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40438发布日期:2023-12-02 00:39阅读:32来源:国知局
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风除湿设备相关,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1、对于市场上的一些需要进行风干的产品,例如胶原蛋白肠衣是以胶原蛋白纤维为原料制成的,用于制备各类香肠,具有易使用、口感好、直径均匀的特点,抗压强度高,能延长产品的保质期,对比天然肠衣更具有优势。在胶原蛋白肠衣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肠衣表面淋液,淋液后需要进行干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折缩等工序,因此肠衣的干燥是肠衣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步骤。

2、现有的技术中,通常把生产隧道中的循环空气加热至50~55℃,相对湿度一般低于20%,露点温度低于21℃,吹向肠衣,利用高温干燥的空气除去肠衣水分。循环空气吸湿降温后,需要对空气除湿并加热,目前的热泵系统在进行除湿调温的过程中,为保证全年的室内保持预设的湿度和温度,全年进行高强度工作导致需要较大的功耗。

3、由上可知,目前的热泵系统存在模式单一且功耗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和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热泵系统存在模式单一且功耗大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新风溶液除湿机组,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热泵系统和第一液体循环装置,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液体循环装置与第二换热器连通进行换热;第二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二热泵系统、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与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和/或第三液体循环装置可通断的设置进行换热;第三换热组件,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热泵系统、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热泵系统包括第五换热器和第六换热器,第六换热器与第四液体循环装置连通,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五液体循环装置可通断地设置;新风风道,沿新风风道的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新风风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液体循环装置、第四液体循环装置、第五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回风风道,沿回风风道的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回风风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一液体循环装置。

3、进一步地,第一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一循环塔,第一循环塔具有第一喷淋腔和与第一喷淋腔连通设置的第一进液口和第一出液口,回风流经第一喷淋腔;第一储液箱,第一储液箱设置在第一循环塔的一侧并与第一出液口连通设置;第一溢流管,第一储液箱上设置有第一溢流管;第一循环管,第一循环管设置在第一储液箱的出液端和第一进液口之间,第二换热器与第一循环管连通换热;第一泵体,第一泵体设置在第一循环管上。

4、进一步地,第一热泵系统具有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四通阀与第一压缩机、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连通设置;第一膨胀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膨胀阀和第二换热器配合形成流体的循环回路;当第一热泵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时,第一压缩机为流体经第一四通阀依次流经第二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一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一压缩机提供驱动力,第一换热器用于降温新风,第二换热器用于加热第一循环管的内部的液体;当第一热泵系统切换至制热模式时,调节第一四通阀,第一压缩机为流体经第一四通阀依次流经第一换热器、第一膨胀阀、第二换热器、第一四通阀、第一压缩机提供驱动力,第一换热器用于加热新风,第二换热器用于降温第一循环管的内部的液体。

5、进一步地,第二换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储液箱,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的出液端与第二储液箱连通;第二溢流管,第二储液箱连通有第二溢流管;出液管,出液管的一端与第二储液箱的出液端连通,第四换热器与出液管连通换热;第二泵体,第二泵体设置在出液管上;第二循环管,第二循环管设置在出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液体循环装置之间;第一调节阀,第一调节阀设置在第二循环管上;第三循环管,第三循环管设置在出液管的另一端与第三液体循环装置之间;第二调节阀,第二调节阀设置在第三循环管上。

6、进一步地,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二循环塔,第二循环塔具有第二喷淋腔和与第二喷淋腔连通设置的第二进液口和第二出液口,第二出液口与第二储液箱连通,第二循环管与第二进液口连通;第三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三循环塔,第三循环塔具有第三喷淋腔和与第三喷淋腔连通设置的第三进液口和第三出液口,第三出液口与第二储液箱连通,第三循环管与第三进液口连通。

7、进一步地,第三换热组件还包括连通管,第四液体循环装置通过连通管向第五液体循环装置供液;第三调节阀,第三调节阀设置在连通管上;回流管,第五液体循环装置通过回流管向第四液体循环装置供液;第四调节阀,第四调节阀设置在回流管上;间壁换热器,间壁换热器设置在连通管和回流管上,连通管和回流管的内部的液体通过间壁换热器换热。

8、进一步地,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四循环塔,第四循环塔具有第四喷淋腔和与第四喷淋腔连通设置的第四进液口和第四出液口;第四储液箱,第四出液口与第四储液箱连通,回流管与第四储液箱连通;第四循环管,第四循环管设置在第四储液箱与第四进液口之间,第六换热器设置在第四循环管上,连通管与第四循环管连通;第四泵体,第四泵体设置在第四循环管上。

9、进一步地,第五液体循环装置包括第五循环塔,第五循环塔具有第五喷淋腔和与第五喷淋腔连通设置的第五进液口和第五出液口;第五储液箱,第五出液口与第五储液箱连通,连通管与第五储液箱连通;第五循环管,第五循环管设置在第五储液箱与第五进液口之间,回流管与第五循环管连通;第五泵体,第五泵体设置在第五循环管上。

10、进一步地,第五换热器和第三换热器之间的新风风道上具有回风进风口,回风经回风进风口与新风风道的内部的新风混合后流向新风风道的出风侧。

11、进一步地,新风溶液除湿机组还包括辅助加热件,辅助加热件设置在新风风道的出风端;新风风机,新风风机设置在新风风道的内部;回风风机,回风风机设置在回风风道的内部。

12、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新风溶液除湿机组。

13、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新风溶液除湿机组包括第一换热组件、第二换热组件、第三换热组件、新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第一换热组件包括第一热泵系统和第一液体循环装置,第一热泵系统包括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第一液体循环装置与第二换热器连通进行换热,第二换热组件包括第二热泵系统、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二热泵系统包括第三换热器和第四换热器,第四换热器与第二液体循环装置和/或第三液体循环装置可通断的设置进行换热,第三换热组件包括第三热泵系统、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热泵系统包括第五换热器和第六换热器,第六换热器与第四液体循环装置连通,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五液体循环装置可通断地设置。

14、其中,沿新风风道的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新风风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一换热器、第二液体循环装置、第四液体循环装置、第五换热器、第三换热器,以实现新风与换热器换热,与液体循环装置换湿的效果。沿回风风道的进风侧朝向出风侧的方向,回风风道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一液体循环装置,回风在回风风道的内部经过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一液体循环装置时依次与第五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一液体循环装置内部的溶液进行换热换湿。

15、由上可知,本技术的新风溶液除湿机组通过采用多个换热组件配合的结构,以实现与新风和回风进行换热换湿,进而实现回风的热回收,提高热量的循环使用,降低热损失,同时回风还可以用于调节循环装置的内部的溶液的溶度,进而实现调节新风的湿度。并且本技术中的第二换热组件具有第二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液体循环装置,第三换热组件均具有第四液体循环装置和第五液体循环装置,进而实现可在不同的季节时,调节第二换热组件和第三换热组件的工作模式,进而实现本技术的新风溶液除湿机组能在不同的季节时能执行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调节新风溶液除湿机组的工作状态,在保障新风效果的同时降低了功耗。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