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结构的蓄冷水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04569阅读:1037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结构的蓄冷水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简易结构的蓄冷水池,特别适用于暖通空调。属于空调及能量储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蓄冷技术在有峰谷电价或昼夜温差大的地区、昼夜冷负荷需求差异大的建筑得到较广泛的应用。与冰蓄冷技术相比,水蓄冷技术的设备较为简单,经济性较好。但为了使封闭式水池的冷水温度有效分层,从而使蓄冷系统能高效率运行,一般的封闭式水池采用两种方法:加大封闭式水池的高度和增设布水器、取水器。这两种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加大封闭式水池的高度,造成投资增加,增大水栗的功耗,且增加的水池高度有限,水池增加高度后不易与建筑设计很好结合,隐藏风险;2、增设布水器和取水器,会加大初投资,加大施工难度,加大封闭式水池后期维护难度和保养成本,不利于封闭式水池的长期运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封闭式水池以增加水池高度或增设布水器和取水器的方法提升冷热分层效果,造成投资增加,能耗增大等问题,提供一种简易结构的蓄冷水池,具备水池高度低、结构简单、冷热分层效果好及投资少等特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简易结构的蓄冷水池,包括封闭式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式水池内设置高隔板,将封闭式水池分隔成二个分水池,二个分水池的后部连通;每个分水池通过至少二个隔板组分隔成若干个子水池,二个分水池的后部连接处通过一个隔板组分隔;所述隔板组包括上隔板和下隔板,上隔板与封闭式水池的顶板固定连接,下隔板与封闭式水池的底板固定连接,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错位设置形成间隙,使相邻二个子水池通过所述间隙连通,全部子水池形成首尾相通的串联连接结构,在封闭式水池的短侧壁的一个子水池处设置上进出水口,在封闭式水池的相同短侧壁的另一个子水池处设置下进出水口,上进出水口通过串联连接结构连通下进出水口,形成由“U”形串联式蓄冷水池结构。
[0006]进一步的,在每个子水池的顶面设置检修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水池包括池底、池壁和池顶;高隔板的高度和封闭式水池的高度一致,对水流具有阻断作用;上隔板、下隔板为大小相等的方形隔水板,一个上隔板和一个下隔板组成的隔板组为进出水隔板结构,一组或多组隔板组在高隔板对封闭式水池分割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水池进行细分,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蓄冷子水池。
[0008]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水池内各子水池容积大致相等。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进出水口高度略低于下隔板顶端;所述下进出水口高度略低于上隔板底端。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隔板底端和封闭式水池的池底的距离为5cm-50cm ;所述下隔板顶端和封闭式水池的池顶的距离为5cm-50cm ;上隔板、下隔板之间的间隙为5cm-50cm。[0011 ] 进一步的,下进出水口为冷水进水口,上进出水口为热水出水口,构成蓄冷水池结构;下进出水口为冷水出水口,上进出水口为热水进水口,构成放冷水池结构。
[001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0013]所述检修口居中设置于各子水池的顶面,为正方形通孔,在检修口处设有活动式封盖板,以供检修员进入到封闭式水池中。
[0014]进一步的,所述封闭式水池呈长方体状,设置高隔板将封闭式水池纵向分隔成二个长条状水池,二个长条状水池的后部连通;每个长条状水池通过至少二个隔板组分隔成若干个子水池,二个长条状子水池的后部连接处通过一个隔板组分隔;或者所述封闭水池为圆柱体结构,高隔板和多组进出水隔板将其划分为多个扇形柱体子水池,第一个子水池和最后一个子水池相邻,由高隔板相隔。
[0015]进一步的,所述蓄冷水池为双流向蓄冷水池。
[0016]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0017]1、本实用新型将封闭式水池分隔成二个分水池,二个分水池的后部连通;每个分水池通过至少二个隔板组分隔成若干个子水池,上隔板和下隔板通过错位设置形成间隙,使相邻二个子水池通过所述间隙连通,全部子水池形成首尾相通的串联连接结构,在封闭式水池的短侧壁的一个子水池处设置上进出水口,在封闭式水池的相同短侧壁的另一个子水池处设置下进出水口,上进出水口通过串联连接结构连通下进出水口,形成由“U”形串联式蓄冷水池结构,因此,能够解决现有封闭式水池以增加水池高度或增设布水器和取水器的方法提升冷热分层效果,造成投资增加,能耗增大等问题,具有水池高度低、结构简单、冷热分层效果好及投资少等有益效果。
[0018]2、本实用新型蓄冷或放冷时,各子水池之间通过溢流的方式逐个逐个替换掉水池内原来的水源,本实用新型的封闭式水池结构使得各子水池之间水源汇合的时候较温和,水池内冷热分层效果好,且在不必增加水池高度或增设布水器、取水器的条件下实现了冷热水的高效替换,降低了水栗的输送能耗和对水池的投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蓄冷时水流流向示意图。
[0021]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放冷时水流流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3]具体实施例1:
[0024]参照图1,本实施例1包括
[0025]封闭式水池1、高隔板2、上隔板4、下隔板3、检修口 5、上进出水口 6、下进出水口7,其中封闭式水池1由池底10、池壁8和池顶9构成,整体呈长方体结构,高隔板2为方形隔水板,其高度和水池高度一致,安装在封闭式水池1内,用于阻断水池水体的流动,根据蓄冷需要对水池进行初步分割,将封闭式水池1纵向分隔为两个长条状水池,二个长条状水池的后部连通;在高隔板2对封闭式水池1进行初步分割的基础上,上隔板4、下隔板3再次对水池进行细分,得到容积大致相等的蓄冷子水池;所述上隔板4、下隔板3为大小相等的方形隔水板,一个上隔板4和一个下隔板3组成的隔板组为进出水隔板结构,对水池细分时,一组或多组隔板组对水池进行分隔,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蓄冷子水池;所述上隔板4固定安装于池顶9的顶板,下隔板3固定安装于池底10的地板;上隔板4和下隔板3通过错位设置形成间隙,使相邻二个子水池通过所述间隙连通,全部子水池形成首尾相通的串联连接结构,所述两个长条状水池亦通过隔板组连通;所述上进出水口 6设置于封闭式水池短侧壁一端的子水池处,高度略低于下隔板3顶端,下进出水口 7设置于同一短侧壁的另一子水池,高度略低于上隔板4底端,上进出水口 6通过串联连接结构连通下进出水口 7,整个水池为“U”形串联式蓄冷水池结构。
[0026]在每个子水池的顶部设置有检修口 5,所述检修口 5为正方形通孔,居中设置于池顶9顶板,在检修口处还设有活动式封盖板,用于封闭检修口 5,亦可打开检修口 5供检修员进入封闭式水池,定期检修。
[0027]根据子水池容量、水栗功率和每组进出水隔板的横向宽度选取进出水隔板的使用高度和溢流间隙的宽度,优选上隔板4底端和水池池底10的距离在5cm?50cm、下隔板3顶端和水池池顶9的距离在5cm?50cm、溢流间隙的距离在5cm?50cm,根据工程经验上述设置的蓄冷水池在蓄冷和放冷时效率都较高,有利于子水池内冷热分层效果的提升,使各子水池之间水源的交替处于高效运作状态。
[0028]当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蓄冷时,下进出水口 7为冷水进水口,上进出水口 6为热水出水口,构成蓄冷水池结构;参照图1和图2,冷水从蓄冷水池的下进出水口 7进入到子水池A,同时封闭式水池内原有热水从子水池F的上进出水口 6排出。蓄冷过程中冷水进入到子水池A后,在该子水池池底10积累,与子水池A内原有的热水有效分层,并在积累过程中逐渐把原有的热水溢出子水池A,从而达到高效替换水池内原有热水的效果,当冷水在子水池A内积累满了以后,同样以溢流的方式进入到子水池B,在子水池B内进行蓄冷。溢流过程中从子水池A上层水面通过隔板组的间隙进入到子水池B的下层水面,通过不断的溢流和积累达到蓄冷的效果。由于上隔板4的底端近水池池底10,而且水流是通过溢流这种温和的方式进入该子水池,所以不会对子水池内原来的水造成较大的冲击,不会混淆子水池内原来的热水,达到在该子水池池底10积累过程中又和原来的热水有效分层的效果,各个子水池均通过这种方法,按顺序逐个替换掉原来蓄冷水池内的所有热水,完成蓄冷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