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器、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00560发布日期:2023-08-10 07:06阅读:21来源:国知局
分离器、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过滤装置,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离器、吸油烟机和烟灶一体机。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分离器包括滤网,滤网结构设置不合理,滤网的过滤面积较小,油脂附着在滤网上不易脱落,分离器的过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离器。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吸油烟机。

4、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烟灶一体机。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分离器,包括:壳体,壳体设有入口和出口;过滤部,设于壳体内,过滤部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过滤部的两侧,第一腔室和入口连通,第二腔室和出口连通;过滤部包括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第一导流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二导流壁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一端和第三端彼此远离,第二端和第四端彼此靠近,且入口位于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离器包括壳体和过滤部。壳体设有入口和出口。过滤部设于壳体内,过滤部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7、具体地,过滤部的第一侧与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第一腔室,过滤部的第二侧和壳体的内表面之间合围出第二腔室,也即,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位于过滤部的相对两侧。

8、可以理解的是,壳体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和第一腔室连通,出口和第二腔室连通,过滤部连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

9、油烟经壳体的入口进入第一腔室,经过滤部过滤后通过过滤部进入第二腔室,而后由出口排出分离器。其中,油烟流经过滤部,油烟内含有的油脂颗粒和水蒸气会粘附在过滤部上,达到分离油脂和油烟的作用,经过过滤部过滤后的烟气会通过座体的出口流出分离器,降低排放的油烟对环形的影响。

10、进一步地,过滤部包括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第一导流壁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第二导流壁具有第三端和第四端,第三端和第四端相对设置。

11、第一导流壁的第一端和第二导流壁的第三端彼此远离,第一导流壁的第二端和第二导流壁的第四端彼此靠近,且入口位于第一端和第三端之间。也即,沿背离入口的方向,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的间距逐渐减小。

12、该设置使得过滤部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形成足够多的过滤面积,以保证过滤部具有足够多的过滤区域用于过滤油烟,以提升过滤效率。且该设置使得使过滤后附着在过滤部上的油脂更容易沿着过滤部的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往下流动,最后收集在壳体内,减少附着在过滤部上的油脂,可降低过滤部的清洗频次,还可保证过滤部的过滤效果。另外,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非直角)设置,这样,可以增加油烟与过滤部碰撞、接触的几率,因此,可以提高油脂被过滤部粘附的几率,提高过滤效率。

13、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分离器,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具有侧壁和底壁,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周侧,侧壁设有出口,侧壁位于出口和底壁之间的部分和底壁合围出储液区;过滤部与底壁间隔布置,过滤部的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更靠近储液区,过滤部的第四端相比于第三端更靠近储液区。

15、在该技术方案中,座体包括底壁和侧壁,侧壁连接于底壁的周侧,侧壁设有出口,也即,侧壁作为出口的载体。侧壁设有出口,出口与底壁间隔布置,底壁和侧壁之间合围出凹槽结构。也可以说,侧壁设有出口,出口与底壁之间具有间距,侧壁位于开口和底壁之间的部分和底壁合围出储液区。

16、当过滤部上粘附的油脂增多时,油脂和冷凝水会沿着过滤部的表面流到储液区内,因此,油脂可以收集在储液区内。

17、进一步地,过滤部的第二端相比于第一端更靠近储液区,过滤部的第四端相比于第三端更靠近储液区,也即,过滤部围成的区域较大的部分靠近入口,过滤部围成的区域较小的部分靠近储液区,这样,附着在过滤部上的油脂颗粒和水蒸气会顺着过滤部被有效导流至储液区,具有较好的导流效果。

18、具体地,过滤部呈u形布置。

1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的顶壁设有入口的至少一部分。

20、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入口的位置,具体地,壳体还包括顶壁,侧壁连接于顶壁和底壁之间,入口的至少一部分设于顶壁。也即,入口全部设于壳体的顶壁,或者入口的一部分设于壳体的顶壁,入口的另一部分设于壳体的侧壁。

21、由于壳体的顶壁设有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壳体的侧壁设有出口,也即,入口的至少一部分和出口位于壳体的不同侧,这样,能够延长油烟在壳体的流动路径,使得油烟能够与过滤部充分接触,有利于增加油烟与过滤部碰撞、接触的几率,可以提高油脂被过滤部粘附的几率,提高过滤效率。

22、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

23、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的配合结构,具体地,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30°,且小于等于150°也即,限定了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的倾斜角度,该设置使得过滤部可以在较小的空间内形成足够多的过滤面积,以保证过滤部具有足够多的过滤区域用于过滤油烟,以提升过滤效率。且该设置使得使过滤后附着在过滤部上的油脂更容易沿着过滤部的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往下流动,最后收集在壳体内,减少附着在过滤部上的油脂,可降低过滤部的清洗频次,还可保证过滤部的过滤效果。另外,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倾斜设置,这样,使得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与进风方向呈一定夹角(非直角)设置,这样,可以增加油烟与过滤部碰撞、接触的几率,因此,可以提高油脂被过滤部粘附的几率,提高过滤效率。

24、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部弯曲布置以形成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

25、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过滤部的结构,使得过滤部弯曲布置以形成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也即,过滤部一体形成有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该结构设置由于省去了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的装配工序,故而简化了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的装配及后续拆卸的工序,有利于提升装配及拆卸效率,进而可降低生产及维护成本。另外,过滤部弯曲布置以形成第一导流壁和第二导流壁可以保证过滤部的尺寸精度要求。

26、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部包括:多层过滤网,多层过滤网堆叠布置。

27、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过滤部的结构,具体地,过滤部包括多层过滤网,多层过滤网堆叠布置,该设置可增大过滤部的厚度,有利于减小过滤部的网孔,使得油脂更容易附着在过滤部上,进而有利于提升过滤部的过滤效果。

28、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过滤部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弯折布置。

29、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过滤部的结构,使得过滤部的外边缘的至少一部分弯折布置。

30、具体地,第一导流壁的第一端、第一导流壁的第二端、第二导流壁的第三端、第二导流壁的第四端、过滤部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的端部及过滤部位于第三端和第四端之间的部分的端部中的至少一者弯折布置。

31、具体地,过滤部的外边缘包括多条边,多条边中的至少一条边弯折布置。

32、该设置能够增强过滤部的结构强度,多层过滤网不会散开,增强多层过滤网的整体结合强度。另外,该设置使得多层过滤网的外边缘形成为一个整体结构,这样,过滤部的外边缘不伤手,且便于过滤部与壳体的装配,有利于简化分离器的装配难度,有利于提升分离器的装配效率。

33、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层过滤网至少包括: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堆叠于第一过滤网远离入口的一侧,第二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的厚度。

34、在该技术方案中,对多层过滤网的种类进行划分,多层过滤网至少包括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其中,第二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的厚度,也即,第二过滤网的刚度和强度要大于第一过滤网的刚度和强度。将第二过滤网置于第一过滤网的外侧,或者说,将第一过滤网置于第二过滤网的内侧。第二过滤网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过滤网的作用,第二过滤网能够保护第一过滤网,降低第一过滤网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可保证过滤部的过滤效果。

3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网的数量多层,多层第一过滤网堆叠于第二过滤网的一侧。

36、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一过滤网的数量为多层,并限定多层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配合结构为多层第一过滤网堆叠于第二过滤网的一侧,第二过滤网会保护位于其内侧的多层第一过滤网,使得多层第一过滤网不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小于第二过滤网的厚度,也即,厚度较小的第一过滤网的数量大于厚度较大的第二过滤网的数量,该设置在保证过滤部的过滤效果的同时,有利于降低过滤部的厚度。

37、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多层过滤网还包括: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堆叠于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第三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第一过滤网的厚度。

38、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划分多层过滤网的种类,多层过滤网还包括第三过滤网,第一过滤网夹设于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之间。也即,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会保护位于其内侧的第一过滤网,使得第一过滤网不会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小于第三过滤网的厚度,也即,第三过滤网的刚度和强度要由于第一过滤网的刚度和强度。将第三过滤网置于第一过滤网的外侧,或者说,将第一过滤网置于第三过滤网的内侧。第三过滤网具有支撑和固定第一过滤网的作用,第三过滤网能够保护第一过滤网,降低第一过滤网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概率。可保证过滤部的过滤效果。

39、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中的任一者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0.8mm,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8mm;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中的任一者的网孔记作第一网孔,第一过滤网的网孔记作第二网孔,第一网孔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第一网孔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作w2,沿第三方向,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网孔的间距记作w3,第二网孔在第一方向的长度记作w4,第二网孔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作w5,沿第三方向,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网孔的间距记作w6,其中,3mm≤w1≤8mm,3mm≤w2≤8mm,0.3mm≤w3≤2mm,2mm≤w4≤7mm,2mm≤w5≤7mm,0.2mm≤w6≤2mm。

40、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的厚度关系,具体地,第二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0.8mm,第三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3mm,且小于等于0.8mm。其中,第二过滤网的厚度包括0.4mm、0.5mm、0.6mm和0.7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其中,第三过滤网的厚度包括0.4mm、0.5mm、0.6mm和0.7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1、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大于等于0.2mm,且小于等于0.8mm,如,第一过滤网的厚度包括0.3mm、0.4mm、0.5mm、0.6mm和0.7mm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

42、进一步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记作第一网孔,第二过滤网和第三过滤网中的任一者的网孔记作第二网孔。

43、第一网孔在第一方向的长度为w1,第一网孔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作w2,沿第三方向,任意相邻两个第一网孔的间距记作w3,其中,3mm≤w1≤8mm,3mm≤w2≤8mm,0.3mm≤w3≤2mm。

44、第二网孔在第一方向的长度记作w4,第二网孔在第二方向的长度记作w5,沿第三方向,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网孔的间距记作w6,其中,2mm≤w4≤7mm,2mm≤w5≤7mm,0.2mm≤w6≤2mm。

45、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层过滤网包括网孔区,任意相邻两层过滤网的网孔区错位布置。

46、在该技术方案中,进一步限定多层过滤网的配合结构,具体地,每层过滤网包括网孔区,任意相邻两层过滤网的网孔区错位布置,这样,多层堆叠的网孔区合围出的网较密,网孔较小,对油脂的过滤效果较好。

47、具体地,相邻两层的网孔区分别记作第一网孔区和第二网孔区,第二网孔区相对于第一网孔区旋转一定角度进行叠加,如,第二网孔区相对于第一网孔区旋转30°、45°、60°或90°等等,在此不一一列举。这样,第一网孔区和第二网孔区会相互遮挡,形成更小的网孔。当过滤网的数量大于两层时,多层网孔区叠加会得到具有微小网孔的过滤部。

48、如,当过滤部包括四层过滤网时,四层网孔区按照0°、90°、0°和90°的顺序叠加,就可以形成带有微小网孔的过滤部。

49、具体地,相邻两层的网孔区分别记作第一网孔区和第二网孔区,第二网孔区相对于第一网孔区移动一定距离进行错位。也即,相邻两层网孔区之间平移错开一定距离进行叠加,这样,第一网孔区和第二网孔区会相互遮挡,形成更小的网孔。当过滤网的数量大于两层时,多层网孔区叠加会得到具有微小网孔的过滤部。

50、如,当过滤部包括四层过滤网时,四层网孔区按照0mm、5mm、0mm、5mm的位移量进行叠加,就可以形成带有微小网孔的过滤部。

51、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壳体的顶壁设有入口和多个支撑架,侧壁设有多个插槽;多个支撑架沿顶壁的周向间隔布置,每个支撑架插接于一个插槽内,以使过滤部的外边缘的一部分夹设于支撑架和插槽之间。

52、在该技术方案中,侧壁与底壁连接,且侧壁沿底壁的周向布置,侧壁背离底壁的端部合围出开口,壳体的顶壁能够覆盖开口,也即,顶壁能够密封开口,使得油烟不会由顶壁和侧壁的连接处进入腔室,油烟只能由入口进入壳体,使得进入分离器的油烟要流经过滤部才会由出口流出分离器。该设置能够保证分离器的分离效果。

53、进一步地,通过合理设置侧壁和支撑架的配合结构,使得侧壁设有多个插槽,每个支撑架与一个插槽配合。

54、将过滤部分别插入插槽内,再将顶壁的多个支撑架插入插槽内,以使过滤部夹设于支撑架和插槽之间。该设置可能够满足过滤部和壳体可拆装的使用需求。

55、具体地,过滤网包括不锈钢滤网、铝合金滤网或活性炭网,也即,过滤网为具有微孔的过滤件,当油烟从过滤部经过时,油烟中的油脂与过滤部的微孔发生碰撞,被粘附在过滤部上,因此,可以实现过滤油脂的效果。油脂留在过滤部上,受到重力的作用,逐渐往下滴落,收集在储液区中,便于用户定期清洁。

56、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分离器。

5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油烟机包括分离器,吸油烟机因包括第一方面中的分离器,因此,具有上述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58、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烟灶一体机,包括:灶台,灶台设有进风口;风道结构,与进风口连接;风机组件,设于风道结构内;及如第一方面中任一技术方案的分离器,分离器设于风道结构,且分离器位于进风口处。

5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烟灶一体机包括灶台、风道结构、风机组件和分离器。烟灶一体机因包括第一方面中的分离器,因此,具有上述分离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做一一陈述。

60、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