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55357发布日期:2023-11-08 16:55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供热系统运行调控,具体为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


背景技术:

1、在严寒地区,冬季室外气候极为寒冷,室内热环境营造的重要性更加凸显,供热系统既要满足人们的舒适性要求,又要尽可能降低能耗。

2、用户室内温度是供热系统运行调控的核心参数之一,室内温度应尽可能接近用户的热中性温度,以满足舒适性需求。不适宜的室内温度,会对用户的生活品质乃至健康造成负面影响,过高的室内温度,也同时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3、严寒和寒冷地区主要房间设计温度为18-24℃。在供热运行调控时,通常按照统一划定的设计温度和既有经验进行调节,常常容易出现用户热舒适性不佳、满意率低、过度供热等问题。然而,研究表明,居民的中性温度受多因素影响,并非固定。一方面,严寒地区供暖季持续时间长,期间室外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根据热适应理论,中性温度和室外温度密切相关,因此供暖期不同阶段的居民中性温度可能有所差别。另一方面,对于散热器和地板辐射采暖两种末端,由于换热形式的差异,用户的中性温度也有所差别。

4、因此,亟需一种针对严寒和寒冷地区中性温度的计算方法,从而为该地区的供暖系统的运行调控提供指导,提高用户满意率的同时,减少因供暖温度过高造成能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寒冷地区供暖季持续时间长,期间室外温度变化幅度较大导致的中性温度难以确定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系统及设备。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发明提供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获取目标地区供暖数据;

5、根据末端采暖形式,将目标地区供暖数据进行分类;

6、根据目标地区供暖数据的分类,按类别获取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

7、获取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并将供暖季分段,获取供暖季分段数据;

8、根据供暖季分段数据,对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和用户的热感觉数据进行分组;

9、将分组后的各组内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组成数据对,建立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

10、利用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获取各个分组的热中性温度和热中性温度区间。

11、优选地,所述目标地区供暖数据包括目标地区用户的性别、目标地区用户的年龄、目标地区用户居住小区和目标地区用户的末端采暖形式。

12、优选地,根据末端采暖形式,将目标地区供暖数据进行分类,具体划分为散热器供暖类和地板采暖类。

13、优选地,所述用户的热感觉数据包括七个选项:很冷,热感觉标度为-3;冷,热感觉标度为-2;有点冷,热感觉标度为-1;不冷不热,热感觉标度为0;有点热,热感觉标度为1;热,热感觉标度为2;很热,热感觉标度为3。

14、进一步地,获取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并将供暖季分段的具体操作为:

15、获取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

16、根据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提取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大值;

17、根据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提取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小值;

18、利用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大值和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小值,计算标准温度;

19、根据标准温度,对供暖季进行分段。

20、进一步地,利用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大值和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的最小值,计算标准温度的具体方法为:

21、

22、其中,tm为标准温度,tmax为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中的最大值;tmin为供暖季日平均室外温度中的最小值。

23、进一步地,根据标准温度,对供暖季进行分段的方法为:从供暖季开始,每日室外平均温度高于标准温度的供暖区间段为供暖前期;每日室外平均温度低于标准温度的供暖区间段为供暖中期;随室外温度的回升,每日室外平均温度再次高于标准温度开始到供暖结束的供暖区间段为供暖后期。

24、进一步地,将各个组内的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组成数据对,建立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并计算各个分组的热中性温度和热中性温度区间的方法为:

25、将各个组内的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组成数据对,建立线性拟合关系;

26、将线性拟合关系中拟合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作为热中性温度tn;

27、将拟合线与y=+0.5的交点横坐标为热中性区间左端tn,a,与y=-0.5的交点横坐标为热中性区间右端tn,b;

28、确定各个分组下的热中性温度tn和热中性温度区间tn,a~tn,b。

29、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系统,包括:

30、供暖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地区供暖数据;

31、供暖数据分类模块,用于根据末端采暖形式,将目标地区供暖数据进行分类;

32、室温数据及热感觉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地区供暖数据的分类,按类别获取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

33、供暖季分段模块,用于获取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并将供暖季分段,获取供暖季分段数据;

34、分组模块,用于根据供暖季分段数据,对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和用户的热感觉数据,进行分组;

35、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建立模块,用于将分组后的各组内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组成数据对,建立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

36、热中性温度和热中性温度区间计算模块,用于利用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获取各个分组的热中性温度和热中性温度区间。

37、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3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9、本发明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目标地区供暖数据,将目标地区供暖数据进行分类,按类别获取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获取供暖季每日室外温度数据,并将供暖季分段,根据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用户的热感觉数据和供暖季分段,进行分组,最后将各个组内的用户供暖季的室温数据及用户的热感觉数据组成数据对,建立热感觉-室温拟合模型,实现对于供暖季持续时间长,期间室外温度变化幅度较大的严寒地区不同末端采暖形式的中性温度的计算,从而为供热系统调控提供指导,尽可能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的同时,减少能源浪费。

40、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系统,该系统通过供暖数据获取模块、供暖数据分类模块、室温数据及热感觉数据获取模块、供暖季分段模块、分组模块和热中性温度和热中性温度区间计算模块的设置,可实现上述室内供热中性温度计算方法,通过室外温度的不同,将供暖期进行分段,并分组,对不同供暖段的分组的中性温度分别确定,同时对不同末端采暖形式类型进行区分考虑,可尽最大可能避免热中性温度的变化和差异性特征的影响,计算效率高,可为下一季的供热系统运行调控提供有益指导,能够更可靠地保证用户的舒适性。

4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方法步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