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15868发布日期:2023-03-22 05:5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家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2.在烹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油烟,而如果长期处于油烟环境中会损害用户的身体健康,并且随烹饪产生的油烟将会附着在厨具和墙壁上,清洁难度较大,因此,大多数家庭都会安装吸油烟机来缓解此情况。吸油烟机是一种用于净化厨房环境的常用厨房电器,其通过将燃气灶产生的废气和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迅速抽取并向外排出,来达到净化厨房空气、提高用户烹饪舒适度的目的。
3.现有的吸油烟机通常包括集烟罩,集烟罩的顶部设置排烟口,集烟罩的底部设置进烟口,在排烟口和进烟口之间设置风机,当风机工作时,能在进烟口处形成负压,以将灶具系统产生的油烟吸入集烟罩内部并从排烟口排出。但是,由于需要考虑用户的操作空间及视线范围,进烟口与灶具系统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而吸烟效果与进烟口和灶具系统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此外,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吸烟范围,通常将进烟口的宽度设置的较宽,但是,在进烟口处形成的负压压力一定的情况下,进烟口的宽度越大,其压强越小,因此,进烟口处的吸烟速率会减小,导致部分油烟发生逸散,影响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降低用户使用体验。
4.因此,亟需提出一种集烟罩,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基于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烟罩及吸油烟机,减少油烟逸散现象,提高吸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6.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7.一种集烟罩,包括:
8.罩体,所述罩体的底部设置有进烟口;
9.吸烟板,设置于所述罩体内部并位于所述进烟口处,所述吸烟板上设置有主吸烟口;所述吸烟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进烟口对应的侧边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辅吸烟口;所述吸烟板的其余侧边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罩体。
10.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包括:
11.第一前罩板,沿竖直方向延伸;
12.第二前罩板,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二前罩板与所述第一前罩板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所述进烟口。
13.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烟板包括:
14.第一板,与所述第一前罩板相连接,所述主吸烟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上;
15.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呈夹角设置且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罩体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罩板间隔设
置,以形成所述辅吸烟口。
16.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吸烟板包括:
17.第三板,与所述第一前罩板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前罩板相连接,所述第三板上设置有内侧吸烟口;
18.第一板,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板的另一端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前罩板间隔设置,所述主吸烟口设置于所述第一板上;
19.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呈夹角设置且与所述第一板的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夹角朝向所述罩体的内部凸出;所述第二板远离所述第一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前罩板间隔设置,以形成所述辅吸烟口。
20.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板靠近所述第三板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一板之间形成辅助疏油槽,所述第三板连接于所述弯折部的内侧。
21.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板卡接于所述第一前罩板。
22.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罩体还包括两个罩侧板,两个所述罩侧板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前罩板的两侧,且每个所述罩侧板均连接于所述第一前罩板和所述第二前罩板;
23.两个所述罩侧板的中部均朝向彼此靠近的一侧凹陷。
24.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吸烟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主吸烟口沿所述吸烟板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主吸烟口的周侧均朝向所述吸烟板远离所述进烟口的一侧凸出设置,以在每相邻的两个所述主吸烟口之间形成主疏油槽。
25.作为集烟罩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吸烟口与所述辅吸烟口之间的距离为80mm~120mm。
26.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如以上任一方案所述的集烟罩。
2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包括罩体和吸烟板,罩体的底部设置进烟口,吸烟板设置于罩体内部并位于进烟口处,吸烟板上设置有主吸烟口;吸烟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与进烟口对应的侧边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辅吸烟口;吸烟板的其余侧边均固定连接于罩体。相较于主吸烟口,辅吸烟口的宽度较小,风机工作时,能在辅吸烟口处形成较大的压强,以使油烟快速到达进烟口处,减少油烟逸散现象,主吸烟口和辅吸烟口能同时对油烟进行吸收,从而提高吸烟效率,保证吸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2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通过应用上述的集烟罩,可以减少油烟逸散现象,提高吸烟效率,保证吸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油烟机在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油烟机在关闭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3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吸油烟机在开启状态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烟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3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集烟罩显示主吸烟口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3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吸油烟机在开启状态下的仰视示意图;
37.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集烟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一;
38.图8是图7在b处的局部放大图;
39.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集烟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二;
40.图10是图9在c处的局部放大图。
41.图中:
42.100-集烟罩;200-风机;300-油杯;
43.1-罩体;11-罩顶板;12-罩底板;13-罩侧板;14-罩后板;15-第一前罩板;151-卡槽;16-第二前罩板;161-进烟口;17-翻板;
44.2-吸烟板;21-第一板;211-主吸烟口;212-主疏油槽;213-辅助疏油槽;22-第二板;221-辅吸烟口;23-第三板;231-内侧吸烟口;232-卡勾。
具体实施方式
45.为使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4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8.实施例一
49.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00和风机200,集烟罩100包括罩体1,罩体1的顶部设置排烟口,罩体1的底部设置进烟口161,进烟口161和排烟口之间形成排烟通道,风机200设置于排烟通道内,且风机200的出风口正对进烟口161。当风机200工作时,能够在进烟口161处产生负压,以将吸油烟机下方设置的灶具系统产生的油烟吸入排烟通道内,并将油烟从排烟口排走,从而起到净化厨房空气的效果,提
升用户使用厨房时的舒适性。
50.进一步地,集烟罩100还包括吸烟板2,吸烟板2设置于罩体1内部并位于进烟口161处,吸烟板2设置于罩体1内部并位于进烟口161处,吸烟板2上设置有主吸烟口211;吸烟板2的至少一个侧边与进烟口161对应的侧边之间存在间隙,以形成辅吸烟口221;吸烟板2的其余侧边均固定连接于罩体1。相较于主吸烟口211,辅吸烟口221的宽度较小,风机200工作时,能在辅吸烟口221处形成较大的压强,以使油烟快速到达进烟口161处,减少油烟逸散现象,主吸烟口211和辅吸烟口221能同时对油烟进行吸收,从而提高吸烟效率,保证吸烟效果,提升用户体验感。
51.具体而言,罩体1包括罩顶板11、罩底板12、罩侧板13、罩后板14、第一前罩板15和第二前罩板16,其中,罩顶板11和罩底板12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罩侧板13分别位于罩顶板11沿左右方向的两侧,且每个罩侧板13的两端均分别连接罩顶板11和罩底板12;罩后板14沿竖直方向延伸,罩后板14的周侧分别连接于罩顶板11的后侧边、罩底板12的后侧边以及两个罩侧板13的后侧边;第一前罩板15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前罩板15的顶端与罩顶板11的前侧边相连接,第一前罩板15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罩侧板13的前侧边;第二前罩板16与水平面呈夹角设置,第二前罩板16的底端与罩底板12的前侧边相连接,第二前罩板16的两侧分别连接两个罩侧板13的前侧边;第一前罩板15的底端和第二前罩板16的顶端之间间隔设置,且两者之间的间隔形成进烟口161。相较于传统的侧吸式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的前端没有尖角结构,减少了用户烹饪时碰头的风险。
52.可选地,两个罩侧板13的中部均朝向彼此靠近的一侧凹陷。该设计能够减轻产品的厚重感,满足吸油烟机轻薄化的需求。
53.进一步地,罩体1还包括翻板17,翻板17转动设置于第一前罩板15的底端,翻板17具有遮挡进烟口161的第一位置和远离进烟口161的第二位置。当用户不需要使用该吸油烟机时,翻板17位于第一位置,以遮挡进烟口161,保持吸油烟机的外观美观性;当用户需要使用该吸油烟机时,翻板17位于第二位置,以将进烟口161打开,使油烟顺畅地进入排烟通道内。
54.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吸烟板2包括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第一板21与第一前罩板15靠近第二前罩板16的一侧相连接,主吸烟口211设置于第一板21上;第二板22与第一板21呈夹角设置且相连接,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朝向罩体1的内部凸出;第二板22远离第一板21的一端与第二前罩板16间隔设置,以形成辅吸烟口221。该设计可以减少第一板21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程度,以提高主吸烟口211在灶具系统上的覆盖面积,提高吸烟效果。
55.可选地,第一板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11
°
。其中,第一板2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a可以为12
°
、15
°
、18
°
、20
°
等。通过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该设计具有较好的吸烟效果。
56.需要说明的是,辅吸烟口221位于主吸烟口211的下方,辅吸烟口221起到牵引减速油烟作用,在油烟到达辅吸烟口221处时,由于辅吸烟口221的面积小,负压更强,牵引整体油烟路径,并进行减速,使油烟堆积在主吸烟口211附近,被主吸烟口211快速吸收,从而实现较好的吸烟效果。因此,为了防止未被辅吸烟口221吸收的油烟再次发生逸散,主吸烟口211与辅吸烟口221之间的距离不宜过长。在本实施例中,主吸烟口211与辅吸烟口221之间的距离为80mm~120mm。优选地,主吸烟口211与辅吸烟口221之间的距离为100mm左右。
57.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主吸烟口21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主吸烟口211沿吸烟板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每个主吸烟口211的周侧均朝向吸烟板2远离进烟口161的一侧凸出设置,以在每相邻的两个主吸烟口211之间形成主疏油槽212。当第一板21上产生积油后,积油能够顺着主疏油槽212流至第二板22上,由于第二板22位于罩体1的内侧,因此,第二板22上的积油能够滴落在第二前罩板16上,再由第二前罩板16导入油杯300中,从而实现积油的收集。
58.实施例二
59.如图6-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与实施例一提供的吸油烟机大致相同,区别仅在于吸烟板2的结构不同。
60.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吸烟板2包括第一板21、第二板22和第三板23,第三板23与第一前罩板15呈夹角设置,第三板23的一端与第一前罩板15相连接,第三板23上设置有内侧吸烟口231;第一板21的一端与第三板23的另一端相连接且第一前罩板15间隔设置,主吸烟口211设置于第一板21上;第二板22与第一板21呈夹角设置且与第一板21的另一端相连接,第一板21和第二板22之间的夹角朝向罩体1的内部凸出;第二板22远离第一板21的一端与第二前罩板16间隔设置,以形成辅吸烟口221。
61.本实施例提供的吸油烟机,灶具系统产生的油烟在辅吸烟口221的牵引作用下向上移动,在油烟到达辅吸烟口221处时进行减速,并堆积在主吸烟口211附近,被主吸烟口211快速吸收;而主吸烟口211来不及吸收的油烟可以从第一板21与第一前罩板15之间的间隙中通过,被第三板23上设置的内侧吸烟口231再次吸收,避免主吸烟口211来不及吸收的油烟顺着翻板17逸散至厨房其他位置,从而进一步保证该吸油烟机的吸烟效果。
62.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在第一板21靠近第三板23的一侧向上弯折形成弯折部,弯折部与第一板21的主体之间形成辅助疏油槽213,辅助疏油槽213与主疏油槽212相连通,第三板23连接于弯折部的内侧。第三板23上产生的积油能够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滴落至辅助疏油槽213内,再经过主疏油槽212后依次沿着第二板22和第二前罩板16流至油杯300内。需要说明的是,弯折部的内侧是指弯折部与第一板21呈锐角设置的一侧。
63.可选地,弯折部上设置于限位凸台,第三板23与限位凸台相连接。限位凸台能够将第三板23垫起,以使其上的积油顺利滴落在辅助疏油槽213内。
64.进一步地,如图9-图10所示,第三板23卡接于第一前罩板15。具体而言,在第一前罩板15上设置有卡槽151,第三板23上设置有卡勾232,卡勾232卡接于卡槽151内,从而实现第三板23和第一前罩板15之间的卡接,结构简单,连接紧固,且方便安装。
65.注意,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里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