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固废焚烧炉渣出渣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2.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在处置医疗垃圾、生活垃圾时具有较好的环保优势及经济优势,已获得了国内外固体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青睐。立式旋转热解炉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残渣经旋转炉排的机械挤压、破碎后,由排渣口排出炉外至出渣机构。现有技术中,出渣机构由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湿式水渣槽上的双链刮板出渣机组成,双链刮板出渣机的作用是将炉排挤落的残渣从湿式水渣槽里捞起排出。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板和出渣道等易磨损部分都做了针对性加强,采用耐磨材质同时加大了厚度,以使出渣机构能适应医疗垃圾炉渣的多样性。
3.焚烧残渣在排出焚烧炉前经立式旋转热解炉机械炉排的挤压和破碎后,大部分密度小,易于漂浮于水面聚集形成大量浮渣,不利于排出及后端污水处理;同时,一部分密度大的残渣如金属、玻璃等沉积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底部,双链刮板出渣机很难将这些残渣排出,且该类残渣时常积聚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中导致卡链等情况出现,需要焚烧系统紧急停车并通过人工及时清理,严重影响了焚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
4.因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亟需设计一种可以有效解决出渣机构卡链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出渣机构卡链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同时可以实现湿式水渣槽内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
6.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7.提供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包括湿式水渣槽和安装于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还包括:
8.除渣机构,所述除渣机构包括除渣池和安装于所述除渣池内的过滤装置;
9.自吸泵,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还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湿式水渣槽内的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
10.所述湿式水渣槽远离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槽壁开设有供水和浮渣溢流至所述除渣池内的溢流口。
11.本方案中,通过除渣机构去除溢流出湿式水渣槽内的焚烧残渣冷却水中的浮渣后,冷却水再通过自吸泵送回湿式水渣槽中,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通过将与自吸泵的出水口连接的第二管路的出水端设计为正对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可以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12.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内,所述第二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
13.本方案中,通过将除渣池设计为通过隔板隔开的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可以使带有浮渣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经悬浮去除浮渣之后再送入第二除渣池中经过滤装置进行进一步过滤,从而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净化。
14.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通过一隔板分为第一除渣池和第二除渣池,所述隔板分别与所述除渣池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内,所述第二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自吸泵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除渣池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
15.本方案与上一个方案相比,节省了导槽的设计,将除渣池的位置稍微移动至溢流口的下方即可,同样可以实现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残渣冷却水自动溢流至除渣池中。
16.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
17.本方案对除渣池的结构进行了简化。
18.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除渣池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除渣池的上方。
19.本方案与上一方案相比,节省了导槽的设计,将除渣池的位置稍微移动至溢流口的下方即可实现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残渣冷却水自动溢流至除渣池中。
20.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过滤装置为固液分离器,选自滤网、蜂窝过滤器或者其他固液分离器中的任一种。
21.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自吸泵连接的主管路和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连接的若干支管路,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
22.通过将第二管路设计为主管路和若干支管路,有针对性地对容易沉积附着残渣的链条位置进行高压冲洗,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23.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湿式水渣槽的水面下并邻近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以进一步锁定冲洗目标。
24.作为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若干所述支管路均匀分布,提高冲洗均匀性。具体地,若干所述支管路沿链条的长度方向均匀分布。
2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除渣池可以对湿式水渣槽中的焚烧
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进行收集清理,在不影响出渣机构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实现在线清理,并且冷却水通过自吸泵排出并增压输送返回湿式水渣槽内,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使用,无污水产生;通过第二管路对双链刮板出渣机的链条进行高压冲洗,防止残渣附着在链条上,解决了残渣积聚而导致双链刮板出渣机出现卡链问题,保证了焚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通过高压冲洗,附着在链条上的残渣可重新悬浮起来,再次沉积于双链刮板出渣机的刮板上,有利于出渣机构将其排出。
26.本实用新型无需更换设备,不需要增加大型的设备,仅需要增加一个除渣机构和自吸泵并配备连接相关管路即可实现,为现有出渣机构的技改提供了便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去除浮渣时,无需排放掉湿式水渣槽内的污水,减少了人工成本,通过自吸泵可以实现污水减量化。此外,本实用新型无需添加混凝剂、絮凝剂等助剂,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27.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同时解决浮渣、出渣机卡链等两大难题,还兼具出渣效率高、能耗低、运行成本低、生产连续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3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3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3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所述的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的示意图。
33.图中:
34.1、湿式水渣槽;2、双链刮板出渣机;3、除渣机构;31、除渣池;311、第一除渣池;312、第二除渣池;32、过滤装置;33、隔板;4、自吸泵。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36.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3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9.实施例一
4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出渣机构自净化装置,包括:
41.湿式水渣槽1和安装于所述湿式水渣槽1内的双链刮板出渣机2:
42.除渣机构3,所述除渣机构3包括除渣池31和安装于所述除渣池31内的过滤装置32;
43.自吸泵4,所述自吸泵4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除渣池31的出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4还连接有第二管路,所述第二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湿式水渣槽1内的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条;
44.所述湿式水渣槽1远离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槽壁开设有供水和浮渣溢流至所述除渣池31内的溢流口。
45.在湿式水渣槽1内,因为双链刮板出渣机2在运作,不方便打捞湿式水渣槽1内的浮渣。本技术将浮渣引到除渣池31再打捞,不会影响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运作,实现在线清理。
46.在除渣池31内,即使浮渣积聚得多对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运作也不会产生影响,所以人工清理频率要求低;但在湿式水渣槽1,渣积聚得多时会出现卡链现象,所以人工清理频率要求高。
47.本实施例中,湿式水渣槽1中的带浮渣的焚烧残渣冷却水通过溢流口进入除渣池31,除渣池31的液面上积聚大量浮渣,可定期通过滤网收集清理,在不影响出渣机构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实现在线清理,同时通过第二管路对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条进行高压冲洗,防止残渣附着在链条上,解决了残渣积聚而导致双链刮板出渣机2出现卡链问题,保证了焚烧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焚烧残渣冷却水经过滤装置32过滤后再通过自吸泵4排出并增压输送返回湿式水渣槽1内,实现焚烧残渣冷却水的自循环、自净化使用,无污水产生。
48.本实施例无需更换设备,不需要增加大型的设备,仅需要增加一个除渣机构3和自吸泵4并配备连接相关管路即可实现,为现有出渣机构的技改提供了便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能够避免大量浮渣聚集在湿式水渣槽1内,去除浮渣时,无需排放掉湿式水渣槽1内的污水,减少了人工成本,通过自吸泵4可以实现污水减量化。此外,本实施例无需添加混凝剂、絮凝剂等助剂,减少了污水处理成本。
49.进一步地,所述除渣池31通过一隔板33分为第一除渣池311和第二除渣池312,所述隔板33分别与所述除渣池31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3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311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32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312内,所述第二除渣池312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31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所述自吸泵4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312的出水口连接。
50.湿式水渣槽1中浮在焚烧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跟随焚烧残渣冷却水一起经溢流口
沿着导槽流入第一除渣池311中,浮渣浮在第一除渣池311的液面上,可定期通过滤网收集清理,具体地,可以通过人工采用粗滤网定期打捞浮渣;进入第一除渣池311中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经隔板33上的通孔进入第二除渣池312的底部,经过第二除渣池312内的过滤装置32过滤后的冷却水通过自吸泵4排出并增压输送至湿式水渣槽1进行循环使用。
51.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装置32为固液分离器,具体地,选自滤网、蜂窝过滤器或者其他固液分离器中的任一种。该过滤装置32为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52.进一步地,过滤装置32可拆卸安装于第二除渣池312内,以便于清理或更换。
53.具体地,可以在第二除渣池312的内壁设置安装台阶,过滤装置32的外周设置安装板,该安装板可通过螺丝等紧固件与安装台阶可拆卸连接。
54.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管路包括与所述自吸泵4连接的主管路和与所述主管路的出水口连接的若干支管路,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条。
55.支管路的出水端正对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条,可以对链条进行冲洗,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56.进一步地,所述支管路的出水端延伸至所述湿式水渣槽1的水面下并邻近所述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条,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双链刮板出渣机2与湿式水渣槽1内的沉积附着在链条上的残渣等首先接触的部分进行高压冲洗,进一步防止出现卡链现象。
57.进一步地,若干所述支管路均匀分布,即在双链刮板出渣机2的链板位于水面下的且沿链板长度方向均匀布置若干出水管,通过高压对该处进行冲洗,避免残渣沉积而导致卡链等情况出现。
58.至于湿式水渣槽1,本实施例在其原有结构基础上开设溢流口即可。
59.本实施例中的双链刮板出渣机2,为固废焚烧处置项目最常用的出渣机,又名水封刮板出渣机、捞渣机、排渣机等,例如郑州市黄河机电设备有限公司glz5.14型刮板捞渣机、江苏东安特钢机械制造有限公司gl100型刮板出渣机,均为通过链条输送,具体不再赘述。
60.本实施例中,自吸泵4选用南方泵业股份有限公司的65wfb-f型立式自吸式排污泵,具有自动增压功能。
61.在其他实施例中,自吸泵4也可以选用上海上诚泵阀制造有限公司的100zw-80-80型自吸式排污泵,具有自动增压功能。
62.实施例二
63.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无需设置导槽。
64.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除渣池31通过一隔板33分为第一除渣池311和第二除渣池312,所述隔板33分别与所述除渣池31的侧壁和底壁固定连接,所述隔板33邻近其下端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除渣池311的液位低于所述溢流口,所述过滤装置32安装于所述第二除渣池312内,所述第二除渣池312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上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自吸泵4通过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除渣池312的出水口连接,所述第一除渣池311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第一除渣池311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
65.由于所述第一除渣池311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湿式水渣槽1中浮在焚烧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跟随焚烧残渣冷却水一起直接经溢流口流出并落入第一除渣池311中。
6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除渣池31的高度,同时保证除渣池31与溢流口之间的高度差,也可以在湿式水渣槽1的溢流口下方的地面上挖槽用以安装除渣池31。
67.实施例三
68.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区别在于除渣池31内没有设置隔板。
69.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除渣池3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31的侧壁位于所述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上方开设有入水口;所述溢流口连接有一倾斜向下的导槽,所述导槽远离所述溢流口的一端与所述入水口连接。
70.湿式水渣槽1中浮在焚烧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跟随焚烧残渣冷却水一起经溢流口沿着导槽流入除渣池31内,带有浮渣的焚烧残渣冷却水先经过过滤装置32进行过滤,浮渣通过过滤装置32截留,过滤后的冷却水落入除渣池31的底部,当液位达到出水口的位置时,通过自吸泵4排出返回至湿式水渣槽1中。当除渣池31的液位超过过滤装置32的上端时,浮渣逐渐浮在过滤装置32上方的液面上,当除渣池31的液面上聚集大量浮渣时,可定期通过滤网等装置收集清理。
71.实施例四
7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三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无需设置导槽。
73.如图4所示,所述除渣池31的侧壁且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2的下方开设有出水口,所述除渣池31的上端开口即为入水口,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除渣池31的上方。
74.由于所述除渣池31位于所述溢流口的下方,湿式水渣槽1中浮在焚烧残渣冷却水上的浮渣跟随焚烧残渣冷却水一起直接经溢流口流出并落入除渣池31中。
75.带有浮渣的焚烧残渣冷却水经过过滤装置32进行过滤,其中,浮渣通过过滤装置32截留,过滤后的冷却水落入除渣池31的底部,当液位达到出水口的位置时,通过自吸泵4排出返回至湿式水渣槽1中。当除渣池31的液位超过过滤装置32的上端时,浮渣逐渐浮在过滤装置32上方的液面上,当除渣池31的液面上聚集大量浮渣时,可定期通过滤网等装置收集清理。
76.进一步地,为了提高除渣池31的高度,同时保证除渣池31与溢流口之间的高度差,也可以在湿式水渣槽1的溢流口下方的地面上挖槽用以安装除渣池31。
77.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各种修改、等同替换、变化等等。但是,这些变换只要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本技术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所使用的一些术语并不是限制,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