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31562发布日期:2023-02-14 17:1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中央空调系统由一个或多个冷热源系统和多个空气调节系统组成,采用液体气化制冷的原理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冷源,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的冷负荷:制热系统为空气调节系统提供所需热量,用以抵消室内环境热负荷。
3.现有的空调内设置有机体和出风口,机体朝向出风口吹风,机体和出风口之间可拆卸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覆盖出风口,过滤网对风中的异物进行过滤,使用过程中过滤网上的异物积攒越来越多,从而影响空调出风;为了清除异物,需要通过拆卸过滤网清洗再装回,实现对空调净化装置的清洁。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空调常挂设于墙壁上或嵌设于房顶上,不方便拆卸过滤网,从而不方便清洗异物。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方便清洗过滤网,本技术提供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机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出风口,所述机体朝向出风口吹风,出风口与机体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第一过滤网覆盖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背离机体一端设置有喷水组件,喷水组件包括输水管和若干喷嘴;所述输水管架设于壳体内,输水管一端伸出壳体连接水源,输水管远离水源一端与喷嘴连接,喷嘴朝向第一过滤网喷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水组件的设置,通过输水管连接水源为喷嘴送水对过滤网进行冲洗,无需拆装过滤网,对过滤网进行喷水清理,方便对过滤网进行清洗。
9.可选的,所述过滤网与机体之间启闭设置有阻隔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闭阻隔件的设置,当需要喷水清理时,阻隔件阻隔在机体和喷水管之间,降低因喷水导致机体进水损坏的概率。
11.可选的,所述阻隔件为软质带,壳体上设置有收卷辊,收卷辊对阻隔件进行开卷或收卷;开卷阻隔件,阻隔件阻隔在喷水组件和机体之间。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隔件收卷设置,节约空间;空调正常工作时,对阻隔件进行收卷,降低影响空调正常工作的影响。
13.可选的,所述壳体内滑移设置有蓄水箱,蓄水箱设置于喷水组件下方。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蓄水箱的设置,便于对清洗后的水进行收纳,降低水外漏影响环境的概率。
15.可选的,所述蓄水箱与输水管之间设置有回流管,蓄水箱通过回流管连接且连通输水管,回流管上设置有动力泵。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回流管配合动力泵能够将蓄水箱内的水抽出送人输水管,从而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
17.可选的,所述输水管于回流管背离喷水组件一侧设置有单向阀。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单向阀的设置,使水源进入回流管内,限制回流管内的水外漏。
19.可选的,所述机体上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远离机体一端设置于蓄水箱上方。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凝管设置于蓄水箱上方,将机体制冷过程中液化空气产生的冷凝水汇集于蓄水箱,降低冷凝水外漏的概率。
21.可选的,所述回流管上可拆卸设置有第二过滤网,第二过滤网覆盖回流管直径。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过滤网的设置,将蓄水箱内进入回流管的水进行过滤,对清洗过第一过滤网的水进行过滤,保证重复利用的水的干净度,提高清洗效果。
23.可选的,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水位观察窗,所述蓄水箱为透明箱体。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位观察窗和透明箱体的设置,便于观察蓄水箱内水位状况,降低蓄水箱内的水无法满足清洗需求的概率;同时也降低蓄水箱内蓄水过多,导致水溢出的概率。
25.可选的,所述蓄水箱沿滑移方向一端设置有握把。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握把的设置,便于对蓄水箱进行抓握。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8.1.无需拆装过滤网清洗,提升过滤网清洗效率;
29.2.机体产生的冷凝水以及清洗后的水经过过滤重新用于清洗,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30.图1是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三维视图。
31.图2是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左视图。
32.图3是图2中剖视图。
33.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机体;3、出风口;4、第一过滤网;5、喷水组件;51、输水管;52、喷嘴;6、阻隔件;7、收卷辊;8、蓄水箱;9、防水幕布;10、滑槽;11、导向杆;12、握把;13、水位观察窗;14、排水口;15、排水管;16、电磁阀;17、回流管;18、第二过滤网;19、动力泵;20、单向阀;21、冷凝管。
具体实施方式
34.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5.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无尘车间中央空调净化装置;参照图1至图3,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机体2,壳体1上开设有出风口3,机体2朝向出风口3吹风,出风口3与机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过滤网4,第一过滤网4覆盖出风口3;出风口3背离机体2一端设置有喷水组件5,喷水组件5包括输水管51和若干喷嘴52;输水管51架设于壳体1内,输水管51一端连接水源,输水管51远离连接水源一端设置有安装管22安装管22,安装管22沿壳体1长度方向设置;喷嘴52沿安装管22长度方向均匀设置,安装管22连接且连通喷嘴52和输水管51;喷嘴52
朝向第一过滤网4喷水,通过输水管51连接水源为喷嘴52送水对过滤网进行冲洗,无需拆装第一过滤网4,对第一过滤网4进行喷水清理,方便对第一过滤网4进行清洗。
36.参照图1,过滤网与机体2之间设置有阻隔件6,阻隔件6选用防水幕布9,壳体1上转动设置有收卷辊7,防水幕布9一端固设在收卷辊7上,通过收卷辊7的转动对防水幕布9进行开卷或收卷;壳体1上开设有滑槽10,滑槽10开设于壳体1长度方向两端,防水幕布9远离收卷辊7一端设置有导向杆11,导向杆11长度方向两端分布插设于壳体1长度方向两端滑槽10内,且在滑槽10内滑移,导向杆11用于导向防水幕布9的开卷;当需要清洗第一过滤网4时,开卷防水幕布9,防水幕布9阻隔在喷水组件5和机体2之间,降低水喷入机体2内的概率;清洗完成后将防水幕布9晾晒一段时间,之后收卷防水幕布9。
37.参照图1,壳体1内滑移设置有透明箱体的蓄水箱8,蓄水箱8设置于喷水组件5下方,蓄水箱8朝向喷水组件5一侧开口;蓄水箱8沿壳体1宽度方向滑移,蓄水箱8远离机体2一端设置有握把12,手握握把12驱动蓄水箱8滑移,蓄水箱8通过滑移从壳体1宽度方向一侧抽离壳体1;壳体1上开设有水位观察窗13,通过水位观察窗13配合透明的蓄水箱8能够方便观察蓄水箱8内的水位情况,蓄水箱8上插设有排水口14,壳体1上对于排水口14设置排水管15,蓄水箱8安装在壳体1上时,排水口14对准排水管15,排水管15上设置有电磁阀16,当蓄水箱8内水较多或需要拆卸蓄水箱8时,开启电磁阀16将蓄水箱8内的水排出;蓄水箱8与输水管51之间设置有回流管17,回流管17可拆卸设置于蓄水箱8侧壁上,回流管17与蓄水箱8连接且连通一端设置有第二过滤网18,第二过滤网18可拆卸覆盖于回流管17直径;蓄水箱8通过回流管17连接且连通输水管51,回流管17上设置有动力泵19;输水管51于回流管17背离喷水组件5一侧设置有单向阀20
38.参照图1,机体2上设置有冷凝管21,冷凝管21远离机体2一端设置于蓄水箱8上方,机体2制冷时液化空气产生的水通过冷凝管21流至蓄水箱8内;冷凝管21设置于蓄水箱8上方,将机体2制冷过程中液化空气产生的冷凝水汇集于蓄水箱8,降低冷凝水外漏的概率。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需要对第一过滤网4进行清洗时,关闭空调,收卷辊7转动对防水幕布9开卷,导向杆11依靠重力沿滑槽10滑移使防水幕布9阻隔于喷嘴52和机体2之间;之后启动动力泵19或通过水源为输水管51供水,水送至喷嘴52通过喷嘴52对第一过滤网4进行喷水清洗;清洗时,第一过滤网4和防水幕布9上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蓄水箱8中,清洗后的水经过第二过滤网18异物后循环冲洗于第一过滤网4;冲洗完成后,动力泵19关闭或切断水源的供水,并将防水幕布9进行晾晒;当后续开启空调时,收卷辊7转动,将防水幕布9进行收卷开启机体2和喷水组件5之间的阻隔,机体2朝向出风口3吹风,进行空调的正常工作。
4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