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阀及包括其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97131发布日期:2023-07-26 01:49阅读:43来源:国知局
电磁阀及包括其的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阀及包括其的灶具。


背景技术:

1、在燃气灶点火时,需要用户下压旋钮阀体,推动阀轴,从而带动电磁阀的衔铁与铁芯接触后,形成电流,从而进行点火。点着火后,火焰烧到热电偶头部,热电偶产生的感生电动势加载到电磁阀铁芯的导线上,磁力克服弹簧的弹力使得衔铁和铁芯吸合,从而使得电磁阀处于开启状态。但由于衔铁和铁芯是刚性接触的,不同的用户下压旋钮的力度不同,当下压力过大时,推杆会使得衔铁猛烈撞击铁芯,从而导致衔铁和铁芯的吸合面会被损坏产生间隙,当热电偶产生的维持电动势不变时,由于衔铁和铁芯损坏后在二者的表面上产生了划痕或间隙,使得原本的电动势无法使得衔铁和铁芯维持吸合,从而导致阀门不能维持开启状态,在宏观上表现为,用户一旦松手,燃气灶就熄火,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方案是将电磁阀的阀轴部分缩短一段距离,然后在阀轴与衔铁之间增加一个缓冲橡胶圈,橡胶圈正常安装在阀轴上时,可以对阀轴与衔铁之间的接触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使得衔铁与铁芯接触时也是弹性接触,有效保护了衔铁与铁芯的接触面。但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橡胶圈可能会出现老化、松动、脱落,或者安装时并未安装橡胶圈等现象,这就会导致阀轴下压到最大距离时,衔铁与铁芯之间仍然存在较大间隙,从而无法实现衔铁和铁芯的吸合,一旦松手电磁阀就会关闭,燃气灶就会熄火。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橡胶圈老化、脱落或漏装时,衔铁与铁芯无法保持吸合,从而导致用户松手就熄火的缺陷,提供一种电磁阀及包括其的灶具。

2、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电磁阀,其包括阀轴、衔铁和缓冲件,所述电磁阀还包括凹槽,所述衔铁包括上接触表面,所述阀轴包括下接触表面,所述上接触表面与所述下接触表面相邻设置,所述凹槽相对于所述阀轴的下接触表面凹陷设置,所述缓冲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上接触表面与所述凹槽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压缩区域,所述上接触表面与所述下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压缩区域与所述缓冲件之间的距离。

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该电磁阀在点火过程中,通过压缩区域和缓冲件之间的配合,为阀轴和衔铁提供缓冲,避免了阀轴与衔铁之间产生直接刚性接触,有效保护了阀轴与衔铁的接触面;此外,将缓冲件安装在凹槽内,在凹槽的两侧,阀轴的下接触表面和衔铁的上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而不会改变阀轴原有的最大行程,即使出现缓冲件老化、脱落、漏装或者衔铁发生侧向转动等情况时,阀轴的下接触表面依然能够与衔铁的上接触表面相配合,进而实现衔铁和铁芯的持续吸合,确保了灶具的点火和燃烧稳定,从而保证了该电磁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5、较佳地,所述压缩区域与所述下接触表面平齐,所述缓冲件部分露出于所述上接触表面。

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下压阀轴时,阀轴与衔铁之间会首先由缓冲件和压缩区域相互配合,实现对下压力的缓冲,进而有效保护了阀轴的下接触表面和衔铁的上接触表面,避免接触面受损而影响该电磁阀的打火效果。

7、较佳地,所述压缩区域凸出于所述上接触表面。

8、较佳地,所述缓冲件的底部不露出于所述下接触表面,或所述缓冲件的底部部分露出于所述下接触表面。

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压缩区域延伸至凹槽内,从而可以更好地与缓冲件相接触,进一步提高了该电磁阀的缓冲效果,保护了阀轴和衔铁的接触面不会磨损,提高了该电磁阀的稳定性。

10、较佳地,所述凹槽包括卡槽和内腔,所述卡槽将所述缓冲件限制在所述内腔中,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内腔之间至少形成有一处间隔空间。

1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扩大了凹槽两侧的空间,使得缓冲件在受压或受热变形时,环形腔可以作为缓冲件变形的释放区域,从而有效地防止了缓冲件因长时间挤压而损坏,使其不容易老化、损坏、脱落,进而延长了缓冲件的使用寿命。

12、较佳地,所述缓冲件包括缓冲本体以及凸出于所述缓冲本体的限位部,所述卡槽包括卡槽本体以及形成在所述卡槽本体上的卡槽开口,其中,所述限位部通过所述卡槽开口进入所述内腔,所述卡槽本体将所述限位部限制在所述内腔内。

13、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缓冲件直接卡设在凹槽内,使得缓冲件不易脱落、不易丢失,从而延长了缓冲件的使用寿命。

14、较佳地,所述卡槽本体中间形成有贯通的进入通道,所述缓冲本体的至少一部分形状与所述进入通道相适配,且尺寸不大于所述进入通道,所述缓冲本体的至少一部分通过所述进入通道进入所述内腔内,所述卡槽本体在径向方向上凸出于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内腔的侧壁、所述内腔的上壁、所述卡槽本体以及所述缓冲本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所述间隔空间。

15、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在内腔的侧壁上设置凸出来的卡槽本体,从而形成了可以限制限位部的凸台,同时,还使得内腔和卡槽本体之间形成一个为缓冲件提供变形释放的间隔空间,其结构简单、紧凑。

16、较佳地,所述内腔为环形的腔体,所述卡槽本体为环形的形状。

17、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限位部通过进入通道进入至内腔后,可以沿内腔的环形内壁旋转,从而使限位部卡设在卡槽本体上,保证了缓冲件的安装方便且安装牢固。

18、较佳地,所述电磁阀包括侧凸连接件,所述侧凸连接件的一端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阀轴的底部,另一端卡设于所述衔铁,所述凹槽为环形凹槽,所述凹槽围设在所述侧凸连接件外侧。

19、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便于将衔铁挂接在阀轴上,同时也便于凹槽的加工,简化了该电磁阀的加工和安装流程,使得其适用范围更广泛。

20、较佳地,所述侧凸连接件与所述衔铁相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突出部,所述衔铁内侧设置有配合连接部,所述配合连接部活动地抵靠在所述突出部上。

21、较佳地,所述突出部的上表面为弧形,所述配合连接部与所述突出部相接触的表面也为弧形。

2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衔铁与侧凸连接件之间通过弧形表面互相配合连接,有效减少了衔铁与侧凸连接件之间的磨损,同时也便于衔铁侧向倾斜,进而更好地与铁芯进行吸合。

23、较佳地,沿所述衔铁的径向,所述衔铁相对于所述侧凸连接件转动,所述上接触表面抵靠于所述下接触表面的外缘处。

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在衔铁发生侧向转动时,阀轴的下接触表面的外缘抵住衔铁的上接触表面,使得下接触表面有效限制了衔铁的侧倾幅度,从而使得该电磁阀在出现缓冲件老化、脱落、漏装等情况下,衔铁侧倾的角度依然不会增大,从而不会影响到衔铁和铁芯正常的吸合,保证了该电磁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25、所述阀轴包括铆接部,所述衔铁开设有通孔,所述铆接部插入至所述通孔中,并通过翻边铆接固定,所述凹槽和所述下接触表面位于所述铆接部的周侧,所述上接触表面位于所述通孔的周侧。

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铆接部直接连接于阀轴,再通过翻边铆接的方式将衔铁挂接在铆接部上,更有利于阀轴与衔铁之间的连接,有效减少了安装步骤。

27、较佳地,所述缓冲件的极限压缩行程小于所述上接触表面与所述下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

2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使得阀轴在正常下压过程中,只有压缩区域和缓冲件相接触,而不会出现上接触表面与所述下接触表面的刚性接触,从而避免了阀轴与衔铁的接触面的磨损,保护了该电磁阀的内部结构,提高了其使用寿命。

29、较佳地,所述缓冲件为橡胶圈。

30、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灶具,所述灶具包括上述的电磁阀。

31、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2、通过该电磁阀的结构设计,使得该电磁阀在点火过程中,通过压缩区域和缓冲件之间的配合,为阀轴和衔铁提供缓冲,避免了阀轴与衔铁之间产生直接刚性接触,有效保护了阀轴与衔铁的接触面;此外,将缓冲件安装在凹槽内,在凹槽的两侧,阀轴的下接触表面和衔铁的上接触表面之间的距离并没有发生改变,从而不会改变阀轴原有的最大行程,即使出现缓冲件老化、脱落、漏装或者衔铁发生侧向转动等情况时,阀轴的下接触表面依然能够与衔铁的上接触表面相配合,进而实现衔铁和铁芯的持续吸合,确保了灶具的点火和燃烧稳定,从而保证了该电磁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增加了其使用寿命,优化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