3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加湿器,旨在解决加湿纸模块使用寿命短、不能清洗等问题

图1至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湿器所提供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1、加湿模块3、加压装置2以及加热装置6,所述壳体1形成有通风腔,所述通风腔贯设所述壳体1以形成进风口16和出风口12,所述加湿模块3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用以加湿所述通风腔内的空气,所述加压装置2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用以能够在所述通风腔内形成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并自所述出风口12排出的气流,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进风口16与所述加湿模块2之间,用以加热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的气流。
38.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加湿器100的进风口16处设置有加热装置6,当空气被加压装置2吸入后,通过进风口16进入会对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通过通风腔内的加湿模块3,加湿模块3上附着有大量水滴,水滴随着热空气蒸发成水汽从出风口吹出,从而达到湿润空气的目的。
39.为了使所述通风腔内有空气流入,在所述壳体1的上下两端开设有进风口16,所述壳体1的侧端形成有出风口12,空气自进风口16进入所述通风腔内并在空气压力的作用下从所述出风口12排出。
40.为了将所述通风腔内空气加湿,在所述通风腔内设置有加湿模块3,所述加湿模块3包括过气加湿元件31,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的材质可以是聚丙烯材料也可以是聚碳酸酯材料,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采用加入如cn107540940b文件公开的抗菌母粒的聚丙烯材料作为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的材质,加入抗菌母粒的聚丙烯材料能很好的抑制和杀灭沾染在塑胶表面的细菌和霉菌,且化学性质稳定,能很好的用作加湿器中的加湿元件。
41.为了从出风口12排出加湿空气,在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上开设有多个过气孔,多个所述过气孔均匀布设在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上。
42.为方便用户后期清洗打理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通过两侧与所述通风腔内相配合的安装槽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当用户需要对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进行清洗时,打开所述壳体1上部即可从安装槽内取出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实现了对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的循环使用。
43.为了吸入空气和排出空气,在所述通风腔内邻近所述出风口12位置设置了加压装
置2,所述加压装置2可以是风扇,还可以是涡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采用风扇22作为所述加压装置2,风扇22的静谧性好结构简单,可以很好地吸入排出空气。
44.所述风扇22通过风扇支架21架设在所述通风腔内靠近所述出风口12处,当所述风扇22运行时,空气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所述通风腔,经过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再从所述出风口12排出。
45.为了在空气经过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携带更多的水汽,在空气经过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之前就需要对空气进行预热得到热空气

在所述通风腔内安装有一加热装置6,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设于所述通风腔内的加热部,所述加热部设于所述进风口16与所述加湿模块3之间,所述加热部可以是半导体加热片61,还可以是电加热管,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选用半导体加热片61作为所述加热部,具有使用成本低后期免维护的特性。
46.所述加热部邻近所述进风口16设置当给所述半导体加热片61通电后,所述半导体加热片61温度升高,从而达到给空气加热的效果,热空气流经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所述过气加湿元件31中的水遇高温蒸发形成更多的水蒸气,从而使吹出的空气更湿润。
47.所述半导体加热片61可以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也可以是固定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采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将所述半导体加热片61安装于所述通风腔内,可拆卸安装可以方便后期更换维修所述半导体加热片61,故选用可拆卸的连接方式。
48.所述加热部可以是远离所述进风口16设置,也可以是邻近所述进风口16设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部邻近所述进风口16设置,当空气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后则通过所述加热部,能保证空气自所述进风口16进入后能被完全充分加热。
49.为了节约水资源,在所述加湿器100内部形成有循环水路,用以湿润所述加湿模块3中多余的水回收至所述第一水箱4,经回收后的水再此用以湿润所述加湿模块3,达到了资源再利用的目的。所述循环水路上设有第一水箱4,所述加湿模块3处于所述循环水路上,通过所述循环水路将所述第一水箱4内的水输送至所述加湿模块3的小孔内,当空气通过所述加湿模块3的小孔带走孔内的水形成水汽。
50.为了使所述第一水箱4内的水能从下至上输送至所述加湿模块3,在所述循环水路上设有水泵,请参考图3,用以将所述第一水箱4的水经过水泵加压泵送至所述加湿模块3,所述第一水箱4还可以回收所述加湿模块3内多余的水,从而形成循环水路。
51.由于所述加湿模块3中的水需要回收至所述第一水箱4内,回收过程中会有水滴落的声音,为消除所述加湿模块3中多余的水回收时产生的水滴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水箱4内设有导流筋,所述导流筋延伸至所述加湿模块3处,当所述加湿模块3中多余水回收时,会沿着所述导流筋流向所述第一水箱4的底部,在此过程中不会产生水滴声,从而达到静谧性好的效果。
52.为使所述第一水箱4内的水体的细菌更少,所述第一水箱4底部设有杀菌装置,所述杀菌装置可以是紫外线灯41,还可以是激光杀菌装置,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选用紫外线灯41作为所述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灯具有无死角、光射
条件好、能耗低等特点,故选用所述紫外线灯41作为所述设备的杀菌装置。所述紫外线灯41通过发出适合波长的紫外线,从而达到为水体杀菌的效果,水体内细菌减少则所述加湿模块3上的细菌相对应减少,则流经所述加湿模块3吹出的湿润空气更洁净。
53.为保证加湿器100运行中的水量充足,在所述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水箱5,所述第二水箱5与所述第一水箱4之间设有连通管路,当所述第一水箱4中的水量不足时,所述第二水箱5内的水经所述连通管路流入所述第一水箱4,补充所述第一水箱4内的水量。所述第二水箱5的容量大于所述第一水箱的容量。为控制所述第一水箱4与所述第二水箱5连通管路通断,在所述连接管路上设有电磁阀8,当所述电磁阀8打开,所述第二水箱5内的水经连通管路流至所述第一水箱4内;当所述电磁阀8关闭,所述第二水箱5停止向所述第一水箱4供水。为控制加湿器100运行和停止,在所述壳体1内设有电源控制盒9,所述电源控制盒9外设有开关,用户操控开关即可完成对所述加湿器100的控制。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