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冷凝再热的热泵型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机组,尤其涉及一种带冷凝再热的热栗型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
[0002]【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新风空调机组的使用越来越广泛。新风空调机组是一种有效的空气净化设备,一方面把室内污浊的空气排出室外,另一方面把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过过滤和热湿处理后,再输入到室内。但如果不采用排风热回收技术,新风的热湿处理将消耗大量的能源。
[0003]目前常见的新风热回收技术包括板式全热回收装置,转轮式热回收装置,热管式热回收装置,中间热媒式热回收装置。但是上述技术均存在不同的技术瓶颈,例如板式全热回收装置吸水后容易腐烂,转轮式热回收装置会造成新风污染,热管式热回收装置和中间热媒式热回收装置只能回收显热且回收效率低。
[0004]近年来兴起的热栗式热回收装置因其具有热回收效率高,适应温差范围大,使用方便等诸多优点,广受欢迎。但是传统的热栗式热回收装置由于没有传质过程只能回收显热,而且在梅雨季节送风温度过低,使人感到不适。
[0005]本发明是对传统热栗式热回收装置的改进,通过回收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夏季降低冷凝温度,提高机组效率;冬季对新风进行加湿,提高室内舒适度。此外,本发明带有冷凝再热功能,在增大除湿能力的同时可以保证舒适的送风温度。在各种环境条件下均可实现送风的温度湿度控制。
[0006]
【发明内容】
: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热栗技术回收排风中的显热和潜热,减少新风热湿处理过程电能和水的消耗,同时通过冷凝再热保证送风温度恒定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冷凝再热的热栗型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送风换热器、排风换热器、节流装置、再热器、流量调节阀、制冷剂连接管、新风口、送风风机、排风风机、加湿器、送风口、回风口、排风口、水栗、三通换向阀、风管及水管,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送风通道起始于新风口,终止于送风口,排风通道,起始于回风口,终止于排风口,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不通过风管联通。压缩机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流量调节阀和四通换向阀联通,压缩机的吸气口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四通换向阀联通。四通换向阀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压缩机的吸气口与排气口、送风换热器及排风换热器联通。送风换热器上设置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且送风换热器底部有凝水盘,送风换热器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四通换向阀和节流装置联通,的送风换热器的空气通道通过风管与送风风机和再热器联通,送风换热器的凝水盘通过水管,三通换向阀与水栗联通。排风换热器设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排风换热器底部有凝水盘,排风换热器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四通换向阀和节流装置联通,的排风换热器空气通道通过风管与排风风机和加湿器联通,的排风换热器的凝水盘通过水管,三通换向阀与水栗联通。
[0007]作为优选,节流装置可以为毛细管、短管、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通过制冷剂连接管与送风换热器,排风换热器和再热器联通。
[0008]作为优选,再热器上设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再热器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和流量调节阀与节流装置和压缩机排气口联通。
[0009]作为优选,加湿器设置在送风通道上,位于再热器和送风口之间,通过水管和水栗与排风换热器的凝水盘联通,另一只加湿器在排风通道上,位于回风口和排风换热器之间,通过水管,水栗和三通换向阀与送风换热器的凝水盘联通。
[0010]作为优选,空调机组存在制冷,制热和除湿三种工况。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的空调机组通过完全回收排风显热和蒸发器冷凝水,获得极高的制冷制热效率,同时通过冷凝再热保证制冷工况和除湿工况的送风温度,全热回收机组的节能效果显著,仿真结果显示,本发明在夏季制冷C0P可达3.0,冬季制热C0P可达4.0。
[0012](2)本发明设备在冬季制热工况下不容易结霜,且在环境温度极低的工况下仍能尚效制热。
[0013](3)本发明设备在梅雨季节可对新风进行除湿再热处理,保证室内环境舒适度。
[0014]【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流程示意图。
[0015]图2为实施例2的流程示意图。
[0016]【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7]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带冷凝再热的热栗型全热回收新风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送风换热器3、排风换热器4、节流装置5、再热器6、流量调节阀7、制冷剂连接管8、新风口 9、送风风机10、排风风机11、加湿器12、送风口 13、回风口 14、排风口 15、水栗16、三通换向阀17、风管18及水管19,空调机组上设置有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送风通道起始于新风口 9,终止于送风口 13,排风通道起始于回风口 14,终止于排风口 15,送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不通过风管18联通。压缩机1的排气口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流量调节阀7和四通换向阀2联通,压缩机1的吸气口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四通换向阀2导通。四通换向阀2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压缩机1的吸气口与排气口、送风换热器3及排风换热器4联通。送风换热器3上设置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且送风换热器3底部有凝水盘,送风换热器3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四通换向阀2和节流装置5联通,送风换热器3的空气通道通过风管18与送风风机10和再热器6联通,送风换热器3的凝水盘通过水管19,三通换向阀17与水栗16联通。排风换热器4设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排风换热器4底部有凝水盘,排风换热器4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四通换向阀2和节流装置5联通,排风换热器4空气通道通过风管18与排风风机11和加湿器12联通,排风换热器4的凝水盘通过水管19,三通换向阀17与水栗16联通。
[0018]其中的节流装置5可以为毛细管、短管、热力膨胀阀或电子膨胀阀,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与送风换热器3,排风换热器4和再热器6联通。而再热器6上设有制冷剂通道和空气通道,再热器6制冷剂通道通过制冷剂连接管8和流量调节阀7与节流装置5和压缩机1排气口联通。
[0019]于此同时,加湿器12设置在送风通道上,位于再热器6和送风口 13之间,通过水管19和水栗16与排风换热器4的凝水盘联通,另一只加湿器12在排风通道上,位于回风口 14和排风换热器4之间,通过水管19,水栗16和三通换向阀17与送风换热器3的凝水盘联通。
[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