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品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90176发布日期:2023-03-24 20:04阅读: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纺织品烘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纺织品烘干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纺织品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水洗烘干,一般通过蒸汽方式烘干。通过高温水蒸气流经烘筒,加热烘筒,烘筒对纺织品进行烘干。现有装置一般由两组烘筒组成,每组十个,共二十个。第一组烘筒均用于烘干,第二组烘筒,上面八个烘筒用于烘干,下面两个用于冷却,但此烘干方式因通过手工控制蒸汽的流量,未能准确控制烘筒温度,也使得烘筒表面加热温度有差异,经常会出现过度烘干或部分烘干的问题,导致因布面发亮或受热不均匀产生的质量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因频繁手工操作蒸汽的流量会引起烘干质量不稳定的情况;其次过度烘干会导致资源浪费,增加能耗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纺织品烘干系统,解决了纺织品在烘干过程中未能准确控制烘筒温度的问题,实现了防止纺织品过度烘干使纺织品烘干时受热均匀,纺织品烘干后平整度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所述的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烘筒组、蒸汽导管、温控装置;烘筒组包括若干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蒸汽导管的烘筒,烘筒包括:外筒体、端板、第二进气导管、第二回气导管、第三进气支管;外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端板封闭形成空腔,烘筒前端端板中心处连接第二进气导管,第二进气导管插入空腔且与后端端板留有间隙,且第二进气导管连接第三进气支管,烘筒后端端板中心处连接第二回气导管;温控装置设立于烘筒前端端板与蒸汽导管之间。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筒组的各个烘筒前端设置有温控装置,通过温控装置对各个烘筒内部温度实现独立监控并根据实际需求调整温度,烘筒的外筒体的两端分别通过端板封闭形成空腔,烘筒前端端板中心处连接第二进气导管,第二进气导管插入空腔且与后端端板留有间隙,且第二进气导管连接第三进气支管,烘筒后端端板中心处连接第二回气支管:热蒸汽通过第二进气导管输入第三进气支管,通过第三进气支管将热蒸汽散布烘筒空腔内,第三进气支管为加热源,均匀分布在烘筒空腔内,使得烘筒空腔内部热蒸汽散布更加均匀,使得烘筒表面加热均匀,纺织品受热均匀。
6.第三进气支管径向安装在第二进气导管上,且同一平面上的第三进气支管为一组,若干第三进气支管组沿第二进气导管轴向分布。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三进气支管径向安装在第二进气导管上,且同一平面上的第三进气支管为一组,若干第三进气支管组沿第二进气导管轴向分布:沿第二进气导管轴向分布的第三进气支管输出的热蒸汽轴向散布均匀,使得烘筒表面轴向同时加热,烘筒表面温差小。
8.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第三进气支管组呈四十五度角交错。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第三进气支管组呈四十五度角交错:第三进气支管为加热源,四五度角交错使得烘筒内部每个加热源互相交错,使得加热源均匀分布在烘筒内,使得烘筒表面加热温度均匀。
10.第三进气支管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出气孔沿第三进气支管轴向分布。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蒸汽通过第三进气支管上的出气孔散布烘筒内,热蒸汽直接加热烘筒,使得烘筒加热迅速。
12.烘筒包括导管固定座,导管固定座设立于烘筒后端端板内侧;第二进气导管后端壁管连接导管固定座。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管固定座固定第二进气导管后端,防止第二进气导管在输送蒸汽过程中因第二进气导管过长而导致第二进气导管位置发生偏移,使得第二进气导管整体更加稳定,使得烘筒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14.烘筒组包括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第四烘筒、第五烘筒、第六烘筒、第七烘筒、第八烘筒,第一烘筒至第八烘筒均设有中心轴线,且第一烘筒至第八烘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第一烘筒、第三烘筒、第五烘筒、第七烘筒依次竖直设置在进气主管的左侧,第二烘筒、第四烘筒、第六烘筒、第八烘筒依次竖直设在在蒸汽导管的右侧,左右两组烘筒错位设置,且第一至第六烘筒是烘干烘筒,第七烘筒以及第八烘筒是冷却烘筒。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烘筒组包括第一烘筒、第二烘筒、第三烘筒、第四烘筒、第五烘筒、第六烘筒、第七烘筒、第八烘筒;第一烘筒至第八烘筒均设有中心轴线,且第一烘筒至第八烘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第一烘筒、第三烘筒、第五烘筒、第七烘筒依次竖直设置在进气主管的左侧,第二烘筒、第四烘筒、第六烘筒、第八烘筒依次竖直设在在蒸汽导管的右侧,左右两组烘筒错位设置:使得烘筒组空间布置更加紧凑,增大纺织品烘干面积;第一烘筒至第六烘筒是烘干烘筒,第七烘筒以及第八烘筒是冷却烘筒:第一至第六烘筒烘干纺织品,第七与第八烘筒使纺织品降温,使纺织品成型。
16.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纺织品,纺织品依序缠绕第一烘筒至第八烘筒。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纺织品在烘筒上交错缠绕使得纺织品与烘筒接触面积增加。
18.蒸汽导管包括进气主管、第一进气支管、第一回气支管;第一进气支管与第一回气支管一端连接进气主管,第一进气支管与第一回气支管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导管与第二回气导管。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进气支管与第一回气支管一端连接进气主管,第一进气支管与第一回气支管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导管与第二回气导管:各个烘筒均如此设置,使得各个烘筒能够独立调整蒸汽流量,实现各个烘筒独立控制加热温度。
20.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减速机、传动张紧装置及链条,烘筒包括设于烘筒后端端板的烘筒链轮;减速机、传动张紧装置、各个烘筒链轮通过链条依次连接形成循环。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速机、传动张紧装置、各个烘筒链轮通过链条连接形成循环:传动张紧装置使得纺织品可调整张紧状态,减速机带动烘筒转动使得纺织品在烘干过程中节省人力,也使得纺织品受热均匀在烘干后平整度高。
22.烘筒包括轴承座,轴承座分别设于第二进气导管后端以及第二回气导管最外端。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有轴承座使得烘筒转动更加顺畅。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烘干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蒸汽导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烘筒的剖视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烘筒第二进气导管与第三进气支管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支撑架;1.1、第一横梁;1.2第二横梁;2、蒸汽导管;2.1、进气主管;2.2、第一进气支管;2.3、第一回气支管;2.4、压力显示器;3、烘筒;3.1、第一烘筒;3.1.1、烘筒链轮;3.1.2、轴承座;3.1.3、第二进气导管;3.1.4、第三进气支管;3.1.5、导管固定座;3.1.6、第二回气导管;3.1.7、端板;3.1.8、外筒体;3.2、第二烘筒;3.3、第三烘筒;3.4、第四烘筒;3.5、第五烘筒;3.6、第六烘筒;3.7、第七烘筒;3.8、第八烘筒;4、温控装置;5、减速机;6、传动张紧装置;6.1、张紧链轮;6.2、活塞杆;6.3张紧装置固定座;6.4、链轮座;7、链条;8、纺织品;9、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5所示,在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所述的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烘筒组、蒸汽导管2、温控装置4;烘筒组包括若干前后两端分别连接蒸汽导管2的烘筒3,烘筒包括:外筒体3.1.7、端板3.1.8、第二进气导管3.1.3、第二回气导管3.1.6、第三进气支管3.1.4;外筒体3.1.7的两端分别通过端板3.1.8封闭形成空腔,烘筒3前端端板3.1.8中心处连接第二进气导管3.1.3,第二进气导管3.1.3插入空腔且与后端端板3.1.8留有间隙,且第二进气导管3.1.3连接第三进气支管3.1.4,烘筒后端端板3.1.8中心处连接第二回气支管3.1.6;温控装置4设立于烘筒3前端端板3.1.8与蒸汽导管2之间。
32.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烘筒组的各个烘筒3前端设置有温控装置5,能够对各个烘筒3内部温度实现独立监控调整;烘筒3的外筒体3.1.7的两端分别通过端板3.1.8封闭形成空腔,烘筒3前端端板3.1.8中心处连接第二进气导管3.1.3,第二进气导管3.1.3插入空腔且与后端端板3.1.8留有间隙,且第二进气导管3.1.3连接第三进气支管3.1.4,烘筒3后端端板3.1.8中心处连接第二回气支管3.1.6;通过第三进气支管3.1.4将热蒸汽散布烘筒空腔内,各个第三进气支管3.1.4为加热源,均匀分布在烘筒3空腔内,使得烘筒3空腔内部热蒸汽散布更加均匀,使得烘筒3表面加热均匀,纺织品8受热均匀。
33.第三进气支管3.1.4径向安装在第二进气导管3.1.3上,且同一平面上的第三进气支管3.1.4为一组,若干第三进气支管组沿第二进气导管3.1.3轴向分布,且第三进气支管3.1.4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出气孔沿第三进气支管3.1.4轴向分布。
34.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第三进气支管3.1.4径向安装在第二进气导管3.1.3上,且同一平面上的第三进气支管3.1.4为一组,若
干第三进气支管组沿第二进气导管3.1.3轴向分布,且第三进气支管3.1.4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出气孔沿第三进气支管3.1.4轴向分布:热蒸汽通过第二进气导管3.1.3通向第三进气支管3.1.4,并通过第三进气支管3.1.4上的出气孔散布烘筒3内;第三进气支管3.1.4上设有沿周向分布的出气孔,出气孔沿第三进气支管3.1.4轴向分布:每个出气孔都是烘筒3的加热源,使得热蒸汽能够更加均匀的充斥整个烘筒3。
35.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第三进气支管组呈四十五度角交错。
36.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沿轴向分布的相邻第三进气支管组呈四十五度角交错:使得烘筒3内部每个加热源互相交错,使得热蒸汽分布在烘筒3内更加均匀,使得烘筒3表面温差小,纺织品8受热均匀。
37.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相邻十字安装的第三进气支管组呈四十五度角交错使得热蒸汽均匀散布于烘筒3内,使得烘筒3表面温度温差小。
38.烘筒包括导管固定座3.1.5,导管固定座3.1.5设立于烘筒3后端端板3.1.8内侧;第二进气导管3.1.3后端壁管连接导管固定座3.1.5。
39.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导管固定座3.1.5固定第二进气导管3.1.3后端,通过导管固定座3.1.5固定第二进气导管3.1.3后端,第二进气导管3.1.3在输送热蒸汽过程中防止因第二进气导管3.1.3过长而导致第二进气导管3.1.3位置发生偏移,使得第二进气导管3.1.3整体更加稳定,使得烘筒3内部结构更加稳定。
40.烘筒组包括第一烘筒3.1、第二烘筒3.2、第三烘筒3.3、第四烘筒3.4、第五烘筒3.5、第六烘筒3.6、第七烘筒3.7、第八烘筒3.8,第一烘筒3.1至第八烘筒3.8均设有中心轴线,且第一烘筒3.1至第八烘筒3.8的中心轴线相互平行;第一烘筒3.1、第三烘筒3.3、第五烘筒3.5、第七烘筒3.7依次竖直设置在进气主管2.1的左侧,第二烘筒3.2、第四烘筒3.4、第六烘筒3.6、第八烘筒3.8依次竖直设在在蒸汽导管2的右侧,左右两组烘筒3错位设置,且第一烘筒3.1至第六烘筒3.6是烘干烘筒,第七烘筒3.7以及第八烘筒3.8是冷却烘筒。
41.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八个烘筒3错位设置使得烘筒3组空间结构更紧凑;第七烘筒3.7与第八烘筒3.8是冷却烘筒的设置使得纺织品8在高温烘干后降温成型。
42.纺织品8依序在第一烘筒3.1至第八烘筒3.8交错缠绕。
43.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通过纺织品8依序在第一烘筒3.1至第八烘筒3.8交错缠绕使得纺织品8与烘筒3接触面积增加。
44.烘筒3包括轴承座3.1.2,轴承座3.1.2分别设于第二进气导管3.1.3后端以及第二回气导管3.1.6后端。
4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轴承座3.1.2分别设于第二进气导管3.1.3后端以及第二回气导管3.1.6后端,使得烘筒3在转动过程中更加流畅顺利。
46.蒸汽导管2包括进气主管2.1、第一进气支管2.2、第一回气支管2.3;第一进气支管2.2与第一回气支管2.3一端连接进气主管2.1,第一进气支管2.2与第一回气支管2.3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导管3.1.3与第二回气导管3.1.6。
47.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第一进气支管2.2与第一回气支管2.3一端连接进气主管2.1,第一进气支管2.2与第一回气支管2.3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二进气导管3.1.3与第二回气导管3.1.6:使得各个烘筒3能够独立调整蒸汽流量,实现各个烘筒3独立控制加热温度。
48.纺织品烘干系统包括支撑架1、减速机5、传动张紧装置6及链条7;减速机5设于支撑架1下端,两个传动张紧装置6分别设于支撑架1的第一横梁1.1与第二横梁1.2下方;烘筒3包括设于烘筒3后端端板3.1.8上的烘筒链轮3.1.1;减速机5、传动张紧装置6、各个烘筒链轮3.1.1通过链条7依次连接形成循环。
49.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减速机5、传动张紧装置6、各个烘筒链轮3.1.1通过链条7配合,传动张紧装置6控制链条7的张紧状态,使得减速机5在运行过程中,实现高速运行;大大提高了烘干效率,也使得纺织品8受热均匀在烘干后平整度高。
50.传动张紧装置6包括:张紧链轮6.1、活塞杆6.2、张紧装置固定座6.3、链轮座6.4:张紧链轮6.1固定在链轮座6.4上,链轮座6.4设于张紧装置固定座6.3上,链轮座6.4侧面与活塞杆6.2连接,通过调节活塞杆6.2来控制链轮座6.4位置,通过螺栓螺母的配合使得链轮座6.4固定于张紧装置固定座6.3。
51.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张紧链轮6.1、活塞杆6.2、张紧装置固定座6.3、链轮座6.4的相互配合,通过螺栓螺母固定,使得整个传动张紧装置6结构紧凑,空间小,操作简单。
52.在进气主管2.1上设有压力显示器2.4。
53.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进气主管2.1上的压力显示器2.4能够实时监测蒸汽导管2内的蒸汽压力,保证纺织品烘干系统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54.在进气主管2.1下端设有水箱9。
55.上述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或优点:进气主管2.1下端设有水箱9,对蒸汽凝结出的水进行回收利用,节约了水资源,有效提高了纺织品烘干系统的实用性。
56.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