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余热节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5717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热电厂余热节能供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公开涉及热电厂余热利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电厂余热节能供热系统及 热电厂余热节能供热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热电联产是一种高效的供热方式。目前的热电厂大多是通过热能加热产生蒸汽, 蒸汽推动汽轮机转动切割磁感线来发电。但是热能发电的效率较低,大约只有40 %左右,通 过汽轮机的蒸汽仍有60 %左右的热能没有被利用起来,而是直接通入凝汽器液化将热量传 递给冷却水,进而通过冷却水将热量散失到外界环境中,造成余热的浪费。
[0003] 为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利用上述浪费的余热,现有技术中一种方案是,将携带有 热电厂余热的冷却水输送到市区换热站,利用冷却水的热量将热网的水加热到合适的温 度,进而通过热网对一次终端(例如换热站侧的用户端)进行供热,使热电厂余热得到再次 利用。
[0004] 然而,热电厂因为生产的客观原因,发电量制约供热量,控制技术落后,量化控制 方法空白,造成无法控制供热量,气象温度高时能源浪费,气象温度低时缺斤短两。例如,现 有技术中的热电厂余热供热能耗指标同行业比较仍非常高,存在严重能源浪费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 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0006]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 的实践而习得。
[0007]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包括:
[0008] N个换热站,每一所述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与热电厂余热供水管连接,每一所述换 热站的第一回水管与热电厂余热回水管连接;
[0009] N个热栗;第η个热栗对应设于第η个所述换热站;
[0010]数字控制模块;若第η个换热站的供水温度下降超过预设温度值,则数字控制模块 根据第η个换热站的第二回水管的回水温度控制第η个热栗提升供水温度。
[0011]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各所述热栗互相 配合以尽可能保证所述热电厂余热回水管的回水温度为一恒定温度。
[0012]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数字控制模块还用于,在各所述换热站的供 水温度均符合标准后,控制所述热栗将所述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的供水热量蓄存,以尽可 能保证所述热电厂余热回水管的回水温度为一恒定温度。
[0013]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还包括:
[0014] N个循环栗,分别对应设于N个所述换热站的第二供水管与第二回水管之间;
[0015] 循环栗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数字控制模块进行蓄热期间停止各所述循环栗的运 行。
[0016]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若达到管网蓄热安全值,则所述数字控制模块停 止各所述热栗的运行,且所述循环栗控制模块分批次启动所述N个循环栗。
[0017]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温度值
其中,To为预设温 度值,Tn为第η个换热站的第二供水管的供水温度。
[0018]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采暖期包括温度依次降低的初寒期、中寒期以及 寒冷期;其中,初寒期开启所述热栗的时长为Tl,中寒期开启所述热栗的时长为Τ2,寒冷期 开启所述热栗的时长为T3;其中,0 < Tl < T2 < T3。
[0019]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热栗为数控热栗。
[0020]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恒定温度为20°C~40°C中的一温度值。
[0021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还包括:
[0022] 冷却塔,设于所述热电厂余热回水管,用于在所述热电厂余热回水管的回水温度 未下降至所述恒定温度时对其进行冷却。
[0023] 本公开的一种示例实施方式所提供的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中,通过设置数字控制 模块对各换热站的热栗的热量转换以及循环栗的开闭进行针对性的量化控制,一方面可以 提高供热质量达标率,减少能源的浪费,实现数控供热,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热电厂余热供热 出现缺斤短两的现象,同时还可以减少设备的磨损。
【附图说明】
[0024]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 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示例实施方式中一种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
[0027] 11热电厂
[0028] 21热电厂余热供水管
[0029] 22热电厂余热回水管
[0030] 23第二循环栗
[0031] 24冷却塔
[0032] 31换热站
[0033] 32 热栗
[0034] 33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
[0035] 34换热站的第一回水管
[0036] 41换热站的第二供水管
[0037] 42换热站的第二回水管
[0038] 43第一循环栗
[0039] 44 一次终端
[0040] 51数字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 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 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图中,为了清 晰,夸大了区域和层的厚度。在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 们的详细描述。
[0042]此外,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 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没有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 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模块、结构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结构、 模块或者操作以避免模糊本公开的各方面。
[0043] 本示例实施方式中首先提供了一种热电厂余热供热系统,用于对热电厂冷却水余 热进行再利用。参考图1中所示,该余热供热系统主要包括换热站31、热栗32以及数字控制 模块51,此外还可以包括第一循环栗43、第二循环栗23以及一次终端44等。其中,换热站31 的数量为多个,即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换热站31的数量为N个,且1〈N。所述热电厂11具有冷 却水余热供水管21以及冷却水余热回水管22,所述换热站31具有第一供水管33、第一回水 管34、第二供水管41以及第二回水管42。第1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33与热电厂余热供水管21 连接,第1换热站的第一回水管34与热电厂余热回水管22连接;第2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33 与热电厂余热供水管21连接,第2换热站的第一回水管34与热电厂余热回水管22连接…… 第N换热站的第一供水管33与热电厂余热供水管21连接,第N换热站的第一回水管34与热电 厂余热回水管22连接。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热电厂余热供水管21以及热电厂余热回水 管22可以形成一个回路,N个所述换热站31均串联在此一回路,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 据需要选择其他管网布设方式,本示例实施方式中对此不做特殊限定。其中热栗32的数量 不大于N,例如包括N个热栗32,其中第η个热栗32对应设于第η个所述换热站31。为了便于控 制,本示例实施方式中,所述热栗32可以为数控热栗。
[0044] 数字控制模块51主要用于实现余热供热的量化控制。具体而言,数字控制模块51 可以根据各换热站31的供水温度的下降是否超过预设温度值而进行供热调整,例如,若判 断第η个换热站31的供水温度下降超过预设温度值,则数字控制模块51根据第η个换热站31 的第二回水管42的回水温度控制第η个热栗32提升供水温度。举例而言,在按照热电厂11余 热供热面积、气象温度、设计热负荷、换热站效率、建筑能耗指标(校正建筑热负荷指标)以 及供回水温差等参数形成一套完整数控基础数据后,测试所有换热站31-次供水管网(换 热站31的第二供水管41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