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1、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在向加湿装置添加液体的情况下,要么需要将储液箱拆下,要么需要设置单独的管路组件将添加的液体输送至储液箱内,结构较为复杂,且不易于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加湿装置,通过使用该加湿装置能够直接通过进液口向加湿装置添加液体,并且管路组件由壳体组件形成,添加的液体通过支架组件的导流部进入储液箱,至少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需要取出储液箱,并且设置单独的管路组件输送液体的问题。
2、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加湿装置,该加湿装置包括:壳体组件、支架组件和储液箱;壳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液口,壳体组件内形成与进液口连通的管路组件;储液箱与壳体组件连接;支架组件容置于储液箱,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朝向支架组件,以将从进液口流入的液体引流至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包括导流部;支架组件通过导流部将液体注入储液箱。
3、在该技术方案中,加湿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保护加湿装置内部的零部件,并且为内部零部件提供结构支撑。壳体组件上设置有进液口,在需要对加湿装置添加液体的情况下,用户可以将液体通过进液口直接添加到储液箱中,避免了拆卸储液箱的操作,操作简单、快捷。
4、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内形成有与进液口连通的管路组件,壳体组件内直接形成了管路组件,避免了在加湿装置中单独设置管路组件,减少了加湿装置的零部件,简化了加湿装置的结构,降低了材料成本。并且在安装壳体组件的同时,即可组装形成管路组件,简化了安装过程,减少了装配步骤,节省装配工时。管路组件与进液口连通,使进液口进入的液体直接流入管路组件中。
5、进一步地,加湿装置还包括储液箱,储液箱内存储适量的液体。示例性地,该液体可以是水,也可以是经过电解或者消毒杀菌处理后的液体。储液箱与壳体组件连接。
6、可选地,储液箱中可以设置有电解水模块,即便用户向壳体组件添加的是水,通过电解水模块对水进行电解处理为上述电解水,可以方便地产生电解水。
7、进一步地,加湿装置还包括支架组件,支架组件容置于储液箱,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朝向支架组件,以将从进液口流入的液体引流至支架组件,使出液端流出的液体先与支架组件接触,支架组件为液体提供缓冲,避免了液体通过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流出后,直接进入储液箱与储液箱中的液体接触产生较大的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感受。支架组件包括导流部,支架组件通过导流部将液体注入储液箱,减小了液体从出液端流出后的噪音。可选地,管路组件中还可以设置有杀菌元件,避免管路组件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滋生细菌。具体地,该杀菌元件可以为具有防水功能的杀菌灯。
8、如此,壳体组件内形成有与进液口连通的管路组件,避免了在加湿装置中单独设置管路组件,简化了加湿装置的结构,减少了装配步骤,支架组件容置于储液箱,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朝向支架组件,以将从进液口流入的液体引流至支架组件,支架组件通过导流部将液体注入储液箱,减小了液体从出液端流出后的噪音。
9、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加湿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1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储液箱能够与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导流部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
11、如此,储液箱能够与壳体组件可拆卸地连接,便于用户将储液箱单独取出进行清洁和维修更换。导流部沿支架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使导流部的引流效果更好,减小液体通过导流部进入储液箱过程中的噪音。
1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管路组件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子管路,每个子管路形成于壳体组件的多个结构件中的一个结构件,在多个结构件中相邻的两个结构件对位安装的情况下,相邻的两个子管路连通。
13、如此,管路组件包括多个相连接的子管路,将管路组件设置成分段式,方便管路组件的安装。每个子管路形成于壳体组件的多个结构件中的一个结构件,在多个结构件中相邻的两个结构件对位安装的情况下,相邻的两个子管路连通,使壳体组件中的多个结构件通过对位安装,将所有子管路连通形成管路组件,无需再额外设置单独的水管。
14、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沿加湿装置的高度方向,位于下方的子管路的进液端的开口截面积大于位于上方的子管路的出液端的开口截面积;在多个结构件中相邻的两个结构件对位安装的情况下,位于上方的子管路的出液端插入位于下方的子管路的进液端。
15、如此,沿加湿装置的高度方向,位于下方的子管路的进液端的开口截面积大于位于上方的子管路的出液端的开口截面积;在多个结构件中相邻的两个结构件对位安装的情况下,位于上方的子管路的出液端插入位于下方的子管路的进液端,避免了液体在相邻子管路连通的位置流出。
1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壳体组件的多个结构件包括外壳、上盖、风机蜗壳和中隔板;其中,上盖安装于外壳的顶部;风机蜗壳安装于上盖并置于外壳内,中隔板安装于风机蜗壳并置于外壳内。
17、如此,上盖、风机蜗壳、中隔板和外壳是加湿装置中基本的结构件,利用上述基本的结构件中形成管路组件不会增加额外的生产成本,还能在组装这些结构件的过程中,使得管路组件同步完成组装也节约了组装的工艺步骤。
1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子管路包括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其中,第一管路构造于上盖内,上盖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一管路与进液口连通;第二管路构造于风机蜗壳内,第三管路构造于中隔板,第四管路构造于外壳的内壁。
19、如此,多个子管路中的第一管路构造于上盖内,上盖上设置有进液口,第一管路与进液口连通,使进液口流出的液体可以流入第一管路中。多个子管路中的第二管路构造于风机蜗壳内,第三管路构造于中隔板,第四管路构造于外壳的内壁,实现了壳体组件内直接形成了管路组件。
2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沿加湿装置的高度方向,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依次连接。
21、如此,沿加湿装置的高度方向,第一管路、第二管路、第三管路和第四管路依次连接,使进液口流出的液体可以依次沿着四个子管路的连接方向流出管路组件。
2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壳体组件还包括:出风口和导叶环;出风口设置于上盖;导叶环位于出风口内;加湿装置还包括安装于风机蜗壳内的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将加湿后的空气通过导叶环排出加湿设备。
23、如此,出风口设置于上盖,导叶环位于出风口内,加湿装置还包括安装于风机蜗壳内的风机组件,风机组件将加湿后的空气通过导叶环排出加湿设备,使加湿装置排出的空气更加均匀、柔和。
24、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上盖还包括进液盘;进液盘上设置有进液口,至少部分进液盘位于导叶环的上方,进液盘朝向导叶环的表面为弧面。
25、如此,上盖还包括进液盘,进液盘上设置有进液口,用户可以将液体通过外壳顶部的进液口直接添加到储液箱中,操作简单、快捷。至少部分进液盘位于导叶环的上方,进液盘朝向导叶环的表面为弧面,从而使进液盘对出风方向进行了导向。
2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支架组件包括:支架和供液组件;供液组件设置于支架;加湿装置还包括湿帘组件,湿帘组件能够分离地设置于支架,支架支撑湿帘组件以使湿帘组件处于储液箱的额定液位的上方,供液组件能够向湿帘组件提供液体。
27、如此,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湿帘组件设置于支架,支架支撑湿帘组件以使湿帘组件处于储液箱的额定液位的上方,支架为湿帘组件提供结构支撑使湿帘组件稳定地设置在加湿装置中的同时,使湿帘组件与储液箱内的液体保持距离,避免湿帘组件长期浸泡在液体中滋长霉菌。供液组件将储液箱中的液体输送到湿帘组件,湿帘组件的湿帘可以吸收液体中的水分,使湿帘处于湿润状态,对流经湿帘的空气加湿。
2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供液组件包括:泵体和导液管;泵体能够置于储液箱的液体内,泵体靠近储液箱的底壁;导液管与泵体连通,导液管用于将泵体泵出的液体输送至湿帘组件。
29、如此,泵体能够置于储液箱的液体内,将储液箱内的液体泵出。泵体靠近储液箱的底壁,使泵体可以在储液箱内的液位较低的情况下将液体泵出,并且使泵体尽可能多的浸泡在储液箱的液体内,减小泵体工作时的噪音传播。导液管与泵体连通,导液管用于将泵体泵出的液体输送至湿帘组件,使湿帘组件的湿帘处于湿润状态。
3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支架包括支撑部;支撑部包括支撑湿帘组件的容置槽,容置槽靠近加湿装置中轴线的槽壁上开设有出液口;导流部连接于支撑部并位于出液口处,导流部朝向背离支撑部的方向延伸,以将从出液口流出的液体导流至储液箱。
31、如此,支撑部包括支撑湿帘组件的容置槽,容置槽靠近加湿装置中轴线的槽壁上开设有出液口,使湿帘组件中流出的液体可以通过出液口流出容置槽。导流部连接于支撑部并位于出液口处,导流部朝向背离支撑部的方向延伸,以将从出液口流出的液体导流至储液箱。
32、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朝向容置槽;支架还包括设置于容置槽的凸台,凸台用于支撑湿帘组件以使湿帘组件与支撑部之间形成进液流道,管路组件流出的液体能够通过进液流道流出出液口。
33、如此,管路组件的出液端朝向容置槽,使进入加湿装置的液体可以通过管路组件流至容置槽。凸台设置于容置槽,凸台用于支撑湿帘组件以使湿帘组件与支撑部之间形成进液流道,使管路组件流出的液体能够通过进液流道流出出液口。
34、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湿帘组件包括:湿帘、第一壳体和湿帘导管;第一壳体位于湿帘顶部,第一壳体设置有导液槽,导液槽设有多个与湿帘连通的进液孔;湿帘导管穿过第一壳体,湿帘导管的一端能够与导液管连通,湿帘导管的另一端外露于导液槽。
35、如此,湿帘组件的第一壳体设置有导液槽,导液槽设有多个与湿帘连通的进液孔,使导液槽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进液孔流至湿帘,使湿帘处于湿润状态。湿帘组件的湿帘导管穿过第一壳体,湿帘导管的一端能够与导液管连通,湿帘导管的另一端外露于导液槽,使得泵体泵出的液体通过导液管和湿帘导管流入导液槽中。
36、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第一壳体包括多个挡液件,多个挡液件设置于导液槽内,多个挡液件中的每个挡液件围设在对应的进液孔的外周。
37、如此,第一壳体包括多个挡液件,多个挡液件设置于导液槽内,多个挡液件中的每个挡液件围设在对应的进液孔的外周,使液体从多个进液孔同时流出,湿帘的湿润效果更好。
38、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多个挡液件中的至少一个挡液件设置有缺口,缺口延伸至导液槽的底壁。
39、如此,多个挡液件中的至少一个挡液件设置有缺口,缺口延伸至导液槽的底壁,使导液槽内的残留液体通过缺口排出,实现导液槽内干燥清洁。
40、在本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湿帘组件还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湿帘的底部,第二壳体设置有排液孔,以将湿帘中的液体通过排液孔排出湿帘组件。
41、如此,第二壳体位于湿帘底部,将湿帘固定并限位,在第二壳体设置排液孔,以将湿帘中的液体通过排液孔排出湿帘组件,避免湿帘浸泡在液体中。
42、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