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8059发布日期:2023-06-27 14:0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冷却塔。


背景技术:

1、一般来说,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

2、冷却塔在使用时,采用水泵和供水管路配合将水液喷洒在冷却塔塔内,但是供水管路在冷却塔内通常呈横向分布,喷洒范围有限,容易出现水液分布不均匀的现象,而通过在冷却塔设置多个横向的供水管路时,各个横向管路之间的水流量不同,也会导致水液分布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冷却塔,旨在改善水液分布不均匀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冷却塔供水机构,包括塔体、中转筒和水泵。所述塔体的顶端设置有托架,且所述托架的上端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中转筒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内部,所述中转筒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端部与所述塔体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且所述出水管沿所述中转筒的圆周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中转筒的内部转动设置有柱状阀芯,所述柱状阀芯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出水管相对应的扇形水流槽,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柱状阀芯传动连接;所述水泵安装于所述塔体的侧壁,且所述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中转筒连通。

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水泵用于将外界水源抽入到进水管内,并由进水管将水液输送至中转筒内,水液会流入到柱状阀芯侧壁开设的扇形水流槽的槽内,继而使水液输送到与扇形水流槽向连通的出水管,水液便可以经该出水管排出到塔体内进行冷却,而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会驱动柱状阀芯转动,便可以使柱状阀芯侧壁开设的扇形水流槽依次与沿中转筒的圆周方向等距设置的至少两个出水管连通,则水液依次输送至不同的出水管内,而不同的出水管可将水液洒到塔体内部的不同区域内,可使水液在塔体内分布的更加均匀,更利于使用。

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出水管管身的下端部开设有出水孔,且所述出水管的管口口径不大于所述扇形水流槽的槽口面积。

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开设出水孔,利于将输送至出水管内的水液排出,而限制出水管的管口口径,可确保水液经扇形水流槽输送至出水管内。

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柱状阀芯的侧壁安装有竖向密封条,且所述竖向密封条两两相对设置,相对应的两个所述竖向密封条分别位于所述扇形水流槽的两侧。

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竖向密封条,可提高柱状阀芯和中转筒内壁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液向扇形水流槽的两侧流动,此外,该柱状阀芯的表面可安装横向密封条。

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柱状阀芯的顶端设置有锥形引流块,且所述锥形引流块的表面开设有与所述扇形水流槽相对应的豁口。

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锥形引流块,可引导水液流动,在停止向中转筒内供水后,可避免水液在柱状阀芯的顶端沉积。

1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进水管为弯管,且所述进水管的横向段延伸至所述塔体内与所述中转筒连通,所述进水管的横向段位于所述出水管的上方。

1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进水管输送的水液可流入到柱状阀芯的上方,然后输送给出水管。

1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柱状阀芯之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且所述传动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柱状阀芯和所述中转筒之间同轴设置,所述传动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柱状阀芯固定连接。

13、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传动轴,利于将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柱状阀芯传动连接在一起,利于驱动电机驱动柱状阀芯转动。

14、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轴的表面紧固套接有扇叶,且所述扇叶位于所述塔体的内部顶端。

15、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驱动电机驱动传动轴转动的同时,不仅带动柱状阀芯转动,还会使扇叶转动,转动的扇叶会加快气体的流动,利于对水液进行冷却。

16、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传动轴的底端插入所述中转筒内,所述传动轴的轴身套设有密封圈,且所述密封圈的底端和所述中转筒固定连接。

17、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密封圈,可有效提高传动轴和中转筒之间的密封性。

1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塔体的底端连通有集水槽,且所述集水槽连通有循环管,所述塔体侧面的底端设置有中转箱,所述循环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中转箱,所述中转箱的顶端通过连管与所述水泵的输入端连通。

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集水槽可将塔体内的水液集中,并通过循环管将水液输送至中转箱内,而启动水泵,可通过连管将中转箱内的水液抽入到进水管内,然后在塔体内进行洒水,可对水液进行循环使用,大大减小了水液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

2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转箱的侧壁安装有支撑座,且所述支撑座的内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键连接有齿轮,所述支撑座的内部滑动设置有两个第一齿条,且两个所述第一齿条分别位于所述齿轮的两侧,两个所述第一齿条的相对侧均与所述齿轮啮合传动,两个所述第一齿条相背的端部均安装有导热竖板,两个所述导热竖板相对的一侧均安装有导热横板,且所述导热横板的一侧滑动插入所述中转箱的内部,两个所述导热竖板相背的一侧均间隔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中转筒的表面铰接有伸缩件,所述转轴的端部安装有u形杆,且所述伸缩件的活动端与所述u形杆铰接。

21、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导热竖板、导热横板和散热翅片均可以采用铜铝等导热性能好的金属材料制成,该伸缩件可为气缸、电缸、电动推杆和液压缸中的任意一种,而在水液输送至中转箱的内部后,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可将水液所散发的热量传递至中转箱的外部,并由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加快水液的散热,更利于水液进行循环使用;

22、此外,当中转箱的内部略微缺水时,即中转箱内部水液液面与连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在0~3cm时,调控伸缩件,在伸缩件的伸缩过程中,伸缩件的活动端会支撑u形杆,使u形杆和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表面的齿轮便会发生转动,而与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则会带动对应的导热竖板移动,则可使导热竖板表面的导热横板向中转箱内移动,随着导热横板的板身在中转箱内的体积逐渐增大,中转箱内部水液的液面会逐渐升高,从而改善中转箱的内部略微缺水的情况,更利于水泵和连管抽取中转箱内的水液,利于水循环的进行。

2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热横板沿对应的所述导热竖板的高度方向等距设置有至少两个,且两个所述导热竖板表面的导热横板之间交错设置。

2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在导热竖板的表面间隔设置多个导热横板,利于水液的导热、散热,此外,两个导热竖板表面设置的导热横板,可在中转箱的内部形成一条弯折的水流通道,不仅可延长水液在中转箱内的流动时间,并且利于水液与导热横板接触,更利于水液的散热。

2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导热横板的表面套设有密封套,且所述密封套的一侧与所述中转箱固定连接。

2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密封套,可提高导热横板与中转箱之间的密封性,可以理解的,该密封套和中转箱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胶涂层。

2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连管的管身安装有与市政管网连接的补水管,所述连管的管身转动套接有环状密封板,所述中转箱连通有竖管,且所述补水管和所述竖管同轴设置,所述环状密封板的表面开设有通孔,且所述补水管和所述竖管之间通过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环状密封板紧固套接有齿圈,其中一个所述导热竖板的表面安装有连杆,且所述连杆的杆身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齿圈啮合传动。

28、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该补水管的一端与市政管网连通,当中转箱的内部极为缺水时,即中转箱内部水液液面与连管的底端之间的距离大于3cm时,调控伸缩件,由伸缩件的活动端会支撑u形杆,使u形杆和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表面的齿轮便会带动第一齿条和对应的导热竖板移动,进而使导热竖板表面的连杆和第二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的环状密封板则会发生转动,直至环状密封板表面的通孔位于竖管和补水管之间时,补水管便可以通过通孔将市政管网内的水液输送至竖管,进而输送至中转箱内,对中转箱内进行补水,增多中转箱内的水量,更利于水循环的进行。

2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环状密封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补水管的底端和所述竖管的顶端分别插接于对应的所述环形槽的槽内,所述环形槽的槽内安装有密封垫,且所述密封垫和所述通孔错开设置,所述环状密封板的上端面和所述环状密封板的下端面均与对应的所述密封垫的密封贴合。

3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密封垫,可提高补水管和竖管与环状密封板之间的密封性,在补水管和竖管与环状密封板表面的通孔错开后,环状密封板便可以对补水管和竖管进行封闭。

31、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了冷却塔,包括上述的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填料层,所述填料层设置于所述塔体的内部底端。

3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填料层,可减缓水液的流动,利于水液进行冷却作业。

3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填料层上设置有用于空气通过的间隙。

3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设置间隙,利于气体在填料层内进行流动。

35、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冷却塔供水机构及冷却塔,通过水泵和进水管向中转筒内输送水液,水液则会通过柱状阀芯侧壁开设的扇形水流槽输送与之连通的出水管内,并经由出水管排出到塔体内,而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柱状阀芯转动,使柱状阀芯侧壁的扇形水流槽依次与至少两个出水管连通,使水液依次输送至不同的出水管内,而不同的出水管可将水液洒到塔体内部的不同区域内,可使水液在塔体内分布的更加均匀,更利于使用。

36、为节约水资源,减小浪费,冷却塔内的水液通常会循环进行使用,但是冷却塔内的水液温度较高,循环过程中不能够进行冷却,不利于循环使用。

37、集水槽可将塔体内的水液集中,并通过循环管将水液输送至中转箱内,而启动水泵,可通过连管将中转箱内的水液抽入到进水管内,然后在塔体内进行洒水,可对水液进行循环使用,大大减小了水液的浪费,更加的节能、环保;

38、而在水液输送至中转箱的内部后,导热竖板和导热横板可将水液所散发的热量传递至中转箱的外部,并由散热翅片进行散热,加快水液的散热,更利于水液进行循环使用;

39、此外,当中转箱的内部略微缺水时,调控伸缩件,在伸缩件的伸缩过程中,伸缩件的活动端会支撑u形杆,使u形杆和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表面的齿轮便会发生转动,而与齿轮啮合连接的第一齿条则会带动对应的导热竖板移动,则可使导热竖板表面的导热横板向中转箱内移动,随着导热横板的板身在中转箱内的体积逐渐增大,中转箱内部水液的液面会逐渐升高,从而改善中转箱的内部略微缺水的情况,更利于水泵和连管抽取中转箱内的水液,利于水循环的进行。

40、冷却塔的塔内通常会设置填料,以减缓水液的流动,虽然更利于冷却作业的进行,但是在循环使用冷却塔内的水液时,容易导致缺水的现象,影响水液循环。

41、当中转箱的内部极为缺水时,调控伸缩件,由伸缩件的活动端会支撑u形杆,使u形杆和转轴发生转动,转轴表面的齿轮便会带动第一齿条和对应的导热竖板移动,进而使导热竖板表面的连杆和第二齿条,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的环状密封板则会发生转动,直至环状密封板表面的通孔位于竖管和补水管之间时,补水管便可以通过通孔将市政管网内的水液输送至竖管,进而输送至中转箱内,对中转箱内进行补水,增多中转箱内的水量,更利于水循环的进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