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属于家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电热水器因其使用方便,被广泛使用。其中,电热水器按加热功率大小可分为储水式电热水器和即热式电热水器,而储水式电热水器因配置有水箱,其具有出水量大、水温稳定等特点,被更多家庭购买使用。电热水器按内胆的数量可分为单内胆热水器和双内胆电热水器。双内胆热水器具有上下两个储水内胆,冷水由进水管进入到下内胆,下内胆的出水口连接上内胆的进水口,热水由上内胆的出水口排出。上内胆和下内胆中都有一个单独的加热管来加热水温。当用户对热水的需求量较少的时候,每次加热都需要同时使用上内胆和下内胆,打开两个加热管来进行加热,这样会产生大量的热水,大量的热水用不了会导致浪费。
2、现有公告号为cn21178192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切换单双胆的电热水器,电热水器包括第一内胆、第二内胆和出水口,还包括连接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的内胆通道,内胆通道适于在连通状态和封闭状态之间切换;在连通状态下,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连通;在封闭状态下,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断开;第一出水通道,第一出水通道连接第一内胆和出水口;第一出水通道适于在关闭状态和打开状态之间切换;第二出水通道,第二出水通道连接第二内胆和出水口,第二出水通道适于在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之间切换;和在内胆通道由连通状态切换为封闭状态时,第一出水通道从关闭状态切换为打开状态,第二出水通道从打开状态切换为关闭状态。
3、上述电热水器能够实现单双胆的切换,满足用户不同的热水使用量。但上述电热水器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述电热水器通过在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设置内胆通道、第一出水通道和第二出水通道等结构来实现单、双胆的切换,但结构复杂,不方便加工和安装。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安装的可单双胆切换的电水器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实现结构简单,方便加工和安装的可单双胆切换的电热水器。
2、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在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热水器,包括:
4、第一内胆,所述第一内胆设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被配置成与总进水接头相连通;
5、第二内胆,所述第二内胆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的上方,设有第二进水管和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二出水管被配置成与总出水接头相连通;和,
6、切换部件,所述切换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和所述第二内胆之间,所述切换部件具有导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的第一状态,以及导通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与所述总出水接头的第二状态;
7、当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内胆和所述第二内胆相串联,所述电热水器作为双胆使用;当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内胆和所述第二内胆相断开,所述电热水器作为单胆使用。
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电热水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9、通过设置第一内胆、第二内胆和切换部件,第一内胆设置有第一进水管和第一出水管,第一进水管被配置成与总进水接头相连通,可以为第一内胆提供冷水;第二内胆设置于第一内胆的上方;切换部件设置于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之间,当切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切换部件导通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和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实现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的串联,电热水器作为双胆使用,可以满足用户较多的热水量需求;
10、当切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切换部件导通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和总出水接头,实现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相断开,电热水器作为单胆使用,此时只有第一内胆工作,可以满足用户较少的热水量需求,避免热水资源浪费;
11、本技术通过设置切换部件实现电热水器的单、双胆切换,来满足用户的不同热水量需求,结构简单、操作便捷,方便加工和安装。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部件包括:
13、阀体,所述阀体的内部设有腔体,所述阀体设有第一开口端、第二开口端和第三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和所述第三开口端均与所述腔体相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三开口端与所述总出水接头相连通。
14、这样,阀体内的腔体连通了第一出水管、第二进水管和总出水接头。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部件还包括:
16、阀芯,所述阀芯设置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阀芯与所述阀体滑动连接。
17、通过在阀体内设置腔体,在腔体内设置阀芯,腔体为阀芯提供了运动通道,通过将阀芯与阀体滑动连接,使切换部件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之间转换。
1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与所述腔体相适配,且所述阀芯被配置为:
19、当所述阀芯滑动到所述腔体的一端,所述阀芯导通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端,堵塞所述第三开口端,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阀芯滑动到所述腔体的另一端,所述阀芯导通所述第一开口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端,堵塞所述第二开口端,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20、通过阀芯导通第一开口端与第二开口端,堵塞第三开口端,切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使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相串联,电热水器作为双胆使用;通过阀芯导通第一开口端与第三开口端,堵塞第二开口端,切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相断开,电热水器作为单胆使用。
2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芯内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包括:
22、第一流道;
23、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一开口端;和,
24、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开口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端,且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口方向相反,所述第一流道、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相连通;
25、其中,所述第一流道的开口与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口之间的距离和所述第二开口端与所述第三开口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三流道的开口朝向相反,且所述第二流道的开口和所述第三流道的开口在同一直线上。
26、通过在阀芯内设置水流通道,当第一流道对准第一开口端时,第二开口端被堵塞,第三流道对准第三开口端,此时,切换部件处于第二状态,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断开,电热水器作为单胆工作;当第二流道对准第一开口端时,第三流道对准第二开口端,第一流道被堵塞,切换部件处于第一状态,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相串联,电热水器作为双胆工作。
2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中一个设有定位槽,所述阀体和所述阀芯中的另一个设有定位块,所述定位槽插入所述定位块中。
28、通过定位块与定位槽的配合,为阀芯的运动提供导向。
2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部件为电磁换向阀。
30、通过将切换部件设置为电磁换向阀,利用电磁铁的吸引推动阀芯改变阀芯在腔体中的位置,实现电热水器在单、双胆之间的切换,结构简单。
3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部件包括:
32、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用于连通所述第一内胆和所述第二内胆;和,
33、第一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一支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支管的开闭。
34、通过设置第一支管和第一阀门,第一支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第一支管的另一端与第二进水管的进水端相连通,这样,第一支管将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串联在一起;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支管,可以控制第一支管的开闭,从而使第一内胆和第二内胆相串联或者相断开。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切换部件还包括:
36、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总出水接头相连通;和,
37、第二阀门,设置于所述第二支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支管的开闭。
38、通过设置第二支管和第二阀门,第二支管的一端与第一出水管的出水端相连通,第二支管的另一端与总出水接头相连通,这样第二支管可以将第一出水管直接与总出水接头相连通。
3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热水器还包括:
40、第一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一内胆,用于加热所述第一内胆中的水;
41、第二加热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内胆,用于加热所述第二内胆中的水;和,
42、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加热器、所述第二加热器和所述切换部件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43、其中,当用户需要较多的热水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和所述第二加热器工作;当用户需要较少的热水器的情况下,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所述切换部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并控制所述第一加热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