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70813阅读:来源:国知局
辅热装置5通常在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等模式时才开启,以对制热量进行补充,尤其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室内换热器4及电辅热装置5同时制热,可加快室内制热速度。
[0037]在图2和图3所示的具体示例中,外壳I具有进风口 11和送风口 12,进风口 11邻近室内换热器4设置。外壳I内设有风轮蜗壳3,风轮蜗壳3具有进口 31和出口 32,进口31朝向室内换热器4设置,出口 32朝向送风口 12设置,风轮2设在风轮蜗壳3内。当风轮2转动时,风轮2驱动外部空气通过进风口 11流入外壳I,然后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4以与室内换热器4进行换热,之后空气被风轮2吸入风轮蜗壳3后由送风口 12送入室内。
[0038]其中,由于电辅热装置5设在室内换热器4和风轮2之间,空气由室内换热器4流向风轮2时会流经电辅热装置5。当空调器100处于制热等模式时,电辅热装置5通电加热,室内回风先通过室内换热器4,再通过电辅热装置5,流经的空气可被电辅热装置5迅速加热,加热后的空气被风轮2从送风口 12吹出,可实现室内温度迅速上升。
[0039]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加强电辅热装置5与周围空气的换热效率,电辅热装置5通常带有较多的类似散热槽51的结构,空气流经散热槽51时噪音较大。显而易见的是,当电辅热装置5不通电加热时,由室内换热器4吹向室内的空气也就无需流经电辅热装置5。为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外壳I内设置了电辅热保护组件6。
[0040]参照图1-图3,电辅热保护组件6包括多个壳体部60,多个壳体部60可彼此相接以限定出可收纳电辅热装置5的收纳腔V,其中多个壳体部60中的至少一个可由驱动件63驱动,以驱动该壳体部60相对其余的壳体部60运动以打开收纳腔V。
[0041]也就是说,电辅热保护组件6包括收纳腔V关闭时的闭合状态和收纳腔V打开时的打开状态。当电辅热装置5不加热时,收纳腔V关闭,由进风口 11流向送风口 12的空气在流经电辅热装置5时,气流被电辅热保护组件6阻隔,即避免了空气流经电辅热装置5,从而大大降低了空调器100的噪音,也降低了空气流动阻力,从而降低了空调器100的功耗。而当电辅热装置5加热时,收纳腔V打开,由室内换热器4流向送风口 12的空气可流经电辅热装置5以吸收热量,保证了空调器100的双制热运行。
[0042]另外,由于电辅热保护组件6可将电辅热装置5收纳在收纳腔V内,还可减少灰尘积聚、附着在电辅热装置5的表面,由此,提高了电辅热装置5与空气的换热效率,即电辅热保护组件6对电辅热装置5起到了防尘的作用,使得电辅热装置5无需频率除尘。
[004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器100,通过设置电辅热保护组件6,电辅热保护组件6限定出可收纳电辅热装置5的收纳腔V,且收纳腔V可打开或关闭,从而在电辅热装置5不加热时可被封闭在电辅热保护组件6内,避免了空气流经电辅热装置5,大大降低了空调器100的噪音,降低了空调器100的功耗,而且也起到了对电辅热装置5的防尘作用。
[004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不,壳体部60的外表面形成为导流曲面S,以适于将经过室内换热器4换热后的空气导向风轮2。由此,可大大降低空气流经壳体部60时的风阻,从而进一步降低空调器100的功耗,而且导流曲面S的设置使气流流动顺畅,也起到了降低噪音的效果。
[0045]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在收纳腔V关闭和打开两种状态中,导流曲面S均能起到良好的导流减阻作用。其中,当收纳腔V关闭时,多个壳体部60配合风轮蜗壳3构成一种利于空气流动的风道系统。当收纳腔V打开时,多个壳体部60配合风轮蜗壳3构成利于空气流动的另一种风道系统。
[0046]更具体地,如图2所示,多个壳体部60彼此相接后的横截面为圆形,由此,电辅热保护组件6结构简单,加工容易,成本较低。
[004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多个壳体部60包括:固定壳体部61和枢转壳体部62,固定壳体部61的两端适于与枢转壳体部62的两端相接以限定出收纳腔V,驱动件63与枢转壳体部62相连以驱动枢转壳体部62至少部分地打开固定壳体部61。由此,电辅热保护组件6结构简单,容易控制。这里,枢转壳体部62相对固定壳体部61移动以至少部分地打开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枢转壳体部62相当于导风板。
[0048]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器100未设置电辅热保护组件6时,电辅热装置5加热时处在敞开空间内,电辅热装置5产生的热量无法集中,电能转化成热能的效率低,浪费资源。而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固定壳体部61,电辅热装置5在加热时,电辅热装置5处在被固定壳体部61半包围的环境中,热量集中不易发散,热量通过风轮2最大限度的传递到室内,大大提高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效率,即提高了电辅热装置5的转化效率。
[0049]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壳体部61的截面为优弧形,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朝向风轮2,枢转壳体部62的截面为劣弧形。由此,电辅热装置5加热时热量更加集中,进一步提高了电辅热装置5的转化效率。其中,流经固定壳体部61的空气可从开口610处流入收纳腔V内以与电辅热装置5进行换热。由于外壳I内气流由室内换热器4到风轮2的方向流动,因此将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朝向风轮2设置,开口 610不是迎风设置,且气流无需直吹过带有很多类似散热槽结构的电辅热装置5,从而空气流经电辅热保护组件6时阻力较小,且噪音较低。
[0050]另外,将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朝向风轮2设置,即枢转壳体部62打开时,固定壳体部61基本阻隔在电辅热装置5与室内换热器4之间。需要说明的是,电辅热装置5加热时温度较高,因此在电辅热装置5与室内换热器4之间阻隔有固定壳体部61,使得电辅热装置5可以靠近室内换热器4设置,且无需担心电辅热装置5温度过高而损伤室内换热器4,从而使室内机小型化变成可能。
[0051]进一步地,驱动件63可以根据空调器100需要电辅热装置5的热量的多少,来自动调节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的开度。
[0052]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的开度和空调器100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呈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当电辅热装置5处于加热状态时,空调器100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越高,说明空调器100需要电辅热装置5的热量越多,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打开的越大。当电辅热装置5处于加热状态时,空调器100的设定温度与室内温度的差值越小,说明空调器100需要电辅热装置5的热量越少,固定壳体部61的开口 610打开的越小。
[0053]可选地,壳体部60为金属壳体,壳体部60优选用耐高温金属材料,由此,提高了壳体部60的使用寿命,增强了壳体部60的抗冲击能力。
[0054]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空调器100还包括:温度检测件7,温度检测件7用于检测收纳腔V内的温度,温度检测件7与驱动件63连接。当温度检测件7的检测结果超过预定值时,驱动件63驱动枢转壳体部62动作以封闭收纳腔V。例如当电辅热装置5发生意外着火时,温度达到温度检测件7设定的预定值,枢转壳体部62自动闭合收纳腔V,收纳腔V形成密闭空间且包住电辅热装置5,从而可防止火势蔓延,大大提高安全性能。
[0055]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电辅热装置5工作时表面温度较高,当发生意外导致着火时,如果电辅热装置5处在敞开空间内,火势很容易蔓延。因此设置温度检测件7以在温度过高时封闭收纳腔V,收纳腔V内氧气可迅速消耗,收纳腔V内火苗会逐渐熄灭。
[0056]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固定壳体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