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流器、风机以及空调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55808发布日期:2023-01-06 23:55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流器、风机以及空调外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风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流器、风机以及空调外机。


背景技术:

2.目前,由于顶出风空调外机中集流器呈纵长型,导致集流器进风端结构稳定性差,易受气流冲击影响出现变形、损坏的问题,而现有的解决该问题是在集流器的进风端处设置外凸、内凹等环形结构形成加强筋,但该外凸、内凹的环形结构容易在集流器送风的过程中引起气流回旋,从而导致增加了集流器内部风道阻力,减小风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流器、风机以及空调外机,以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因加强筋的结构导致集流器送风时风量小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流器,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5.包括入风段、排风段以及集流筒;
6.所述入风段与所述集流筒的进风端连通,且所述入风段为向所述集流筒外弯曲的弧形段;所述入风段的口径沿远离所述集流筒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排风段与所述集流筒的出风端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排风段呈喇叭状,且所述排风段的内径沿远离所述集流筒的方向逐渐增大;
8.和/或,于所述入风段靠近所述排风段的方向,所述集流筒的内径逐渐增大或相等。
9.进一步的,当所述集流筒的内径沿所述入风段靠近所述排风段的方向逐渐增大时,所述集流筒的出风端内径与所述集流筒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1至1.5。
10.进一步的,当所述排风段呈喇叭状时,所述入风段的最大内径小于或等于所述排风段的最大内径。
11.进一步的,所述入风段的出风端内径与所述入风段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0.85至0.98。
12.进一步的,所述入风段、所述排风段以及所述集流筒三者的轴向长度之和为l
tot

13.所述入风段的轴向长度l1与l
tot
满足条件:0<l1/l
tot
≤0.25;和/或,所述排风段的轴向长度l2与l
tot
满足条件:0<l2/l
tot
≤0.25;和/或,所述集流筒的轴向长度l3与l
tot
满足条件:0.5≤l3/l
tot
<1。
1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机,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5.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流器。
16.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包括设于所述入风段的叶轮;
17.所述叶轮的直径与所述集流筒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1.005至1.05。
1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19.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流器、或如上所述的风机。
20.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外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容腔;
21.所述入风段设于所述容腔,且所述入风段的边缘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避让缺口用于防止所述入风段与所述壳体内壁碰撞。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入风段为向集流筒外弯曲延伸的弧形段,使入风段具有弹性性能,以当入风段被气流冲击时可通过自身的形变对气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对入风段造成损坏,提升集流器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入风段的口径沿远离集流筒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增大入风段的进风端横向截面积,提升入风段的进风端进风量,也形成了入风段的导流结构,以使入风段可将外界的气流导向进入至集流器内,形成吸风效果,从而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集流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集流器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空调外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空调外机的纵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
30.1、空调外机;10、风机;11、叶轮;12、电机;20、壳体;21、容腔;100、集流器;110、入风段;111、避让缺口;120、排风段;130、集流筒;140、安装段140。
具体实施方式
3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32.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33.为便于理解,下面首先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提及的术语进行说明:
34.(1)横向,为集流器100的径向方向。
35.(2)纵向,为集流器100的轴向方向。
36.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流器100,包括入风段110、排风段120以及集流筒130;
37.所述入风段110与所述集流筒130的进风端连通,且所述入风段110为向所述集流筒130外弯曲的弧形段;所述入风段110的口径沿远离所述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排风段120与所述集流筒130的出风端连通。
38.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入风段110为向集流筒130外弯曲延伸的弧形段,使入风段110具有弹性性能,以当入风段110被气流冲击时可通过自身的形变对气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对入风段110造成损坏,提升集流器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入风段110的口径沿远离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增大入风段110的进风端横向截面积,提升入风段110的进风端进风量,也形成了入风段110的导流结构,以使入风段110可将外界的气流导向进入至集流器100内,形成吸风效果,从而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3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入风段110与集流筒130一体成型,此时入风段110由集流筒130的边缘沿其外弯曲形成,结构稳定性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入风段110与集流筒130均为单独的部件,二者可通过可拆卸结构(如螺丝连接结构、卡扣连接结构、榫卯连接结构等)进行连接,如此可通过更换不同规格的入风段110,满足用户对不同气流流动效率的需求,如通过更换进风端内径更大的入风段110来提升送风效率;同时在加工过程中,也可将入风段110与集流筒130分开加工,降低加工难度。
4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排风段120与集流筒130为一体成型或均为单独部件;二者一体成型时的效果与入风段110和集流筒130一体成型的效果对应,二者均为单独部件时的效果与入风段110和集流筒130均为单独的部件的效果对应,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41.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排风段120呈喇叭状,且所述排风段120的内径沿远离所述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增大排风段120出风端的横向截面积,提升排风段120的出风端排风量的同时,也使排风段120形成导流结构,以将集流筒130内的气流导向加速排出,从而提升排风效率。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于所述入风段110靠近所述排风段120的方向,所述集流筒130的内径逐渐增大,如此形成集流筒130的导流结构,可加速入风段110的气流进入集流筒130内以及集流筒130内的气流进入排风段120内,从而提升集流器100内的气流流动速率;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于所述入风段110靠近所述排风段120的方向,所述集流筒130的内径相等,相对于上述实施例中“集流筒130的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无需对集流筒130进行加工形成内径逐渐增大的结构,降低加工难度,同时也使集流筒130的结构稳定性更强。
43.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当所述集流筒130的内径沿所述入风段110靠近所述排风段120的方向逐渐增大时,所述集流筒130的出风端内径与所述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1至1.5;如此可使集流筒130形成导流结构,提升气流流动速率,避免因集流筒130的出风端内径与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之间的比值过大,导致集流筒130外壁面的倾斜率过大,进而影响集流筒13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也避免因集流筒130的出风端
内径与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之间的比值过小,导致集流筒130导流效果不明显或失效,进而导致气流流动速率差的问题。
44.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集流筒130的出风端内径与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可选自1、1.1、1.2、1.3、1.4、1.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45.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入风段110的出风端内径与所述入风段11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0.85至0.98;如此可使入风段110形成导流结构,提升气流流动速率的同时,也避免因入风段110的出风端内径与入风段110的进风端内径之间的比值过大,导致入风段110外壁面的倾斜率过大,进而导致入风段110结构稳定性差的问题,同时也避免因入风段110的出风端内径与入风段110的进风端内径之间的比值过小,导致入风段110导流效果不明显或失效,进而导致气流流动速率差的问题。
4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入风段110的出风端内径与入风段11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可选自0.85、0.87、0.88、0.89、0.90、0.91、0.92、0.93、0.94、0.95、0.96、0.97、0.98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47.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入风段110为向所述集流筒130外弯曲的弧形段,该弧形段的弧度为1至1.5,如此可有效保证入风段110弹性性能的同时,也保证入风段110的的导流效果,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48.在一些实施例中,弧形段的弧度为1、1.05、1.1、1.15、1.2、1.25、1.3、1.35、1.4、1.45、1.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49.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入风段110、所述排风段120以及所述集流筒130三者的轴向长度之和为l
tot
。上述轴向长度为入风段110/排风段120/集流筒130沿轴方向的长度;示例的,如集流筒130的轴向长度为沿集流筒130的中心轴方向上的长度,即集流筒130的进风端与出风端之间的直线距离。
50.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入风段110的轴向长度l1与l
tot
满足条件:0<l1/l
tot
≤0.25;如此以避免入风段110的轴向长度过大,导致需压缩集流筒130和/或排风段120的轴向占用空间,从而导致集流筒130的集风效果和/或排风段120的排风效果差的问题。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风段110的轴向长度l1与l
tot
的比值0.05、0.1、0.15、0.2、0.2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52.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排风段120的轴向长度l2与l
tot
满足条件:0<l2/l
tot
≤0.25;如此以避免排风段120的轴向长度过大,导致需压缩集流筒130和/或入风段110的轴向占用空间,从而导致集流筒130的集风效果和/或入风段110的送风效果差的问题。
5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段120的轴向长度l2与l
tot
的比值0.05、0.1、0.15、0.2、0.2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54.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所述集流筒130的轴向长度l3与l
tot
满足条件:0.5≤l3/l
tot
<1。如此以避免集流筒130的轴向长度过小,导致集流筒130集流筒130集流效果差或不明显,进而导致气流流动效率差的问题。
5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筒130的轴向长度l3与l
tot
的比值0.5、0.55、0.6、0.65、0.7、0.75、0.8、0.85、0.9、0.8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56.参见图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风机10,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流器100。
5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入风段110为向集流筒130外弯曲延伸的弧形段,使入风段110具有弹性性能,以当入风段110被气流冲击时可通过自身的形变对气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对入风段110造成损坏,提升集流器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入风段110的口径沿远离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增大入风段110的进风端横向截面积,提升入风段110的进风端进风量,也形成了入风段110的导流结构,以使入风段110可将外界的气流导向进入至集流器100内,形成吸风效果,从而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58.参见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机10包括电机12以及与电机12输出端连接的叶轮11。在实际应用中,通过电机12驱动叶轮11进行旋转。
5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叶轮11设于所述入风段110;如此以当叶轮11转动时,由叶轮11转动产生对气流的吸力,从而提升气流进入入风段110的进风效率;并且由于入风段110的口径沿远离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使入风段110具有供叶轮11移动适配的安装空间,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60.参见图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11的直径与所述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为1.005至1.05;如此以避免因叶轮11的直径过大,导致叶轮11在转动过程中与集流筒130发生碰撞造成磨损;同时也避免因叶轮11的直径过小,导致叶轮11在转动过程中对气流的吸风效果差,进而导致入风段110的进风效率的问题。
6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轮11的直径与所述集流筒130的进风端内径的比值选自1.005、1.01、1.015、1.02、1.025、1.03、1.035、1.04、1.045、1.05中的一者或二者的范围值。
62.参见图4和图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外机1,包括如上所述的集流器100、或如上所述的风机10。
63.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由于入风段110为向集流筒130外弯曲延伸的弧形段,使入风段110具有弹性性能,以当入风段110被气流冲击时可通过自身的形变对气流的冲击力进行缓冲,从而避免对入风段110造成损坏,提升集流器100整体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入风段110的口径沿远离集流筒130的方向逐渐增大,在增大入风段110的进风端横向截面积,提升入风段110的进风端进风量,也形成了入风段110的导流结构,以使入风段110可将外界的气流导向进入至集流器100内,形成吸风效果,从而提升气流流动效率。
64.参见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外机1包括壳体20,所述壳体20开设有容腔21,该容腔21用于空调外机1部件(如压缩机、蒸发器等)、以及上述风机10或集流器100。
65.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集流器100还包括安装段140;所述安装段140与所述排风段120远离所述集流筒130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段140与所述壳体20连接固定;集流器100通过安装段140固定安装在壳体20上,其中固定安装方式可为螺丝固定、卡接固定、磁吸固定等,在此不作具体限定。
66.参见图4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安装段140为平直段,该平直段与壳体20的顶部连接固定;平直段的设置,以便于将集流器100安装至壳体20上,提升安装的便捷性。
67.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平直段与排风筒为一体成型或均为单独部件;二者一体成型时的效果与入风段110和集流筒130一体成型的效果对应,二者均为单独部件时的效果与入风段110和集流筒130均为单独的部件的效果对应,在此不作进一步的赘述。
68.参见图1和图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入风段110的边缘开设有避让缺口111,该避
让缺口111用于防止所述入风段110与所述壳体20内壁碰撞磨损,从而保证入风段110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稳定性。
69.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