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装置的室外机。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空调装置的室外机中,在框体内部收纳有热交换器和送风机,向热交换器供给外部空气,并使该外部空气与制冷循环系统中的制冷剂进行热交换。在将该热交换器收纳于框体内时,在框体的底板上使热交换器的载置台形成为在多处位置向上方突出,并将热交换器的下表面载置于该载置台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98512号公报
[0004]在这种现有的室外机中,由于在框体的底板上使热交换器的载置台形成为向上方突出,因此,存在如下问题:热交换器的上端处于较高的位置,从而框体本身的高度变高而导致框体变得大型化。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若抑制框体的高度则热交换器的高度降低,导热面积减小而导致热交换效率变差。
[0005]并且,还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用于将存积于底板上的排泄水(雨水或者除霜水)排出的排泄孔形成为与周围的底板部分之间不存在较大的水平高度差,因此,若产生大量的排泄水则排泄水从整个底板上溢出,从而导致排泄水流入到对压缩机等进行收纳的机械室内、或者在底板上产生排泄水的冻结。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上所述的课题为背景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获得一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即便抑制框体的高度而使其实现小型化也能够确保热交换器的导热面积而确保热交换性能,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框体的底板上的排泄水的排出。
[0007]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室外机具备框体、以及收纳于框体的热交换器,框体在底面具有底面面板,底面面板构成为包括:第一底板部,其形成于热交换器的下方;以及第二底板部,其形成于底面面板中的第一底板部以外的位置,热交换器的下端配置为比第一底板部的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靠上方,并且配置为比第二底板部的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靠下方。
[0008]优选地,在所述底面面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承所述框体的底脚部,所述底脚部具有:第一上表面部,其与所述第一底板部的下表面抵接;以及第二上表面部,其与所述第二底板部的下表面抵接,所述第一上表面部形成为比所述第二上表面部靠下方。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部形成为俯视时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周围形状的形状。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底板部与所述第二底板部由相对于所述第一底板部以及所述第二底板部倾斜的锥面部连接。
[0011]优选地,在所述底面面板的周围形成有向上方立起设置的凸缘部,所述凸缘部中的与所述第一底板部对置的第一凸缘部的高度形成为比该第一凸缘部以外的第二凸缘部的高度低。
[0012]优选地,用于将所述底面面板上的排泄水排出的排泄孔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开口。
[0013]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形成有朝向所述排泄孔下降的斜坡。
[0014]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底板部形成有对所述热交换器进行载置的载置台。
[0015]优选地,所述热交换器在俯视时为L字形状,所述第一底板部形成为俯视时沿着所述热交换器的周围形状的L字形状。
[0016]在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室外机中,由于热交换器的下端配置为比第一底板部的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靠上方,并且比第二底板部的上表面的任意位置靠下方,因此,即便抑制框体的高度也能够确保热交换器的导热面积而确保热交换性能,并且能够可靠地进行框体的底板上的排泄水的排出。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分解立体图。
[0019]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主视图。
[0020]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侧视图。
[0021]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立体图。
[0022]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俯视图。
[0023]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长边方向的侧视图。
[0024]图8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短边方向的侧视图。
[0025]图9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图6中的Y-Y线剖视图。
[0026]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图6中的Z-Z线剖视图。
[0027]图1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立体图。
[0028]图1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俯视图。
[0029]图1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长边侧的侧视图。
[0030]图1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短边侧的侧视图。
[0031]图1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图12中的X-X线剖视图。
[0032]图1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脚部的图12中的W-W线剖视图。
[0033]图17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时的分解立体图。
[0034]图18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时的分解立体图。
[0035]图19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时的从长边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0036]图20是在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设置有室外热交换器时的从短边方向观察的侧视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
[0038]1…框体;la…前表面面板;lb…侧面面板;lc…顶面面板;ld…底面面板;le...前表面格栅;lf...侧面罩;2…压缩机;2a...机械室;3…室外热交换器;3a...下端;4…送风机;4a…送风机室;5…支承台;6…电气元件箱;7…分离板;10...底脚部;10a…第一上表面部;10b…第二上表面部;10c…第三上表面部;10d…切口部;20a…第一底板部;20b…第二底板部;20c…锥面部;20cl...排泄孔;20e…载置台;21…凸缘部;21a…第一凸缘部;21b…第二凸缘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空调装置的室外机进行说明。
[0040]以下说明的室外机的结构只不过是一个例子而已,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室外机并不限定于这种结构。另外,在各图中,对于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或者省略标注附图标记。另外,对于详细的构造适当地简化或者省略图示。另外,对于重复或者类似的说明适当地进行简化或者省略。
[0041]实施方式1.
[0042]对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进行说明。
[0043]<室外机的结构>
[0044]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立体图。
[0045]图2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分解立体图。
[0046]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主视图。
[0047]图4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侧视图。
[0048]如图1所示,室外机的框体1由薄金属板制成、且大致形成为长方体形状。如图2所示,框体1大体由如下部件构成:L字形状的前表面面板la,其配置于框体1的前表面侧;侧面面板lb,其将框体1的侧面覆盖;顶面面板lc,其将上表面覆盖;以及底面面板ld,其配置于底面。另外,在前表面面板la安装有具有开口的前表面格栅le,并且在侧面面板lb安装有将端子台等电气元件覆盖的侧面罩if。
[0049]另外,在框体1的底面面板Id的下表面配置有两个支承室外机的底脚部10。
[0050]在框体1的内部收纳有如下部件等:压缩机2,其用于对制冷剂进行压缩;室外热交换器3,其使外部空气与制冷剂进行热交换;送风机4,其将外部空气向室外热交换器3供给;支承台5,其对送风机4进行支承并供送风机用马达安装;以及电气元件箱6,其对室外机内的各促动器进行控制。
[0051]另外,利用分离板7将供送风机4配置的送风机室4a、与供压缩机2配置的机械室2a隔离。
[0052]室外热交换器3例如为导热管将并列设置有多个的铝制的薄板状的翅片贯穿的翅片管式热交换器,该室外热交换器3的整体大致构成为L字形状、且沿构成框体1的两个侧面配置。形成为如下结构:翅片沿垂直方向立起设置,导热管沿水平方向将翅片贯穿。
[0053]送风机4设置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附近,通过送风机4的旋转使外部空气从室外热交换器3的翅片间通过,此时在室外热交换器3的导热管内流动的制冷剂与外部空气进行热交换。将热交换后的外部空气从前表面格栅le向框体1的外部排出。
[0054]若这种空调装置的室外机运转,则在例如制热运转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蒸发器而发挥功能,从外部空气获取热量而蒸发的低压的气态制冷剂被压缩机2压缩而变为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并被向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供给。
[0055]另一方面,在制冷运转的情况下,室外热交换器3作为冷凝器而发挥功能,由压缩机2压缩后的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在室外热交换器3向外部空气释放热量而冷凝,冷凝后的液态制冷剂被减压并被向室内机的室内热交换器(未图示)供给。
[0056]<底面面板的结构>
[0057]图5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立体图。
[0058]图6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俯视图。
[0059]图7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长边方向的侧视图。
[0060]图8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短边方向的侧视图。
[0061]图9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图6中的Y-Y线剖视图。
[0062]图10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室外机的底面面板的图6中的Z-Z线剖视图。
[0063]底面面板Id大体由如下部件构成:第一底板部20a,其形成于室外热交换器3的下方;以及第二底板部20b,其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比第一底板部20a高。
[0064]在第二底板部20b例如