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胆粉生产方法及冻干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10720发布日期:2024-05-10 23:50阅读:2032来源:国知局
熊胆粉生产方法及冻干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熊胆粉生产,具体涉及一种熊胆粉生产方法及冻干装置。


背景技术:

1、熊胆粉是熊科动物黑熊的胆汁经加工处理获得的炮制品,为我国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明目、清热解毒、平肝利胆等功效。熊胆粉的生产方法主要包括烘干干燥、微波干燥及冻干干燥三种方式,其中烘干干燥和微波干燥的温度较高,会一定程度造成熊胆汁有效成分的损失,以及导致外观色泽较差等,影响熊胆粉产品的质量和品相;冻干干燥是在低温下使水分升华进行干燥,这种方式对熊胆汁有效成分的影响小,能很好的保存熊胆粉的活性成分,且获得的熊胆粉产品外观品相较烘干干燥和微波干燥的好。但是,现有冻干干燥工艺存在加工时间较长,能耗较高等问题,使得冻干工艺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熊胆粉生产方法及冻干装置,该方法通过预冻处理、保持、升温、保持及阶段性升温、保持等控制,有效缩短了冻干加工时长,减少了能耗;该冻干装置热传导更加均匀、温度调节更加灵敏,能更好的满足熊胆粉冻干工艺升温、降温、保持等调控需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熊胆粉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s1,取熊胆汁进行过滤,过滤后获得过滤胆汁溶液;

5、s2,将所述过滤胆汁溶液置于-40℃~-45℃条件下预冻处理1.5~2.5h,预冻后保持1.5~2.0h;升温至-10℃~-15℃,保持1.5~2.5h;然后控制阶段性升温,并分阶段控温保持,使温度升至37℃~40℃并保持后,获得干燥物料;

6、s3、将所述干燥物料过筛,获得熊胆粉。

7、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过滤包括两次过滤,第一次过滤采用的滤芯孔径为0.45μm,第二次过滤采用的滤芯孔径为0.25μm。

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所述过滤胆汁溶液分装至物料盘中进行预冻处理,控制所述物料盘中过滤胆汁溶液的深度为1.8~2.2cm。

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在升温至-10℃~-15℃以及保持时,控制真空度为40~60pa;控制阶段性升温及分阶段控温保持时,控制真空度为15~25pa;

10、和/或,在步骤s2中,在进行预冻处理时控制降温速度为0.45℃~0.6℃/min;升温至-10℃~-15℃过程中,控制升温速度为0.45℃~0.6℃/min;阶段性升温时,控制升温速度为0.4℃~0.5℃/min。

11、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2中,控制阶段性升温,并分阶段控温保持,使温度升至37℃~40℃并保持,具体包括:

12、第一阶段,控制升温至-8℃~-5℃,升温及保持时间为90~120min;

13、第二阶段,控制升温至2℃~5℃,升温及保持时间为90~120min;

14、第三阶段,控制升温至12℃~15℃,升温及保持时间为120~150min;

15、第四阶段,控制升温至22℃~25℃,升温及保持时间为120~150min;

16、第五阶段,控制升温至27℃~30℃,升温及保持时间为300~360min

17、第六阶段,控制升温至32℃~35℃,升温及保持时间为300~360min;

18、第七阶段,控制升温至37℃~40℃,升温及保持时间为60~90min。

19、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前还包括步骤:

20、s01,采集新鲜熊胆汁,于-18℃~-22℃速冻保存、运输,作为熊胆汁冻存原料;

21、s02,取所述熊胆汁冻存原料于10℃~15℃水浴解冻,获得熊胆汁原料。

22、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在步骤s1中,所述熊胆汁为第一熊胆汁原料与第二熊胆汁原料的混合物,所述第一熊胆汁原料为11月至次年3月采集的熊胆汁,所述第二熊胆汁原料为4月至10月采集的熊胆汁,所述第一熊胆汁原料与所述第二熊胆汁原料的体积比为1:1.8~2.3。

23、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熊胆粉的水分含量低于2%,牛磺熊去氧胆酸含量为40.5%~43.5%。

24、熊胆粉生产冻干装置,包括冻干仓,所述冻干仓内上下间隔安装若干冻干层板,所述冻干层板包括:

25、上面板,一面为光滑的热传导面,另一面具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平行间隔设置若干隔条,若干所述隔条将所述凹槽分隔成连续的蛇形流道;

26、下面板,适配盖合于所述上面板的凹槽上,所述下面板上设有与所述隔条相对应的槽口;

27、其中,所述上面板与所述隔条一体成型;所述下面板经所述槽口与所述隔条焊接,所述下面板边缘与所述凹槽边缘焊接。

28、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隔条顶部沿长度方向设有大v型槽,所述槽口的宽度与所述大v型槽的宽度一致,所述大v型槽底部夹角α及大v型槽侧壁与槽口侧壁的夹角β的角度均为110°~140°;

29、所述上面板的凹槽边缘外侧设有第一坡口,所述下面板的边缘设有与所述第一坡口对应的第二坡口,所述第一坡口和第二坡口形成大v型焊接槽缝;

30、所述槽口在所述下面板边缘一端开口,所述大v型槽和大v型焊接槽缝连通。

3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32、1、本发明的熊胆粉生产方法,在冻干过程中进行预冻处理、预冻后保持、升温(-10℃~-15℃)及保持处理,其中,预冻处理使溶液冻结,由液态变为固态,冻结后保持,使冻结进一步发展,冰层内的柱状冰晶间隙增大,利于溶剂由固态直接升华为气态,加速冻干过程;然后升温至相对较高的温度(-10℃~-15℃)进行保持,保证充分升华干燥的同时降低冷能消耗;最后通过阶段性升温及控温保持的方式,缩短干燥所需时间和能耗,使熊胆粉在较低的温度下就能完成干燥。获得的熊胆粉水分含量低,活性成分保持良好,晶粒均匀,色泽金黄晶亮,溶解速度快,无不溶物。该生产方法尤其适用于浓度相对更低的夏秋季熊胆汁生产熊胆粉,以及浓度介于夏秋季熊胆汁和冬季熊胆汁之间的熊胆粉生产。

33、2、本发明的熊胆粉生产方法,采用两次孔径不同的滤芯进行过滤,第一次过滤选用0.45μm孔径的滤芯,过滤速度快,可有效去除大颗粒组织、脂肪等杂质;第二次过滤选用0.25μm孔径的滤芯,利于有效滤除细菌等微生物;两次过滤采用不同孔径的滤芯,可有效缩短过滤处理时间,减少有效成分的损失,且杂质、微生物等过滤效果好,获得的产品腥臭味降低。

34、3、因黑熊的胆汁在冬季(约11约至次年3月)产量低、浓稠,夏秋季(约4月至10约)产量高、偏稀薄;不同季节的熊胆汁单独进行冻干处理时,获得的熊胆粉质量差异较大,且采用普适性的冻干工艺冻干过程温度均维持在较低范围,进行夏秋季熊胆汁的冻干处理时存在一定能耗浪费的问题;本发明将冬季和夏秋季熊胆汁按比例进行混合,获得浓度适宜的混合熊胆汁原料,该混合熊胆汁原料的凝固点/共溶点较冬季熊胆汁(浓稠)的凝固点/共溶点更高,因此可升高至相对较高的温度(-10℃~-15℃)进行冻干保持,达到冻干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且获得的熊胆粉产品品质稳定性好。

35、4、本技术的冻干装置,其冻干层板的上面板设计凹槽与隔条,隔条与上面板之间一体成型,无焊接结构(传统冻干层板隔条、上面板和下面板为分体结构,分别经焊接连接,即隔条与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均为焊接连接),使得热传导介质与热传导面之间的热传导更加均匀、温度调节更加灵敏,进而使得与热传导面接触的物料温度分布更均匀;用于本发明熊胆粉生产方法的冻干工艺控制时,可有效满足降温/升温的控制需求,使冻干过程控制更加精准;此外,本技术的冻干层板,其下面板设置与隔条对应的槽口,通过槽口将隔条与下面板焊接,以及边缘进行焊接,使得该冻干层板的焊接部位减少,焊接难度降低,操作更加简单,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且上面板的热传导面不存在焊接形变的情况,质量更易控制,

36、5、设置大v型槽、大v型焊接槽缝(第一坡口、第二坡口)、以及使大v型槽和大v型焊接槽缝连通,可有效保证焊缝的焊接质量,避免未熔合焊透的情况,进一步保证冻干层板的质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