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2.在陶瓷茶具胚体成型后,需要把做好的茶具放进专用的烘干窖设备进行烘干,现有的烘干窖在做烘干工作时,烘干窖内部温度会很高,且一般没有喷雾保湿功能,在把茶具上的水分烘干的过程中,较容易使茶具外表面出现裂痕。
3.申请号为202020920431.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提供一种陶瓷茶具生产用的烘干窖,通过对茶具的外表面做喷雾作用,从而使茶具的外表面得到保湿,防止茶具在烘干过程中温度过高,茶具本身出现裂痕的问题。
4.然而茶具胚体烘干时表面出现裂痕,除了因为温度过高,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烘干时,茶具胚体随着传送带进入烘干机时,胚体的温度瞬间升高,温度变化过快,导致胚体内外温度分布不均匀,组织分布不均匀,而导致胚体内部应力分布不均匀,而导致出现裂痕问题,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烘干机,用于陶瓷茶具胚体生产时烘干加工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烘干机对茶具胚体烘干时的温差变化太大,导致茶具烘干后表面出现裂痕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出料口的内侧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传送带,所述壳体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烘干机,两个所述烘干机分别靠近进料口、出料口,两个所述烘干机之间设置有保湿装置,所述烘干机的内侧设置有电热丝,相邻两个所述电热丝之间的间距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逐渐缩小,所述电热丝远离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所述电热丝的上方设置有排气聚口。
8.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风扇之间的间距沿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逐渐缩小。
9.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烘干机内的电热丝关于保湿装置对称设置。
10.进一步地,所述排气聚口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排出热气的第二风扇。
11.进一步地,所述电热丝上靠近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出风风向朝下。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扇远离电热丝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远离第一风扇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传送带带动茶具从进料口进入到壳体内
部,茶具在传送过程中,电热丝间距缩小,密度增大,发出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在第一风扇的吹动作用下,烘干机内的烘干温度也随传送带的传送方向逐渐升高,对茶具加热的温度呈线性变化,避免出现较大的温差,从而避免茶具因受热不均而产生裂痕。
1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内部结构主视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烘干机内部结构侧视示意图。
19.图中:
20.1、壳体;2、进料口;3、工作台;4、传送带;5、保湿装置;6、烘干机;7、电热丝;8、第一风扇;9、排气聚口;10、排气管;11、第二风扇;12、导向板;13、过滤箱;14、进风管;15、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参照图1-3,本实用新型一种茶具的生产加工设备,包括壳体1,壳体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进料口2和出料口15,进料口2和出料口15的内侧设置有工作台3,工作台3穿过进料口2和出料口15,工作台3上设置有传送带4,使用时把茶具胚体放在传送带4上送入壳体1内部进行烘干;
23.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两个烘干机6,两个烘干机6分别靠近进料口2、出料口15,如图1所示,两个烘干机6分别在进料口2位置、出料口15位子对传送带4上的茶具胚体进行加热烘干;
24.两个烘干机6之间设置有保湿装置5,保湿装置5的结构和作用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对经过第一台烘干机6加热后的茶具进行喷雾降温;
25.具体的,烘干机6的内侧设置有电热丝7,电热丝7可以如图2所示的竖向设置,也可以呈网状结构(图中未示出),相邻两个电热丝7之间的间距沿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逐渐缩小,即电热丝7组成的网状结构的密度越来越小,从而增加单位面积内电热丝7的发热量,提高加热温度;
26.其中,电热器包括沿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设置的加热段和保温段,加热段内的电热丝7的间隔逐渐缩小,而保温段内的电热丝7的间距不变,当加热段对茶具逐渐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加热温度不再升高,保温段内则保持预定的最高稳定,对茶具进行持续加热,电热丝7远离传送带4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风扇8,第一风扇8吹出气流把电热丝7上的热量吹到茶具表面,进行烘干;
27.经过第一台的烘干机6加热烘干后的茶具,经过保湿装置5是做喷雾处理,以降低
温度,经过第二台烘干机6时进行二次烘干集热,第二台烘干机6内的温度低于第一台烘干机6内的温度,避免茶具的温度降低过快,产生裂痕,电热丝7的上方设置有排气聚口9,烘干形成的带有水蒸汽的热空气从排气聚口9排出。
28.相邻两个第一风扇8之间的间距沿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逐渐缩小,与电热丝7的配列密度相配合,同时第一风扇8的风力也随着传送方向逐渐增加,从而提升热传递效率,提升烘干效率。
29.两个烘干机6内的电热丝7关于保湿装置5对称设置,使茶具在烘干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呈线性的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其中靠近保湿装置5一侧的电热丝7温度高,远离保湿装置5一侧的电热丝7的温度低。
30.排气聚口9的顶部连通有排气管10,排气管10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排出热气的第二风扇11,第二风扇11为负压风机,把排气管10内的热空气排出到外部。
31.电热丝7靠近传送带4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板12,导向板12的出风风向朝下,使电热丝7上吹出的热空气从茶具的底部开始接触茶具,可以同时加热传送带,避免传送带带走过多热量,导致茶具底部温度提升过慢,然后热空气自动上浮,对茶具整体进行烘干加热。
32.第一风扇8远离电热丝7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箱13,过滤箱13为空气过滤器,用于过滤空气中的粉尘,过滤箱13远离第一风扇8的一侧连通有进风管14,进风管14与外部环境连通。
33.工作原理:把需要烘干的茶具放置在进料口2处的传送带4上,传送带4带动茶具进入到壳体1内,茶具经过靠近进料口2处的烘干机6时,该烘干机内的电热丝7密度逐渐增大,加热温度逐渐升高到预定烘干温度,对茶具进行烘干集热,烘干后的茶具经过保湿装置5,保湿装置5对茶具进行喷雾降温,喷雾后的差距进入靠近出料口15处的烘干机6,该烘干机内的电热丝7沿着茶具的前进方向密度逐渐减小,加热温度也逐渐降低,对茶具进行二次加热,使茶具的温度逐渐降低,避免茶具冷却过程中降温速度过快产生裂痕。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5.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36.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