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08455发布日期:2024-02-09 1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主机(100)、储能模块(200)、进路(300)和回路(400),所述空调主机(100)通过所述进路(300)和所述回路(400)与所述储能模块(200)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能模块(200)可用于所述空调主机(100)的能量存储或从外部摄取能量通过所述回路(400)进入所述空调主机(100)完成能量的回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主机(100)内置制冷模块和制热模块,所述进路(300)包括高压支路(310)和低压支路(320),所述高压支路(310)连通所述空调主机(100)的制热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200);所述低压支路(320)连通所述空调主机(100)和制冷模块和所述储能模块(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200)内存储有存储介质且存储介质为液体,存储介质通过所述进路(300)吸收能量完成所述储能模块(200)的能量存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模块(200)为游泳池(210),所述游泳池(210)内的存储介质为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游泳池(210)内设置有换能管路(500),所述进路(300)与所述换能管路(500)的一端连接且连通,所述回路(400)与所述换能管路(500)的另一端连接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能管路(500)包括第一进支管(510)、第一出支管(520)和换热管(530),所述换热管(530)设置在所述游泳池(210)的内壁上,所述第一进支管(510)连通所述换热管(530)和所述进路(300),所述第一出支管(520)连通所述换热管(530)和所述回路(40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530)包括侧支管(531)和底支管(532),所述侧支管(531)设置有多圈且环绕所述游泳池(210)设置,所述底支管(532)设置由多根且均设置在所述游泳池(210)的底壁内;多圈所述侧支管(531)和多根所述底支管(532)均与所述第一进支管(510)连通,多圈所述侧支管(531)和多根所述底支管(532)均与所述第一出支管(520)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支管(510)和所述第一出支管(520)均呈l型。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支管(510)和所述第一出支管(520)设置在所述游泳池(210)的对角位置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支管(510)和所述第一出支管(520)均包括横管段和竖管段,多根所述底支管(532)依次与所述横管段连通,多圈所述侧支管(531)依次与所述竖管段连通。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空调主机、储能模块、进路和回路,所述空调主机通过所述进路和所述回路与所述储能模块连接形成循环回路,所述储能模块可用于所述空调主机的能量存储或从外部摄取能量通过所述回路进入所述空调主机完成能量的回收。本申请具有减少能量的溢散和减少资源浪费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建国,康建慧,李小龙,谢伟波,王全江,陈喜谋,张继龙,席正闯,温宗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市京科伦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8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