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23839发布日期:2023-02-01 04:32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


背景技术:

2.暖通空调是具有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功能的空调器,由于暖通空调的主要功能包括: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这三个方面,取这三个功能的综合简称,即为暖通空调,暖通空调的外机一般是通过底座进行安装的。
3.公开号为cn216244629u的中国授权专利:一种暖通工程用暖通空调安装底座,包括安装底座和固定机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方设置有暖通空调本体,暖通空调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组固定板,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在实际使用时,至少存在以下几点不足:(1)上述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暖通空调安装底座不具有移动的功能,工作人员在把暖通空调设备安装到底座上后,需要移动空调时,则需多名工作人员相互配合推动空调设备,操作不便,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2)述技术方案所提出的暖通空调安装底座不具有散热的功能,在炎热的夏天,室外的空调外机很容易出现过热的现象,导致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老化,影响暖通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转,缩短其使用寿命,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不仅能够方便转移暖通空调设备,同时还能对暖通空调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利用自然光照来驱动触发组件、控制组件与散热组件运转,减小了装置的运行成本,符合现代绿色生产的理念。
5.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包括:
6.用于承载暖通空调的支撑座;
7.侧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座的侧面;
8.第一盒体,所述第一盒体的底面固定于所述侧板上;
9.第二盒体,固定于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面;
10.周向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装配于所述第一盒体内;
11.周向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的第二转轴,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相啮合传动,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一端转动装配于所述第一盒体内,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延伸至所述第二盒体内,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开设有供所述第二转轴穿设的孔洞;
12.用于对暖通空调散热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二盒体内;
13.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14.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转轴的第二端;
15.与所述转动块相对设置的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装配在所述第二盒体的内面,
所述移动块和所述转动块的相对处分别设有相同坡度的斜面;
16.设于所述第二盒体内的气囊,所述气囊粘接于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盒体的顶面之间;
17.两个气管,两个所述气管的第一端均固定连通于所述气囊上,两个所述气管的第二端均延伸至第二盒体的外部;
18.限流方向相反的两个单向阀,两个所述单向阀分别安装于两个所述气管上;
19.喷气盒,所述喷气盒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座上,所述喷气盒与其中一个所述气管第二端互相连通;
20.开设于所述喷气盒上的多个喷气孔;
21.用于触发所述第一转轴转动的触发组件;
22.所述触发组件包括:
23.通口,所述通口开设于所述第一盒体的顶面上;
24.两个配重盘,两个所述配重盘分别通过连杆与所述第一转轴连接;
25.分别与两个所述配重盘电连的两个电磁铁,两个所述电磁铁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配重盘的第一面;
26.供其中一个所述电磁铁吸附的磁板,所述磁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盒体的侧壁,其中一个所述电磁铁吸附至所述磁板时,另一个电磁铁与所述通口相对;
27.用于控制所述触发组件触发的控制组件;
28.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29.控制盒,所述控制盒固定连接在所述配重盘的第二面;
30.设置于所述控制盒内且两端互相对应形成环状的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所述第一导电片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盒内壁,所述第一导电片和所述第二导电片均与对应的所述配重盘以及外部电源电连;
31.密封筒,所述密封筒竖直固定于所述第一导电片内侧面,所述密封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在所述配重盘跟随所述连杆绕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到位后与所述通口相对的孔洞,所述孔洞通过透明镜片覆盖;
32.内杆,所述内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密封筒内,所述内杆的一端伸出至所述密封筒外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盒内;
33.蒸发液,所述蒸发液填充在所述密封筒内。
34.阳光通过通口照射到与通口相正对的控制盒上,使密封筒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当密封筒的内部温度达到蒸发液的沸点时,蒸发液会蒸发汽化,气态的蒸发液会占用更大的空间,从而推动内杆发生移动,进而带动内杆上的第二导电片发生移动,直至两个导电片相互分离,以此实现电磁铁的断电,吸附在磁板上的电磁铁断电失磁,另一个电磁铁对应的配重盘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当配重盘转动到与磁板相互靠近的位置时,配重盘上的电磁铁会吸附在磁板上,此时原先吸附在磁板上的电磁铁对应的配重盘恰好转动到与通口相正对的位置,而吸附在磁板上的电磁铁对应的配重盘上的控制组件由于不再被光线照射,其内部的蒸发液会降温液化,其内部的两个导电片会再次接触,进而控制电磁铁周期性的通电和断电,伴随上述过程,两个配重盘能够带动第一转轴周期性的转动;
35.通过转动第一转轴带动转动第二转轴,在第二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块发生转
动,由于转动块与移动块相对处设置有相同坡度的斜面,且移动块上的限位块滑设于限位槽中,因此转动块转动时会推动移动块,转动块的斜面部分会不断的对移动块的斜面部分进行挤压,使得移动块不断的往复移动,移动块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气囊进行挤压,由于两个单向阀的限流方向相反,其中一个单向阀限制气流只能够进入气囊内,另一个单向阀限制气流只能从气囊内流出,所以伴随气囊不断的被挤压,气囊能够把气体通过对应气管流入喷气盒内,接着,气体会通过若干喷气孔喷射到暖通空调的内部,能够加速暖通空调内外空气的对流,使暖通空调内部滞留的热量散出,对暖通空调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36.进一步的,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
37.至少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盒体相接触的侧壁上;
38.开设于所述第二盒体侧壁的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块分别滑设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中。
39.通过开设限位槽,并在移动块上设置滑设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来对移动块的移动进行限位。
40.进一步的,所述触发组件还包括有:
41.凸透镜,所述凸透镜固定连接并覆盖于所述通口上。
42.凸透镜能够更好的汇集光照射线于一点中,对密封筒进行集中照射,能够加速蒸发液蒸发。
43.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
44.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竖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片与所述控制盒的内侧壁之间。
45.滑塞,所述滑塞滑动连接在所述密封筒内,所述内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塞固定连接,所述内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片固定连接于所述控制盒内;
46.弹簧,所述弹簧固设于所述滑塞与所述密封筒的底面之间;
47.通过设置滑塞和弹簧,能够在内杆受蒸发液蒸发膨胀影响而向外滑动后及时进行复位。
48.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外框体以及用于承载暖通空调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的形状与所述外框体相适配,所述外框体搭接于所述外框体上,所述外框体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所述升降架的支脚,所述侧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框体的侧面。
49.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升降暖通空调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固设于所述外框体上,所述升降组件包括:
50.竖向的两个开槽,两个所述开槽分别开设在所述外框体的一对内侧壁上;
51.与所述开槽对应设置的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均固定连接在升降架上,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与两个所述开槽贴合并滑动装配于两个所述开槽内;
52.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开槽内,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块螺纹套接在所述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
53.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固定连接在另一个所述开槽内,另一个所述连接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54.工作人员需要升降暖通空调安装底座与暖通空调时,首先启动升降电机,升降电
机运转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带动连接块发生移动,进而使升降架发生移动。
55.进一步的,还包括有用于移动所述支撑座的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包括:
56.轮架,所述轮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轮架上垂直固设有第三转轴;
57.轮轴,所述轮轴转动连接在所述轮架上;
58.移动轮,所述轮轴固定穿过所述移动轮的轮心;
59.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轮架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三转轴平行设置;
60.分别固定套设于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的两个齿轮,两个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61.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第三转轴上;
62.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轮轴上,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63.在使升降架发生移动直至四个移动轮与地面相互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可利用移动组件使暖通空调安装底座发生移动,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运转时能够带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发生转动,第三转轴转动时又能够带动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轮轴发生转动,轮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移动轮发生转动,即可使外框体发生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暖通空调进行转移。
附图说明
6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6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66.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6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升降架的结构示意图;
68.图4为图3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69.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盒体二的结构示意图;
70.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盒体二内部结构的爆炸图;
71.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72.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密封筒的结构放大图;
73.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散热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74.图10为图9中c处的结构放大图;
75.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76.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移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77.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盒体二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78.图中,10-外框体;20-支脚;30-侧板;40-升降架;50-触发组件;501-第一盒体;502-第一转轴;503-通口;504-凸透镜;505-连杆;506-配重盘;507-电磁铁;508-磁板;509-控制组件;5091-控制盒;5092-支撑杆;5093-第一导电片;5094-第二导电片;5095-密封筒;
5096-滑塞;5097-内杆;5098-弹簧;5099-蒸发液;5100-开口;5101-孔洞;60-驱动组件;601-主动齿轮;602-第二转轴;603-从动齿轮;70-散热组件;701-第二盒体;702-转动块;703-移动块;704-限位块;705-限位槽;706-气囊;707-气管;708-单向阀;709-喷气盒;710-喷气孔;80-升降组件;801-开槽;802-连接块;803-升降电机;804-升降电机的输出轴;805-导向杆;90-移动组件;901-轮架;902-轮轴;903-移动轮;904-驱动电机;905-第三转轴;906-齿轮;907-第一锥齿轮;908第二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7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80.参见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移动式空调安装底座结构,包括:
81.用于承载暖通空调的支撑座;
82.侧板30,侧板30固定连接在支撑座的侧面;
83.第一盒体501,第一盒体501的底面固定于侧板30上;
84.第二盒体701,固定于第一盒体501的顶面;
85.周向固定套设有主动齿轮601的第一转轴502,第一转轴502转动装配于第一盒体501内;
86.周向固定套设有从动齿轮603的第二转轴602,主动齿轮601与从动齿轮603相啮合传动,第二转轴602的第一端转动装配于第一盒体501内,第二转轴602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盒体701内,第一盒体501与第二盒体701开设有供第二转轴602穿设的孔洞;
87.用于对暖通空调散热的散热组件70;
88.散热组件70包括:
89.转动块702,转动块702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602的第二端;
90.与转动块702相对设置的移动块703,移动块703滑动装配在第二盒体701的内面,移动块703和转动块702的相对处分别设有相同坡度的斜面;
91.设于第二盒体701内的气囊706,气囊706粘接于移动块703与第二盒体701的顶面之间;
92.两个气管707,两个气管707的第一端均固定连通于气囊706上,两个气管707的第二端均延伸至第二盒体701的外部;
93.限流方向相反的两个单向阀708,两个单向阀708分别安装于两个气管707上;
94.喷气盒709,喷气盒709通过支架固定连接于支撑座上,喷气盒709与其中一个气管707的第二端互相连通;
95.开设于喷气盒709上的多个喷气孔710;
96.用于触发第一转轴502转动的触发组件50;
97.触发组件50包括:
98.通口503,通口503开设于第一盒体501的顶面上;
99.两个配重盘506,两个配重盘506分别通过连杆505与第一转轴502连接;
100.分别与两个配重盘506电连的两个电磁铁507,两个电磁铁507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配重盘506的第一面;
101.供其中一个电磁铁507吸附的磁板508,磁板508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盒体501的侧壁,其中一个电磁铁507吸附至磁板508时,另一个电磁铁507与通口503相对;
102.用于控制触发组件50触发的控制组件509;
103.控制组件509包括:
104.控制盒5091,控制盒5091固定连接在配重盘506的第二面;
105.设置于控制盒5091内且两端互相对应形成环状的第一导电片5093和第二导电片5094,第一导电片5093的外侧面固定连接于控制盒5091内壁,第一导电片5091和第二导电片5094均与对应的配重盘506以及外部电源电连;
106.密封筒5095,密封筒5095竖直固定于第一导电片5093内侧面,密封筒5095的侧壁上开设有在配重盘506跟随连杆505绕第一转轴502转动到位后与通口503相对的孔洞5101,孔洞5101通过透明镜片覆盖;
107.内杆5097,内杆5097滑动连接于密封筒5095内,内杆5097的一端伸出至密封筒5095外与第二导电片5094固定连接于控制盒5091内;
108.蒸发液5099,蒸发液5099填充在密封筒5095内。
109.阳光通过通口503照射到与通口503相正对的控制盒5091上,使密封筒5095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当密封筒5095的内部温度达到蒸发液5099的沸点时,蒸发液5099会蒸发汽化,气态的蒸发液5099会占用更大的空间,从而推动内杆5097发生移动,进而带动内杆5097上的第二导电片5094发生移动,直至两个导电片相互分离,以此实现电磁铁507的断电,吸附在磁板508上的电磁铁507断电失磁,另一个电磁铁507对应的配重盘506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当配重盘506转动到与磁板508相互靠近的位置时,配重盘506上的电磁铁507会吸附在磁板508上,此时原先吸附在磁板508上的电磁铁507对应的配重盘506恰好转动到与通口503相正对的位置,而吸附在磁板508上的电磁铁507对应的配重盘506上的控制组件509由于不再被光线照射,其内部的蒸发液5099会降温液化,其内部的两个导电片会再次接触,进而控制电磁铁507周期性的通电和断电,伴随上述过程,两个配重盘506能够带动第一转轴502周期性的转动;
110.通过转动第一转轴502带动转动第二转轴602,在第二转轴602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块702发生转动,由于转动块702与移动块703相对处设置有相同坡度的斜面,且移动块703上的限位块704滑设于限位槽705中,因此转动块702转动时会推动移动块703,转动块702的斜面部分会不断的对移动块703的斜面部分进行挤压,使得移动块703不断的往复移动,移动块703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气囊706进行挤压,由于两个单向阀708的限流方向相反,其中一个单向阀708限制气流只能够进入气囊706内,另一个单向阀708限制气流只能从气囊706内流出,所以伴随气囊706不断的被挤压,气囊706能够把气体通过对应气管707流入喷气盒709内,接着,气体会通过若干喷气孔710喷射到暖通空调的内部,能够加速暖通空调内外空气的对流,使暖通空调内部滞留的热量散出,对暖通空调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1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例,蒸发液5099采用丙酮溶液,丙酮溶液的沸点为56.5℃。
112.结合图9,散热组件70还包括:
113.至少两个限位块704,限位块704固定连接在移动块703与第二盒体701相接触的侧壁上;
114.开设于第二盒体701侧壁的与限位块704对应的限位槽705,限位块704分别滑设于对应的限位槽705中。
115.通过开设限位槽705,并在移动块703上设置滑设于限位槽705内的限位块704,来对移动块703的移动进行限位。
116.结合图5和图6,触发组件50还包括有:
117.凸透镜504,凸透镜504固定连接并覆盖于通口503上。
118.凸透镜504能够更好的汇集光照射线于一点中,对密封筒5095进行集中照射,能够加速蒸发液5099蒸发。
119.进一步结合图7和图8,控制组件509还包括:
120.支撑杆5092,支撑杆5092竖直固定连接于第一导电片5093与控制盒5091的内侧壁之间。
121.滑塞5096,滑塞5096滑动连接在密封筒5095内,内杆5097的一端与滑塞5096固定连接,内杆5097的另一端与第二导电片5094固定连接于控制盒5091内;
122.弹簧5098,弹簧5098固设于滑塞5096与密封筒5095的底面之间;
123.通过设置滑塞5096和弹簧5098,能够在内杆5097受蒸发液5099蒸发膨胀影响而向外滑动后及时进行复位。
124.结合图1和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支撑座包括外框体10以及用于承载暖通空调的升降架40,升降架40的形状与外框体10相适配,外框体10搭接于外框体10上,外框体10内壁上设有多个用于支撑升降架40的支脚20,侧板30固定连接于外框体10的侧面。
125.结合图3,还包括用于升降暖通空调的升降组件80,升降组件80固设于外框体10上,升降组件80包括:
126.竖向的两个开槽801,两个开槽801分别开设在外框体10的一对内侧壁上;
127.与开槽801对应设置的两个连接块802,两个连接块802均固定连接在升降架40上,两个连接块802分别与两个开槽801贴合并滑动装配于两个开槽801内;
128.升降电机803,升降电机803安装在其中一个开槽801内,其中一个连接块802螺纹套接在升降电机的输出轴804上;
129.导向杆805,导向杆805固定连接在另一个开槽801内,另一个连接块802滑动套设在导向杆805上。
130.工作人员需要升降暖通空调安装底座与暖通空调时,首先启动升降电机803,升降电机803运转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804带动连接块802发生移动,进而使升降架40发生移动。
131.结合图11和图12,还包括有用于移动支撑座的移动组件90,移动组件90包括:
132.轮架901,轮架901固定连接在升降架40上,轮架901上垂直固设有第三转轴905;
133.轮轴902,轮轴902转动连接在轮架901上;
134.移动轮903,轮轴902固定穿过移动轮903的轮心;
135.驱动电机904,驱动电机904安装在轮架901上,驱动电机904的输出轴与第三转轴
905平行设置;
136.分别固定套设于第三转轴905和驱动电机904的输出轴上的两个齿轮906,两个齿轮906之间相互啮合;
137.第一锥齿轮907,所述第一锥齿轮907固定套设在第三转轴905上;
138.第二锥齿轮908,所述第二锥齿轮908固定套设在轮轴902上,第二锥齿轮908与第一锥齿轮907之间相互啮合。
139.在使升降架40发生移动直至四个移动轮903与地面相互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可利用移动组件90使暖通空调安装底座发生移动,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904,驱动电机904运转时能够带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906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905发生转动,第三转轴905转动时又能够带动相互啮合的第一锥齿轮907与第二锥齿轮908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轮轴902发生转动,轮轴902转动时能够带动移动轮903发生转动,即可使外框体10发生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暖通空调进行转移。
140.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41.初始状态下,升降架40位于外框体10的内部,此时四个移动轮903均完全位于外框体10的内部,两个电磁铁507均处于通电状态,其中一个配重盘506(以下代称配重盘一)上的电磁铁507吸附在磁板508上,另一个配重盘506(以下代称配重盘二)位于与通口503相正对的位置。
142.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暖通空调安装底座在实际使用时,工作人员把暖通空调安装在外框体10上,此时暖通空调的散热口正对喷气盒709设置,工作人员需要移动暖通空调安装底座与暖通空调时,首先启动升降电机803,升降电机803运转时,升降电机的输出轴804带动对应的连接块802发生移动,进而使升降架40发生移动,使得升降架40从外框体10内移动,直至四个移动轮903与地面相互接触,然后,工作人员可利用四个移动组件90使暖通空调安装底座发生移动。
143.由于四个移动组件90的具体结构完全相同,此处仅针对其中任意一个移动组件90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工作人员启动驱动电机904,驱动电机904运转时能够带动两个相互啮合的齿轮906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三转轴905发生转动,第三转轴905转动时又能够带动相互啮合的锥齿轮一907与锥齿轮二908发生转动,进而带动轮轴902发生转动,轮轴902转动时能够带动移动轮903发生转动,即可使外框体10发生移动,便于工作人员对暖通空调进行转移。
144.阳光通过通口503照射到与通口503相正对的控制盒5091上,使密封筒5095的内部温度逐渐升高,当密封筒5095的内部温度达到蒸发液5099的沸点时,蒸发液5099会蒸发汽化,气态的蒸发液5099会占用更大的空间,从而推动滑塞5096发生移动,滑塞5096移动时能够带动内杆5097发生移动,进而带动内杆5097上的第二导电片5094发生移动,直至第一导电片5093和第二导电片94相互分离,此时,吸附在磁板508上的电磁铁507会断电失磁,配重盘二会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转动,当配重盘二转动到与磁板508相互靠近的位置时,配重盘二上的电磁铁507会吸附在磁板508上,此时配重盘一恰好转动到与通口503相正对的位置,一段时间后,配重盘一上的控制组件509由于阳光的照射,其内部的第一导电片5093和第二导电片5094也会相互分离,使得配重盘二上的电磁铁507断电失磁,而配重盘二上的控制组件509由于不再被光线照射,其内部的蒸发液5099会降温液化,其内部的第一导电片
5093和第二导电片5094会再次接触,进而使配重盘一上的电磁铁507再次通电得磁,伴随上述过程,两个配重盘506能够带动第二转轴502周期性的发生转动。
145.第二转轴502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主动齿轮601发生转动,主动齿轮601转动时又能够带动从动齿轮603发生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602发生转动,第一转轴602在转动时能够带动转动块702发生转动,由于转动块702与移动块703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斜面,在限位块704与限位槽705的配合作用下,移动块703只能够在盒体一701内上下移动,无法发生转动,如此,伴随转动块702的转动,转动块702的斜面部分会不断的对移动块703的斜面部分进行挤压,使得移动块703不断的往复移动,移动块703往复移动的过程中会不断对气囊706进行挤压,由于两个单向阀708的限流方向相反,具体的,其中一个单向阀708限制气流只能够进入气囊706内,另一个单向阀708限制气流只能够才能够气囊706内流出,所以伴随气囊706不断的被挤压,气囊706能够把气体通过对应气管707流入喷气盒709内,接着,气体会通过若干喷气孔710喷射到暖通空调的内部,能够加速暖通空调内外空气的对流,使暖通空调内部滞留的热量散出,对暖通空调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1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4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148.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