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于建筑物空气调节的方法,其中调温介质在包括至少一个热交换器(19a、19b)和热泵(6)的循环过程(1)中循环,其中调温介质由具有预定浓度的吸湿性液体形成,并且其中在热交换器(19a、19b)中,调温介质和热交换器(19a、19b)的环境之间既进行热量交换又进行水蒸气的交换,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过程(1)包括调温回路(2),热交换器(19a、19b)布置在其中,以及与所述调温回路(2)连接的再生回路(3),并且具有蒸发器(7)和冷凝器(8)的热泵(6)既用于调节调温回路(2)中调温介质的温度,也用于设置再生回路(6)中调温介质的浓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6)的蒸发器(7)用作调温回路(2)的冷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再生回路(3)中的调温介质引导经过热泵(6)的冷凝器(8),并且所述冷凝器(8)的废热通过热交换用于加热调温介质,使水分从吸湿性液体中蒸发,从而使得吸湿性液体的浓度增加。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循环过程(1)中集成有潜热存储器(12),所述潜热存储器适用于以潜热和/或潜冷的形式储存由热泵(6)提供的热能,并在以后将其释放到调温回路(2)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热存储器(12)包括封装的相变材料(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相变材料(14)具有低的相变温度,约为10-2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温回路(2)具有至少一个通风装置(5a、5b),在所述通风装置中布置有具有可透过水蒸气的壁的、由调温介质流经的热交换器(19a、19b),并且待调温和/或待加湿或除湿的空气引导通过所述通风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5a、5b)具有含圆形横截面的管状壳体(22a、22b)。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状壳体(22a、22b)内布置有带有打孔的壁的圆柱形或圆锥形管(23a、23b、23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或锥形管(23a、23b、23c)在一端上具有用于调节空气流量的空气挡板(25a、25b、25c)。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温回路(2)具有至少一个气候调节装置(4a、4b),其包括设计成嵌入式毛细管毡的热交换器(19a、19b),调温介质流经所述热交换器,其中毛细管的壁被设计成液密的但可透过水蒸气的,从而在调温介质和热交换器的环境之间交换热量和水蒸气。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再生回路(2)中设有储罐(39),作为再生的调温介质的中间储存器,再生的调温介质能够从所述储罐重新引入调温回路(2)。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节在循环过程(1)中循环的调温介质的压力。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基于氯化锂、溴化锂或氯化钙的盐溶液作为吸湿性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